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靜浪平的成語解釋
發(fā)音:fēng jìng làng píng
簡拼:fjlp
類型:中性成語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定語、謂語;比喻事情平息
出處:清·魏秀仁《花月痕》第50回:“次日過江,風靜波平,也自欣然。”
解釋:靜:安靜;平:安定。風已平息,浪已安靜。指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
示例:待到風靜浪平時,我們再推出這項改革措施。
太子淚雙垂,太子淚雙垂,投入江兒水。風靜浪平,楚王蹬岸離船去。暗憶太子,偷彈珠淚,投西楚往晉國奔逃去。楚王上岸去了,后來又怎么?楚國有一大夫,姓申,名包胥。此人投了秦國,借兵救主。秦國不肯借兵,這包胥就在城下哭泣了七日七夜,哭得眼中流血。秦國見此人有忠孝之心,當時點起精兵,借與包胥,來救楚昭王。身與申包胥,身與申包胥,領著精兵至,來救昭王,遂與吳軍相迎敵。兩國爭戰(zhàn),殺吳軍退,群臣會請昭王回朝去。楚昭王到朝內卻如何?楚昭王到朝內呵,再整舊華夷,再整舊華夷,重睹江山麗。滿朝朱紫,依舊還朝內。再立妃子,安居宮里,俄然又生太子昭王喜。
【風靜浪平的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無風起浪的成語解釋01-12
平步登云成語解釋01-13
風派人物的成語解釋01-13
風從響應的成語解釋01-12
風狂雨橫的成語解釋01-12
風萍浪跡的成語解釋05-13
耳邊風成語解釋01-12
風移俗易的成語解釋11-15
談論風生的成語解釋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