《加了一句話》教學片斷及賞析 1
片斷:
師:采訪后,課文中也告訴了我們?yōu)槭裁匆由线@句話,請同學們讀一讀第3自然段。(生讀)
師:誰來讀一讀這一自然段?(一生讀)
師:誰能比她讀得更好,你認為自己比她讀得更好的同學請站起來。
(生讀)
師:是的,詩人就是用語言的魅力激發(fā)了人們對老人的同情心,其實,我們的身邊有許多這樣的話,課前老師布置你們?nèi)ナ占耍l來讀?
(學生讀傳記收集的資料。)
師:老師也收集了兩句。(課件出示)
1、“被污染的魚在呼喚:別吃我,有毒!”
2、砍伐了“我”,你就失去了一個朋友。
(比較這兩句話的魅力。)
(課件出示一幅圖:)這句話寫得好嗎?(嚴禁-----)
生:不好。
師:誰來幫助寫一寫。(學生回教室寫。)
賞析:
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從文本延伸到了課外,很好。我們知道書本知識是有限的,還應向課外延伸。教師讓學生收集資料,拓展視野,加工變成養(yǎng)料。教師讓學生先改寫句子,使這些句子變得有人文性,然后讓學生為學校、小區(qū)設計溫馨話語,從課內(nèi)向課外延展,是課文的延伸
《加了一句話》教學片斷及賞析 2
片斷:
師:假如你是一位記者,路過這里,遇見了這感人的一幕,你會怎么做?
生:登報紙。
師:登報紙之前應該采訪,你怎么采訪,采訪之前應該先介紹自己,說說自己是什么報紙、電臺的××記者,你們是紳士、貴婦,穿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寒酸的小職員,誰來?
{一生來當小記者,可是不知所措,笑場了。}
【師幫助介紹開場,學生采訪,可是不知從何入手,師適時幫助!
師:我還有幾個問題想問一問現(xiàn)場的觀眾,我看你是一個不是很有錢的,你為什么會給他錢呀?(生說)
師:你非常有同情心,這位小朋友,你為什么給她錢呀?(生說)
師:我們還看見這位詩人在前面,我們?nèi)ゲ稍L一下好嗎?你為什么要寫上這一句話呢?(生說)
師:是的,萬紫千紅的春天,老婦人看不見,所以我給她錢,今天的采訪到此結束。
賞析: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為了讓學生能深刻理解這些人的做法,讓學生體會角色,采用了采訪的形式,讓學生以情見情,有感而發(fā)。但是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未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學生第一次見到這種形式,反應不夠靈活,冷場了,老師沒有馬上接替學生采訪,雖然老師后來也這么做了,可是時間浪費,或者是老師在設計時直接就設計成新聞發(fā)布會,這樣時間就會節(jié)省,效果也會很不錯。
《加了一句話》教學片斷及賞析 3
片斷:
師:我們學會了這些詞語,那剛才提出的這些問題你能解決了嗎?請你再去讀一讀課文。(生自由讀課文)
師:誰來當?shù)谝晃惶剿髡呓鉀Q問題?
生:我知道了加了什么話,誰加的。
師:一個一個問題說。
生:我知道了加了一句“春天到了”。
師:誰來?
生:我解決了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