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綜合檢測題(有答案)
基礎知識及運用(28分)
1.加粗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2分)
A.咸亨(hēng)潺水(chàn)頹唐(tuí)蘸酒(zhàn)
B.拭去(shì)醺醺(xūn)行事(háng)長親(zhǎng)
C.劈開(pǐ)契訶夫(hè)恐嚇(hè)魁梧(wǔ)
D.憲兵(xiàn)篩子(shāi)崽子(zǎi)戳到臉上(chuō)
2.下面多音字的注音、組詞有錯的一項是()(2分)
A.行(háng)行家長(zhǎng)長親和(hé)和好
(xíng)行動(cháng)長短(hè)附和
B.折(shé)折斷相(xiàng)相公宿(xiù)星宿
(zhé)打折(xiāng)相當(sù)宿舍
C.模(mó)模范間(jiān)中間漲(zhàng)漲紅
(mú)模樣(jiàn)間或(zhǎng)漲價
D.便(biàn)方便著(zhāo)高著倒(dǎo)顛倒
(pián)便宜(zhē)看著(dào)倒騰
3.下列詞語中加粗字的音、形、義全對的一項是()(2分)
A.不省(xǐng明白)人事不屑(xuè值得)置辨
B.頹(tuí精神不佳)唐不安唯唯(wěiwěi答應之聲)連聲
C.污(wū臟)人清白纏(chān糾纏)夾不清
D.莫明(míng說出)其妙望乞怒(sù饒怒)罪
4.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2分)
A.下賤洋溢陪錢無緣無故
B.裹緊嬌貴伶俐意想天開
C.原諒荒唐逮住魁梧高大
D.首飾徑自嚴厲無精打彩
5.給下列詞語選擇正確的解釋。(3分)
(1)他是個荒唐的家伙。()
A.(思想、言行)錯誤到使人覺得奇怪的程序
B.(行為)放蕩,沒有節(jié)制
(2)后來卻異想天開,想得到一筆賠償費了。()
A.形容想法非常奇特
B.想像奇特,思維敏捷與眾不同
(3)整個臉上洋溢著含笑的溫情。()
A.盛大豐富而溢出
B.(情緒,氣氛等)充分流露
6.下列句中加粗詞語的感情色彩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2分)
A.他那半醉的臉上現(xiàn)出這樣的神氣:“我要揭你的皮,壞蛋!”
B.你這種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們這些鬼東西是什么玩意兒
C.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發(fā)抖呀?嗚嗚……嗚嗚……這壞蛋生氣了……好一條小狗……
D.要是每個豬崽子都拿煙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毀了
7.關于修辭手法判斷錯誤的一項是()(2分)
A.就連那手指頭也像是一面勝利的旗幟。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表明受傷的手指頭在赫留金看來是主持公道、要求賠償?shù)淖C據(jù)
B.木柴廠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從地底下鉆出來的。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圍觀人聚集之快,從而反映了當時民眾無聊的狀態(tài)
C.它那含淚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本句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傳神地表現(xiàn)出小狗委屈害怕的狀態(tài)
D.商店和飯館的門無精打采地敞著,面對著上帝創(chuàng)造的這個世界,就跟許多饑餓的嘴巴一樣……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門可羅雀的蕭條景象,反映了當時典型的社會環(huán)境
8.依次填入句中空處的詞語,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
又傳來了狗的叫聲,還有人的叫喊:“別放走它!”有人從商店里①頭來,臉上還帶著睡意。木柴廠四周很快就②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從地底下③的。
A.①伸出②圍③鉆出來
B.①鉆出②聚③跑出來
C.①探出②聚③鉆出來
D.①探出②鉆③走出來
9.省略號的用法一般有四種:a.表示因搶白而話未說完;b.表示思維的跳躍;c.表示思索在進行;d.表示心情的矛盾。下面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2分)
、“跌斷,跌,跌……”
、“對呀,對呀!……茴字有四種寫法,你知道嗎?”
、“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親眼看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
、“讀過書……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寫的?”
A.①b②a③d④cB.①d②c③a④b
C.①b②c③d④aD.①d②c③b④a
10.依次填寫關聯(lián)詞語正確的是()(2分)
()我并不是那些英雄好漢,()談不到有闖新路的大膽念頭,()現(xiàn)實生活卻常常告訴我,世界上從來沒有現(xiàn)成的路;惟有不息的探求者,他的腳下才有路。
A.因為所以而且B.盡管也但
C.盡管也而且D.雖然可是但
11.“第一”有很多雅稱,選出下面句子用詞不夠得體的一項()(2分)
A.《紅高粱》這部影片由著名演員鞏利領銜主演。
B.他學習很勤奮,期末考試摘取了桂冠。
C.在技術能手的比賽中,他獨占鰲頭。
D.我們班各項工作都很出色,期末評比中名列榜首。
12.在校內(nèi)有人講粗言,要你批評,選出最得體的一項()(2分)
A.不要講粗言,這違反學校的規(guī)定。B.語言不干凈,會影響自己的形象。
C.講粗言是不尊重別人的行為。D.我們應該做個文明的學生。
13.根據(jù)語境和句式特點填寫句子(3分)
祖國是什么?有一天,孩子們仰起花一般好看的笑臉,問白鴿。白鴿從四面八方銜來了答案。
太陽回答:是迎風招展的紅旗!
松濤回答:是飛躍群山的巍峨的長城!
稻穗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浪花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認為祖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42分)
閱讀下面文字,然后回答問題
一
中秋過后,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看時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臺下對了門檻坐著。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jīng)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掌柜也伸出頭去,一面說,“孔乙己么?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xiàn)錢,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時已經(jīng)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里 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長久沒有看見孔乙己。到了年關,掌柜取下粉板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中秋可是沒有說,再到年關也沒有看見他。
我到現(xiàn)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16分)
1.本段開頭的環(huán)境描寫主要交代了時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點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描寫渲染的氣氛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他臉上黑而且瘦……又說道:‘溫一碗酒。’”是對孔乙己進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其作用是為了突出下列內(nèi)容的一項是()(3分)
A.孔乙己偷東西,遭毒打是他不愛勞動的結果。
B.孔乙己遭毒打,證明了丁舉人的狠毒。
C.孔乙己好喝懶做成性,證明封建科舉制度不僅摧殘了他的肉體,而且毒害了他的思想。
D.孔乙己的生活窮困,遭遇也太不幸了。
3.“我”和孔乙己的穿著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表明孔乙己()(2分)
A.孔乙己極懶,連自己的衣服都不愿洗干凈,縫補好。
B.孔乙己生活極為貧困,命運更加悲慘。
C.孔乙己把衣服賣了,用來換酒喝。
D.不會營生,不知道先買衣服穿,而是先喝酒。
4.文中三處寫“掌柜”和“旁人”的笑及笑聲,其作用是()(2分)
A.突出孔乙己可笑。
B.說明眾人愛和孔乙己開玩笑。
C.表現(xiàn)群眾的麻木,掌柜的冷酷;揭露世態(tài)炎涼,突出孔乙己只能供人取笑的悲慘命運。
D.說明周圍的人都對孔乙己感興趣。
5.根據(jù)文章的描寫,你認為孔乙己屬于下列哪種人()(1分)
A.令人厭惡B.令人喜歡C.應當被嘲笑D.值得同情
6.文中加“△”的“摸”字,反映了孔乙己的生活境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7.文中第一段最后一句中的“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都是修飾動詞“__________”的,這樣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這段文字中,除了刻畫孔乙己外,還寫了掌柜等人,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表現(xiàn)了掌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不對,這不是將軍家的狗……”巡警深思地說。“將軍家里沒有這樣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獵狗。”
“你拿得準嗎?”
“拿得準,長官……”
“我也知道。將軍家里都是些名貴的、純種狗;這條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兒!毛色()不好,模樣()不中看,完全是個下賤胚子。居然有人養(yǎng)這種狗!這人的腦子上哪兒去啦?()()這樣的狗在彼得堡()()莫斯科讓人看見,你們猜猜看,結果會怎樣?那兒的人可不管什么法律不法律,一眨眼的工夫就叫它斷了氣!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們絕不能不管。得好好教訓他們一下,是時候了。”
“不過也說不定就是將軍家的狗……”巡警把他的想法說出來,“它的臉上又沒寫著……前幾天我在將軍家院子里看見過這樣的一條狗。”
“沒錯兒,將軍家的!”人群里有人說。
“哦……葉爾德林老弟,給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風了,挺冷……你把這條狗帶到將軍家里去,問問清楚。就說這狗是我找著,派人送上的。告訴他們別再把狗放到街上來了,說不定這是條名貴的狗;可要是每個豬崽子都拿煙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毀了。狗是嬌貴的動物……你這混蛋,把手放下來!不要把你那蠢手指頭伸出來!怪你自己不好!……”(8分)
1.在文中括號內(nèi)填上連詞。(2分)
2.文中有“好好教訓他們一下”的“他們”指的是哪類人?(0.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時候了”,為什么奧楚蔑洛夫認為是時候了?(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警察奧楚蔑洛夫()(0.5分)
A.替赫留金伸冤。
B.維護法律、懲治放出狗來傷人的人。
C.維護將軍家的利益,維護沙皇的反動統(tǒng)治。
5.這段在描寫奧楚蔑洛夫審問“狗咬人案”中,對狗的態(tài)度前后有什么變化?對“受害者”赫留金的態(tài)度前后有什么變化(用段中典型詞語回答)?“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結合上下文分析畫橫線的句子,奧楚蔑洛夫是怎樣的心理活動?結構上有什么作用?(1.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幾句中的省略號的用法,分別是哪一種?把答案的序號寫在句子后面的括號內(nèi)。(1.5分)
(1)“不對,這不是將軍家的狗……”()
(2)“不過也說不定就是將軍家的狗……”巡警把他的想法說出來。()
(3)“哦!葉爾德林老弟,給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風了,挺冷……你把這條狗帶到將軍家里去,問問清楚。”()
、俦硎菊f話斷斷續(xù)續(xù)②表示沒有說完的話③表示沉默④表示含混其詞
三
爺爺從河邊的'那片梢林里回到坡下的窩棚里時,虻子已經(jīng)煙熏火燎地將飯做好了,煮老南瓜的香味隔老遠就能聞得著。虻子見爺爺回來,便麻利地給爺爺擺上了筷子。
“天陰得很。”爺爺自言自語地嘟囔,擂腰捶腿,還狠咳嗽了幾聲。之后便朝地鋪上軟軟地躺下去,先不抓筷子,先摸煙袋,眼睛望著灶火說:“對岸有人叫筏子,叫得急惶……”
虻子朝窩棚外頭瞧了瞧,傍晚的天空黃渾渾、黑蒙蒙的,天空中漂浮著一股濕漉漉的土腥氣和河腥氣:“要起大風了呢!”
“嗯。”爺爺木木地應了一聲,又忍不住咳了幾聲,咳得彎了腰,騰出手來,又自己捶背。
“您又犯病了吧?爺爺!”虻子更擔心了。
“嗯,是有些不活泛,老了的人了……我得再撐一趟去,對岸叫得急惶,八成是有急事哩。”
“那就我去!”虻子霍地站了起來。他身子骨瘦些,但展拓;個子也不小,差點兒能夠頂住窩棚頂。他14歲了,已經(jīng)跟爺爺撐了兩年的筏子,只是沒單獨一個人劃過,爺爺不讓。
“你?”爺爺似乎壓根也沒有往他身上想,因而表情很古怪,顯然不大信任,“行么?敢么?”
虻子的自尊心被刺疼了,他瞅著爺爺,黑眸不閃。爺爺卻只顧勾了頭抽煙……
“我就去呀!”虻子發(fā)狠地說著,一只腳已邁出窩棚。
“等等!”爺爺叫住他,說道,“看準水頭……壓浪走……莫慌……去吧。”
羊皮筏子就立在河灘上,那是扎在一個框架上的幾只充足了氣的整羊皮,并不重,虻子能扛動,不等幾個大雨點砸在他臉上,風也刮過來了。筏子剛剛放下水,天空的烏云便像1_____地奔過來了。河水渾得發(fā)黑,浪聲喧囂地駭人。虻子緊緊抓住長篙,渾身在興奮地顫抖,也是緊張地戰(zhàn)栗。鋸齒形的浪將筏子一下子就推走了。他只覺得渾濁的浪迷住了眼,卻顧不得抹一把。心里只記著爺爺?shù)亩摚嚎礈仕^,壓浪走……前面,一個巨大的黑影越來越近,似鳧在浪上的2______,那是“將軍石”。河水在那兒沖起3_______的漩渦,騰起來一丈來高的灰霧。筏子4_______朝那礁石沖去,仿佛整個世界的毀滅就來在這一瞬間!他將整個生命都聚集在手中的長篙上,猛力一撐——羊皮筏子幾乎擦著礁石飛漂而過,如5________……
虻子把筏子拖上岸,他才覺得雙手已經(jīng)舉不起篙了。但是,岸上卻不見一個人影……
“喂——”他喊,聲音在顫抖,“誰要過河呀——!”
沒有回聲。再喊,卻見從河邊的葦叢里濕淋淋地鉆出一個人來,懷里抱著一只酒葫蘆,并且“哈哈”地爽朗大笑——原來是爺爺。(9分)
(選自《小說選刊》)
1.小說中“爺爺”讓虻子獨自撐筏過河的依據(jù)是什么?(不超過16字)(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說在故事開端里寫了“爺爺”回窩棚時,“先不抓筷子,先摸煙袋”,后又寫他對虻子“激將”時“表情很古怪”。這些細節(jié)描寫有什么作用?(不超過35字)(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下列的選項中,選擇恰當?shù)谋扔鳎钊朐牡臋M線處。(只填字母)(2分)
A.巨鼎似B.黑馬似C.箭一般D.一只拋出的梭E.一只巨獸
4.該小說以出人意料的結尾取勝,體現(xiàn)了作者奇巧的構思。仔細閱讀結尾部分,簡答以下問題:
、贍敔敒槭裁匆^河;②爺爺過河為何不細寫。(不超過20個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說有兩處集中描寫了當時的天氣(環(huán)境),請找出來。這兩段天氣的描寫在小說中起什么作用?下面分析不當?shù)膬身検?)()(1分)
A.為小說渲染氣氛,營造一個典型的環(huán)境。
B.烘托出虻子機智勇敢的性格。
C.反襯虻子不顧天氣的惡劣,急人所急的可貴品質(zhì)。
D.暗示爺爺要鍛煉考驗虻子的大膽而又良苦的用心。
E.環(huán)境惡劣,突出爺爺水性好,撐筏水平高。
6.用一段話(不超過70個字)概括出本小說所敘寫的故事內(nèi)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好的題目往往能恰當?shù)胤从承≌f的主題。從下面四個標題中,為本小說選個恰當?shù)念}目。()(1分)
A.劃羊皮筏子的人B.爺爺?shù)目简?/p>
C.爺爺與虻子D.虻子長大了
四
一位朋友向我講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邊緣發(fā)生的故事:那一天, 游客的不慎,使臨河的一片草叢起火了,順著風勢游走著的火舌活像一掛紅色的項鏈,開始圍向一個小小的丘陵。這時,明眼的巴西向導 我們叫著:“一群螞蟻 火包圍了!”我們隨著他指點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縮小著的包圍圈里已經(jīng)變成了黑壓壓的一片。“這群可憐的螞蟻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蟻團在火舌舐動的草叢間越來越迅速地滾動著,并不斷發(fā)出外層螞蟻被燒焦后身體爆裂的聲響,但是蟻團卻不見縮小,顯然,外層被灼焦的蟻國英雄們至死也不松動絲毫,肝膽俱裂也不離開自己的崗位。一會兒,蟻團沖進了河流,隨著向對岸的滾動,河面上升騰起一小層薄薄的煙霧……
我聽著這則蟻國發(fā)生的真實故事,像聽著一曲最悲壯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螞蟻,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還要輕上十倍、百倍。然而,在人類往往也要遭到重大傷亡的火災面前,竟然能如此沉著、堅定、團結一致,不惜犧牲自己,以求得種族的生存,其斗爭的韌性,其脫險方式的機警,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發(fā)人沉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來?
逐漸地,我自感到原先那種認為“螻蟻之命,何足掛齒”的想法,實在是太無知、太淺薄了。(5分)
1.請在第一段 三個地方分別填上一個最恰當?shù)奶撛~。(1分)
答:應依次填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的橫線上,原文有以下幾句話,你認為怎樣排序才恰當?(寫出各句的序碼,不必抄錄原句)(1分)
、倏扇f萬沒有想到②這區(qū)區(qū)的弱者并沒有束手待斃③火神肆虐的熱浪里已夾雜著螞蟻被焚燒而發(fā)出的焦臭氣味④竟開始迅速地扭成一團⑤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圍滾去
答:恰當?shù)呐帕许樞蚴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
3.第一段中說“外層螞蟻被燒焦”了,可“蟻團卻不見縮小”,這是為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簡明連貫地概述這則故事。(不超過25字)(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有“又是如此感人”一句,請準確回答作者認為螞蟻的什么感人?(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賣茶葉的小姑娘
20歲那年,我從部隊退役后,和許多人一樣來北京尋找自己的夢想。記得當時住在北京大學旁邊一個叫福緣門的小村里。
離福緣門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很大的早市,早市上的東西都特別便宜。
那天,和一個同鄉(xiāng)在早市里閑逛著。“大哥,買茶葉嗎?”一個低低的聲音傳入耳內(nèi)。我低頭一看,一位十五六歲的小女孩蹲在地上,臉色黃黃的,面前擺了十多個小布袋,里面裝滿了各種各樣的茶葉。由于閑得無聊,我蹲下身來裝模作樣地擺弄著茶葉,問了茶葉的價錢,并且討價還價一番。
同鄉(xiāng)催我快走。我站起身剛要走,“大哥,買點吧,我給你最便宜的價格。”小女孩滿是哀求的目光,拿塑料袋的小手輕輕抖動著。
最終,我沒有買小女孩的茶葉。但那一刻,我的心卻被震撼了。那一聲帶著哀求口氣的“大哥”令我心酸,可那時的確囊中羞澀,只能……
如今,我依然漂泊在京城。靠自己的努力,經(jīng)濟上漸漸有了好轉。桌子上也擺上了價格不菲的名茶。但我卻永遠忘不掉當年的情景,忘不掉那雙充滿哀求的眼睛。
在希望工程的牽線下,我資助了一位失學少年,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上初中了,學習成績也不錯,使我愧疚的心靈得到了一絲安慰。(4分)
1.本文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文章記敘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1分)
2.文中畫線的語句,所運用的人物描寫方法有__________,所表現(xiàn)的人物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1分)
3.第5段文中說“最終,我沒有買小女孩的茶葉。但那一刻,我的心卻被震撼了。”理解內(nèi)容用文中的語句回答,為什么“我的心卻被震撼了”?(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1分)
A.本文詳略得當,詳寫了小姑娘賣茶葉,略寫“我”在希望工程的牽線下,資助一位失學少年。
B.文中的“我”是一位同情賣茶葉的小姑娘,有理想、有自我奮發(fā)精神,肯于為希望工程出力的退伍軍人。
C.本文寫“閑得無聊”、“裝模作樣地擺弄著茶葉,問了茶葉的價錢,并且討價還價一番”,是為了反襯小姑娘美好的心靈。
D.本文記敘了“我”與賣茶葉的小姑娘的偶遇,及心靈上受到的震撼,表現(xiàn)了“我”對賣茶葉的小姑娘的同情及對希望工程的關注。
作文(50分)
在你完成了初中學習任務,即將開始新的生活的時候,你可曾想到,自己成長的過程中,有老師的教育和培養(yǎng),有長輩的關懷和愛護,有同學的幫助和關心……你一定想對他們道一聲“謝謝”,F(xiàn)在,請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謝謝你”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1.先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
2.題目的橫線上可選填“老師”“爸爸”××(同學)等詞語;
3.敘事要具體,可以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
4.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5.字數(shù)600字。
參考答案
基礎知識及運用
1.C2.D3.B4.C
5.(1)B(2)A(3)B
6.C7.B8.C9.B10.B11.B12.B
13.是乘風破浪競渡的龍舟是等待秋天金色的豐收冉冉升起的朝陽(點撥:扣住事物的特征,突出“希望”的象征含義)
閱讀
一1.中秋過后將近初冬咸亨酒店悲涼
2.肖像語言C3.B4.C5.D
6.每況愈下更加窮困
7.走,突出了孔乙己的可悲的社會地位及悲慘的結局。
8.冷酷無情,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愛財如命。
二1.既也要是或者
2.養(yǎng)狗的人,是普通的沒有任何官職的人。
3.因為警官判定這不是將軍家的狗,那狗的主人肯定是普通人,處死這條狗是沒有關系的,所以不需再調(diào)查,說是時候了。
4.C
5.“下賤胚子”與“名貴的狗”、“受了害”、“絕不能不管”與“這個混蛋”、“怪你自己”,狗的主人在變。
6.畏懼權勢,惶恐不安,照應上文的“脫大衣”,使小說天衣無縫。
7.(1)②(2)④(3)①
三1.他已14歲,有跟爺爺撐筏兩年的實踐(經(jīng)驗)。
2.顯示“爺爺”要考驗虻子的內(nèi)心思想活動,起了暗示、鋪墊結局的作用。
3.1.B2.E3.A4.C5.D
4.①暗中保護,防止意外②引起懸念,突出虻子智勇。
5.C和E。
6.在一個風大浪急的夜晚,爺爺說,對岸有人叫筏子。爺爺為鍛煉虻子,讓虻子一個人出筏。虻子用智慧和力量把羊皮筏子劃到對面,爺爺也偷偷鳧水尾追其后,最后虻子終于獨自能撐筏了。
7.A
四1.由于;向;被2.③①②④⑤
3.因為死了的仍抱住蟻團,從遠處看,蟻團自然就不見縮小了。
4.被大火包圍的螞蟻,扭成一團,機警地逃離火海。
5.斗爭中表現(xiàn)出的韌性,脫險方式機警。
五1.賣茶葉的小姑娘,“我”;順序(文章從“20歲那年”開始寫,最后寫到“如今”。)
2.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生活貧困、年紀輕、老實(或“善良”、“誠實”)
3.“那一聲帶著哀求口氣的‘大哥’令我心酸”,至“只能……”4.C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