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屬于誰》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幫助學生認識什么是財產所有權,財產所有權的歸屬,正確認識財產合法性;明確公民合法財產所有權的法律規(guī)定和保護。
2、能力目標:通過學習引導學生正確識別個人財產的合法性,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財產所有權。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充分認識到不能占有非法財產,樹立正確的財產觀和法律維權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公民合法財產所有權受法律保護,懂得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財產權。
教學難點:財產所有權的概念
【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活動探究法、討論教學法
【教學過程】
甲、激發(fā)興趣 導入新課
請大家閱讀課本P68材料,思考并回答:
1、材料中涉及的財產屬于誰?
2、談談社會上還有哪些財產,它們屬于誰?
多媒體出示:社會上財產十分豐富,按照歸屬劃分: 國家所有
財產的類型(按歸屬劃分)集體所有
個人所有
今天,我們從財產的歸屬問題說起,談談財產所有權及其相關問題。
乙、探新新知 講授新課
一、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
活動一:“選一選”
A、多媒體展示材料,學生連線選擇。
B、提問:無論個人通過什么方式取得的財產都歸個人所有,都受法律保護嗎?
C、歸納:只有合法財產才屬于個人所有。
D、討論:
1、合法財產的含義
2、公民個人合法財產的范圍
活動二:“財產所有權”
A、多媒體出示材料,學生閱讀并思考回答:小王的父親對屬于自己的財產擁有什么權利?
B、教師點撥:
3、財產所有權的含義
C、多媒體展示材料,學生說一說:小王父親對小轎車在享受什么權利?
過渡:了解了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后之后,我們再來探討一下法律是怎樣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
二、法律保護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活動三:“議一議”
A、學生閱讀課本第71頁的案例。
B、思考:
1)小濤家的財產為什么會失而復得?
2)法律保護公民財產所有權有何意義?
C、歸納:
1、法律保護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重要意義
活動四:“以案說法”(一)
A、多媒體出示材料(課本第73頁)。
B、學生閱讀材料并回答其中的兩個問題。
C、教師點撥并強調:
2、法律保護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手段
1)我國的民事法律,是保護公民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重要武器(民事法律手段---民事訴訟)。
D、提問:侵害財產所有權的.民事責任是什么呢?
E、學生連線,多媒體展示結果。
活動五:“以案說法”(二)
A、多媒體出示材料,學生閱讀并回答其中的問題。
B、教師點撥并強調:
2)我國的刑事法律,是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銳利武器(刑事法律手段--刑事訴訟)
C、提問:那侵害財產所有權的刑事責任是什么呢?
D、教師強調:
追究犯罪分子侵犯財產罪的刑事責任,主要有罰金、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等刑罰手段。
活動六:“以案說法”(三)
A、多媒體出示材料,學生閱讀并回答其中的問題。
B、教師點撥并強調:
3)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撤消裁決,或予以行政賠償,以維護自己的財產所有權(行政法律手段----行政訴訟)。
C、小結:總之,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我們的財產所有權受到侵害時,應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丙、活動提高 鞏固新課
1、活動提高
6月初,李某花3600元買了一架數(shù)碼相機。三個月后,李某發(fā)現(xiàn)相機不見了,經再三追問,兒子李明說他將相機以2000元的價格賣給了同學。李某找到那位同學及其家長,表示愿以2000元將相機贖回,但那位同學的家長認為:李明是14歲的中學生,不是小孩,說話是算數(shù)的,買賣已成交并寫有字據(jù),雙方出于自愿,哪有反悔之理,不同意退回。
請問李某該怎么辦?
2、課堂小結(多媒體展示)
丁、課堂練習與作業(yè)
1、課堂練習(多媒體展示)
2、作業(yè):基礎訓練本框內容。
【《財產屬于誰》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S版一下《誰住頂樓》教學設計04-30
《誰的本領大》教學設計及反思(第一課時)03-14
誰美誰丑故事_睡前故事04-02
《誰的本領大》的語文教學反思07-01
語文誰的本領大教學反思5篇10-10
究竟誰耍誰的寓言故事08-10
《謎語》教學設計02-23
邊城教學設計09-26
寬容教學設計09-25
《飲酒》教學設計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