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戰(zhàn)爭與和平手抄報的資料:春秋無義戰(zhàn),和平能崛起
孟子所處的春秋時代,七國爭雄,互相攻伐,戰(zhàn)事連連。不是“中國內戰(zhàn)”,而是“世界大戰(zhàn)”。各國的發(fā)展主題,就是開疆擴土,富國強兵。
孟子拜謁魏國梁惠王,惠王問:“老人家不遠千里而來,將有什么高見可以利吾國?”孟子答云:“陛下何必曰利?我只有仁義而已。”
2015戰(zhàn)爭與和平手抄報
孟子以“仁義”概括儒家的核心價值,對梁惠王所關心的“利”曉之以理:連年的戰(zhàn)爭,對普通百姓能有什么好處呢?無非是賦稅更重,死人更多。所以,應該反對戰(zhàn)爭。孟子說“春秋無義戰(zhàn)”、“不嗜殺人者能定天下”。
孟子勸君王施行“仁義之政”:省刑罰,薄稅斂,使人民不饑不寒,養(yǎng)生喪死無憾,然后好好辦一些學校,教以孝悌之義,使百姓懂得尊老敬長。如果能這樣,天下的知識分子都想到貴國來發(fā)揮聰明才智,農民都想來貴國耕田種地,商家都想來貴國做生意,各國痛恨本國君王的人都想到貴國來尋求正義。仁者無敵,自然而然就令天下歸服了。這是孟子超越流俗的遠見卓識。用今天的話說:和平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