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jù)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年級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1
“濃濃端午情,悠悠艾草香”。今天大家奇趣作文班的同學來到了富蘭城堡歡慶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也是國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屈原就是在這一天投身汨羅江的,當時的百姓就在那一天坐著船往河里扔粽子,倒雄黃酒,據(jù)了解是為了不讓水里的蛟龍、魚、蝦等傷害屈原的真身,后來這些就演變成了端午節(jié)的風俗。
大家知道了端午節(jié)的風俗,緊接著就該制作和佩戴香囊了。
媽媽從成堆的香囊里挑選一個綠色的.香囊。綠色香囊象征著學習、生活小心細致,我想這綠色的香囊代表著媽媽對我的期望。媽媽精挑細選了艾葉、菖蒲、薄荷等香料,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在香囊里面。我看了媽媽一眼,只見她目不轉睛的盯著香囊,很熟練地把香料裝進了香囊,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香囊做好后,媽媽鄭重地把香囊戴到我的脖子上,并意味深長的望著我,眼里滿是期望。
爸爸媽媽為大家佩戴好香囊,緊接著就是大家為爸爸媽媽系上藍絲帶。藍絲帶代表著感恩、鼓勵、關愛。
我精心的挑選了一條藍絲帶,默默地走到媽媽的身邊,鄭重其事地把這條藍絲帶系在了媽媽的手腕上!皨寢,感謝您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懷!蔽艺f。媽媽沒有說什么,她的臉上露出了滿足、幸福的笑容,我分明看到了媽媽眼角里的熱淚。
系上藍絲帶后,就到了大家最喜愛的環(huán)節(jié)——快樂尋寶。徐老師宣布了一些規(guī)則,大家就如潮水般涌向了藏寶地。由于同學們沖得太猛了,一個個像脫了僵的野馬,我落在了后面,但是我沒有放棄。我仔細探尋每個地方,但最后還是一無所獲。
雖然這次活動我沒有探尋到寶貝,但是我學到了大量有關端午節(jié)的常識,這個端午節(jié)我過得飛快樂。
八年級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2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比如:端午節(jié)吃粽子、中秋節(jié)吃月餅、元宵節(jié)吃湯圓等。
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了。因為可以吃上好吃的粽子,粽子是用粽葉和糯米、蜜棗、花生一起包成的,香香甜甜的,可好吃了。說起粽子,還有段來歷呢,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人們害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筒把米裝起來投進江中,可是被蛟龍偷吃了,后來人們知道蛟龍最怕葦葉和五彩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跑了,這樣小魚和小蝦就不吃屈原的身體了。于是到了這一天,人們就把包好的粽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除了吃粽子,端午節(jié)還有賽龍舟的習俗。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無比,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作紀念。
這就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我問了一下媽媽,媽媽是這樣說的:“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趕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蔽艺f:“屈原的故事可真感人。 眿寢層终f:“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兩千多年來,端午節(jié)一直是一個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jié)。”
除了媽媽說的,我還知道一些習俗,端午節(jié)還有包粽子,于門上艾葉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
就在我說完的這一刻,一陣香味撲鼻而來,是婆婆包的粽子煮好了,我們一家開開心心的吃粽子了。
八年級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3
今年的端午節(jié)和往年度過的端午節(jié)有所不同,今年我是在補習班和同學們一起度過的,往年的端午節(jié)是和家人一起度過。
今年在補習班和大家一起包粽子來歡慶節(jié)日,老師已經提前準備好了材料,有棗、糯米、蜜棗、粽葉、絲線等。往年我們家總是外婆一個人辛苦的包粽子,媽媽在旁邊打下手。今年是老師做好準備工作,同學們打下手,其樂融融,快樂無比一。因為我們大家都不會包粽子,首先老師給我們示范一下,先把粽葉卷成不帶口的漏斗形狀,然后放一些糯米進去,不要放太多,一小半的位置就好,再放入蜜棗,最后再放點糯米蓋上蜜棗就行,用粽葉裹起來,再用絲線綁緊,這樣一個完整的粽子就包好了。輪到我們大顯身手了,我拿起粽葉卷成漏斗狀,但是下面總是漏米,我的心開始緊張了,因為我剛才夸下?谡f這種小事太簡單了,我全包了也沒問題。粽葉像泥鰍一樣滑溜溜的,不聽從指揮,滑來滑去的,米總是漏下來,我費了好大工夫,終于包好了第一個粽子,包下一個的'時候,我就熟練多了,這時的我很有成就感,因為我的媽媽都不會包粽子。這時我看了下四周的同學,有的都已經包好了,并且包的還很漂亮,當然還有比我更笨的,我們大家把桌子上弄的亂七八糟,過了好長時間,在大家的努力下終于完工了,就差上鍋煮了。
老師把鍋里填滿水,開始上鍋煮,過了有一個小時,我們聞到了粽子的香味,應該是快熟了,不一會兒老師端著熱氣騰騰的粽子進來了,我們好像沒吃過似的,亂搶一空。自己動手做的就是不一樣,吃起來特別的香。
今天真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端午節(jié),集體生活給我們帶來快樂,勞動成果給我們帶來成就感。
八年級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4
每當我聞見粽子的清香從廚房里彌漫開來的時候,就知道是過端午節(jié)了。
當媽媽把盛著粽子的盤子放到飯桌上,我看見一個個三角體的粽子在我面前呈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姿態(tài),有立著的,有斜躺著的,有趴著的,它們都由青綠色的粽葉包裹著,身體上還纏繞著五顏六色的.細線,像生機盎然的美麗精靈來臨人間。剝開粽子外面的綠衣,粽子乳白色的身體全部呈露在我面前,在燈光下它的一顆顆米粒都透著光輝,圣潔極了,我都舍不得吃了。我小心翼翼地掰開粽子,看見了紅色的豆沙從里面鉆了出來,我用舌尖舔了舔,甜甜的,香香的,細細的,滑滑的,再咬一口,黏黏的糯米粘著我滿嘴都是,我快點嚼著,暖暖地咽下肚里,這個時候,我全身上下都洋溢著幸福。
這里還有關于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故事呢!戰(zhàn)國年代,有個叫屈原的人,是楚國大夫。一次,楚國去攻打秦國,被打敗了之后,屈原被貶官到湘南(就是目前湖南的洞庭湖一帶)。后來楚國一直受秦國的欺負,但楚國君王卻一聲不吭一味求和,屈原覺得自身再也沒有臉面去勸楚國的君王了,但又憂慮楚國的老百姓,就在農歷的五月初五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里以身殉國了,漁民和附近的莊稼人快點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汪洋大水里哪有屈原的影子呢?于是他們劃著小船在江面上祭祀他,將竹筒里的米飯灑在水里獻給他。
后來,大家把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這一天稱為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把竹筒里的米飯改為粽子,把小船改為龍舟在江面上競賽,用這樣的方法來紀念屈原,再后來就漸漸變成全中國的一種風俗了,所以端午節(jié)大家要吃粽子。
八年級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5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這也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端午節(jié)有很多習俗,比如,這一天,每家每戶的門上都會懸掛艾草,用來驅除蚊蟲,人們還會戴彩繩來辟邪……當然,這一天最重要的事就是包粽子了。
去年端午節(jié)的清晨,外婆把前一天浸泡好的糯米和粽葉拿了出來。哇,雪白的糯米浸泡以后變得胖胖的,真可愛!粽葉綠油油的`,閃閃發(fā)亮,兩頭尖尖的,中間寬寬的,摸上去很光滑。
一切準備就緒,我問外婆:“外婆,我也可以包粽子嗎?”“可以!蓖馄潘斓卮鸬,還手把手地教我。
我學著外婆的樣子,先把粽葉折成三角狀,就像冰淇淋蛋筒一樣。然后往“蛋筒”里放一層糯米,接著放一點餡兒,再蓋一層糯米。哎呀,不好,米漏出來了!我趕緊裹了一層粽葉。誰知,下面的洞剛堵住,左邊的米又漏了。我只好再裹一層粽葉,這下終于不漏了。
可是,繩子綁上去時,又有麻煩了。因為繩子一點都不聽話,我想綁在中間,它偏偏滑到下面去了。我折騰了半天才包好一個粽子。這時,外婆已經把所有的粽子都包完了!外婆笑著說:“要等你包完,估計天都黑了!”我吐了吐舌頭,做了個鬼臉。
接著,外婆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壓鍋里煮了40分鐘。時間一到,我趕緊打開鍋蓋,夾出一個粽子剝開“啊嗚”咬了一口。咦,怎么米是硬的?外婆著急地說:“還沒熟呢!”完了,浪費了一個粽子。
外婆蓋好鍋蓋又悶了兩個小時,我想,這次一定熟了。外婆剛掀開鍋蓋,我就聞到了一股清香,我迫不及待地剝開一個粽子,吃了一口。嗯,真好吃!這就是對我辛苦包粽子的獎賞。
我一邊吃粽子,外婆一邊告訴我:“當年,在五月初五這天,楚國的忠臣屈原被迫跳下了汨羅江。老百姓怕屈原的尸體被魚蝦吃掉,就用樹葉把飯團包起來,扔進汨羅江給魚蝦吃。這就是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來歷。”
現(xiàn)在,你還會覺得端午節(jié)是一個普通的節(jié)日嗎?不,端午節(jié)還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日!
八年級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6
我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可熱鬧了,要吃粽子、賽龍舟呢!
我們每年都吃粽子,粽子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里放著甜甜的蜜棗;:咸粽子里放的是用各種調料腌制好的五花肉或火腿。,如果在放些花生米那就更是錦上添花了。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葦葉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剝開葦葉,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fā)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朝里一看,潔白的糯米中間有幾顆紅色的‘‘瑪瑙”,真是美麗極了!最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甜粽子。。端午時節(jié),家里包了一大鍋粽子,總要送親朋好友。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不過,我們吃粽子是為了什么呢?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原來,我們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是中國戰(zhàn)國末期丹陽人,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軍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汨羅河而死。屈原死后,人們怕魚兒去咬屈原的尸體,便包了粽子,投入江中,魚兒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尸體了,這就是粽子的由來。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還要賽龍舟,賽龍舟也是起源于屈原,善良的人民原本是想打撈屈原的.尸體,演變到近代就變成了一種競賽活動。這些傳說雖然不可靠,但充分的反映了人們對屈原的熱愛,也說明了屈原在人們心目中地位。
在端午節(jié)這天早上,各家各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邊,有點像清明節(jié)時插柳枝一樣,這樣的說法也是為了驅病避邪。
多么熱鬧的端午節(jié),我喜歡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八年級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7
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民族,有著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的家鄉(xiāng)貴州端午節(jié)非常熱鬧。
聽說,吃粽子有一個古老的.傳說。遠古時期,偉大的詩人屈原,因被奸臣所害,投江而死。百姓很敬佩他,怕他被江底的魚蝦吃屈原,于是包粽子,投到江底,魚蝦吃粽子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身了。
端午節(jié)這一天,大人會會帶著孩子們把自家的房前屋后,徹底地進行一次大掃除,把一年當中的污垢和晦氣掃掉。人們還要把菖蒲、艾葉和雄黃混合搗爛,兌水后灑在房前屋后,并在大門兩邊掛上艾葉、菖蒲等,蛇蟲螞蟻就不敢靠近房屋了。據(jù)說這樣做能夠驅風避邪,以求平安,家道興旺。
端午節(jié)這一天,家家都要包粽子。粽子主料是糯米,輔料是黃豆粒、飯豆粒、花生米粒等,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適當添加作料,用糯米草燒成灰,攪拌均勻,再用粑葉(本地一種植物的葉子)包上,包好了放在鍋里煮兩個小時左右,就煮熟了。吃的時候,再粘上一些白糖和黃豆、芝麻等粉末,那才更是香甜可口呢。
我們這里的端午節(jié)也像過年一樣,稱為“拜端午”或“打端午”。剛剛結婚的夫婦,必須回娘家拜端午。去時,要帶上鵝、粽子、糖果等。在娘家和老老少少一起吃頓團圓飯,暢談近半年來的收獲以及下半年的打算。酒席上老人們會鼓勵大家包括小孩都要喝上一杯雄黃酒,說是走到那里都不怕蛇了。看了《新白娘子傳奇》后,我覺得還是具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不管是清燉或者黃燜鵝肉湯都是很好喝的,你可小心了,在喝時千萬不要著急,否則會被燙著的。我們這里就有“鵝湯不出氣,燙死笨女婿”之說。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蹦銈兡抢锸窃鯓舆^端午節(jié)的?朋友們,我愿牽著你的手,端午節(jié)到我的家鄉(xiāng)來,你會愛上這兒的。
【八年級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文章:
八年級端午節(jié)作文04-30
八年級作文端午節(jié)05-14
端午節(jié)的八年級作文08-29
八年級端午節(jié)作文09-16
八年級端午節(jié)作文04-25
端午節(jié)的八年級作文05-07
八年級端午節(jié)優(yōu)秀作文06-29
八年級端午節(jié)作文【必備】05-14
八年級端午節(jié)話題作文02-23
八年級端午節(jié)小作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