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它講述的是發(fā)生在昆明翠湖邊的一個真實故事?蠢蠋煱鍟n題,齊讀課題。
二、總攬全文,整體把握
1、昨天我們預習了課文,對課文的內(nèi)容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找找在文中起承上啟下作用的自然段,你知道它在哪兒嗎?(13自然段)
2、師:看這段話(CAI),將這段話改動一個字,細細體會一下有什么不同?別著急,放聲讀一讀。
3、師:你的意思是“和海鷗”是雙方面的,而“對海鷗”是單方面的,只是改動了一個字,意思卻大不一樣。由此可見,我們讀書要字字入心。這個自然段將文章分成兩大部分,誰能說說分別描述了哪兩幅畫面?
4、師:這兩個場景中,哪一個令你意想不到?(海鷗送老人)
師:想法和他一樣的請舉手。
三、再讀課文,讀出意想不到:
1、師:嗯(點頭),老師在第一次閱讀課文的時候,感受和大家一樣,在安放老人照片的地方,海鷗的舉動太讓人驚異了。課文是怎樣描寫那個場景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14~18自然段,劃出海鷗的哪些舉動讓你意想不到,學完后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2、師巡視指導。
3、交流:
生①:“一群海鷗……發(fā)生了什么大事!
師:你從海鷗的翻飛盤旋,連聲鳴叫中感受到了意想不到。
生②:“海鷗們……輪流……瞻仰……親屬!
師:輪流來瞻仰老人的遺容,這實在是太不符合常理了。
生③:“海鷗們紛紛落地……肅立不動……白翼天使!
師:海鷗們站成兩行肅立不動,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嗎?
生④:“當我們不得不……炸了營似的撲過來……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
師:海鷗們朝哪兒撲了過來?(老人的照片)
四、品讀感悟,感悟“情理之中”
1、師:同學們,假如此可你在翠湖邊看到這樣的情形,腦海里會冒出什么疑問?
生①:海鷗為什么會向這兒撲來?
生②:海鷗為什么會排成兩行,肅立不動?
生③:海鷗為什么會輪流瞻仰老人的遺容?
2、師:這群海鷗為什么要這樣做?這位老人究竟為海鷗做過什么?他與一般人做的有什么不同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1~12自然段,用波浪線作上記號,可以與同桌交換意見。
3、生瀏覽課文呢,師巡視指導。
4、交流:
A生: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鷗的領(lǐng)地。老人把餅干很小心地……(課文第三自然段)
師:你找出的是老人喂海鷗的片斷。(CAI出示)雨果說,會讀書的人有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著紙面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紙的背后。也就是說,要透過語言文字讀懂它背后所包含的意思。同學們,我們要會讀書會思考,會品味。品味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閱讀能力,輕聲地讀讀這段話,想想細節(jié),你發(fā)現(xiàn)老人呢與其它人有哪些不同?
生:“老人把餅干很小心地放下退開后撮起嘴呼喚海鷗,海鷗就會應聲而來!边@說明海鷗對老人很熟悉,很信任,而老人也給海鷗留下自己活動的空間。
師: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美好的境界,還有誰想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生:“老人順著欄桿邊走邊放,海鷗依著他的節(jié)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崩先四睾苁煜ずzt,也很尊重海鷗,他不像別人那樣扔而是邊走邊放,海鷗也似乎聽他的指揮隨著老人的節(jié)奏起起落落。
師:想的好,“節(jié)奏”是音樂的靈魂,誰知道節(jié)奏與什么有關(guān)?
生:音的長短、強弱。
師:那老人喂海鷗的節(jié)奏是怎樣的?
生:老人喂海鷗的節(jié)奏也是時而快時而慢的。
師:那老人喂海鷗為什么時快時慢?
生:①海鷗多就快,海鷗少就慢。
、诤zt吃得快就快,海鷗吃得慢就慢。
師:多由意思啊!表面上看來是海鷗依著老人的節(jié)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實上是老人在依著海鷗的節(jié)奏邊走邊放。(指名讀)
海鷗來的多了,吃得快了,請你歡快地讀讀。(生①讀)
海鷗來得更多了,吃得更歡了,請你更歡快地讀讀。(生②讀)
海鷗吃得心滿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誰能這樣來讀讀。(生③讀)
師:這起起落落的海鷗,翻飛的白色,譜成了一篇------(生:有聲有色的樂譜)
師:在這有聲有色的樂譜里,你聽到了什么?
生①:海鷗的鳴叫。
生②:海鷗撲翅膀的聲音。
師:除了海鷗的聲音你還能聽到什么?
生③:老人的笑聲,他在呼喚海鷗的聲音。
更多相關(guān)文章推薦:
2.《老人與海鷗》課堂實錄附板書設(sh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