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訛
(訛)
é ㄜˊ
1. 錯(cuò)誤:~字!`(文字、記載錯(cuò)誤)!!珎鳎╟huán )。以~傳~。
2. 敲詐,假借某種理由向人強(qiáng)迫索取財(cái)物或其他權(quán)利:~詐。
3. 謠言:~言(a.詐偽的話,謠言;b.胡言亂語)。
4. 感化,變化:“歲月遷~!
5. 野火燒。
詳細(xì)解析
詳細(xì)字義
◎ 訛
訛、譌 é
〈名〉
(1) (形聲。從言,化聲。字本作“譌”。本義:謠言)
(2) 同本義 [rumor]
譌,偽言也!墩f文》
(3) 字亦作“訛”
民之訛言!对姟ば⊙拧ゃ嫠
訛言大水至!稘h書·成帝紀(jì)》
(4) 又如:訛言(謠言)
(5) 差錯(cuò) [error]。如:訛舛(差錯(cuò);謬誤);訛闕(錯(cuò)誤殘缺);訛頭(過失,污點(diǎn),把柄);訛替(錯(cuò)誤)
詞性變化
◎ 訛
訛 é
〈動(dòng)〉
(1) 訛詐 [black-mail]。如:訛人(訛詐人);訛頭(訛詐的錢財(cái))
(2) 改變;感化 [change;move]
或降于阿,或飲于池,或?qū)嫽蛴!对姟ば⊙拧o羊》
(3) 變化 [change]
式訛爾心。——《詩·小雅·節(jié)南山》
歲月遷訛,斯風(fēng)漸篤。——《通志》
(4) 不正確的 [incorrect]
平秩南訛。——《書·堯典》
(5) 又如: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