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學(xué)完課文,我們應(yīng)該通過做練習(xí)來鞏固課文知識,掌握所學(xué)知識。下面是酈道元《三峽》閱讀練習(xí)(精選),歡迎同學(xué)們過來做一做。
(一)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0.下列語句中朗讀節(jié)奏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至于/夏水襄陵B.絕 /多生怪柏
C.雖/乘奔御風(fēng)D.常有高/猿長嘯
11.對下面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隱天蔽日(隱瞞) B.良多趣味(確實)
C.絕多巘生怪柏(山峰) D.哀轉(zhuǎn)久絕(消失)
1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與“春冬之時”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何陋之有 B.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C.已而之細柳營 D.策之不以其道
13.下面對本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本文第一段寫山勢,先寫其連綿不斷,再寫其高聳。
B.本文第二段寫水勢,先寫水之速,再寫水之盛。
C.作者將景物寓于四季變化中來描寫,將靜態(tài)景物動態(tài)化。
D.本文描寫了大自然無比雄偉壯麗的景色,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懷。
14.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文言語句的大意。(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譯文:
(2)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譯文:
【答案】10.D(“高猿”是一個偏正式的語言單位,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不停頓) 11.A(“隱”是“遮蔽”的意思) 12.B(A項是表倒裝的助詞,可不譯;C項是動詞,“去”的意思;D項是代詞,“它”的意思;題干中的例句與B項都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意思) 13.B(選文第二段先寫水之盛,再寫水之速)(以上四道選擇題均為2分) 14.(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1分),是不能見到日月的(1分)。 (2)即使騎著馬,駕著風(fēng)(1分),也沒有這樣迅速(1分)。 (2010年湖南婁底中考語文試題)
(二)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 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減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問,清榮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 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10.酈道元堪稱寫水的高手,他用“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描寫水勢盛大,又用“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描寫江水清澈,語言凝練而意蘊豐富。(用原文的語句填空)(2分)
11.文末描寫“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突現(xiàn)了三峽的什么特點?(3分)
【答案】
9.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10.夏水襄陵沿溯阻絕(1分)素湍綠潭回清倒影(1分)
11.一是突現(xiàn)了三峽秋季凄清肅殺的環(huán)境特點;二是突現(xiàn)三峽山高、峽長、嶺連的地形特點。(答對l點得1分,全對得3分) (2010年廣東省中考語文試題)
(三)
閱讀下面[甲]、[乙]]兩個文言選段,作6-9題
[甲]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節(jié)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 二十三日,過巫山凝真觀,謁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祠正對巫山,峰巒上入霄漢,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太、華、衡、廬②皆無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
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奇峭!侨,天宇晴霽,四顧無纖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數(shù)片,如鸞鶴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異也。
(節(jié)選自陸游《入蜀記》)
【注釋】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賢的處所。②太、華、衡、廬:泰山、華山、衡山、廬山。③翳:遮蓋,這里指云。
6.解釋下面句中加點字的意思。(2分)
、傺厮葑杞^。 絕:
②或王命急宣。 或:
、鄄灰约惨。 疾:
、苋皇逭卟豢上ひ姟 悉:
7.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4分)
、偾鍢s峻茂,良多趣味。
②議者謂太、華、衡、廬,皆無此奇。
8.[甲] [乙]兩文都寫到“山”,兩文段所寫的“山”各有著怎樣的特點?(4分)
9.[甲] [乙]兩文段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這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6. ①斷②有時③快④全,都 7. ①水清,樹榮,山高,草盛,趣味無窮 ②議論的人說泰山、華山、衡山、廬山都沒有這種奇異的景象。 8.[甲]文段寫群山具有連綿不斷、雄奇險拔、遮天蔽日的特點。[乙]文段描繪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點。 9.對祖國壯麗山川的熱愛與贊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