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稱他為乞討者散文
我家開著一個小賣部,在一個不算富裕不很貧窮的小村莊里,那里有窮人有富人,互不相干。
小賣部不算大,家里的吃住都在那里,頂多就是給村里人提供一些生活用品,而今,村里大多數(shù)人家里都有了摩托車,再不濟也有自行車,他們寧愿自己去鎮(zhèn)上買,不知道是鎮(zhèn)里邊便宜還是怎樣,其實,價錢差不多,也許就是嘚瑟,去鎮(zhèn)上風光吧。這些年來沒什么生意,卻也還開著,畢竟,也開了二十年了,跟我一樣大。
在眾人的歡笑聲中,年就這樣過去了。每個人的臉上都掛滿了笑容,其實仔細看看,也能看出,很多人內心并不那么開心。年過了,年又沒了,小孩長大了,有著長大的煩惱,家長的擔子又加重了。
事實上,除去那些富人,村子里的絕大部分家庭都經(jīng)不起風浪,稍微有個病難就可以讓這個家支離破碎毫無生氣。然而又能怎樣呢?
年過了,年帶來的氛圍還在。比如醒獅隊,比如,媽媽眼中的乞討者。
今天上午,小賣部來了一個人,在我眼中,他是個僧人,在媽媽以及大人口中,他是乞討者。
他操著滿嘴口音說著普通話,卻還算標準,很明顯,他不是本地人。
小妹啊,恭喜發(fā)財,新年好啊。好人有好報,新年快樂,生意興隆!總之就是說很多吉祥話。
媽媽在小賣部旁邊忙活著菜園,往我這個方向喊了一句,拿兩塊錢給他就好了。
我的內心其實是拒絕的,我在想,其實他也挺不容易的,也許他也有什么困難才會以這種方式生活呢?晌疫是照著媽媽的囑咐做了,給了他兩張一塊錢,我本以為他會露出一臉鄙夷,出乎意料的'是,他雙手接住了我遞給他的錢,走之前,還很有禮貌地說了聲謝謝。我還對那句謝謝感到舒心,并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感恩。我知道,他去下一個人的家里,就這樣一直走下去。
媽媽不一會兒進來,說,別看他可憐,這樣子也很有錢賺,每家每戶都去,一家五塊一家十塊,這個村子幾十戶人家,“乞討”完再去另一個村子,收入不菲呀!我沒有說話。
下了幾天的雨,今天就好似要把前幾天缺失的陽光全部補回來。別說外面有多熱了,在家里面開著風扇都能感受到太陽的熾熱。而他,就這樣,在路上走著,繼續(xù)走著,沒有打傘,汗如雨下。他更像是一個趕路人。
下午四點多,他又進來了,這次,他不是來“乞討”,他買了一桶泡面,他說他要辣的,問我多少錢。
四塊五。
他在他的包里掏出錢,我像是做賊一樣,偷偷瞄了一眼他的包里面,并不如媽媽所說的都是五塊十塊,相反的,幾乎見不到五塊十塊,全都是一塊錢一塊錢一張的,甚至還能看到幾張五毛的,沒有多少。他沒注意到我在看,他就這樣,慢慢慢慢地,一張一張地拿出五張一塊錢的給我,說不用找了,給他一點開水。
他明明又問過我泡面多少錢一桶,他明明背包里有五毛錢一張的,他還是給了我五塊錢。
我說好。
然后雙手接過剛拿給他的泡面,拿進廚房泡好再拿出來給他。我感受到我內心的不安,可我什么都不敢做,我也怕傷害到他。
這一次,他仍然用很暖心的語氣說了一聲謝謝。然后端著一桶泡好的泡面慢慢離去。
我想不收他的錢,可是我沒敢,因為媽媽在旁邊。我這樣做的話,媽媽雖不會把我怎樣,但肯定會責罵我,我更怕傷害到他。說實話,我有點討厭自己。
而后,看到他在不遠處太陽照不到的地方蹲著,吃著泡面,也許,那是他的午餐,再者,是晚餐,又或許,他的一天就只吃這一碗面。
有時候想想,人到底要有多落魄,才會如此無可奈何啊。人心,真的是這輩子最應該保護的東西,不要讓你最后一刻的善良,被雜質蒙蔽掉了,它對于人生,真的很重要。你們都在炫耀詩和遠方,殊不知,遠方還有那么多的心酸。
媽媽稱他為乞討者,我的心里酸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