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春日即事》耿湋唐詩鑒賞
《春日即事》是創(chuàng)作于中唐時期的五言律詩,作者是耿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日即事》耿湋唐詩鑒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日即事(其二)
耿湋
數(shù)畝東皋宅,青春獨屏居。
家貧僮仆慢,官罷友朋疏。
強飲沽來酒,羞看讀破書。
閑花更滿地,惆悵復(fù)何如?
耿湋詩鑒賞
耿湋寶應(yīng)二年(763)舉進士,不久任周至(今陜西周至)尉,四年任滿后,罷居在家,這是大歷二年(767)前后的事。《春日即事》這首詩,大約就寫于此時。
一、二兩句開門見山,寫他此時過著隱士般的田園生活。屏居指不與人們交往。“數(shù)畝”句說他居住在郊外,種著幾畝薄田,日子過得很清貧。唐初著名的隱士王績自號“東皋子”,這里有自比之意。不同的是,古代的隱士如陶潛、王績等人都是樂于隱居的,心境恬淡和平,耿湋卻滿腹牢騷!扒啻邯毱辆印边@句話顯然透露出了他心里的煩悶:這樣的年華,這樣的時節(jié),正是應(yīng)該有所作為的時候,應(yīng)該飽嘗生活樂趣的時候,而自己卻不得不獨自被排斥在這種生活之外,這該是多么不平!這句詩也為全詩定下了基調(diào)。下面兩聯(lián),即從不同方面來敘說屏居生活的狀況。
“家貧僮仆慢,官罷友朋疏”,這是從人的關(guān)系方面說的。慢,怠慢,不恭敬之意。由于失去了官俸,僅靠幾畝薄田生活,家境困窘,連僮仆都怠慢自己,不那么聽使喚了。因為沒有了權(quán)勢,連朋友都漸漸疏遠自己,不那么來往了。前人評這兩句詩說:
“淺言偏深世情。”(《唐音癸簽》卷七)也許正因為它以通俗的語言說穿了世故人情,當時就已經(jīng)傳誦人口了。
“強飲沽來酒,羞看讀破書”,這是從貧居生活方面說的。有錢人自有山珍海味,呼朋引友,盛設(shè)佳宴,甚至以絲竹歌舞助興,飲酒自然是一大樂事。但他的酒是沽來的,借以澆愁的,所謂借酒澆愁愁上愁,勉強飲之,又何樂之有?飲酒以外,讀書是當時仕人的另一大樂事,隱士更不例外。陶淵明說:“微雨從東來,好風(fēng)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fù)何如!”這是何等陶醉!耿湋則不同。他是“羞看讀破書”。由于家貧,詩人藏書甚少,僅有的書也已翻來覆去讀破,所以羞于再看。
“閑花更滿地,惆悵復(fù)何如?”處處不如意,事事不稱心,偏偏又看到落花滿地,平添一段傷春的惆悵,韶光易逝,時不我待,這樣的惆悵,又怎不叫人傷懷呢?這種心境大概也代表了一部分隱居者的心態(tài)吧。
前人的隱居田園詩往往著重表現(xiàn)這種生活閑逸恬靜的一面,耿湋的這首詩可謂大異其趣。
翻譯
我居住在東皋幾畝薄田的宅院里,青春年少卻只能孤獨隱居。
家境貧寒,連仆人也對我輕慢無禮;
罷官之后,昔日朋友漸漸疏遠。
勉強喝下市集買來的濁酒,羞于翻看那幾本早已翻爛的舊書。
落花鋪滿庭院,更添幾分惆悵,這滿心的愁緒,又能如何排解呢?
創(chuàng)作背景
作者生平
耿湋(生卒年不詳),唐代大歷十才子之一,與盧綸、錢起等齊名。
仕途坎坷:曾任周至縣尉,后罷官歸隱,生活困頓。
時代背景
大歷十才子:多為中小官吏或布衣文人,作品多反映失意與哀愁。
創(chuàng)作動機
罷官后的心境:詩人罷官后,生活窘迫,親友疏遠,借詩抒發(fā)壯志未酬的苦悶。
隱居的無奈:不同于陶淵明的主動歸隱,耿湋的隱居是被迫選擇,內(nèi)心充滿矛盾與不甘。
藝術(shù)特色
對比手法
青春與屏居:年輕時光本應(yīng)大有作為,卻只能隱居獨處。
昔日與今朝:昔日為官時賓客盈門,罷官后門庭冷落。
細節(jié)刻畫
僮仆慢、友朋疏:通過仆人怠慢、朋友疏遠,反映世態(tài)炎涼。
強飲、羞看:借飲酒澆愁、羞讀舊書,表現(xiàn)內(nèi)心的落寞與無奈。
意象運用
閑花滿地:以落花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暗喻時光易逝、人生無常。
作者簡介
耿湋,唐代詩人。一作耿緯,河?xùn)|人。公元763年(寶應(yīng)二年)登進士第。曾為左拾遺,大理司直。為“大歷十才子”之一。有《耿湋集》。
【《春日即事》耿湋唐詩鑒賞】相關(guān)文章:
書邊事張喬唐詩鑒賞08-25
古詩春日鑒賞03-25
《登樓》唐詩鑒賞07-13
《漁翁》唐詩鑒賞08-28
古意的唐詩鑒賞09-23
《牡丹》唐詩鑒賞03-04
《棄婦》的唐詩鑒賞06-28
《山中》唐詩鑒賞06-26
《鸚鵡》的唐詩鑒賞01-12
唐詩鑒賞論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