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成語先發(fā)制人的故事
【成語】: 先發(fā)制人
【拼音】: xiān fā zhì rén
【解釋】: 發(fā):開始行動;制:控制,制服。原指丟動手的牌主動地位,可以控制對方。后也泛指爭取主動,先動手來制服對方。
【成語故事】:
秦朝未年,為了反抗暴政,各地人民紛紛起義。其中又以陳勝和吳廣率領的百姓起義聲勢浩大。當時有個叫殷通的會稽郡守也想趁機推翻秦朝,所以就請來當時在吳國避難的項梁和項羽叔侄倆人共商大事。
項梁和項羽在當?shù)貜V結(jié)了許多知名人士和有才智的人,加上兩人本身熟悉兵法,因此很受當?shù)匕傩盏木囱。項梁對殷通說:現(xiàn)在各地義軍紛紛起義,所以現(xiàn)在正是消滅秦國的最好機會,當然先起義發(fā)動的人就可以得到先機,我們應該早點起義才是。項梁看出殷通性格膽怯,難成大事,于是就叫項羽把他殺死,并收服了他的部下。另一方面,他又不斷征集人馬,壯大軍隊,并且打出滅秦的旗號。而項羽就是后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
【成語先發(fā)制人的故事】相關文章:
成語的故事05-17
成語故事11-19
成語指鹿為馬的故事11-25
成語學而時習之的故事07-03
成語弄巧成拙的故事07-25
成語門可羅雀的故事12-02
經(jīng)典成語指鹿為馬的故事06-19
成語雕蟲小技的故事04-12
成語故事05-15
有關成語的故事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