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 傳
(傳)
chuán ㄔㄨㄢˊ
1. 轉(zhuǎn )授,遞:~遞!敗!洹!y(tǒng)。言~身教。
2. 推廣,散布:宣~。流~!!妫ǎ幔袊拼d起的短篇小說;b.中國明、清兩代盛行的長篇戲曲;c.指情節(jié)離奇或人物行為超乎尋常的故事)。
其它字義
● 傳
(傳)
zhuàn ㄓㄨㄢˋ
1. 解說經(jīng)義的文字:經(jīng)~!蹲蟆。
2. 記載某人一生事跡的文字:小~。自~。紀~!洝!浴浔ⅰ。
3. 以演述歷史和人物故事為中心的文學作品:《水滸~》。
4. 古代設于驛站的房舍,亦指驛站上所備的馬車:~舍(供來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詳細字義
◎ 傳
傳 chuán
〈動〉
(1) 傳遞;傳送 [transfer;deliver]
速于置郵而傳命。——《孟子·公孫丑上》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2) 又如:傳家(傳于后代子弟);傳衣(繼承衣缽);傳首(傳送首級);傳運(傳遞運輸);傳演(傳遞演變)
(3) 傳授 [teach;impart to]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n愈《師說》
(4) 又如:傳度(傳授);傳派(傳授的流派);傳旨(傳授意旨);傳書(傳授書籍)
(5) 讓位;傳代 [abdicate]
不傳于賢而傳于子。——《孟子》
(6) 又如:傳位(傳授帝王權位);傳政(傳授政權)
(7) 留傳 [hand down]
功如丘山,名傳后時。——《鹽鐵論·非鞅》
此世所以不傳也!K軾《石鐘山記》
居第當傳子孫。——司馬光《訓儉示康》
(8) 又如:傳世(后傳到后世);傳燈(傳留佛法);傳祚(流傳后世);家傳秘方
(9) 充分或確切地表明;表達 [express]
傳神寫照!妒勒f新語·巧藝》
(10) 又如:傳真(畫肖像)
(11) 召,叫來。發(fā)出命令叫人來 [summon]
老太太那里傳晚飯了!都t樓夢》
(12) 又如:傳嘴(傳話);傳會(傳呼);傳答(傳達);傳證人
(13) 另見 zhuàn
基本詞義
◎ 傳
傳 zhuàn
〈名〉
(1) 驛站所備的車 [post-chaise;stagecoach]
晉侯以傳召 伯宗!蹲髠鳌こ晒迥辍
周公旦從魯聞之,發(fā)急傳而問之。(急傳:特快的驛車)——《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非傳非遽(驛馬),載奇皮革,罪死不赦!俄n非子·愛臣》
(2) 驛站;驛舍 [post]
昔者趙氏襲 衛(wèi),車舍人不休傳!稇(zhàn)國策·齊策五》
發(fā)人修道,繕理亭傳!逗鬂h書·陳忠傳》
(3) 又如:傳車(古代驛站的專用車輛);傳吏(驛舍的官吏);傳馬(驛站所用的馬);傳乘(驛站的車馬);傳宰(管理驛站的小官)
(4) 符信 [letter]
凡所達貨賄者,則以節(jié)傳出之!吨芏Y》
詐刻傳出關歸家!稘h書·寧成傳》
(5) 傳記 [biography]
吾已作傳!濉 袁枚《祭妹文》
善傳游俠!獙O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 又
為五百人立傳。
(7) 又如:自傳;外傳;別傳;傳狀(傳記行狀);傳敘(人物傳記);傳誄(傳記和誄文)
(8) 指以描述人物故事為中心的文學作品[novel or story written in historical style]。如:《水滸傳》;《兒女英雄傳》
(9) 注釋或闡述經(jīng)義的文字 [commentaries on classics]
六藝經(jīng)傳。——唐· 韓愈《師說》
(10) 又如:傳注(解釋經(jīng)籍的文字);傳詁(解釋經(jīng)籍的文字);傳疏(詮釋經(jīng)義的文字);傳箋(謂《詩經(jīng)》的注解)
詞性變化
◎ 傳
傳 zhuàn
〈動〉
(1) 作傳;記載 [write biography]
漢史既傳其事,而后世工畫者又圖其跡! 唐· 韓愈《送楊少尹序》
(2) 又如:前半部傳的是傅儀
(3) 另見 chuán
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