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下《寓言兩則》教學反思
《寓言兩則》教學反思1:
這篇課文由《揠苗助長》和《守株待兔》兩則寓言組成。篇幅雖然短小,但是情節(jié)完整,敘事生動,語言明白如話,有很強的藝術魅力。這樣的小古文,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教學。
一、示范朗讀,加強指導。這是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所以學生讀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而老師先示范,再從停頓、重音、語氣和節(jié)奏方面給予指導,讓學生反復練習,吧句子讀正確,讀流利,為理解句意打下基礎。
二、聯(lián)系注釋,理解句意。這兩則寓言語言淺顯易懂,加之大多數(shù)學生對這兩則寓言故事較為熟悉,只要能利用注釋,完全理解句意。這也是學習古文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因而學習本文時把這一方法滲透到學習得過程中,一方面使學生理解了句意和故事,另一方面讓學生覺得學習古文并不難,保持興趣。最重要的是掌握的學習古文的方法,不僅得到“魚”,也得到“漁”。
三、注意拓展,擴大視野。學完本文,學生不僅明白了故事,更明白了文中的道理。對這樣短小雋永的寓言故事一定很感興趣,因而可以補充一些或讓學生搜集一些文言小故事,如《鄭人買履》《掩耳盜鈴》《守株待兔》等,讓學生按照本文的學習方法閱讀、品味、感悟,那么學生的視野從課內(nèi)拓展到課外,真正實現(xiàn)了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
《寓言兩則》教學反思2:
《守株待兔》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棄農(nóng)活整天守著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qū)W生介紹了“想不勞而獲是不行的”這一比較深奧的道理。
整節(jié)課的思路也較明確,緊緊圍繞教學目的而展開,其目標的重點則是有感情地讀文以及能懂得這則寓言要講述的道理。在讀文的同時,也能抓住重點段落在理解的'基礎上反復讀,學生的整體朗讀水來也發(fā)揮出來了。
然后根據(jù)故事發(fā)展的經(jīng)過,:白撿野兔-----整天坐守------莊稼全無,來深入理解課文,各個環(huán)節(jié)衍接也較自然連貫,只是在訓練學生說話方面還在加強引導,比如:一個學生稱種田人為小老頭時,教師應該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這種不好的稱呼。還有就是在表演兔子撞死的過程中,學生表演得不形象,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得不太好。以及一開始聽完錄音就馬上讓學生來講故事,有點免強,把它放到最后學完課文再來講可能效果更好。
《寓言兩則》教學反思3:
今天,我執(zhí)教了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22《寓言兩則》這一課。
我采用談話的形式進行導課,問學生,你們喜歡的故事是什么?目的是通過學生讀過的課外讀物來引入課文,可是問題一拋出,孩子們卻鴉雀無聲,我只好說看來孩子們喜歡的故事太多了,一時都不知道該說哪個了,于是我給同學們說了自己喜歡的幾個故事名字,這時我在問學生時,有不少學生都舉起了手。
我先通過大課題引用到兩個小課題,指導學生讀好兩則故事的名字,然后引入第一則寓言故事《揠苗助長》。識字環(huán)節(jié)我運用了多種形式幫助學生識字。學生學習較好,有錯誤就及時糾正了。識字完成了教學目標。
在文章的理解方面,我采用的是從詞語入手,幫助理解課文,然后用多種方法讓學生通過讀來加深理解。這個班的孩子有幾個理解的不錯,回答的也不錯,但是僅僅是那幾個學生。大多數(shù)的學生還是沒有吸引過來。
經(jīng)過這堂課的教學,雖然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按照預設的情況進行的,能講下來,但是我感覺沒有充分調(diào)動起來課堂氣氛,主要是我的教學機智欠缺,不能靈活把握課堂,不會應對突發(fā)狀況。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我說的過多,而學生體現(xiàn)出來的僅僅是幾個詞語的理解與讀文的展示。沒有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而且最后設計了一個環(huán)節(jié)續(xù)編故事,由于開頭第一段用的時間過長,導致這個環(huán)節(jié)沒有呈現(xiàn)出來,比較遺憾。
我想,以后我還要多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請教,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把課堂還給學生,要讓學生在快樂中學
【二年級下《寓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烏鴉喝水》寓言的教學反思03-23
《寓言二則》教學反思04-01
課文《寓言兩則》教學反思03-13
寓言揠苗助長教學反思范文05-03
寓言《狐貍和葡萄》教學反思05-27
二年級下語文所見的教學反思04-14
二年級下冊寓言兩則教學反思07-23
二年級語文下冊《寓言兩則》教學反思07-14
二年級語文下冊《寓言兩則》的教學反思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