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 士
shì ㄕˋ
1. 古代統(tǒng)治階級中次于卿大夫的一個階層:~族。~大夫。
2. 舊時指讀書人:~子!瘛W(xué)~。
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
4. 對人的美稱:志~。烈~。女~。
5. 軍銜的一級,在尉以下;亦泛指軍人;上~!。~卒。~氣。
6. 稱某些專業(yè)人員:醫(yī)~。護(hù)~。
7. 姓。
詳細(xì)字義
◎ 士 shì
〈名〉
(1) (會意。從一,從十。善于做事情,從一開始,到十結(jié)束。本義:古代男子的美稱)
(2) 同本義 [bachelor in old China;man]
士,事也。——《說文》
通古今,辯然不,謂之士。——《白虎通·爵》
學(xué)以居位曰士!稘h書·食貨志》
以才智用者謂之士!逗鬂h書·仲長統(tǒng)傳》
太子晉,胄成人,能治上官,謂之士!吨軙
是以為大夫卿士!稌つ潦摹
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禮記·曲禮》
其士女之問桃葉渡游 雨花臺者,趾相錯也!恶R伶?zhèn)鳌?/p>
嘗試語于眾曰:“某良士,某良士!逼鋺(yīng)者必其人之與也!啤 韓愈《原毀》
(3) 又如:士子(男子的美稱,多指年輕人;士大夫官僚階層);士夫(青年男子);勇士;壯士;士三日不見,當(dāng)刮目相待(男兒相別三天,就應(yīng)另眼相看,極言進(jìn)步之速)
(4) 將領(lǐng) [general]
危士臣,構(gòu)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士臣(將士)
(6) 兵士;武士 [soldier;noncommissioned officer]
下軍之士多從之!蹲髠鳌ば辍
在車曰士,步曰卒!秴问洗呵铩ず嗊x》注
驅(qū)中國士眾這涉江湖之間,不習(xí)水土,必生疾病!顿Y治通鑒》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獫h· 賈誼《過秦論上》
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冻o·國殤》
革車百乘,甲士千人!蹲髠鳌こ稍辍と伦髑鸺住ぷⅰ
(7) 又如:士兵;士眾(眾士兵);上士;中士;下士
(8) 古代指掌管刑獄的官員 [judge]
其附于刑者,歸于士!吨芏Y·大司徒》
管夷吾舉于士, 孫叔敖舉于海。——《孟子·告子下》
(9) 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 [scholar-officials]
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巍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固賊戾之士哉!—— 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10) 又如:士夫(士大夫);士田(古代卿、大夫、士及其子弟所領(lǐng)有的田地);士民(古代四民之一。泛指士大夫階層和普通讀書人);士行(士大夫的操行);士論(士大夫的輿論、評論)
(11) 中國古代社會階層的名稱 [a social stratum in ancient China]
(12) 先秦時期貴族的最低等級,位次于大夫
荊州與國相鄰接,江山險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資治通鑒》
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 徐尚、 蘇秦、 杜赫之屬為之謀! 漢· 賈誼《過秦論》
(13) 又如:士庶(貴族和平民)
(14) 古代四民之一。指農(nóng)工商以外學(xué)道藝、習(xí)武勇的人。或稱“士民”以區(qū)別于“庶民”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稇(zhàn)國策·魏策》
(15) 知識分子的通稱 [intelligentsia]
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咸歸附之。——《資治通鑒》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16) 又如:士子(對讀書人的通稱);士林(學(xué)術(shù)界;知識界);士品(讀書人的品行);士風(fēng)日漓(讀書的風(fēng)氣一天天淡薄了);士流、名士;士農(nóng)工商
(17) 古代諸侯士大夫?qū)μ熳拥淖苑Q [subject]
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禮記》
(18) 對品德好、有學(xué)識、有技藝的人的美稱 [commendable person]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妒酚洝の汗恿袀鳌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稇(zhàn)國策·燕策》
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遏也!鳌 張溥《五人墓碑記》
(19) 又如∶志士、勇士、謀士、醫(yī)士
(20) 衛(wèi)兵,尤指將帥身旁的衛(wèi)兵,特指中國象棋中的一個只能在將帥近旁活動的棋子 [pawn]。如:將、士、相
詞性變化
◎ 士 shì
〈動〉
作官。通“仕” [be an official]
以宅田士田賈田任近郊之地。——《周禮·地官·載師》
古者匹夫五十而士!盾髯印ご舐浴
夫不以其道進(jìn)者,必不以其道士!讹L(fēng)俗通義·窮通》
重爭士橐,非下也,權(quán)重也。——《韓非子·五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