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1
設(shè)計思路:
小班孩子對于父母還是很依賴的,觀察一下班中的孩子特別是一些小年齡的寶寶每天來園離園時都要父母抱不肯走路,還經(jīng)常向父母撒嬌或是無理取鬧。在主題活動“娃娃家”中針對孩子們的情況我們要開展“爸爸媽媽好”的一系列活動,我們想通過各種形式對孩子們進行愛父母的教育。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我設(shè)計了美工活動“花兒送給爸爸媽媽”,希望孩子們在說說、看看、做做的過程中體驗為父母制作禮物的快樂,同時練習區(qū)分小、中、大和學習按簡單順序粘貼的技能。
活動目標:
1、能將花瓣按大、中、小三種順序粘貼,并知道圓心對圓心。
2、在制作過程中體驗為父母做禮物的快樂情感。
3、感受作品的美感。
4、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帶一張全家照。
2、正方形、長方形、心形、菱形、圓形圖畫紙若干。
3、大、中、小三種用彩色紙做的花瓣、雙面膠、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環(huán)節(jié)要求:回憶爸爸媽媽送給自己的禮物。引導幼兒把話說完整。
1、爸爸媽媽平時給你買了什么東西?
。ㄒ龑в變簭某浴⒋、玩等方面來說。)
2、爸爸媽媽給寶寶送了各種各樣的禮物,他們這么愛寶寶,那么我們是不是也
想給爸爸媽媽送禮物呢?
3、請孩子們想一想,然后說一說想給爸爸媽媽送什么禮物?
。ㄏ茸尯⒆幼杂砂l(fā)表見解,然后通過出示孩子們的全家福照片來引導孩子對裝飾“相框”達成共識。)
二、裝飾相框
環(huán)節(jié)要求:在老師的提示下,積極地參與裝飾活動。
1、教師出示范例,提問:照相放在哪里了?這叫什么呀?(相框)
2、引導幼兒共同制作
1)先把全家照貼在相框(圖畫紙)的中間位置,待用。
(巡回指導,對個別幼兒進行幫助,把照片貼在底紙的中間位置。)
2)接著取大、中、小三張花形紙片,教師講解。
。ㄌ崾居變喝ǖ念伾灰粯,這樣粘貼出來才好看。)
3)然后把花背后雙面膠紙撕去,按大中小數(shù)序重疊粘貼,并且注意用三個不同的顏色。
(引導幼兒將撕下的雙面膠紙放在指定的小籮筐里,在粘貼時注意花心對著花心貼這樣貼出的花才整齊、美觀。)
4)最后把做好的花用固體膠粘貼在相框的周圍,并用蠟筆畫小圓做裝飾,放學后帶回家送給爸爸媽媽。
。ㄑ不刂笇,幫助幼兒適當用花粘貼在相框周圍不要過密或是太少。)
三、花兒送給爸爸媽媽
環(huán)節(jié)要求: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
1、送給爸爸媽媽的時候應(yīng)該怎樣做才是有禮貌?
。ㄒ龑в變壕毩曤p手捧著制作好的相框來送禮物。)
2、請幼兒試著說一說在送禮物時怎樣對爸爸媽媽說?
。ǹ梢蕴崾居變簩W說——爸爸媽媽這是我自己做的相框,送給你們,希望你們喜歡。)
3、展示幼兒制作的相框,幼兒欣賞。
。ǹ梢宰屇芰^強的孩子嘗試自己來介紹作品,也可以引導孩子們來評價自己或是同伴的作品。)
延伸活動:
請父母協(xié)助引導孩子在送禮物時介紹禮物的制作過程,并且提醒孩子用雙手捧好禮物送到父母手中。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對于介紹自己父母送的禮物都非常開心,雖然有些孩子話語表達不夠完整但是從他們的發(fā)言中可以發(fā)現(xiàn)父母送的'禮物孩子們都印象深刻非常喜歡。當老師提議讓孩子們給父母制作禮物時他們既開心又好奇紛紛積極來參與,通過聽老師講解、看老師示范孩子們都很快學會了粘貼小花的正確方法,當老師幫助他們把一個一個漂亮的相框做成后孩子們便互相交流起來都說自己做的最好看,要拿回家送給爸爸媽媽。放學時,孩子們都小心地捧好相框怕弄壞了。
從活動中孩子們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他們都愛自己的父母都愿意說給大家聽,都喜歡參加美工制作活動。這次的活動雖然是以美工活動為主,孩子們在動手能力方面得到了鍛煉,初步學習了簡單的制作技能技巧,但是我特別注意了對孩子常規(guī)習慣的培養(yǎng)和表達能力的鍛煉。因此這次的活動是一舉多得的,以后這種適合小班孩子的綜合性集體活動可以嘗試多組織開展對于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是非常有益處的。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2
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
1、注意到車輛的車輪花紋,加深對車輛的認識。
2、體會到合作做事的快樂。
準備:
各種顏色的顏料液、海綿、小碟子若干、玩具車、白紙。
活動與指導:
1、讓幼兒把玩具車翻過來,看一看車輪上凹凸不平的紋路,并用手摸一摸。結(jié)合實物向幼兒解釋什么是凹,什么是凸。幼兒理解后,讓他們再次用手摸一摸車輪上凸起來的部位和凹進去的.部位。比一比它們摸起來的感覺有什么不同。
2、布置幼兒將海綿在顏料液里泡一會兒,取出來后反過來放在碟子里(這一步視幼兒能力發(fā)展水平而定。如果幼兒能力還做不到完成這一步驟,可以由教師事先泡好放在小碟子里,幼兒輪流使用)。示范指導幼兒把玩具車從海綿上經(jīng)過,然后再把玩具車放在白紙上,從上面經(jīng)過,拓出不同的車輪花紋來。幼兒拓完后,幫他們在自己的作品上寫上名字。
3、等幼兒拓出來的花紋涼干后,每名幼兒選一份作品,把選出來的作品用膠水粘連起來,組成長長的彩帶。組織幼兒比較一下,自己手里的一張花紋圖案和長長的彩帶相比有什么不同,哪一個更好看一些,和孩子們一起把彩帶掛起來,用來裝飾活動室墻面。裝飾好后,讓幼兒去找一找哪一條彩帶是自己拓出來的。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會利用瀝糊畫的方法來簡單構(gòu)圖。
2、學會欣賞作品中的色彩美。
3、促進手指與手腕的協(xié)調(diào)配合,促進靈活性。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洗干凈小蛋糕盒的泡沫底座若干。
2、袋狀彩色漿糊(紅、黃、藍、綠)每組4-6袋,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蛋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利用變魔術(shù)引出蛋糕,讓幼兒觀察其外形顏色。
2、引導幼兒運用語言表達,讓幼兒感受色彩美。
二、老師示范做蛋糕,幼兒欣賞
1、示范用漿糊袋的方法。
教師:用左手輕輕拿住漿糊袋,把袋角有小口一端朝前。
2、老師邊操作邊講解
教師:輕捏擠漿糊袋,讓漿糊從袋角的小口中較均勻。
的擠出,一邊擠一邊移手,就可畫出線條來。
3、讓幼兒欣賞老師作品,并互相講一講。
三、幼兒創(chuàng)作,老師指導
1、重點提醒幼兒懸腕操作,注意擠漿糊的方法。
2、要求保持作品清潔。
3、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形成完整優(yōu)美構(gòu)圖,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形成簡單構(gòu)圖。
四、集體評價
1、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展示自己作品。
2、分享蛋糕。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4
活動目標
1、鞏固對紅、黃、綠、紫四種常見顏色的認識,感受色彩的美。
2、大膽選色,學平涂的方法與蘸色的技巧。
3、體驗活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兔媽媽頭飾一只,自制烤箱一只,圍裙一條。
2、人手一張鉛畫紙(剪成各種面包形),黃色、棕色油畫棒,紅、黃、綠、紫顏料、水粉筆,抹布。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講述小故事,創(chuàng)設(shè)游戲情境,引發(fā)興趣。
以兔媽媽身份講述故事:“在一座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許多的小動物,我是兔媽媽,是森林有名的面包師。我烤的面包不但好吃,而且形狀也好看。小動物們可喜歡啦!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兔媽媽的年紀慢慢兒變大了,現(xiàn)在我都想收一些徒弟,把自己做面包的本領(lǐng)都教給他們。可是我找了很久也沒找到合適的徒弟,真著急呀。噢,有了,我知道你們都很聰明,這樣吧,你們來當我的兔寶寶,我把做面包的本領(lǐng)都教給你們好嗎?”
2、傾聽故事,進入情境。
二、新授
1、教師示范──“烤面包”
。1)先卷起袖子,取出白色面包。
。2)介紹“果醬”,認識顏色。
(瞧,媽媽帶來了許多果醬,先來考考兔寶寶,這是什么顏色的水果醬?)
涂“果醬”:示范蘸色、平涂的方法。
。3)把面包掰開,涂抹果醬。
1)我可喜歡吃紅色的西瓜醬了,就來一點吧:蘸點果醬,舔一舔,涂在面包上。
2)我還喜歡吃黃色的香蕉醬,蘸點果醬,舔一舔,果醬涂得滿滿的。
3)我還想來點綠色的蘋果醬,蘸點果醬,舔一舔,涂呀涂,涂上綠色的蘋果醬。好,綠色的夠了,刷子放回原瓶子里。
4)再來點紫色的`葡萄醬吧,蘸點果醬,舔一舔,涂呀涂,果醬涂得滿滿的,味道更好了。刷子放回這對嗎?放回哪里去呢?對啦,如果放錯了,果醬混在一起味道就不美了。
5)果醬涂好了,現(xiàn)在我們把涂滿果醬的面包合起來,壓一壓,免得果醬流走了。
2、烤面包
。1)現(xiàn)在兔媽媽把涂滿“果醬”的面包合上,放入烤箱,打開開關(guān)。
。2)烤一會兒,面包變黃了(師用油畫棒在面包外面涂上黃色),
再烤一會兒,面包烤得有點焦了,(師再面包邊上涂上棕色。)
3、展示面包。
。1)好,我的面包烤好了,聞一聞,好香,嘗一嘗,脆脆的,打開面包,兔寶寶們看看,
噢,里面全是果醬了,真好吃。
。2)幼兒邊傾聽邊觀察教師整個制作過程,并領(lǐng)會操作要領(lǐng)。
三、練習
1、幼兒學習“烤面包”,教師巡回指導
2、教師巡回指導
(1)詢問幼兒放了哪些“果醬”,鞏固對常見顏色的認識。
。2)提醒幼兒蘸色時刷子要舔一舔,用好了要放回原瓶中,鼓勵幼兒用多種“果醬”涂滿面包。
。3)提示幼兒把面包烤得黃黃的,又有點焦。
。4)幼兒動手涂果醬,烤面包。
四、評價
1、展示幼兒的“烤面包”,請客人“品嘗”
。1)提示:面包烤好了,聞聞看香嗎?掰開面包看看里面是否全時“果醬”?
。2)引導:請小兔子們告訴客人:你涂了哪些果醬?并請客人們品嘗你烤的面包味道怎么樣。
2、幼兒自由地展示作品,并請客人欣賞、品嘗面包,享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5
教學目標:
1、在音樂和游戲中感受春天的.美,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
2、了解春天主要特征,結(jié)合肢體動作大膽表演。
3、在欣賞音樂的基礎(chǔ)上完整學唱歌曲。
教學準備:磁帶、春天背景圖(花、柳樹、蝴蝶、蜜蜂、小白兔)
教學過程:
一、聽《春天》音樂自由進場。
二、出示春天背景圖。
1、圖片上有什么?是什么季節(jié)?
2、春天美嗎?你們喜歡春天嗎?
三、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1、你知道春天有哪些特征?
2、根據(jù)幼兒回答逐一出示圖片,并請幼兒表演(花、柳樹、蝴蝶、蜜蜂、小白兔)。
3、教師以故事形式小結(jié)。
四、幼兒學唱歌曲。
1、播放音樂,讓幼兒感受聆聽春天美。
2、教師范唱。
3、幼兒學唱。
五、表演唱
1、教師示范表演唱。
2、幼兒練習表演唱。
3、分角色表演。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6
活動目標
1、在撕撕玩玩彩紙中,感受彩紙的色彩和數(shù)量不同。
2、樂意親近同伴、親近老師,初步體驗合作的快樂。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活動準備
1、紅、黃、綠太陽胸飾若干,黃色大太陽胸飾一個。
2、紅、黃、綠、藍等彩色紙條若干;塑料小筐人手一個。
3、畫好光芒的紅、黃、綠、藍大太陽各一個,中間圓形空白處已貼好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開展游戲,鞏固對紅、黃、綠三色的認識
1、教師扮太陽媽媽。幼兒扮太陽寶寶。先請?zhí)枌殞毧纯醋约菏鞘裁搭伾膶殞殻倏纯赐槭鞘裁搭伾膶殞殹?/p>
2、太陽媽媽帶太陽寶寶玩捉迷藏游戲,媽媽把眼睛捂起,寶寶們聽兒歌躲起來。提問:我的寶寶找不到了,和媽媽一樣顏色的寶寶在哪里呀?和媽媽衣服一樣顏色的寶寶快到媽媽這里來!和媽媽絲巾一樣顏色的寶寶也快過來吧!
互換胸飾再玩一次。提問:綠色的寶寶在哪里呀?黃寶寶和綠寶寶一起到媽媽這里來。
二、彩紙像什么?
1、寶寶們真棒,媽媽呀為你們準備了一份禮物。(出示彩色紙條)你們看看這像什么?(抖動紙條:像花、像焰火等)——讓孩子在自由的想象中,充滿激情地進入以下活動2、寶寶們真是太聰明了媽媽要為你們慶祝一下?,媽媽還為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撕好的小紙片)原來是許多花瓣,哦,下花瓣雨啦,下花瓣雨啦。(把準備好的彩色小紙片撒向空中) ——激起孩子玩耍的興致。
3、寶寶們高興嗎?那寶寶們看看地上的小花瓣是什么變成的呀?對了,就是剛才媽媽手里的彩色紙條變成的?矗瑡寢屖窃趺醋兂傻。(教師示范)
三、撕紙條
1、寶寶們想不想自己為自己慶祝呀?媽媽已經(jīng)為你們準備好了彩色紙條,我們快去幫它變成花瓣吧!——激發(fā)孩子撕紙的愿望
2、幼兒撕紙,教師指導,小花瓣放在塑料小筐里。
四、一起下花瓣雨
做完了嗎?我們一起來慶祝吧,哦,下花瓣雨了,下花瓣雨啦!
五、找顏色紙片
1、寶寶們看,地上都是花瓣兒。(舉起紅色小紙片)寶寶,你能找到這種顏色的小花瓣嗎,這是什么顏色啊?還有什么東西也是紅色的呢?(同樣的方法找黃、綠)——認識的顏色與孩子的生活相聯(lián)系。
六、一片與許多片
(舉起一片藍色小花瓣)寶寶,這是什么顏色的小花瓣啊?請寶寶找一片藍色小花瓣給媽媽?矗銈兪稚系囊黄ò,放在一起變成多少花瓣啊?——感受“1和許多”,積累相應(yīng)的數(shù)經(jīng)驗。
七、粘貼太陽寶寶,體驗合作活動的快樂。
1、今天我們太陽寶寶們玩的.可真開心,可是這里還有四個太陽寶寶不太開心,他們還沒有新衣服,怎么辦呢?我們就用漂亮的小花瓣幫它們穿上新衣服吧。紅色太陽寶寶喜歡紅色,我們就幫它穿紅色花瓣衣服吧;黃色太陽寶寶喜歡黃色,我們就幫它穿黃色花瓣衣服吧,綠色太陽寶寶喜歡綠色,我們就幫它穿綠色花瓣衣服吧,藍色太陽寶寶喜歡藍色,我們就幫它穿藍色花瓣衣服吧。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指導。提問:你在給誰穿衣服啊?穿的是什么顏色的衣服啊?
3、給太陽寶寶穿上新衣服后,一起來跳個舞吧。
活動反思:
新《綱要》中提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jīng)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焙⒆犹焐褪菒塾螒虻,如果利用游戲情境來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讓他們在游戲情境中來體驗和享受自我創(chuàng)作的成果,無疑是最適合的。因此,我選擇了幼兒生活中都十分熟悉的“太陽”為題材,采用集體幫蛋糕盆打扮,巧妙制作成一個個太陽寶寶的形式為主線貫穿整個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操作,在操作后玩耍、再次游戲,體現(xiàn)了“玩中學”的教學理念。而紙又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能夠接觸到的,根據(jù)小班幼兒喜歡撕紙的特點,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又滿足了他們的需要。
活動主要分為了三個環(huán)節(jié):首先出示蛋糕盆,以魔術(shù)的方式變成太陽。再出示彩紙,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跟著秘訣學會撕紙。最后,讓幼兒在音樂中自由動手操作。
不足之處:
1、在導入部分太過僵硬了,孩子沒有被吸引住,變魔術(shù)的過程應(yīng)該是一個吸引孩子的過程。我想這還需要不斷經(jīng)驗去累積。
2、在提出問題:“你能猜出光芒是由什么來做的嗎?”,沒有體現(xiàn)幼兒的主體性,只是我一個人在說。
3、在示范時,我想應(yīng)該要把它全部貼滿,我說了要全部貼滿再那勾線筆畫眼睛,可是孩子們似乎沒有聽進去,有兩組的小朋友先拿好勾線筆了。
經(jīng)過這次的活動,我發(fā)現(xiàn)我的不足遠遠勝過優(yōu)點,我將繼續(xù)努力,改進我的方法、不足之處。
活動中幼兒自始至終都置身于游戲情境中,興致勃勃、大膽想象,積極創(chuàng)作。在與“太陽寶寶”玩的過程中,激發(fā)了他們無限的創(chuàng)作潛能,從孩子們完成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色彩斑斕的“太陽寶寶”正是他們愉悅情緒的充分體現(xiàn),他們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7
活動目標
1、欣賞美術(shù)作品《獅子王》中形象的象征性、夸張性。
2、能體驗作品的線條、形狀、顏色,能產(chǎn)生與作品相一致的感覺與情緒,并能用語言、動作、粘貼等手段表達這種感覺。
活動準備
1、美術(shù)作品《獅子王》一幅。
2、錄音機及《獅王進行曲》磁帶。
3、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張刷好黑、灰、深藍等色的背景紙,每組一籃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紙,一盤漿糊、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1、音樂與作品同時出現(xiàn),讓幼兒欣賞。
(1)師:誰來了?
(2)師:對,是獅子王。你看了這幅畫有什么感覺?
。3)師:可怕在什么地方?
。4)師:除了樣子覺得可怕,還有什么也覺得很可怕?
2、引導幼兒通過動作來表達可怕的感覺。
。1)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獅子王可怕的樣子,好嗎?
。ǚ乓魳,全體幼兒一起表演獅子王可怕的樣子: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張得大大的、張牙舞爪,甚至發(fā)出“哇哇”的吼叫聲。)
。2)師:這兩個小朋友表演的獅子王最可怕了,上來表演看看。
。ǚ乓魳罚垈別幼兒再表演一次。)
3、教師:剛才我們看到了獅子王尖尖的.牙齒、豎直的頭發(fā),覺得很可怕,看見紅色的頭發(fā)與黑色的房子也覺得很可怕,知道可以用形狀和顏色來表現(xiàn)很可怕的感覺。
4、教師交代作業(yè)要求: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紙,請小朋友來粘貼,表現(xiàn)出這種很可怕的感覺。
。1)請小朋友先想一想,你準備選什么顏色、什么形狀;
(2)粘貼時漿糊不要涂太多;
。3)注意畫面的干凈、整潔。
5、幼兒作業(yè),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
6、講評:請你說說,你是怎么表現(xiàn)出可怕的感覺的?
推薦理由: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應(yīng)做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嘴巴,解放兒童的空間和解放兒童的時間。
每個幼兒都有自我表達和表現(xiàn)的需要,他們可以用語言、動作,用自己的畫來表達內(nèi)心的體驗。在美術(shù)欣賞活動中,每個人的審美觀點都是不同的,教師作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接納他們的差異性、獨特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他們敢于表達自己的獨特認識和感受。即使幼兒的回答千奇百怪,讓人忍俊不禁。
在這整個欣賞活動中,幼兒情緒飽滿,發(fā)言踴躍。我覺得這次活動的成功之處,首先是選取了幼兒熟悉和喜愛的卡通動物形象,在出現(xiàn)作品時配以《獅王進行曲》開始音樂,營造一種與作品主題相一致的氛圍,一下子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并產(chǎn)生了與作品主題相一致的感覺與情緒;其次在欣賞作品時,先讓幼兒說出作品給人的整體感覺,然后讓幼兒體驗作品的美術(shù)表現(xiàn)手段,引導幼兒觀察作品的線條、形狀、顏色,并讓幼兒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這種感覺;再次,小班幼兒喜歡運用粘貼的形式,來表現(xiàn)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幼兒拼貼的圖形全是抽象的形式表現(xiàn),他們不加以解釋,成人是無法理解的,教師別出心裁地了粘貼的手段讓幼兒來表現(xiàn)自己對作品獨特的理解。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8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為幼兒園美術(shù)二年級上冊第10課,屬于“設(shè)計。應(yīng)用”學習領(lǐng)域。本課以各式各樣的杯子為載體,培養(yǎng)幼兒學生觀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設(shè)計與應(yīng)用之間的關(guān)系,能對生活常見的杯子進行功能、材料、外形、等方面的分析,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在設(shè)計時要與使用相聯(lián)系的。啟發(fā)幼兒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表現(xiàn)美,感受“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內(nèi)涵。
教學目標:
1、了解杯子的各部分結(jié)構(gòu),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識。
2、欣賞古今的各式杯子,豐富視野,發(fā)揮幼兒學生的想象力。
3、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滲透設(shè)計意識,進行初步的形象設(shè)計,感受功能與形象之間的關(guān)系。
教學重點:
圍繞杯子的諸多特點進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現(xiàn)。
教學難點:
滲透設(shè)計意識,進行初步形象設(shè)計,會在設(shè)計中感受功能與形象之間的關(guān)系。
教學準備:
課件、杯子、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PPT出示圖片猜猜看這是什么?
2、揭曉謎底,導出課題,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激發(fā)創(chuàng)作能力。
。ㄒ唬⒊醪搅私獗拥腵材料及功能。
1、PPT出示古代的杯子。
酒器、水器
材質(zhì):青銅、玉、陶土
2、實物出示現(xiàn)代的杯子。
保溫、旅行杯、量杯、日用杯、一次性杯等
材質(zhì):玻璃、塑料、鋼化、陶瓷、金屬、紙、木、竹子等
(二)、觀察分析結(jié)構(gòu)
1、分發(fā)實物杯子給小組進行觀察。
2、小組合作探究杯說說結(jié)構(gòu)。
3、杯子各部分的作用。
。ㄈ、欣賞有趣的杯子
1、新穎獨特的杯子。
2、特殊功能的杯子。
3、小朋友的設(shè)計圖
三、課堂藝術(shù)實踐
1、要求:標出物品的尺寸、物品名、及簡單的功能介紹。
2、音樂融入課堂增加幼兒學生創(chuàng)作愉悅性。
四、展評幼兒學生作品
1、自評,根據(jù)老師提供的短句,闡述自己的作品。
我設(shè)計的杯子叫,它是用制作的,它主要用于。
2、互評
3、師評。
五、拓展延伸并小結(jié)
欣賞趣味生活圖片,感受藝術(shù)來源生活又高于生活。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9
第一節(jié)
。ㄒ唬﹦(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1、辨識色彩游戲
。贸錾士ㄗ層變簩W生辨識,看誰的反應(yīng)最快,能說出色彩的名稱。)
教師快樂談話:小朋友們,瞧,我把大家喜愛的機器貓請到我們的教室了,他給我們帶來了禮物,誰要?不過要想得到禮物的小朋友先得過我這一關(guān),就是來做個辨識色彩游戲。
2、美術(shù)字揭課題
在幼兒學生體驗好各種材料的不同感受之后,采用談話法揭題。并且拿山事先準備好的課題,展示在黑板上。
精致有趣的課題吸引了幼兒學生的注意力,把幼兒學生好奇、興奮地狀態(tài)迅速引入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無形中培養(yǎng)幼兒學生欣賞美術(shù)字的能力,為美術(shù)字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通過玩辨識色彩游戲,提高幼兒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色彩的認識。
3、了解繪畫種類,
引導幼兒學生體會不同筆觸、不同的畫材賦予畫面的不同效果。
。ㄋ孛枳髌贰⒂彤嬜髌、水彩作品、水粉作品、版畫作品、國畫作品、炳稀畫作品等)
A摸一摸,看一看繪畫作品
B想一想,說一說內(nèi)心感受
C找一找,認一認繪畫種類
D畫一畫,動一動體驗感受
幼兒學生在觀察、觸摸、討論、實踐中對不同種類的繪畫作品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教師與幼兒學生一起以游戲的心情蘸色、調(diào)色,觀察色彩的變化,幼兒學生對各種繪畫材料有初步的認識,了解相關(guān)工具及使用方法。極大地調(diào)動了幼兒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孩子從一開始接觸繪畫起,就逐步形成一種很大氣、不拘謹?shù)睦L畫態(tài)度
布置下節(jié)課帶工具材料。
施教時間:9月11日—9月3日
札記:新入學的幼兒學生好動,還不適應(yīng)幼兒園生活,40分鐘課堂對于他們來說有些漫長,在教學過程中設(shè)計一個輕松的環(huán)節(jié)至關(guān)重要。
第二節(jié)
一、欣賞分析,傳授新課
1、課件欣賞大師作品(師生共同欣賞一組以線條與色塊構(gòu)成的抽象風格的繪畫作品如:克利、米羅、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大師作品。)
《美術(shù)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使幼兒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shù)素養(yǎng),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shù)文化學習的層面。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體現(xiàn)美術(shù)課程的人文性質(zhì),獲得更大的美術(shù)教學效益。
2、分析大師作品
教師提問:“剛剛看到作品,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你都看到了什么樣的線條或色彩?”
“你覺得畫畫的人心里在想什么?是很高興?很恐怖?還是有點傷心?哪些筆觸讓你有這種感覺的?”
繪畫是情感的表達。你快樂,你的線條也會跳舞:你悲傷,你的色彩也會暗淡。低年級的兒童雖然不要求刻意去表現(xiàn),但這種感覺卻可以從最初時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
3、觀看教師范畫
播放一段優(yōu)美的音樂,教師現(xiàn)場示范畫一幅畫。
教師的示范給幼兒學生直觀印象,優(yōu)美的樂曲給幼兒學生美的享受,輕松片刻使思維調(diào)整到最佳狀態(tài),化簡幼兒學生作畫的畏難情緒,發(fā)揮出最好的水平。
4賞析幼兒學生作品
通過欣賞同齡人的繪畫作品,了解油畫棒與蠟筆畫出來的效果有何不同一一油畫棒粗獷有力,蠟筆柔和勻凈。
二、合作創(chuàng)新,動手實踐
根據(jù)幼兒學生不同喜好分層布置作業(yè),讓每位幼兒學生都能體會到繪畫的樂趣。
。1)臨摹畫一幅作品。
。2)自己想象創(chuàng)作一幅作品。
。3)自由組合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在明確作畫要求后,幼兒學生開始進行創(chuàng)作,選擇優(yōu)美輕松的鋼琴曲作背景音樂,創(chuàng)設(shè)愉快的氛圍。
。ㄋ模┳髌吩u價,課外延伸
1、展示各組的繪畫作品
給幼兒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使每個幼兒學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風采,驗成功的快樂。
2、幼兒學生當評委,評價作品
A.幼兒學生的自我評價
B.幼兒學生之間的互評
C。老師進行客觀評價
是否積極地參與探索活動;
能否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感受……。
讓每位幼兒學生都能體是否靈活地開動腦筋,結(jié)合線、色等造型因素進行組織創(chuàng)造:讓幼兒學生學會自評、互評,學會學習和自我教育,成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學習者。教師的觀念要適應(yīng)時代需求,不應(yīng)以‘‘成人化”的眼光去要求幼兒學生,以“成人化”的標準來衡量幼兒學生,要鼓勵幼兒學生自由表現(xiàn)、大膽創(chuàng)造、勇于嘗試。
D.請機器貓為大家頒獎
做到首尾呼應(yīng),再一次地將幼兒學生帶入創(chuàng)設(shè)的童話情境,提高了他們的對上美術(shù)課的興趣
3、總結(jié)延伸
鼓勵幼兒學生回家后與父母家人共同裝裱自己的作品,裝飾自己可愛的家。
學會創(chuàng)新與探究,學會讓自己的東西變得實用、生活化起來。又增進了親情。
施教時間:9月14日—9月15日
個別幼兒學生可能會忘記帶繪畫工具,教師要多準備兒童繪畫用具。來保護孩子學習美術(shù)的熱情,同時要提醒幼兒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10
活動目標
1、樂意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造型石頭;
2、學習與同伴協(xié)調(diào)地進行活動;
3、大膽的嘗試,體驗做個小藝術(shù)家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收集石頭及石頭制品
2、顏料、一次臺布、棉簽、水彩筆、彩色紙、膠水、畫有圖案輪廓的大紙、彩泥等)
3、布置熊、松鼠、小狗、公雞、小兔作品展區(qū)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出示石頭
2、教師:小朋友這是什么?(石頭)
我們教室里來了幾位動物藝術(shù)家,它們知道我們在收集石頭,所以帶來了和石頭有關(guān)的禮物,
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看時想一想是什么?猜猜是怎么變的?
二、引導觀察并講述
1、觀察石頭
。1)幼兒分散觀察石頭。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石頭變成了什么,想想用了什么辦法(材料)。
2、講一講
教師:你看到的石頭變成了什么?用什么東西,什么辦法使石頭變成xx的?
。ü膭钣變捍竽懙陌延^察到的用語言表達)如:小熊用橡皮泥把石頭變成了小魚。
松鼠用石頭拼出小屋。
3、個別演示
教師根據(jù)幼兒講述演示或請小朋友演示。如若幼兒沒提到的教師可以提出:這是怎么做的?
三、創(chuàng)作要求
1、動物藝術(shù)家的本領(lǐng)可真大,你們想不想跟小動物學本領(lǐng),做個小小石頭藝術(shù)家呀?
你想跟哪個小動物學什么本領(lǐng)?
2、引導講述:怎樣用石頭,把石頭變成什么呢?
告訴旁邊的小朋友你要跟哪個小動物學什么本領(lǐng)》
四、嘗試體驗:
1、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東西(材料)創(chuàng)作,注意和小朋友協(xié)商一下進行。
。ㄐ∨笥巡灰獱帗,先到人少的動物哪兒學本領(lǐng))
2、引導使用顏料的幼兒注意顏料不要過多。
3、提醒可以結(jié)合石頭已有的外形想象,并粘貼(看看石頭的形狀象什么)
4、鼓勵幼兒嘗試一種以上的方法創(chuàng)作(你可以試試到其他動物那兒學本領(lǐng))
5、幫助個別幼兒完成活動內(nèi)容。
五、展示評價
1、展示幼兒的作品。
2、說說自己的作品。
你跟誰學了什么本領(lǐng)?把石頭變成了什么?
3、請幼兒自由參觀同伴的作品共同分享創(chuàng)作的快樂。
教師:給你的朋友介紹介紹你的學到的本領(lǐng)吧!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11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練習使用畫筆的正確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shù)游戲的興趣。
3、學習畫封閉的圓形并進行涂色。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能呈現(xiàn)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1、大白紙若干張,上面用線條勾畫出太陽公公。
2、幼兒用水彩筆每人一盒。
活動過程
1、出示“太陽公公”,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看是誰呀?(太陽公公)“太陽公公的年紀很大了,每天都在天上看著小朋友做游戲,今天他想吃一種天上沒有的好東西。這種好東西的名字叫糖葫蘆,太陽公公沒有見過,小朋友知道它是什么樣子的嗎?對,這就是圓圓的'糖葫蘆!蔽覀円黄鹱鲆恍┨呛J送給他吧。
2、請幼兒給太陽公公畫糖葫蘆,引導幼兒畫封閉的圓。
(1)師:“現(xiàn)在我們來給太陽公公做糖葫蘆,太陽公公把穿糖葫蘆的工具都準備好了,請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太陽公公給我們準備了什么穿糖葫蘆的工具?(幼兒回答)
教師:“原來太陽公公想我們把糖葫蘆一個一個地穿在他的光芒上。糖葫蘆上裹了一層厚厚的、甜甜的糖,小朋友畫糖葫蘆的時候一定要用糖包住里面的水果,可別讓里面的水果跑出來哦!他們一個挨著一個排好隊,再來一個,一串糖葫蘆就做好咯!币龑в變寒嫹忾]的圓,教師指導。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制作各種水果口味的糖葫蘆。
教師:“小朋友都吃過什么味道的糖葫蘆呀?(幼兒回答)剛剛太陽公公告訴我他喜歡吃圓圓的、大大的,各種水果口味的糖葫蘆,我們讓他嘗一嘗各種水果味道的糖葫蘆吧!”引導幼兒把畫好的糖葫蘆涂上各種水果的顏色。下面我們小朋友送一個五顏六色的好吃的糖葫蘆給太陽公公吧。
4、評價幼兒作品。
師:小朋友們的糖葫蘆都做好了,誰來說說看,你做了什么味道的糖葫蘆呀?太陽公公要謝謝我們的小朋友,它要回家了,小朋友們和太陽公公說“再見”吧。
評價:
大家看了活動以后一致認為本次活動過程清晰,講解比較清楚;幼兒掌握得非常好,都能在太陽公公的光芒上畫出糖葫蘆的形狀。但是在強調(diào)糖葫蘆的顏色時,不必說糖葫蘆的各種口味,只要說出各種顏色即可。
教學反思
1、該活動設(shè)計比較合理,整個過程體現(xiàn)了在玩中學,學中樂的教育思想。
2、活動過程中,幼兒基本處于一種認真學習的狀態(tài),基本實現(xiàn)了預定的教育目標。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12
活動目標:
1、能說出梨的形狀、味道等基本特征。
2、訓練幼兒撕貼、涂抹等小肌肉動作。
3、鍛煉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diào)性。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黃色卡紙、膠棒人手一份;
2、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畫紙(每張上畫有一個梨,供小朋友貼紙);
3、梨的課件、紙制大樹一棵 ;
4、毛巾5條(擦手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有一個美麗的小仙女,她可喜歡旅行了,她還喜歡幫助別人呢。有一天,小仙女經(jīng)過一個樹林,忽然,聽到一陣哭的聲音,是誰在哭呀?(出示一個沒有顏色的梨子圖),原來是梨子寶寶在哭。小仙女停下來問:“梨子寶寶,梨子寶寶,你為什么哭呀?”梨子寶寶說:“秋天到了,我們梨寶寶都成熟了,我的'好朋友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了,只有我沒有,我好羨慕他們!毙∠膳χf:“別著急,讓我來幫助你。”小仙女揮起了她的魔法棒,梨子寶寶馬上就穿上了漂亮的黃衣服。旁邊的梨子寶寶可高興啦,他們也要小仙女給他們穿上漂亮的黃衣服。可是小仙女太忙了,她想了想,哎,幼兒園里小朋友的小手很能干的,請他們來幫忙吧。今天老師把梨子寶寶請到了幼兒園里,一會兒就請小朋友幫梨子寶寶穿上漂亮的黃衣服,好嗎?
二、示范和講解。
師:(出示梨子卡片)我們看梨子寶寶身上白白的什么衣服也沒穿,那我們用什么給梨子寶寶做衣服呢?看,老師這里有張紙,這張紙是什么顏色的?
師:我們把黃色的紙隨意的撕碎,一張一張地貼在梨子寶寶的身上,這樣梨子寶寶就穿上漂亮的衣服了。(邊示范邊講解)先隨意的撕一小片黃色的紙,用膠棒均勻地涂在黃色紙的背面,再輕輕地貼在梨子寶寶身上,然后用我們的小手壓一壓。好看嗎?
師:貼的時候可要小心點,不要把梨子寶寶弄破了,而且要貼牢了,掉下來就不好看了。我們再來貼一個。
請個別幼兒來貼。我們把做好的梨子寶寶呀再送回到梨樹媽媽那兒去好不好?(教師示范將做好的梨子貼在樹上。
引導幼兒手臟了要用毛巾擦手。
三、幼兒操作活動。
幼兒分組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ㄕ故居變鹤髌罚┱堄變簩⒁炎龊玫睦孀淤N到樹上?矗覀兊睦鏄渖蠏鞚M了黃澄澄的梨子,你們開不開心,梨子寶寶也很開心呢!
四、活動延伸。
。ǔ鍪纠孀樱┛矗罾蠋熓掷锬玫氖鞘裁?你們喜歡吃梨嗎?
吃梨子對我們?nèi)说纳眢w的好處可多了,梨子呀吃在嘴里水水的、甜甜的,它可以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潤腸通便,治療便秘、咽喉干痛、咳嗽有著非常好的療效,特別適合干燥的秋季食用,F(xiàn)在你們讒不讒?我們一起來分享好不好?
分享梨,體驗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13
活動背景:
今天的紙版畫活動是《熊貓》,熊貓雖然小朋友們都沒有親眼看過,但在電視里或者書上看過,所以比較熟悉,繪畫的熊貓小朋友都剛畫過,這次要來進行紙版畫的熊貓,小朋友們都特別感興趣。
活動過程:
一、動物猜謎,導入活動主題
教師:腦袋圓圓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愛吃嫩竹子。(熊貓)
二、引導幼兒觀察熊貓圖片,進一步了解熊貓的外形特征。
提問:
1、它的頭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2、眼睛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3、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
4、它的四肢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教師總結(jié):熊貓的頭是圓圓的,耳朵像半個圓,熊貓的身體胖胖的,像個氣球,四肢短短的,有點像橢圓形,它的身體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毛。
。ㄚw凌越說:我在書上看見的熊貓身體都是圓圓的,胖乎乎的很可愛的;周琦說:我知道熊貓喜歡吃竹子的;華夏飛說:熊貓我在電視里也看見過的,它不咬人的——)
幼兒由于平時在圖書、電視里經(jīng)常能夠接觸到熊貓,所以對熊貓比較熟悉,對熊貓的一些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也比較了解,能夠把熊貓的樣子比較清晰描述出來。
三、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完整示范操作過程
1、用一張完整的硬紙板用剪刀依次剪出熊貓的頭、耳朵、身體、四肢。
2、把熊貓的'各部分進行組合,用膠水貼在紙上。
3、用黑色和白色兩種顏色給熊貓涂色,進行拓印到底版上。
四、幼兒操作
1、在幼兒操作時,教師幫助個別幼兒,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剪出熊貓的不同形態(tài)。
2、提醒幼兒涂色時,要均勻涂色,保持畫面和衣物的整潔。
。ㄉ蜣绕迥弥埌逭f:“老師熊貓的圓圓的頭怎么剪呀?”徐振宇說:老師我也不會剪,我剪不圓。)
雖然小朋友們在小班時經(jīng)常進行剪紙類的手工游戲,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經(jīng)驗,但是我發(fā)現(xiàn)我班小朋友的剪紙能力還很弱,連一些簡單的圓形都剪起來很吃力,有些新小朋友連剪刀也不會拿)
五、結(jié)束活動
1、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說說自己畫的熊貓在干什么?
2、鼓勵幼兒要愛護大熊貓。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興趣雖然很濃,但是由于是第一次嘗試紙版畫,對幼兒們有些困難,特別是在進行制版時,小朋友們都不能用剪刀剪出完整的圖形,連最簡單的圓圈都很吃力,有些幼兒剪好后,再用膠水貼起來時,自己剛剪的東西(像頭、眼睛、嘴巴等)就找不到了,不是混到其他下小朋友那里去了,就是掉哪里地上了。我想可能跟我剛才不合理的示范有關(guān)吧,如果讓小朋友先用剪刀剪出熊貓的一部分,如頭,然后馬上用膠水貼住,這樣操作起來會方便些。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14
活動目標:
1、制作快樂口袋和快樂小球。
2、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感受。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己準備乒乓球、透明保鮮袋,大小均可。
2、彩筆、彩色不干膠粘紙、絲帶。
活動過程:
一、聽聽快樂小精靈的故事。
1、小精靈有一個快樂口袋。小精靈最喜歡幫助別人了,他每做一件幫助別人的好事,就把一個快樂小球裝進自己的快樂口袋中。所以小精靈的口袋里裝滿了快樂,他的生活也充滿了快樂!
2、出示快樂口袋,使幼兒獲得直觀的印象。
二、制作快樂口袋。
1、裝飾口袋。幼兒可利用教師提供或自己收集的材料進行裝飾,如貼上彩色粘紙,畫上自己拿手的畫等。
2、剪下長度適當?shù)慕z帶,在袋口系上蝴蝶結(jié),制成快樂口袋。
三、快樂口袋的使用方法。
1、當你像小精靈那樣每做一件幫助他人的好事時,你就可以用彩筆在快樂小球的一面畫上笑臉,再把小球裝進快樂口袋里,最后扎緊袋口。
2、一段時間后,數(shù)數(shù)自己的快樂口袋里裝了多少“快樂”,和好朋友比一比誰的快樂口袋中“快樂”最多。
建議:
1、材料的.準備應(yīng)盡量簡單可行,如保鮮袋也可以用廣口玻璃瓶或塑料瓶替代,快樂小球若沒有現(xiàn)成的乒乓球,可以用瓶蓋、紙團等替代。通過“快樂口袋”這個物質(zhì)載體,幼兒可以在填充它的過程中直觀地獲得幫助他人的快樂體驗,這才是活動的根本目的。
2、這一活動需要家長的配合。生活中,鼓勵幼兒多幫助別人,豐富口袋中的“快樂”,并定期與幼兒一同看看自己的“成果”,數(shù)數(shù)袋中積累的“快樂”數(shù)量,幼兒良好的人格品質(zhì)即在堅持與延續(xù)的過程中,慢慢形成。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15
活動過程:
活動一問候時光(認識教師)
1.教師熱情接待每一位寶寶,認識寶寶,鼓勵寶寶用動作向教師打招呼,并和家長一起蓋印小動物簽到。
2.家長和寶寶一起玩小肌肉游戲活動(塞乒乓球、套塔、拔小棍等),教師觀察寶寶的活動情況,并和家長交流寶寶玩玩具時的狀態(tài)以及具體的指導方法。
3.點名游戲。
。1)教師出示小鼓娃娃,鼓勵家長根據(jù)節(jié)奏帶著寶寶拍手,鼓勵寶寶有節(jié)奏地向教師問好。
。2)教師按照順序邀請寶寶走或爬到教師身邊,在教師的幫助下用動作進行自我介紹。(大月齡寶寶嘗試用動作回答的方式自我介紹。如,教師提問:“誰是妮妮?”妮妮用拍自己肚子的方式回答;教師提問:“妮妮幾歲了?”妮妮用伸出一根手指的方式回答。小月齡寶寶愿意接受教師的被動自我介紹。)
指導家長:及時表揚有進步的寶寶。(能用動作表達或能夠接納教師。)
活動二運動時光(《小腳操》《小手操》)
1.引導家長帶領(lǐng)寶寶做《小腳操》《小手操》,增強寶寶對自己小腳、小手的認識。
2.引導家長帶領(lǐng)寶寶模仿教師跟隨音樂學做韻律操,初步培養(yǎng)寶寶對音樂的節(jié)奏感,加強寶寶對本體的認識。
指導家長:
1.有節(jié)奏地在寶寶身邊念兒歌,加強寶寶對兒歌的理解。
2.幫助寶寶有節(jié)奏地做動作。
3.鼓勵寶寶自己做《小手操》《小腳操》的動作,培養(yǎng)寶寶主動模仿動作的意識。
活動三溫馨時光(認識圓形)
1、出示圓形圖片。
師:圓形是一種沒有角的光滑的圖形。小朋友們看一下,圓形像什么呢?(家長幫助寶寶一起想象、表述。)
指導家長:成人經(jīng)常用想象的語句和寶寶交流,可以幫助寶寶學會創(chuàng)造、想象,為其今后的自主表達儲備經(jīng)驗。
2、出示圓形鑲嵌板的底板。
。1)師:這個底板中間少了一個圓,我們要把這個洞洞補起來。
。2)教師示范鑲嵌板的玩法。
師:1,2,3,三指捏,捏住小把手,對準洞洞放。瞧,洞洞補好了!
指導家長:此活動可以訓練寶寶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我們選擇圓形的鑲嵌板,一方面便于寶寶認識圓形,另一方面,由于圓形沒有方向性,相對于三角形、正方形等圖形,操作簡單得多。
。3)寶寶與家長共同完成鑲嵌板操作游戲。
3、欣賞名畫《圓之舞》。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幅很漂亮的畫,很多圓都在這幅畫上跳舞呢!有的圓大,像媽媽,有的圓小,像寶寶,媽媽抱著寶寶,真溫暖。有的圓形寶寶出去玩了,有的圓形寶寶靠著媽媽聽故事呢!
指導家長:《圓之舞》是一幅世界名畫,讓寶寶從小欣賞高水準的畫作,可以開拓寶寶的眼界,提高寶寶的審美素養(yǎng)。
4、寶寶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完成《圓之舞》的.創(chuàng)作。
師:我們也來完成一幅《圓之舞》吧,老師這里有很多好看的圓形圖片,寶寶們把它貼在這塊黑色的板上,讓這些圓形圖片也跳出優(yōu)美的舞蹈吧!
指導家長:家長讓寶寶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圓形圖片,將其貼在黑紙上。寶寶貼的時候可能是無意識的,家長要有意識地指導寶寶將圖片重疊或間隔放置。
5、作品展覽。
6、鞏固認識圓形,學會區(qū)分圓形與其他形狀。
師:老師這里有很多的圖片,哪些是圓形的呢?大家一起來找一找。
指導家長:此活動是讓寶寶在認識記憶的基礎(chǔ)上學習辨認,難度又加深了一層。如果寶寶指錯了,不要直接說“錯了”“不對”這樣的話,而是要直接告訴寶寶形狀的名稱,然后說:“我們繼續(xù)找圓形!”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美術(shù)幼兒園教案01-13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精選)07-07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07-06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精選)07-06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精選】07-07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精選]07-10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07-10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07-10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06-12
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