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视频在线观看,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手机版,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 <sup id="fgl9g"></sup>
      <legend id="fgl9g"><abbr id="fgl9g"><thead id="fgl9g"></thead></abbr></legen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2-06-28 08:45:3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編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編6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本活動是利用小朋友常見的、比較熟悉的物體——太陽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利用太陽這個支架,使幼兒獨立完成作品,在這作畫的過程中達到以下的兩個教學目標。

        一、目標 1 能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太陽下發(fā)生的故事,學習合理的布局畫面,并能大膽地講述繪畫的內容。 2、知道太陽與人、動物、植物的關系。萌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準備:白紙、蠟筆、太陽的掛圖。

        三、過程

        1、猜謎引出課題!坝袀老公公,天亮就出工,有朝一日不見它,不是下雨就刮風。”(太陽)。

        2、幼兒簡單講述太陽與人,動物,植物的關系。

       。1)、知道太陽給我們光明,有了太陽,就有白天,人們可以愉快的生活,太陽供給我們溫暖和熱量,使地球上的動物、植物正常生長。

       。2)、出示太陽,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太陽下的故事。

        3、幼兒自由作畫,教師視指導。

       。1)、引導幼兒把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

       。2)、提醒幼兒注意畫成的布局的合理,畫出主要特征和某些細節(jié)。

        4、講評 (1) 請個別幼兒把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講述給小朋友及老師們知道。

       。2) 幼兒開火車去互相欣賞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合作交流學習7的分解與組成,感知數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讓幼兒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共同學習、發(fā)展,充分體驗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快樂。進一步感知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3、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與運算能力。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掌握6種分和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幼兒發(fā)現分合式中遞增遞減規(guī)律和互換規(guī)律。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磁帶《我的朋友在哪里》,玻璃彈子,磁性吸鐵,吸管,鉛筆,羊骨頭,各種圖形,紐扣,果凍盒,各種圖片(與幼兒人數相當),幼兒操作材料(過生日)。

        活動過程

        1、復習6的組成 拍手游戲:師:嗨嗨,我的1球碰幾球?幼兒:嗨嗨,你的1球碰5球。師:小朋友我問你6可以分成2和幾?幼兒:朱老師我告訴你6可以分成2和4。

        2、學習7的分解。

       。1)讓幼兒自主探索7的分解組成。將幼兒分成8組,每組幼兒不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自主探索7的分解組成,記錄分合式,并在集體面前表述。

        (2)創(chuàng)設情境,并出示課件:

        7只小豬在玩,讓幼兒看圖片找出小豬的不同,并寫出分合式。讓幼兒看分合式,教師引導幼兒體驗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知道總數總比部分數大。

       。3)出示花的圖片讓幼兒區(qū)分花的不同,進一步學習掌握7的分解組成。

       。4)出示漂亮的魚圖片讓幼兒分解,加強對7的分解組成。

        3、出示課件,引導幼兒學習7的分合式,了解分合式的前后兩個數之間的遞增和遞減的關系,知道前面的數不斷增大1,后面的數不斷減小1,總數不變。通過讀一讀、看一看、說一說,使幼兒進一步了解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4、玩游戲:拍手問答

        教師:小朋友我問你7可以分成1和幾?幼兒:朱老師我告訴你7可以分成1和6。鞏固幼兒對7的分合的掌握。

        5、玩游戲:“找朋友”加強對7的分解組成的學習掌握。

        每位幼兒手拿一張卡片,聽《找朋友》的音樂開始找朋友。(兩個幼兒拿的卡片上的實物圖數量合起來是7,就是自己的朋友。)

        6、小組對抗賽,鞏固掌握7的分解與組成:將幼兒分成三組,教師出示課件題卡讓幼兒搶答比賽,看哪一組獲勝,并獎勵。

        7、完成幼兒操作材料上的練習。

        8、評價幼兒參與活動及完成操作情況。

        教學反思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數學知識對于孩子們是枯燥乏味的,只有他們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習起來才能樂此不疲。本節(jié)課我從幼兒已有知識出發(fā),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通過游戲、動手操作和小組對抗賽,讓幼兒自主探索掌握7的分解與組成。下面我談談在教學7的分解與組成時的幾點體會:

        一、小組合作,動手操作,自主探索。

        在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準備了很多可操作材料。開始,我將幼兒分成了8組,每組不一樣的操作材料,讓孩子們小組合作,動手操作,自主探索7的分解,并用分合式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探索操作時,孩子們積極主動的操作著自己組的材料,想盡一切辦法將材料分成兩份,并記錄操作結果。有的組記錄的分合式都重復了,可是孩子們還在不停的操作,個別能力強的幼兒發(fā)現有重復記錄的分合結果在不停的提示。有個別小組的幼兒不知從何下手,在我的指導下,他們能自己動手操作,探索7的分解。孩子們在同伴的合作下動手操作、自主探索,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

        二、以游戲為主線,引起幼兒探索掌握數學知識的奧秘。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也是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要,幼兒通過各種游戲獲得知識,受到教育。本次活動,幼兒已有了6以內數的分解與組成的概念,我在活動開始設計了拍手游戲。幼兒對拍手游戲特別感興趣,玩游戲時,幼兒都能注意力集中,準確地對出老師的問題。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的興趣;顒又,為了加強幼兒對7的組成的掌握,同樣,我又一次運用了拍手游戲,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游戲—找朋友,不但讓幼兒點數了卡片上的物體的數量,還使他們體驗了有朋友的快樂。游戲是本次活動的主線,即讓幼兒玩了游戲,從游戲中體驗了學習的快樂,達到了自主探索學習的目的。

        “學中玩”、“玩中學”,讓幼兒在自主操作中探求知識,在游戲中感受數學知識的奧秘,在比賽中培養(yǎng)幼兒的競爭意識,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及圖片來培養(yǎng)幼兒的主動探究能力,讓幼兒在輕松、愉悅、自主的范圍中掌握了7的分解與組成,并能很好地了解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百科:分解,數學名詞,即和差化積,其最后結果要分解到不能再分為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讀重點字詞"蓮葉""東""西""南""北"。

        2、喜歡閱讀古詩《江南》,能夠理解詩歌內容。

        3、通過游戲進一步增強同伴間的感情。

        4、閱讀江南,能細致的觀察畫面,大膽的表述對江南的理解。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認讀字詞"蓮葉""東""西""南""北"。

        活動難點:

        掌握詩歌內容。

        活動準備:

        1、字卡:綠色的東、紅色的西、橘色的南、白色的北、蓮花、蓮葉、蓮蓬和蓮藕。

        2、蓮花池掛圖一幅。

        3、江南課件。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活動。

        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猜一種花)引出蓮花、蓮葉、蓮蓬和蓮藕,出示圖片并配上相應的字卡。

        師:你們在哪里看到蓮花、蓮葉的.?(出示掛圖,認讀"江南")

        二、認識重點字詞。

        1、出示"蓮葉"師:這兩個字叫蓮葉,在這首詩里有沒有蓮葉這兩個字。(請幼兒上來找,并用筆把它圈起來。)一起認讀。

        2、認讀"東""西""南""北"。

        師:(出示字卡)小朋友認識他們嗎?在這首詩里找一找。

        如:"東"詩里哪個字和它一樣,把它圈起來,讀一讀并學組詞----東門、東面、東方、東風、東京、東北------如以上的方法學習"西""南""北"。

       。榱俗層變耗茌^清楚地區(qū)分字,加上色彩,如:西瓜紅,出示紅色字卡"西",并讓幼兒跟說;冬瓜綠;南瓜黃;北方冷。)

        3、游戲,復習鞏固字詞"蓮葉""東""西""南""北"。

       。1)游戲1:魚兒游得對不對。

        游戲玩法:請兩個小朋友做蓮葉,其他小朋友做小魚,師扮演魚媽媽,活動室貼有"東南西北"的字。全體幼兒朗誦詩歌,魚媽媽、魚寶寶邊聽詩歌邊往蓮葉的四個方向游。

       。2)游戲2:團結一致躲鱷魚。

        游戲玩法:配班教師扮演大鱷魚,師生扮演小魚。引導幼兒邊念詩歌邊游戲,念到哪句,就游到哪個方向的大蓮葉下躲起來。

        三、認讀古詩。

        1、指著掛圖教師帶幼兒邊認字邊讀古詩。

        2、幼兒通過觀看《江南》的動畫片,理解詩歌內容。

        3、教師引導幼兒去回憶詩歌中的詩句。

        提問:這首詩歌真美。誰記住了這首詩歌的名字?你喜歡哪句?還喜歡哪句?

        4、幼兒看動畫(動畫沒有聲音)再次朗誦詩歌。接龍游戲念詩歌。

        5、小結詩歌內容:江南的蓮葉很多,蓮葉長的非常茂盛,池塘里的小魚在蓮葉之間游來游去做游戲,一會兒游到蓮葉的東面,一會兒游到西面,一會兒游到南面,一會兒游到北面。江南真美呀!

        四、拓展幼兒的知識面。

        師:你們去過江南嗎?李老師帶你們去看一看。江南有許多地方,比如:蘇州的園林、杭州的西湖、鎮(zhèn)江的焦山、還有我們的揚州瘦西湖都有美麗的景色,最美的還是我們的揚州。(看課件讓幼兒欣賞)

        園長點評:

        運用多媒體教學,幼兒在朗誦中學習,在表演中識字,孩子們較順利地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愉快地完成了學習內容。

        其實古詩對于5-6歲的孩子來說學習起來比較難,但只要方法得當,利用現代化的腳下手段,實施起來一點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難。

        活動反思:

        孩子在識字活動和游戲活動過程中都比較感興趣。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實施,能完成目標任務,通過活動開展,發(fā)現活動的知識點很多時間較長,如果此活動針對大班幼兒來開展就更好了。

        小百科:江南,是指地理區(qū)域,顧名思義,意為長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里特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先秦時期,江南屬漢地九州,被中原稱為"吳越" 。江南以才子佳人、富庶水鄉(xiāng)、繁榮發(fā)達等著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捕捉細節(jié),大膽推測和表達故事內容。

        2.懂得家中事情要共同分擔。

        3.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演示文稿),繪本圖片,黑板,小鈴。

        2.人手一本《朱家故事》繪本,用長尾夾夾住繪本的后半部分。

        活動過程:

        一、閱讀封面,探究朱家故事興趣

        1.回顧拍全家福的經驗。

        師:你們拍過全家福嗎?心情怎么樣,表情是怎樣的?

        2.發(fā)現朱家全家福的與眾不同。

        師:照片上分別是朱先生、朱太太和兩個孩子。你覺得這張全家福怎么樣?(出示PPT畫面,引導幼兒觀察人物表情、動作的不同尋常。)

        小結:朱家所有重量都壓在朱太太一人身上,朱太太心情一點也不好。一起看《朱家故事》,找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

        二、朱太太不快樂的原因

        1.幼兒閱讀前半部,尋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

        (朱家父子在做什么,朱太太又在做什么。)

        2.分類梳理朱家父子和朱太太所做的事情。

        師:朱太太為什么心情不好?這一家人都在做什么呢?從第幾頁發(fā)現的?

        小結:全家人的事情都由朱太太一人做,朱家父子從不分擔,難怪朱太太悶悶不樂。

        三、感受朱太太離開家后朱家的變化

        1.朱太太離開的原因。

        師:有一天,朱先生和孩子像平時一樣打開家門,可是沒有人迎接他們,家里靜悄悄的。壁爐上留著一封信,寫著“你們是豬”……

        師:朱太太為什么說朱家父子是豬?

        小結:朱太太覺得朱家父子三人太懶惰了,跟豬一樣,所以離家。

        2.沒有朱太太的朱家生活。

        師:朱太太離開家后有人做家務嗎?有什么變化?打開長尾夾閱后半部,找找朱太太離開后朱家的變化。

        (幼兒自由閱讀圖書第15頁。)

        3.感受朱家的變化。

        師:朱家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人物有變化嗎?環(huán)境呢?為什么畫家要把這些全都畫成豬的樣子?

        小結:朱太太離開家后,家里又臟又亂,就跟“豬”的家一樣。

        4.體會“共同承擔”的意義。

        師:他們最希望誰回來?為留住朱太太,父子三人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四、完整欣賞,懂得共同承擔的道理

        1.完整欣賞故事。

        (幼兒邊看PPT邊聽教師講述故事。)

        師:父子三人共同承擔家務,表情怎么?朱太太現在心情怎樣?

        小結:全家人共同承擔,才能幸?鞓!你喜歡現在的朱家嗎?

        2.聯系生活實際,表達“我也會分擔”。

        師:你們家里的家務都是誰做?你會幫爸爸媽媽分擔哪些事情?

        小結:全家人一起分擔家務是幸福快樂的。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讀圖是從畫面關注本質,所以提問更要精準、巧妙,且直指目標。

        1.有理有據地推測。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關注圖片,并停下來分析,理解畫面信息所反映的各種關系。幼兒能根據畫面背景推測角色的關系,能根據角色動作、神態(tài)推測角色的心理,能隨著畫面推測畫面與畫面之間的關系,正是有了這樣的引導,幼兒的推測變得有理有據了。

        2.自信大膽地表達。在教師與幼兒的互動交流中,教師的提問要精巧,對于幼兒的回答,教師都給予積極、正面的回應,回應的內容或概括、提升、總結,或質疑。這對幼兒是肯定和鼓勵,使幼兒的表達更自信大膽了。

        3.全面深刻的理解。在教師的引導下讀圖,幫助幼兒真正理解了繪本的內容,因為只有幼兒自己觀察圖片、理解圖片,才能真正領會圖片的意義,從而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故事內容。

        繪本中處處充滿著機智以及視覺上的幽默,他們完全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細細體會,并能充分享受到類似于偵探游戲的樂趣,挖掘出許許多多隱藏在畫面中,不合理卻饒有興味的細節(jié)。活動不僅僅停留在浮于表面的視覺笑話上,教師的用心是要藉此引發(fā)孩子去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知道家務事要共同分擔,愿意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參與設計、制作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做事的自信心。

        2.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設計并制作生日卡,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祝福的話。

        3.讓幼兒初步了解生日卡的用途。

        活動準備

        1.Ppt課件:生日卡

        2.準備幼兒用的各種紙、彩筆、剪刀及輔助材料等。

        音樂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課件欣賞:生日卡

        1.引導幼兒從賀卡的形狀、顏色、圖形等方面進行觀察比較,

        感受生日卡的制作的美。

        2.引導幼兒討論生日卡的用途、主要制作材料和方法。

        誰能說說生日卡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

        3.通過觀察比較引導幼兒交流:

        你最喜歡哪種賀卡?為什么?

        二、了解生日卡的用途

        1.激發(fā)幼兒自制生日卡的興趣和愿望。

        東東小朋友的生日馬上就要到了,我們制作生日卡向他表示祝賀好嗎?

        2.你準備制作一張什么樣的生日卡?

        你想對東東說句什么祝福的話?

        三、制作生日卡

        1.教師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賀卡。

       。1)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和工具,進行制作裝飾。

       。2)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四、交流生日卡的制作

        1.播放音樂:祝你生日快樂

        2.請幼兒將自己制作的賀卡送給喜歡小朋友。

        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說一句祝福的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嘗試將物體按形狀和顏色兩種特征進行分類。

        3.會正確使用粘貼的方法嘗試制作夾心餅干。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圖形的不同,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難點:動手做夾心餅干

        活動準備

        不同色的彩色紙、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卡片若干、漿糊等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餅干。

        1.出示三盆餅干引導幼兒觀察餅干外形。

        師:你們的餅干有這么多形狀,那他們都是什么味的?聞一聞!嘗一嘗!

        二、做一做餅干。

        1.出示夾心餅干。

        師:這塊餅干和我們剛吃的餅干有什么不一樣?這是什么餅干?兩塊餅干的形狀一樣嗎?

        2.討論制作方法。

        師:它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3.提出要求,示范制作。

        師:做夾心餅干有個要求:先看看自己手上的標記,根據標記找到做

        4.幼兒自由制作,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看清標記。

       。2)幫助能力弱的孩子一起制作餅干。

        三、給小動物送餅干。

        1.香香的餅干做好了,看小動物聞到香味都來了,把我們做的餅干送給他們吧!

        2.怎么送?(引導幼兒討論:小動物前面是什么標記,就送什么餅干。)

        3.師示范送(小白兔我送你吃紅色的圓餅干)

        4.幼兒送餅干

        5.共同檢查:我們看看餅干都送對了嗎?

        教學反思

        1、以吃餅干來引出課題,幼兒興趣很濃,在嘗嘗,說說中,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在做餅干游戲中嘗試將物體按形狀和顏色兩種特征進行分類。孩子們學習得很輕松,效果較好。

        2、孩子們在合作方面不太理想。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幼兒園大班禁煙教案04-17

      畫圓幼兒園大班教案01-02

      幼兒園大班《竹竿》教案01-06

      幼兒園大班漢字教案01-07

      太陽幼兒園大班教案01-04

      幼兒園大班《等分》的教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