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视频在线观看,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手机版,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 <sup id="fgl9g"></sup>
      <legend id="fgl9g"><abbr id="fgl9g"><thead id="fgl9g"></thead></abbr></legen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

      時間:2023-10-09 11:12:27 美云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精選14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精選14篇)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 1

        5以內的加法一課是幼兒在數(shù)學學習中首次接觸計算的問題,這節(jié)課的知識基礎是5以內數(shù)的分與合。讓幼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到把兩個數(shù)"合起來"要用加法計算。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讓幼兒看看、擺擺、算算,初步學會用加法解決生活里簡單的實際問題,并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愉悅,提高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一、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使幼兒初步體會用"數(shù)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單的方法。

        3、通過學生操作、表達使學生經(jīng)歷加法的計算過程。

        4、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二、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教幼兒學會計算5以內的加法

        活動難點:理解加法的意義。

        三、活動準備

        1、課件;

        2、記錄卡、鉛筆、火車頭飾;

        四、活動方法

        講解法、演示法、操作法、練習法。

        五、活動過程

       。ㄒ唬┣榫皩。

        1、認識10以內的數(shù)字

        2、聽音樂跟老師做律動。

        3、快速搶答,復習舊知: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數(shù)的分與合,老師這兒有幾個題目,小朋友能不能快速地說出方框里應該填幾?

        小朋友把分與合的知識掌握得可真好呀!

       。ǘ┱J識加法,理解含義。

        1、師:小朋友們,我們在幼兒園里,不僅要愛學習,而且還要愛勞動。瞧,這群小朋友們正在熱火朝天地勞動呢!

        他們正在干什么呢?誰來說一說?(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

        教師板書:3

        師:瞧,又出現(xiàn)了什么?誰來說一說?(出示例圖后半部分)(水快澆完了,有2個小朋友提著水壺送水過來了)

        教師板書:2

        師:誰能將這件事連起來完整地說一說?

        根據(jù)有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有2個小朋友提著水這兩句話,老師要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2、引出課題。

        師提問:

       、3個小朋友在澆花,又有2個小朋友提著水,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也就是把3個小朋友和2個小朋友合起來。我們要用加法計算,(板書課題:加法)領讀:加法。在用加法計算時,我們要用到一個新的符號:"+",它叫加號(板書:3+2),跟老師一起讀:加號。

        師:你能說一說加號表示什么意思嗎?

        加號表示把兩個部分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

       、3個小朋友加2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呢?(5個)師板書:=5

        你是怎樣得到5個的呢?(幼兒可能有以下幾種算法,幼兒說不上的話,教師和幼兒一起算)

        A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指圖數(shù)1、2、3、4、5、)一共有5個。

        B還能怎樣數(shù)?(3、4、5)3后面添上2個是5個。

        C還能不能根據(jù)前面學的分與合中合的方法算出結果嗎?(3和2合成5)

        你會讀這個算式嗎?(幼兒試讀)

        師板書:讀作:3加2等于5。跟老師讀一遍。

       。ㄈ⿲嶋H應用、強化新知。

        師:現(xiàn)在,老師帶你們到美麗的天鵝湖邊去看一看,你們想不想?yún)⒓樱?/p>

        生:想!

        師:那我們就出發(fā)吧。娔X課件展示:美麗的天鵝湖)

        藍天碧水,這里的景色多美呀。瞧,湖里面還有幾只美麗的天鵝呢。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畫面的變化,然后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跟小朋友說一說好嗎?(課件動態(tài)演示:美麗的天鵝湖上空又飛來一只天鵝,慢慢地下落(圖2),加入到天鵝的行列。)

        生:湖里面原來有4只天鵝,又飛來1只天鵝。

        師:你真愛動腦。請大家想一想,怎樣才能求出一共有幾只天鵝呢?

        師:看到中(2)班小朋友這么聰明,小動物們也想和大家一起學習呢?你們愿意嗎?(愿意)。

        課件2:小朋友認真看圖我們比比誰最聰明?誰能用算式表示圖的意思?

        師:點撥總結小朋友們的.回答。

       。ㄋ模┯變簞邮植僮骰顒印

        小動物們說小朋友真聰明!他們要和小朋友來比一比誰的動手能力強,看一看誰的本領大?現(xiàn)在小朋友拿出你們的數(shù)字卡片袋,將老師給出的四個數(shù)字1、2、3、4,用卡片排出幾道加法算式,并將結果記錄在練習紙上。

        (五)游戲:幫樹葉寶寶找樹媽媽。

        花果山上的樹葉怎么飄到這里來了,原來樹葉寶寶和樹媽媽走散了,葉寶寶一定很害怕,小朋友想想辦法,幫幫葉寶寶,好嗎?我們看看葉寶寶身上有什么?原來有電話號碼,就是加法算式,小朋友算出得數(shù)就能幫葉寶寶找到樹媽媽了。

        幼兒操作,將樹葉掛在相應號數(shù)的樹上。

       。┯螒颍洪_火車。

        是誰打電話來了?哦,悟空來電話,邀請我們到水簾洞去玩,你們高不高興?我們坐火車去好嗎?老老師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張火車票,幼兒算出自己的車廂號碼,上與得數(shù)相同的車廂,有秩序地排在戴頭飾小朋友的后面,(算錯的不能上車),在開火車的音樂聲中做開火車的動作出教室。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 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的意義,會讀加法算式,弄懂計算過程,理清思路。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思想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學會傾聽別人說話,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認識加法的意義,正確讀加法算式,弄懂計算過程。

        教學難點:

        利用數(shù)的分解組成,正確地計算5以內的加法。

        教學準備:

        小圓片、小棒、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拍手接力游戲。

        2、看圖說圖意,并列式計算 。

        3、復習5以內數(shù)的組成。

        二、新授:

        1、小黑板出示畫圖:樹上有3只鳥,飛來了2只。根據(jù)這幅圖,你能提什么問題呢?

        2、那么你怎么列式呢?先和小組里的小朋友說一說,再指名回答,請學生上來板書列式。

        3、小組內交流:3+2得幾?你是怎么算的?和組里的小朋友交流,每個小朋友都說自己的想法,是怎樣得出結果的。

        4、匯報情況:指名小老師上來教大家計算的過程(提倡算法多樣化,教師可以有意識請想法不同的學生上來說一說)

        5、抽象出計算過程:引導學生如果不看圖,不數(shù)手指,你會計算3+2得幾嗎?(引導學生用數(shù)的`組成知識來計算)

        6、用小圓片擺出用加法算的圖,讓學生在小組內用類似的方法學習。并匯報學習結果,能完整地說出計算過程。

        7、同桌讓一人任意說出一個加法式子,先和同桌交流計算過程。然后指名你認為你同桌方法好的介紹給大家聽。

        三、練習:

        1、P24做一做第1、2題,學生先說想法,或先動手擺一擺再寫答案。

        2、P27練習三第3、4題。

        四、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呀?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說出來讓大家來幫助你。你能說出在生活中遇到的這類問題嗎?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 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4頁例1、試一試,第45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經(jīng)歷練習具體情境寫出加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假發(fā)的含義;認識加號,會讀、寫加法算式;能根據(jù)具體情境填寫加法算式。

        2.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得數(shù)在5以內的加法。

        3.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計算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比較和推理能力。

        4.使學生初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產(chǎn)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加法的.含義,熟練掌握得數(shù)在5以內的加法。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學會解釋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加法的含義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些什么?

        學生交流,教師小結:原來有3人在澆花,又來了2人,一共有5人在澆花。

        提問:一共有5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預設:3+2=5;一個一個數(shù)出來的;3人與2人合起來是5人;3和2合成5等等。板書:3 2

        說明:把3人和2人合起來,可以用加法計算。(板書“3+2”)一共是5人。3和2合成5,也就是3加2等于5.(板書:=5)

        認識加號,帶領學生書空“+”,并讀算式。

        指名學生結合圖意,說說“3+2=5”表示什么意思。

        回顧整理:回想一下,我們是怎樣知道一共有5人的?

        小結:算3+2時可以這樣想,因為3和2合成5,所以3+2=5。

        【通過3和2合成5的圖式過渡到加法算式,使知識更簡潔,更數(shù)學化,可以幫助學生溝通新舊知識,找到聯(lián)系,使知識融會貫通!

        二、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1.依次出示“試一試”中的二副圖,請學生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完整的題意:左邊來了1個女孩,右邊來了2個男孩,現(xiàn)在3人一起在玩秋千。

        2.追問:把1人和2人合起來得到一共有3人,可以寫成什么算式?

        互相說一說,教師板書算式,再讓學生在課本上填寫算式的得數(shù)。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的思考過程,引導學生說出:因為1和2合成3,所以1+2=3。

        3.變換角度看圖意:右邊來了2個男孩,左邊來了1個女孩,秋千上現(xiàn)在有3人在一起玩。從中引出2和1合成3,也就是2+1=3。

        【通過變式,使學生感知到1和2合成3,可以寫成算式1+2=3;2和1合成3,可以寫成算式2+1=3,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算式,但得數(shù)3表示的意思是一樣的,都表示現(xiàn)在一共有3人在玩秋千。】

        4.回顧小結:回顧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可以從分與合的知識角度說到加法,也可以從加法角度回到分與合的知識】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 4

        活動目的

        1、通過游戲形式和幼兒的動手操作,鞏固復習5以內的加法。

        2、發(fā)展幼兒思維能力、分析判斷力和動手能力,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合作、協(xié)商精神。

        3、促進幼兒相互關心、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1、黑貓警長的木偶一個,小箱子3個(里面有一封信、二輛火車、貼絨教具、數(shù)字娃娃若干)

        2、數(shù)字卡片1—10,空白小房子4幢,彩色紙片若干(上面有各式題目)

        3、小火車(5號),數(shù)字娃娃每桌一份

        活動過程

        一、播放《黑貓警長》音樂,引起興趣

        1、剛才錄音機在唱什么歌呀?瞧,誰來了?黑貓警長和小朋友相互問好(黑貓警長:“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三個神奇的盒子,你們想不想打開來看看?先請小朋友表演一個拍手游戲給我看看,如果表演得好,就可以打開盒子)

        2、拍手游戲:鞏固、口述5以內加法(集體、小組、個人)

        二、黑貓警長請小朋友打開第一個盒子

        1、里面有一輛火車,許多小動物。咦?怎么回事呀?黑貓警長告訴我:森林里最近造了許多新房子,小動物們乘著火車就是去看新房子。他們乘的是4號火車,可是只有三節(jié)車廂,所以要兩種小動物住一節(jié)車廂,這兩種小動物的數(shù)量要合起來一共是4才能住在一起。

        2、請小朋友來說說看,應該誰和誰住在一起?

        A:小兔和大象住在一起,為什么?(因為小兔有3只,大象有1只,合起來是四只。)

        B:用數(shù)字怎么來表示?(3只兔子可以用3來表示,1只大象可以用1來表示,合起來一共4只小動物,可以用4來表示)

        C:合起來一共有多少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算?

        (加法)加法用什么符號來表示?(+)那么這道題我們用加法計算題來表示怎么列?

       。3+1=4)

        D:其他方法同上(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三、請小朋友打開第二個箱子(里面是5號火車和若干娃娃)

        1、數(shù)字娃娃也要去看看小動物的'新房子,他們乘的是5號火車,也是兩個娃娃住一節(jié)車廂,2個娃娃身上的數(shù)字加起來是5才能住一起。

        A:教師示范:請1和4住一起對不對?為什么?(因為1+4=5)

        B:幼兒操作:

       。1)每張桌子上都有一列5號火車和數(shù)字娃娃,請小朋友幫助娃娃乘火車,要求二個小朋友為一對,和其他小朋友商量,不要重復。

       。2)請一組小朋友到黑板上來示范。

        2、集體校對

        四、黑貓警長請小朋友打開第3個盒子(里面一封信)

        1、黑貓警長說:小動物的新房子現(xiàn)在還不漂亮,請小朋友把它打扮得漂亮一點,他給小朋友每桌都放了一個盒子,盒子里有花花綠綠的紙,把這些紙貼上去就漂亮了。這些房子上有數(shù)字2、3、4、5,紙后面也有題目,答案是幾就貼到幾號房子上去。紅顏色的最難,如果你覺得太難,沒關系,你可以做黃顏色的,如果你覺得黃顏色的還是難了點,還可以找綠顏色的來做。

        2、請個別幼兒示范。

        3、幼兒集體操作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 5

        活動目標:

        學習5的第二組加減。

        根據(jù)實物圖講述算式表達的數(shù)量關系,并正確使用“一共”和“還!。

        積極開動腦筋,大聲表述自己的想法。

        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4幅實物圖,2幅圖上畫有問號。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復習5的組成。

        我做的動作和你做的動作合起來要是5,我跺3下腳,你跺2下腳。

        學習5的第二組加法。

        引導幼兒觀察圖上有什么?問號表示什么意思?重點糾正幼兒“一共”和“還!钡.用法,誰會用算式來表示?這個問號到底是幾呢?

        學習5的第二組減法。

        出示另2幅實物圖和另一幅問號圖。這里的問號又表示什么呢?誰會用算式來表示?這個問號是幾呢?

        看圖列算式?纯磮D上說了一件什么事?這個問號到底是幾呢?

        在表格中為圖形勾畫特征,將圖形讀出來以后再在適當?shù)牡胤酱蚬础?/p>

        教后感:這節(jié)課上下來,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內的加法。他們積極開動腦筋,大聲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學反思

        1、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2、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3、要使學生正確、迅速地口算,還必須經(jīng)常地通過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進行訓練。我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數(shù)學交流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shù)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shù)學的經(jīng)驗。這些算法都是學生根據(jù)自己已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chuàng)新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進行了發(fā)散性思維訓練。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 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8頁的例題,第39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發(fā)展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學習用加法計算解決問題,樹立數(shù)學意識,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教學難點:

        發(fā)展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游戲:快速搶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1、談話:我們在學校里上學,不僅要學習,而且要勞動?矗恍┬⊥瑢W正在校園里干什么?出示例1圖。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圖意,提出問題。

        2、提問:怎樣表示把3個人和2個人合起來是5個人呢?(板書:3+2=5)讓學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過交流,明確是“合起來”的意思。

        讀算式:3加2等于5。

        小結:“+”的名字叫“加號”,它代表了一種計算方法——加法,把兩部分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學會計算,掌握方法。

        1、連續(xù)出示例2的兩幅圖,讓學生說出圖意。

        2、引導學生根據(jù)圖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問:算式中的每個數(shù)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組中互相交流。

        3、誰知道得數(shù)多少?是怎樣想的?

        教師對學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實際應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小動物們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好,紛紛把自己的寶寶帶來向大家學習。你們看,誰來了?

       。1) 出示圖1,學生說圖意,提問題,列算式計算。說說怎樣算出來的?

       。2) 出示圖2,圖3,按圖1的`要求完成。對算式的含義在小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聰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學習,自己也想學加法。回家后,列了許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呢!

        3、“想想做做”第3題。

       。1) 出示加法算式:1+1=( ),你能說出結果嗎?把得數(shù)填在書上。

        (2) 出示:2+1=( ),1+2=( ),引導學生用3的分與合來計算結果。

        4、比較:剛才我們用數(shù)圖、擺小棒、想分與合的方法來計算加法,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小結:這就是今天同學們學習的“5以內的加法”。(板書課題)

        五、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講述:小白兔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好,正在準備禮物獎勵大家呢。ㄍ瓿上胂胱鲎龅牡4~第5題)。

        六、小結:

        大家用5以內的加法解決了這么多問題;丶液螅^續(xù)觀察,看看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好嗎?

        七、教學后記:

        1、由于在幼兒園有一定的基礎,所以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和是5的加法。

        2、有一小部分學生不太明白加法的具體含義。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 7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使學生初步體會用數(shù)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便的方法。

        3.通過觀察、操作、表述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經(jīng)歷加法的計算過程,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4.初步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4頁。

        教具學具準備

        小棒或圓片。

        投影片(主題圖抽拉片),人物貼圖,開放題材料(紅花、綠葉、信封袋)。

        教學設計

        創(chuàng)新情境,導入新課

        (投影出示主題圖抽拉片:從美麗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內景,再到陸續(xù)飛落草地吃食的小鳥。)

        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到美麗的大森林里看看,請仔細觀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組內小伙伴說一說。

        △交流匯報:

        生1:有4只小鳥在吃小米,又飛來1只,一共有5只小鳥吃小米

        生2: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4只小鳥,又飛來1只,合在一起就是5只,列式就是:4+1=5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4+1=5

        [數(shù)學情境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fā)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是勾通現(xiàn)實生活與數(shù)學學習的橋梁。賈老師把靜態(tài)的教材制成動態(tài)的投影片,使情境活動化,讓學生在眼看、腦想、口說的過程中,理解圖意,激發(fā)學習積極性。]

        合作交流,探究發(fā)現(xiàn)

        1.獨立思考,自主探索。

        師:4加1等于5,你是怎樣算出的?可以利用學具擺一擺,也可以想一想,說一說。

        2.小組交流,探討多種算法。(師參與討論。)

        3.全班交流,代表匯報。

        生1:我是看圖1、2、3、4、5數(shù)出來的。(數(shù)數(shù)法。)

        (根據(jù)回答貼圖板書)

        生2:我先數(shù)4只,接著再數(shù)1只,就是5只。(接著數(shù)。)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會數(shù)指頭或小棒來算。

        生5:先有4只小鳥,又飛來5只小鳥,4和1就組成5,所以4+1=5(師給予高度評價。)

        4.師生評價。

        a.師:一道題,就有這么多算法,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最喜歡哪種算法?為什么?

       。ㄉu略。)

        b.師介紹自己喜歡的方法,說明理由。

        [此環(huán)節(jié)明顯地體現(xiàn)出教師的角色開始轉變,不再是純粹的知識灌輸者,而成為學生的引導者,引導學生參與計算過程,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尊重學生的想法,允許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很好地體現(xiàn)了《標準》的基本理念。]

        分層練習,辨析算理

        1.第24頁的做一做第1題。

        a.仔細觀察、分析、說圖意。

        b.全班交流,匯報算式。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3+2=5

        2+3=5

        c.說說你的計算方法。

        d.仔細觀察這兩道題,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讓學生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集團和不變規(guī)律)

        2.第24頁的做一做第2題。

        a.學生按要求擺一擺。

        b.口頭列算式。

        c.打開書第24頁填上書上。

        寓練于樂,鞏固深化

        分組進行紅花配綠葉活動。

        a.要求:為綠葉上的算式,找到相應的紅花答案。

        b.活動方式:小組合作,比一比哪個組找到的答案多,圖案設計最美。

        c.生生互評:給優(yōu)勝小組獎勵團結協(xié)作星、智慧星。

        [賈老師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習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合作的積極性,引發(fā)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通過計算、想象、拼擺,全面鞏固了所學內容,又遷移默化地滲透了美育。]

        專家評析

        本節(jié)課的設計體現(xiàn)了開放二字。

        1.教學時,思維方式的開放。在探討4+1=5的計算方法時,變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的時空結構,為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的開放情境。由于學生的差異性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采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賈老師尊重學生發(fā)現(xiàn)的想法和自己的選擇。

        2.教學評價趨于開放。師生互評計算方法,生生互評小組的使用評價形式的開放,有效地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練習題的開放。由于綠葉即(條件)有多余,所以學生要給花蕊里5、4、3等紅花配綠葉,就要經(jīng)過觀察,口算等思維過程,結合小組同學的審美觀點,可以擺出多種多樣的圖案,同時,5以內加法的各種算術基本都口算一次。習題的開放,學生的開放,學生就有多種選擇的可能,這樣才能得到自己發(fā)展。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 8

        活動目標:

        學習按圖和操作順序,感知圖中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學習列出算式。

        能分別用三句話講述出一幅圖的圖意,注意用詞正確。

        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若干。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出示圖一。

        “這是什么地方?有誰?”“哪位小朋友能用一句最簡單的話將圖上的事說清楚!保ㄉ狡律嫌袃芍粸觚敚┙處熞苿哟判詾觚敚骸斑@件事還有誰也能用一句簡單的話說清楚。”(又爬來了一只烏龜)請小朋友把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教師指圖:“最后一句話應該怎么說呢?誰會用三句話把圖上的事說清楚:幼兒個別、集體講述三句話。

        列算式理解其含義。

        “誰能用一道算式來表示圖上的表情?”

        “這道算式什么意思?我們一起說說看!

        “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

        小組活動第一組:玩玩講講水果列算式。

        第二組:玩玩講講動物列算式。

        教后感:這節(jié)課上下來,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內的加法。他們通過自己的操作得出結果,嘗試到了成功了,所以記得很牢。

        活動反思:

        對于一年級新入學的孩子來說第一次正式接觸加法,而在數(shù)學中,加法是一種常用的計算方法,也是基礎的基礎,因此學好這一課,對以后的數(shù)學學習至關重要。雖然,在學生以往的生活經(jīng)歷中,一些日常問題的解決使得他們對加法產(chǎn)生了或多或少的朦朧印象,但是,讓學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運用加法解決問題,這還是第一次。因此,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運用加法去解決實際問題,用數(shù)的組成知識去做加法。

        一、導入凸顯分與合的思想。

        加法的含義來自于分與合的思想。在教學開始時,以幾組變式的分與合作為基礎,鋪墊。讓學生初步感受今天我們要用分與合來解決新問題。

        二、從算理中教學。

        在例題教學時,我通過圖意變化,引導學生看變化的過程,說清圖的意思。(小丑左手拿著3個氣球,右手拿著1個氣球)。同時以提問的方式出現(xiàn)第三句話:一共有幾個氣球?給學生初步建立條件與問題的概念,了解看圖是要解決問題。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能夠看圖列出加法算式:3 1=4。這部分是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我把重點放在了算式含義的`講解,計算教學重在算理。我采用了接受式學習方式,“ ”學生已經(jīng)認識,而是通過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讓學生感受“ ”的意義是合起來,將形象上的“合”和意義上的“合”結合起來。算式“3 1=4”中“3”、“1”、“4”的意義解釋,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來解釋,說明學生能夠理解數(shù)的意義了,學生能夠通過分與合的經(jīng)驗說出算式的意義,讓學生經(jīng)歷形象——數(shù)——符號——語言——初步將意義整合,最后將“3 1=4”意義精簡為“3和1合起來是4”。

        三、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不同層次的練習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學生的能力。

        看圖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思。學生能夠自己看著圖說出算式的意思。

        擺一擺、填一填。學生看著梨圖,用自己的學具擺一擺,然后填空。將擺、寫結合,將動作和語言相連接,同時,又是對數(shù)形的結合。

        直接寫出得數(shù),比較“2 1=3”和“1 2=3”之間的規(guī)律:加號前后交換位置的得數(shù)不變,再通過找到的規(guī)律讓學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給學生空間拓展能力。

        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圖來表示算式的意思,學生很感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認識到不同的圖可以用同一個算式來解答。

        送信連一連。將連線題和有序的排一排結合在一起,將得數(shù)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這部分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動手,上黑板排序、說一說,體現(xiàn)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數(shù)學思想。

        四、總結突出算理。

        這節(jié)課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我可以通過語音語調來吸引學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調;在送信環(huán)節(jié),學生一開始出現(xiàn)從大到小、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在這里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學生能夠根據(jù)分與合的聯(lián)系出現(xiàn)兩組算式,讓學生認識事物的對比過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而不是教師自主將這一環(huán)節(jié)延后出現(xiàn);在教學中還要充分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 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號,會讀寫加法算式,會根據(jù)直觀圖計算5以內的加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熟悉的`情景和操作活動,會體會加法的意義。經(jīng)歷把兩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抽象為加法運算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根據(jù)直觀圖學會計算5以內的加法。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一、復習鋪墊,遷移導入。

        想一想,填一填。

        55()43()

        2()()423()3()212

        二、創(chuàng)設情境,認識加法。

        1、學習主題圖。

       。1)(出示主題圖)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2)交流結果,師小結:原來有3人澆花,又來了2人,合起來是5人。

        2、理解加法的含義。

        (1)、原來有3個人,又來了2人,合起來一共是5人。像這樣把3人和2人合起來就可以用加法計算。寫成算式:3+2(板書3+2)

        (2)、認識加號,帶領學生書空“+”,(板書加號)

        (3)、說明:把3人和2人合起來,就可以用加法算,一共是5人,也就是3加2等于5。(板書:=5)

       。4)讀算式3加2等于5;指導學生寫算式。

        4、理解算法。

       。1)讓學生結合圖意,互相說說“3+2=5”表示什么意思。

        (2)小結:說算式中“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5”呢?“+”表示合起來,算3+2時可以這樣想,因為3和2合成5,所以3+2=5。

        5、學習試一試。

       。1)讓學生觀察兩幅圖,說說從這幅圖中知道了什么。

        (2)把1人和2人合起來得到一共有3人,可以寫出什么算式?(教師板書算式)

        (3)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思考過程。引導學生說因為1和2合成3,所以1+2=3。

        6、小結!3+2=5”表示把3和2合起來等于5!1+2”呢?

        三、鞏固練習

        教材45頁“想想做做”1—5題

        四、談收獲

        說說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板書設計:

        得數(shù)在5以內的加法

        3+2=5讀作:3加2等于5

        加號

        1+2=3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 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很多的加法計算問題。

        2、初步了解加法的含義,能比較熟練的口算5以內的加法。

        3、初步學會觀察現(xiàn)實情景圖,口述題意并列式解答。

        教學重點:

        了解加法的含義,能比較熟練的口算5以內的加法。

        理解加法的含義,能熟練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新課

        1、師:小朋友,知道昨天老師到哪了嗎?(調動情緒)

        老師給大家準備一份禮物了。(課件:魚市場面)

        2、猜猜老師給大家?guī)砹耸裁?用布把魚缸蓋起來。

        出示魚缸,師:有幾條紅金魚?用幾表示?

        3、小朋友,這里又是什么?指另一個用布蓋起來的東西(出示黑金魚,又一次引起學生感官上的刺激)

        數(shù)數(shù)有幾條黑金魚?(3條)

        4、師:兩缸金魚合起來,你們說一說一共是幾條金魚?

        (在這里,教師先不演示,而是讓學生大膽猜測,合起來到底是幾條金魚呢?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

        5、剛才同學們都說是5條,到底是不是5條,我們來驗證一下。

       。ò褍筛捉痿~倒進大魚缸里)

        看一看,是不是5條金魚?

        6、誰來說一說老師剛才做什么了?你們說得真好,剛才老師做的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用一個數(shù)學算式來表示,你們知道是什么嗎?怎么表示呀?

        7、課件2+3師總結:中間的+號表示合起來的意思(課件閃動加號)

        8、2+3等于5,數(shù)學上就說2+3=5,板書“=”領學生讀算式(課件逐步演示)

        二、進一步理解加法的意義

        1、課件演示,老師準備回家了,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個數(shù)學問題,小朋友看一看,說一說?

       。ㄍ\噲錾显瓉碛3輛摩托車,看!有什么變化?(計算機課件)又開來了1輛)

        2、你觀察得真仔細。誰能把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3、現(xiàn)在一共有幾輛車?你們會算嗎?課件演示算式:3+1=4

        4、提問:4、1、3各表示什么意思?

        3表示原來有的3輛摩托,1表示又開來1輛摩托,4表示合起來一共是4輛摩托車。

        三、試一試

        1、師:其實小朋友每天都碰到這樣的數(shù)學問題,(課件)三個小朋友做值日一邊1人一邊2人,你可以列出什么數(shù)學算式?又來了一人(課件)你又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2、想想生活中還有什么這樣的數(shù)學問題嗎?你能告訴大家嗎?

        四、游戲部分

        師:在教室的周圍,貼了許多圖畫,你們喜歡嗎?你們先自己看一看,都畫了什么?想要這些圖畫嗎?聽清老師的要求:每個同學只能拿一幅畫,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拿回去之后,說說圖上畫了什么,用一個加法算式表示,說完之后,把你的畫跟你的好朋友交流一下。

        學生自己挑選圖片,自己寫算式,與好朋友交流。

        五、小結,交流學習體會。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遺憾的地方?

        教學反思:

        這一課的最大特點是數(shù)學和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多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我認為這次基礎教育改革,其根本變化,在于更加重視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數(shù)學觀,認識數(shù)學的價值體驗數(shù)學的趣味,清楚數(shù)學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目標的實現(xiàn),對于學生,是比知識本身更重要的`。學生一旦認為數(shù)學有趣、有用,而自己通過學習能夠運用,那么,學生就具備了學好數(shù)學的愿望和信心,有了學習的內驅力(即學習動機)。這對于學生主動學習數(shù)學至關重要,是起決定作用的!都臃ā肥21世紀數(shù)學實驗教材第三單元的開始內容。在學生學習10以內數(shù)的認識的基礎上,初步了解加法的含義,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很多的加法問題,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5以內的加法。

        我在備課上、上課過程中始終貫穿的一個理念是一切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第一部分,主要是利用談話,自然而然地過渡到魚市買魚的情景,為了幫助孩子們學會加法,我把小金魚帶進了課堂,先讓學生猜一猜兩缸金魚合起來是幾條金魚,教師再通過把兩缸金魚合起來的演示,進一步驗證了學生們的猜測。隨著小金魚嬉戲地游在一起,加法的概念形象而生動地在孩子們頭腦中生成。

        這一部分主要是抓住了低年級直觀教學的原則,貼近學生生活,生動而又有趣味,不但通過演示使學生牢牢地記住了加法是表示合起來的意思,同時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事情能夠用數(shù)學表示,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親切感,愿意用數(shù)學來表示生活中的情景。當學生列出算式后,我沒有過多地追問1、2、3分別表示什么。之所以這樣做的想法,是我把學生的發(fā)展看成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在后面的例題及練習中再進行相關內容的認識。而在例1中不處理,這樣做的目的是更加突出讓學生去感受數(shù)學情境,更加突出“合起來”的意思。一部分再添上一部分,也要用加法計算。我設計了停車場停車問題這一個情境,在學生理解了加法的含義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1、4、3各數(shù)的意思,分散了難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然后繼續(xù)通過多媒體手段,我找到了學生做值日這一個每天都要接觸的事情更進一步認識到,使學生又發(fā)現(xiàn)身邊的事也存在數(shù)學問題。最后游戲部分,我挑選了許多有趣的加法開放題,學生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圖畫,和自己的好朋友說一說,即復習了新知,又增加同學之間的友誼,從學生愉快的笑容、輕松的作答、熱烈的討論中,不難看出,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只有在這種開放的學習情境下,學生的思維才能充分活躍,才能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在這里開放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從題目的選擇上,給了學生一個自由選擇和開放空間。學生有自己的想法,他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去挑選喜歡的圖畫。二是題目的設計上體現(xiàn)開放。在這里也有兩層:A是在設計圖畫時教師有意識地設計了一些開放的題目。如在游戲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幅圖:一個籃子里,左邊2個紅蘿卜,右邊1個紅蘿卜1個綠蘿卜,學生既可以左右看,列出2+2=4,也可以從顏色上區(qū)分,列出3+1=4,B是最后的連加。這幅圖的設計,就充分體現(xiàn)了開放,在這里,不但要看學生表示的結果,更要重視給學生機會,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即重視反饋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只要“自圓其說”就可以了。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 11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發(fā)展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學習用加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4.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

        教學重點:

        體會加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發(fā)展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具學具:

        課件、小棒、圓片

        教學過程:

        小朋友,準備好了嗎?上課。

        同學們好,請坐。

        一、同學們看過《西游記》嗎?你知道有火眼金睛、七十二變本領的是誰嗎?大家真厲害,就是孫悟空。誰孫悟空的老家在哪?看來大家都知道孫悟空的老家在花果山。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去孫悟空的老家看一看。(課件出示“花果山圖片”)

        師:孫悟空有變化的本領,老師呀也有和他一樣的本領。看。ㄕn件演示:以動畫形式在圖片上出現(xiàn)猴子)老師變出了什么?猴子在哪呢?分別有幾只?

        你來說,說的真好,石頭上有2只猴子,樹上有3只猴子。這就是關于小猴的數(shù)學信息。

        誰還能完整的說一說?這位同學說的真好!現(xiàn)在請同桌互相說一說,說完后用坐姿告訴老師。

        二、理解加法的意義

        1.根據(jù)信息提問題。

        根據(jù)“石頭上有2只猴子,樹上有3只猴子”這一數(shù)學信息,老師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一共有幾只猴子?”

        請小朋友一起把這個數(shù)學問題讀一遍。同學們讀的真好!

        2.初步理解加法的意義。

        師:“一共有幾只猴子”是什么意思?

        你來說,說的真好!就是把“石頭上的2只猴子和樹上的3只猴子合起來”是多少!纠蠋熇脠D片在黑板上演示:先貼上2只猴子,再貼上3只猴子,接著把兩部分猴子圈起來!空埿∨笥芽粗鴪D給同桌說一說“一共有幾只猴子”是什么意思。

        3.學習加法計算。

        師:“把2和3合起來”是多少?

        大家都認為2和3合起來5,你是怎么知道的?哦,你是通過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得到5。他是通過擺小棒的方法得到的。你會擺嗎?拿出你的小棒擺一擺,擺完后給你的同桌說一說。

        師:通過數(shù)一數(shù)、擺一擺我們知道2和3合起來是5,我們也可以用一個算式來表示:2+3=5

        你來試著讀一讀這個算式,讀的真好!2加3等于5。“+”是加號,表示合起來的意思。

        師:這里的“2、3、5”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

        你來。非常好!“2”表示石頭上的2只猴子,“3”表示樹上的3只猴子,“5”表示石頭上和樹上合起來的'猴子。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求“一共有幾只猴子”就是求把“石頭上的2只猴子和樹上的3只猴子合起來”是多少,用加法計算。

        4.學習解決“一共有幾只小鳥”。

        請同學們觀察,老師又變出了什么?(課件演示:以動畫形式在圖片上出現(xiàn)小鳥)

        師:誰能說一說關于小鳥的數(shù)學信息?

        你來說,說的真完整。左邊飛來4只小鳥,右邊飛來1只小鳥。

        師:誰能根據(jù)小鳥的信息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

        你來說,你真棒!提出了“一共有幾只小鳥”這樣的問題!耙还灿袔字恍▲B”是什么意思?

        你來說,說的真好。就是把“左邊的4只小鳥和右邊的1只小鳥合起來”是多少。

        怎么列算式呢?你來到黑板上寫一寫。寫的真漂亮!4、1、5”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說的真好。

        5.解決其他數(shù)學問題。

        再看看圖片,又變出了什么?請同學們仿照這兩個例子,用3句話說說信息,并提出一個問題。然后在本上用算式表示出來。

        咱班的同學真了不起,下面休息一下,靜息。

        三、自主練習。

        我們知道了把兩個數(shù)合起來,用加法計算,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練習題,比一比,誰做的最好。

        請在你的書上做一做。

        同學們做得都很棒,寫字漂亮,而且做題也正確。

        四、教師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知道了把兩個數(shù)合起來,用加法計算;丶野呀裉鞂W的知識給爸爸媽媽講講好嗎?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兒,下課。同學們再見。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 12

        活動目標:

        1、學會觀察、分析畫面,找出兩個已知條件,嘗試編5以內的加法。

        2、認識“+”、“=”,知道式子的含義。

        3、樂意參加數(shù)學活動,感受數(shù)學活動的挑戰(zhàn)性。

        活動準備:

        1、數(shù)學活動ppt、編題圖畫。

        2、幼兒操作紙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復習導入。

        師:小朋友們都學過分成嗎?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我來說,你來對”。我說一個數(shù)字,你們也說出一個數(shù)字,這兩個數(shù)字合起來必須是5。嘿嘿,我說1/嘿嘿,我對4……

        小朋友們說的真不錯,再來看看這個地方認識嗎?(出示羊村畫面)

        師:羊村里都住著誰呢?我們來看看你們說的人在不在。(點擊出現(xiàn)喜洋洋、美羊羊、懶洋洋)

        2、基礎部分。

        師:咦?今天這是怎么了?大家好像都不開心啊,連聰明的喜洋洋也不高興,看來大家都遇到困難了。我們來看看他們遇到什么困難了。

       。1)編題一。

        a師:美羊羊又遇到什么困難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c擊美羊羊,出現(xiàn)“草莓題”)

        b師:你看到了什么?(盤子里有四顆草莓,盤子外有一顆草莓。)

        這只小問號想問我們什么呢?(一共有多少草莓)聽聽你說的對不對。

        一共三句話,你們聽聽看殷老師是怎么說的:盤子里有四顆草莓,盤子外有一顆草莓,一共有多少草莓?

        誰能像殷老師那樣說一說?(請1名幼兒)

        分角色:男生說第一句,女生說第二句,老師說第三句。

        c師:三個空白的○,○里應該寫什么數(shù)字呢?盤子里四顆草莓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盤子外的一顆草莓呢?那你覺得第三個圓圈里應該填什么數(shù)字?為什么?現(xiàn)在數(shù)字5還不會出來,我們得請兩個符號來幫忙。(點擊+、=)誰認識這個符號?它是什么意思?一共有多少草莓呢?我們還得請這個符號來幫忙,它叫等于號,現(xiàn)在數(shù)字5會出現(xiàn)嗎?(點擊白板)

        “4”代表什么意思呢?(盤子里的四顆草莓)“1”代表什么意思?(盤子外有一顆草莓)“5”代表什么意思呢?(一共有五顆草莓)

        d、師:(指著式子,帶領幼兒說出式子的意思)

        盤子里有四顆草莓(4),盤子外有一顆草莓(1)一共有(=)五顆草莓(5)。

        美羊羊的問題解決了,我們看看她滿意嗎?

       。2)編題二。

        a師:喜洋洋最聰明了,連他都有麻煩了,看來這個問題很難很難哦,你們有信心幫他解決嗎?

        (點擊喜洋洋,出示“蝴蝶題”)

        b師:你看到了什么?誰能用三句話來說?(請有1名幼兒)你真棒,請你當回小老師,帶著小朋友們一起來說一說吧。

        “+”、“=”又來了,誰會一邊說一邊寫式子呢?(請幼兒操作)

        2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5代表什么意思呢?

        你們同意她的說法嗎?那我指到什么你們就說出它的意思好不好?

        喜洋洋的問題也解決了,還剩最后懶洋洋的問題啦。

        (3)編題三。

        a、師:我們來看看它的問題是什么?

       。c擊懶洋洋,出示“小鳥題”)

        b、師:誰能來編一道題目?我們一起來說說好吧?

        c、師:誰來到白板上一邊說一邊點?還是 你們說,我來寫吧。

        這里的3是什么意思?2是什么意思?5又是什么意思呢?

        懶洋洋的問題也解決了,看它高興了沒有。

        d、師:懶洋洋怎么還沒有開心啊,難道我們的式子寫錯了?哦,我知道了,這幅畫還有第二種編題的方法呢?誰看出來了,還能怎么編?(給幼兒充分的思考時間)

        請一位幼兒說明,并請他一邊說一邊點擊白板。

        這里的3是什么意思?2是什么意思?5又是什么意思呢?

        這回看看懶洋洋高興了沒有。

        3、幼兒操作。

        a、師:我們?yōu)榛姨、美羊羊、喜洋洋、懶洋洋都解決了困難,本來一個個哭哭啼啼的,現(xiàn)在都笑瞇瞇的啦?墒悄銈兪窃诶蠋煹膸椭虏沤鉀Q問題的.,如果沒有老師的幫忙呢,你們還會嗎?(出示5個卡通形象)

        b、師:看看他們,有什么難題需要你們解決。(點擊依次出現(xiàn)圖畫,給幼兒一定的思考時間。)

        都看過了吧?大家看后面,我為你們準備了5張桌子,每張桌子上都有主人,愿意為紅太郎解決問題的就站到她的桌子邊,愿意為沸羊羊解決困難的就站到她的桌子邊,但是,每張桌子只能有4個人。請你把你為她把解決難題的式子寫在紙上。準備好了嗎?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c、師:寫好式子的小朋友就可以把它交給我。(結合作業(yè)紙,集體檢查)

        紅太郎們,請你們來為大家說說你們是怎么編題目的。(幼兒分小組上前講述自己的題目。)那大家看看,他們的式子列的對嗎?

       。ㄏ旅鎺捉M同樣的設計)

        4、結束活動。

        師:今天小朋友們真不錯,沒有被任何一個困難給嚇住,而是一個一個把他們給解決了,我替他們說“謝謝”!好了,回教室看《喜洋洋和灰太狼》的動畫片好不好?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 13

        教學重點:

        1、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能掌握5以內加法珠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

        5以內珠算的理解和運用。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在學生掌握5以內的加法的`同時,讓學生能學會珠算5以內的加法。

        3、激發(fā)學生學習珠心算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方法:

        講授法、練習法等

        教學準備:

        課件、一把打算盤、學生每人一把小算盤、練習題單。

        教學過程:

        一、課前訓練

        1、撥珠訓練 雙手同撥19

        2、聽數(shù)撥珠(訓練直加) 1+1 1+2 1+3 2+1 2+2

        二、新課教學

        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到花園去逛一逛,小朋友們想去嗎?

        1、出示課件(例2)

        2、引出算式 3+2

        3、通過設疑引出計算3+2的方法。

        (1)用數(shù)數(shù)的方法算出得數(shù)。

        (2)從第一個加數(shù)3起,接著數(shù)4,5的方法算出得數(shù)。

       。3)用數(shù)的組成算出的數(shù)(3和2組成5)。

        4、指導書寫:3+2=5

        5、鞏固練習。

        三、珠算教學

        (一)學習兒歌(為珠算做準備) 1和9做朋友, 2和8手拉手, 3和7好兄弟, 4和6結友誼, 5和5不分離。

        1、師教學生讀兒歌。

        2、請學生說說兒歌中那些數(shù)字是朋友。

        3、鞏固記憶。

        (二)5以內的珠算教學

        1、出示例2算式

        3+2

        2、師生回顧計算方法。

        3、今天老師再教小朋友們一個更直觀方法,想學嗎?引出珠算。

        4、出示算盤

        5、引出珠算加法的寫法:3+2

        6、師教授珠算方法

       。1)先不入3

       。2)指導加2不夠,就下2的補數(shù)8。(板書加2下8)

        (3)指導學生完成2 +3

       。4)引出加3不夠,就下3的補數(shù)7.(板書加3下7)

       。5)鞏固練習兩個口訣。

        7、完成練習題

        1、口算練習。

        開火車說得數(shù)。

        2、珠算練習。

        抽學生上臺撥珠。

        3、口算與珠算比試。

        一半學生口算,一半學生珠算,比誰算的又對又快。

        四、畫珠訓練

        學生拿出題,師說口訣,學生看算盤畫珠。

        五、心算訓練

        +1 +1 +2

        師讀數(shù),學生聽。并把答案寫在紙上。

        六、小結

        七、作業(yè)布置

        完成數(shù)學書18頁的活動1、2題。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 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4、25頁例題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shù)學交流意識。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

        知道加法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5個圓片、5根小棒。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美的引入

        背一背5以內數(shù)的合成與分成。

        二、美的發(fā)現(xiàn)

        1.引導觀察,感知加法的含義。

       。1)用電腦反復演示,讓學生感知到:把3只紅汽球與1只藍汽球放到一塊兒。

       。2)你能說說圖的意思嗎?

        教師引導學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師說明: 3只紅汽球和1只藍汽球放到一塊兒就是合起來的意思。(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

        2.學習加法算式。

       。1)由汽球的數(shù)量抽象出數(shù)字3和1。

        (2)教師說明:把3和1合起來,在數(shù)學上我們用符號+來表示,教師板書+。

       。3)引導學生數(shù)一數(shù)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數(shù)字幾表示?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板書=,并在等號后面寫上4。

       。4)教師進一步說明:把3和1合起來,用加法計算。(板書:加法)

       。5)讀加法算式。

        教師范讀,同桌互讀,學生自己讀。

        3.看圖說算式的`意思。

        觀察24頁做一做的三幅圖,說說這三個加法算式分別表示的意思。

        4.觀察25頁上圖,請學生說說圖意。

        原來有3只松鼠,又來了2只松鼠,現(xiàn)在有幾只了?把3只和2只合起來,用加法算式怎么寫?3+2。

        想想,合起來是多少?

        匯報:

       。1)數(shù)數(shù)的方法,1、2、3、4、5,共5只。

        從3接著數(shù),4、5。

       。2)利用數(shù)的組成,3和2組成了5。

        三、美的升華

        1.看圖,填得數(shù)。

        2.看圖擺一擺,填一填。

        投影出示25頁做一做的第2、3題,學生邊擺邊口述。進一步加強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3.聯(lián)系生活,豐富聯(lián)想。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ㄒ龑W生通過看算式,擺小棒,進一步理解加法含義。)

        四、小結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幼兒園中班《5以內加法》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10以內的加法》(精選7篇)03-18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活動教案《5以內的序數(shù)》02-25

      幼兒園中班教案《5以內的序數(shù)》01-18

      幼兒園中班《5以內的序數(shù)》教案04-21

      幼兒園中班加法教案03-27

      5以內的加法教學設計(精選10篇)09-15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活動教案《5以內的序數(shù)》(3篇)07-04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5以內的數(shù)教案12-24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得數(shù)是5的加法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