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志第二十一·郡國三
兗州
陳留 東郡 東平 任城 泰山 濟(jì)北 山陽 濟(jì)陰
徐州
東海 瑯邪 彭城 廣陵 下邳
◆陳留郡〔武帝置。雒陽東五百三十里!呈叱,戶十七萬七千五百二十九,口八十六萬九千四百三十三。〖陳留〗有鳴雁亭!伎x〗本大梁。
〖尉氏〗〖雍丘〗本杞國。〖襄邑〗有滑亭。有承匡城!纪恻S〗有葵丘聚,齊桓公會(huì)此,城中有曲棘里。有繁陽城。
〖小黃〗〖東昏〗〖濟(jì)陽〗〖平丘〗有臨濟(jì)亭,田儋死此。有匡。有黃池亭。
〖封丘〗有桐牢亭,或曰古蟲牢!妓釛棥健奸L垣〗侯國。有匡城。有蒲城。有祭城。〖己吾〗有大棘鄉(xiāng)。有首鄉(xiāng)。
〖考城〗故菑,章帝更名。故屬梁!监觥焦蕦倩搓枴S懈哧柾!挤鰷稀焦蕦倩搓。
◆東郡〔秦置。去雒陽八百馀里。〕十五城,戶十三萬六千八十八,口六十萬三千三百九十三。
〖濮陽〗古昆吾國,春秋時(shí)曰濮。有咸城,或曰古咸國。有清丘。有鉏城。
〖燕〗本南燕國。有雍鄉(xiāng)。有胙城,占胙國。有平陽亭。有瓦亭。有桃城!及遵R〗有韋鄉(xiāng)!碱D丘〗
〖東阿〗有清亭!紪|武陽〗濕水出。〖范〗有秦亭!寂R邑〗有泲廟。
〖博平〗〖聊城〗有夷儀聚。有聶城。〖發(fā)干〗〖樂平〗侯國。故清,章帝更名。
〖陽平〗侯國。有莘亭。有岡成城!夹l(wèi)〗公國。本觀故國,姚姓,光武更名。有河牧城。有竿城!脊瘸恰酱呵飼r(shí)小谷。有巂下聚。
◆東平國〔故梁,景帝分為濟(jì)東國,宣帝改。雒陽東九百七十五里!称叱,戶七萬九千一十二,口四十四萬八千二百七十。〖無鹽〗本宿國,任姓。有章城。
〖東平陸〗六國時(shí)曰平陸。有闞亭。有堂陽亭!几怀伞健颊隆
〖?jí)蹚垺酱呵镌涣,漢曰壽良,光武改曰壽張。有堂聚,故聚屬東郡!柬毑焦蕦贃|郡。有致密城,古中都。有陽谷城。〖寧陽〗故屬泰山。
◆任城國〔章帝元和元年,分東平為任城。雒陽東千一百里!橙,戶三萬六千四百四十二,口十九萬四千一百五十六!既纬恰奖救螄S刑揖邸
〖亢父〗〖樊〗
◆泰山郡〔高帝置。雒陽東千四百里!呈,戶八千九百二十九,口四十三萬七千三百一十七!挤罡摺接忻魈茫涞墼!疾接刑┥綇R。岱山在西北。有龜山。有龍鄉(xiāng)城。
〖梁甫〗侯國。有菟裘聚!尖犉健胶顕S型ざU山。有陽關(guān)亭。〖嬴〗有鐵!忌杰荨胶顕。
〖萊蕪〗有原山,潘水出!忌w〗沂水出。〖南武陽〗侯國。有顓臾城!寄铣恰焦蕦贃|海。有東陽城。
〖費(fèi)〗侯國,故屬東海。有祊亭。有臺(tái)亭。〖牟〗故國。
◆濟(jì)北國〔和帝永元二年,分泰山置。雒陽東千一百五十里。〕五城,戶四萬五千六百八十九,口二十三萬五千八百九十七。
〖盧〗有平陰城。有防門。有光里。有景茲山。有敖山。有清亭。有長城至東海。〖蛇丘〗有遂鄉(xiāng)。有下讙亭。有鑄鄉(xiāng)城!汲伞奖緡。
〖茌平〗本屬東郡!紕偂
◆山陽郡〔故梁,景帝分置。雒陽東八百一十里。〕十城,戶十萬九千八百九十八,口六十萬六千九十一!疾亍酱淌分巍S辛呵鸪。有甲父亭。
〖東緡〗春秋時(shí)曰緡!尖犚啊接写笠皾!几咂健胶顕。故橐,章帝更名。有茅鄉(xiāng)城!己憽焦屎辏碌鄹。
〖南平陽〗侯國。有漆亭。有閭丘亭。〖方與〗有武唐亭,魯侯觀魚臺(tái)。有泥母亭,或曰古甯母。〖瑕丘〗〖金鄉(xiāng)〗
〖防東〗
◆濟(jì)陰郡〔故梁,景帝分置。雒陽東八百里!呈怀,戶十三萬三千七百一十五,口六十五萬七千五百五十四。〖定陶〗本曹國,古陶,堯所居。有三鬷亭。
〖冤句〗有煮棗城!汲申枴接袌蜈!㈧`臺(tái),有雷澤!汲耸稀胶顕。有泗水。有鹿城鄉(xiāng)!季潢枴接写雇ぁ
〖鄄城〗〖離狐〗故屬東郡。〖廩丘〗故屬東郡。有高魚城。有運(yùn)城!紗胃浮胶顕,故屬山陽。
〖成武〗故屬山陽。有郜城!技菏稀焦蕦倭骸S覂贾荽淌凡,郡、國八,縣、邑、公、侯國八十。
◆東海郡〔高帝置,雒陽東千五百里。〕十三城,戶十四萬八千七百八十四,口七十萬六千四百一十六!价啊奖緡淌分。〖蘭陵〗有次室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