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视频在线观看,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手机版,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 <sup id="fgl9g"></sup>
      <legend id="fgl9g"><abbr id="fgl9g"><thead id="fgl9g"></thead></abbr></legen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fēng)

      時間:2022-08-08 12:12:48 古詩三百首 我要投稿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fēng)

        昔游三峽見巫山,見畫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邊十二峰,飛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蕭瑟如有聲,陽臺微茫如有情。

        錦衾瑤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粲如綺。

        蒼蒼遠(yuǎn)樹圍荊門,歷歷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萬壑分,煙光草色俱氛氳。

        溪花笑日何年發(fā),江客聽猿幾歲聞。

        使人對此心緬邈,疑入嵩丘夢彩云。

        翻譯

        當(dāng)年游三峽時見過巫山,如今看見這幅屏風(fēng)畫上的巫山又仿佛回到了從前。

        我心疑是天邊的巫山十二峰,飛進(jìn)您家的屏風(fēng)里邊。

        寒松搖曳若有聲,依稀可見的陽臺如有深情。

        棉衣瑤席多么寂寞,楚王和神女當(dāng)年的熱戀也是徒然。

        小小屏風(fēng)咫尺千里,青山紅崖如同錦繡燦爛。

        琶蒼遠(yuǎn)視掩映著荊門,巴水上的行舟歷歷可見。

        萬壑間水漫石灘,煙光里草色新鮮。

        日光下溪畔的山花是何年盛開,江客聽猿始自哪年?

        令人在畫前心胸高遠(yuǎn),我真疑心自己是在夢中遇到了神仙。

        注釋:

        元丹丘:李白友人。太白集中有數(shù)詩贈與,可參看。坐:同“座”。巫山:在今四川巫山縣東,巴山山脈之特起處。巫山屏風(fēng),即繪有巫山的屏風(fēng)。

        三峽:今四川奉節(jié)至湖北宜昌之間的長江三峽。具體所指,歷代說法不一。今以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為三峽。

        巫山:《太平寰宇記》:巫山縣有巫山。盛弘之《荊州記》云:沿峽二十里有新崩灘至巫峽,因山而名也,首尾一百六十里。舊云:自三峽取蜀,數(shù)千里恒是一山,此蓋好大之言也。惟三峽七百里,兩岸連山,略無缺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日月,所謂高山尋云,怒湍流水,絕非人境。神女廟,在峽之岸。

        十二峰:巫山山峰之尤著者,其初本無確指,后世也說法不一。

        君:指元丹丘。

        蕭瑟:風(fēng)聲,多形容秋風(fēng)。陽臺:今巫山縣北有陽臺山,蓋因此而名。

        錦衾:錦制之被,幭河矛幉菥幙椀呐P席,幉荩瑐髡f中的仙草名。寂寂:冷落寂靜。

        徒:空,徒然。盈盈:美好的.樣子。

        咫尺:周制八寸為咫,十寸為尺。此形容距離短。高咫尺,如千里,謂畫有咫尺千里之勢也。見徐安貞《題襄陽圖》注。

        翠屏丹崖:屏,喻指山峰。翠屏:形容峰巒排列的綠色山巖。均指畫中景物。丹崖:綺麗的崖壁。綺:華美的絲織物。

        荊門:山名,位于巫山下流,今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歷歷:分明貌。泛:飄流。巴水:當(dāng)泛指巴地所經(jīng)之水,非專指巴江。

        潺湲:水流貌。壑:山谷。萬壑分,萬壑分流。

        氛氳,盛貌,祥氣也。

        笑日:向日而笑。發(fā):開放。江客:江行之客。緬邈:思緒遙遠(yuǎn)的樣子。

        簡析: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fēng)》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詩。這首詩主要是寫詩人欣賞巫山屏風(fēng)畫的過程與感受。前四句乍見巫山屏風(fēng)時的感受:以真形畫,疑畫為真,隱時現(xiàn)呈撲朔迷離之勢。接著六句寫鑒賞巫山屏風(fēng)畫后的感受:“如有聲”、“如有情”、“徒盈盈”、“何寂寂”;表達(dá)出詩人鑒賞巫山屏風(fēng)畫時從幻覺頓失、眼前一片寂靜、復(fù)由迷而生疑、并非實景、又由迷而悟的感受。末六句寫詩人視線的轉(zhuǎn)移,由遠(yuǎn)而近,從大到小,有層次地展現(xiàn)出畫面景物。全詩圍繞詩人的審美心理感受及其變化為中心而展開,猶如設(shè)身處地、如臨其境,既有歷歷在目之感,也有亦幻亦真的驚艷,表達(dá)出詩人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超凡想像力。

        賞析:

        此詩起筆四句,即以真形畫,疑畫為真,寫出乍見巫山屏風(fēng)時的感受。接下來,“如有聲”、“如有情”,詩人由疑而入迷,竟從畫中聽出有聲,見出有情;可是轉(zhuǎn)眼間幻覺頓失——“徒盈盈”,眼前只是一片寂靜——“何寂寂”,詩人復(fù)由迷而生疑;“高咫尺,如千里”,原來只是一幅畫,并非實景,詩人又由迷而悟。

        然而,審美過程并沒有到此為止,詩人進(jìn)一步對畫面作了仔細(xì)觀照,“蒼蒼”以下六句,即隨著詩人視線的轉(zhuǎn)移,由遠(yuǎn)而近,從大到小,有層次地展現(xiàn)出畫面景物。正是在這一凝神觀照的過程中,由于畫面的逼真,使詩人再一次心生幻覺,墜入迷境。把詩人審美過程中上述微妙而復(fù)雜的心理感受及其變化,表現(xiàn)得如此真切生動,是本詩最顯著的特色。

        此外,詩中對畫面景物的再現(xiàn),純從實處著筆,但由于它是圍繞詩人的審美心理感受及其變化為中心而展開的,因而既給人歷歷在目之感,又毫無呆板瑣細(xì)之嫌,其中所隱含的美妙神話傳說,不僅極大地豐富了畫面的內(nèi)涵,更能激起人們美好的情感聯(lián)想。

        創(chuàng)作背景:

        元丹丘是一位道士,與李白交往很密切。其寫作此詩的時間,當(dāng)在天寶中期。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fēng)】相關(guān)文章:

      《元丹丘歌》唐詩翻譯及賞析05-25

      《以詩代書答元丹丘》譯文及鑒賞01-26

      《題元丹丘山居》古詩原文及賞析04-30

      屏風(fēng)02-23

      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古詩賞析03-30

      觀于丹《尋找生命的快樂與尊嚴(yán)》有感04-08

      觀于丹《尋找生命的快樂與尊嚴(yán)》有感04-08

      觀于丹老師講座有感600字04-14

      素材作文:觀《于丹老師講座》有感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