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视频在线观看,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手机版,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 <sup id="fgl9g"></sup>
      <legend id="fgl9g"><abbr id="fgl9g"><thead id="fgl9g"></thead></abbr></legen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2-05-22 14:21:3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七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七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shè)計意圖

        神奇的童話世界讓幼兒向往和迷戀。在語言活動中,故事表演深受幼兒的喜愛,這種形式給幼兒提供了許多運用語言的機會。他們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角色、制作道具、參加排練,學會了遵守規(guī)則、合作互助,又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大膽講話,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

        2.初步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情緒變化,嘗試表演故事。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樂曲《啤酒桶波爾卡》等。

        活動重點及難點

        重點: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較準確地表達意愿。

        難點: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情緒變化,主動參與表演活動。

        活動過程

        1.演示動畫課件,鼓勵幼兒積極猜想并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

        幼兒跟音樂自由入座,教師與幼兒談話引出話題。教師提問:請小朋友把看到的故事講給大家聽,看到什么就講什么。

        2.教師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首先,教師與幼兒共同講述故事。教師提問:小朋友們都講了故事,老師也想講講這個故事,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講。

        其次,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引導幼兒練習對話。教師提問:小老鼠想和啤酒桶跳舞,可啤酒桶為什么不高興?大家想想辦法讓啤酒桶高興起來。小老鼠會和啤酒桶說什么悄悄話呢?(教師要幫助幼兒體會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緒變化,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對話,提醒幼兒注意對話的語氣)再次,引導幼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編動作。

        3.讓幼兒嘗試表演故事,并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活動。

        討論表演故事時的有關(guān)規(guī)則。根據(jù)幼兒的意愿分配角色,教師組織表演并旁白故事。鼓勵幼兒對自己和同伴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價并對如何才能更好地表演提出建議。

        4.根據(jù)討論的建議,鼓勵幼兒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如:如何制作道具、布置背景等,為下次排練做準備。

        活動延伸

        幼兒用自己制作的道具在表演區(qū)中繼續(xù)排練。

        活動反思

        以上活動設(shè)計是在與同事們的共同討論下經(jīng)過反復修改定下來的,可是在實施活動時還是遇到了許多值得反思的問題。

        一是教師提問的有效性。大班幼兒語言的發(fā)展已經(jīng)達到一定的水平,我在設(shè)計提問時注意每次提問的有效性。如:“小朋友看到是誰來了?她來干什么?”“啤酒桶不能和小老鼠跳舞,它的心情怎么樣?表情會怎么樣?”等。讓幼兒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說出來并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可以讓其再說一遍,讓其他幼兒加強記憶。幼兒的思維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干擾,在活動中很常見的現(xiàn)象是,一個幼兒說出答案后其他幼兒都跟著他說,沒有自己的想法,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給予引導。如,在活動中幼兒看到動畫片中的仙女后,教師問:“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幫助啤酒桶?”大部分幼兒都說請仙女來幫忙。因此我就提醒幼兒:“如果是我就會請孫悟空來幫忙!庇變厚R上就想出來“請魔法師、請如來佛、找一只有魔法的筆來畫”等方法?傊,活動中教師一定要設(shè)計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提問。

        二是幼兒的參與性。教師在進行教育活動時一定要把幼兒放到第一位,不能在活動中出現(xiàn)教師只顧進行設(shè)計好的活動環(huán)節(jié),而不顧及幼兒的反應。本次活動的每一步都考慮要為幼兒足夠的空間來參與。開始時讓幼兒進行猜想,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接著,教師通過生動的講述和肢體語言,引導幼兒傾聽、模仿。然后,鼓勵幼兒間相互練習對話,并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為下一步的表演打下基礎(chǔ)。最后,在表演部分請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角色,并討論表演的要求。整個活動中幼兒都是主動而快樂地參與其中。

        三是教師的感染力。教師積極、誠懇和熱情的態(tài)度能很好地感染幼兒。在活動中,我經(jīng)常用商量的口吻和幼兒說話,讓幼兒感到師幼之間的平等。在表演時,我讓幼兒給我也安排一個角色,他們幫我安排了旁白和太陽的角色,原因是我穿著紅顏色的衣服、個子高、很漂亮,等等。教師的參與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這次教育活動讓我領(lǐng)悟了許多,在日常工作中有多少教育契機需要我們?nèi)ネ诰颍@就需要教師都來做有心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遇到高興,不高興的事都可以向他人傾訴。

        2.能體驗他人情感,關(guān)注他人,分享他人的開心,不開心,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引導幼兒應該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

        4.會用簡筆畫的形式表現(xiàn)人們高興和不高興時的樣子。

        活動準備:

        1.課前請家長協(xié)助幼兒記錄自己在一周中有哪些不高興、高興的事2.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

        3.律動:《表情歌》《多愉快》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律動《多愉快》

        導入:小朋友們,做完這個律動你們覺得心情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出一些表示心情愉快的詞,如:開心、高興、快樂等)二、基礎(chǔ)部分:

        1.提問:在小朋友們的生活和學習中,你們還經(jīng)歷過哪些愉快的事?說一說,讓小朋友們和你一起分享好不好?

        2.小朋友們真幸福,你們有過這么多高興的事開心的事。但是,我們不可能事事都順心,你們遇到過哪些不順心的事,說出來,讓小朋友們幫你想想辦法,好不好?

        3.生活中誰都會遇上煩心事,誰都有不愉快的時候,當你遇到煩惱的事時,你會怎么讓自己變得快樂?

        教師小結(jié):每天我們都應該以快樂的心情去面對每一件事。

        我們不高興時,可以告訴老師,小朋友,讓大家?guī)椭;還可以聽聽音樂、跟爸爸媽媽說說、好好睡一覺、看個動畫片、到室外去散散步、等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解讀圖畫中長頸鹿和鱷魚因不同特點而帶來的樂趣,體會天生一對的美好。

        2、觀察了解生活周圍的配對,感受朋友、親人、師生之間和諧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天生一對》故事課件;

        2、背景音樂、游戲音樂。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介紹故事書《天生一對》,引出"一對"的意思。

        二、播放PPT,請幼兒給生活中的一些物品進行配對并說說配對理由。

        教師小結(jié):無論他們的樣子是相同的還是不同的,只要有理由就可以配成一對。

        三、播放PPT,教師講述故事《天生一對》。

        1、師:故事里的這兩個朋友鱷魚先生和長頸鹿小姐雖然長得那樣的不同,但是他們是一對,而且是非常般配的一對,為什么說他們是般配的一對呢?(播放PPT,蕩秋千、逛糖果店、拋硬幣)

        2、請幼兒來說說在幼兒園里跟哪位伙伴是天生一對,并說說理由。

        四、游戲:誰最般配

        分別請幾對幼兒上來,學故事里的主人公那樣,用左右或前后、上下的動作姿勢比比誰最般配,坐在下面的幼兒做裁判。

        五、教師繼續(xù)講述故事《天生一對》至結(jié)尾。

        六、師:孩子們你們家里有誰是天生一對的呢?你們的爸爸媽媽是天生一對的嗎?為什么?

        七、游戲:天生一對。

        幼兒兩兩為一組,聽音樂做律動,音樂停止,聽教師的口令將兩人身體的某個部位粘在一起,如:教師說"手掌",兩人就要把兩人的手掌粘在一起。

        八:延伸活動:游戲——口香糖,粘哪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激發(fā)幼兒玩沙包的興趣,想出玩沙包多種方法。

        2、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鍛煉幼兒手、腳靈活性。

        3、促進幼兒骨骼、肌肉的發(fā)展。

        4、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5、樂于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教學準備:

        1、沙包、墊子。

        2、玩沙包活動計劃:(1、游戲傳沙包、2、踢沙包、3、左右手拋接沙包、4、 自拋自接、5、膝蓋夾沙包跳游戲、6、游戲丟沙包、7、頭頂住沙包、8、投沙包玩法、9、幼兒自由玩)

        教學過程:

        1、傳沙包

        幼兒站立成縱隊,前面的幼兒拿著一個沙包傳給第二個,第二個傳給第三個依次傳遞,老師放上音樂,音樂一響開始傳,音樂一停沙包停止傳遞,這時沙包在誰的手里誰就表演一個節(jié)目。

        2、踢沙包

        玩法:讓幼兒把沙包放在腳上使勁往外踢。比比看,看誰踢的遠

        3、左右手拋接沙包

        玩法:教師示范,用一只手把沙包拋起另一只手接住,自己左右手交替拋接沙包。

        4、自拋自接

        玩法:兩手托著沙包,頭仰起使勁向上拋,沙包落下時盡量用手接住。

        5、膝蓋夾沙包跳

        玩法:游戲的人分成兩隊,用膝蓋夾住沙包,然后向前跳,跳約3米的距離,然后跑回傳給第二個幼兒。

        6、丟沙包

        玩法:讓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坐在地上,讓其中的一名幼兒將沙包輕輕放到另一個幼兒的背后,放下沙包的幼兒圍著圈快跑,收到沙包的幼兒拿起沙包快去追,前面快跑的幼兒要跑到收到沙包的幼兒的位置坐下,如果被追上這個幼兒要到圈內(nèi)表演節(jié)目,依此進行。

        7、頂沙包

        孩子把沙包平方在頭頂上,向前走動,使沙包不掉下來,鍛煉孩子的平衡能力。

        8、投沙包

        玩法:

        (1)讓孩子站在圓圈上,手拿沙包投擲到圓圈中,左手和右手交換著練習。

       。2)在一定的距離內(nèi),讓幼兒向另一頭的圈內(nèi)投包。玩時可以不斷將另一頭的圈縮小或換成墊子。

        9、幼兒自由玩,老師為整個活動配上合適的音樂。

        教學反思:

        讓每個孩子都能積極主動的玩起來,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不用懷疑的;顒又杏變耗軌蚝苡淇斓倪M行游戲,能夠聽從教師的口令完成動作。吸引幼兒興趣,符合幼兒園指導綱要精神;顒又谐浞终{(diào)動了幼兒的積極性,發(fā)揮了幼兒做為活動主體的作用。

        不足之處:

        活動對于大班幼兒相對比較簡單,幼兒活動量不大,教態(tài)過于嚴肅,應該用些兒話,這樣就會更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滿足幼兒娛樂興趣。

        當一名幼兒園教師很容易,但要當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卻是難上加難。不管上的是什么內(nèi)容,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設(shè)計巧妙,才能吸引幼兒的眼球,把注意力集中。

        小百科:沙包是中國大陸地區(qū)中小學體育課上用以練習投擲的一種器材,一般在用厚布織成的小袋中填入干黃沙,體積稍大于棒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四份。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fā)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紙:圓形、正方形、長方形。

        2、實物:餅干

        3、數(shù)學練習冊

        活動過程 :

        一、集體活動

        1、用變魔術(shù)的形式引入課題。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魔術(shù)師,現(xiàn)在請魔術(shù)師為我們表演變魔術(shù),好嗎?

        2、教師出示一根繩子。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繩子)多少根繩子?(一根)小朋友想學魔術(shù)師變魔術(shù)嗎?

        師:魔術(shù)師可以將一根繩子變成四根,你們信嗎?

       。1)請個別幼兒表演變魔術(shù),先將一根繩子變?yōu)閮筛粯娱L的繩子。

       。2)再請個別幼兒表演變魔術(shù),由兩根繩子變?yōu)樗母粯娱L的繩子。并說說你是怎樣變來的?你是怎么知道它們是一樣長?

        3、教師示范圓形的四等分。

        教師繼續(xù)以變魔術(shù)的形式出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材料紙,請幼兒示范。

        師:請小朋友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樣大,以及原來的`圖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個大?哪個?

        4、幼兒操作,請幼兒探索各種圖形的四等分的多種不同方法。

        5、教師在黑板上示范用筆將圖形四等分。

        二、個別活動

        師:請小朋友把練習冊打開到43、44頁。

        師講述操作要求:1、下列每組圖中的物品是四等分嗎?把正確的圈起來。

        2、將下列圖形四等分,有幾種方法?用筆畫線。

        三、活動評價 師:請做好的小朋友和好朋友說說你是怎么做的?(幼兒交流)

        師:真會動腦筋,講得真不錯。

        四、延伸活動 師:請小朋友課后區(qū)域活動的時候可以玩一玩《賣餅干》的游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一、通過故事《郊游》,引起幼兒興趣,復習10的加法運算。

        師:今天天氣真好,兔媽媽帶著小兔去郊外郊游,小兔很開心拉著媽媽的手走在草地上。

        1、出示課件,加法運算:8+1=? 9-7=? 10-2=? 7+3=? 5+5=?

        師:小兔看見了許多美麗的氣球,它很要氣球,可是氣球上面有幾道題目難倒了小兔,我們一起小兔。

        二、在10以內(nèi)加法運算的基礎(chǔ)上,知道加法互換的原理,學習另一種題型。

        1、(出示課件)師:小朋友幫助小兔拿到了氣球,草原上飛來了許多蜻蜓。花叢里有9只蜻蜓,又來了1只,現(xiàn)在花叢里一共有多少只蜻蜓?我們可以列一道什么算式?幼兒列式計算:9+1=10。

        2、教師引導孩子理解兩個部分量的交換關(guān)系。

        師:其實我們還可以列出另外的一種算式:1+9=10。(教師簡單講解總量和部分量的關(guān)系)因為10可以分成1和9,或9和1,因此它們兩個數(shù)字交換位置總數(shù)不變。

        3、通過以上的學習,出示課件(小鴨)讓孩子進一步的理解兩個部分量的交換關(guān)系。師:小兔和媽媽走到河邊看到了許多小鴨。

        4、利用課件,在理解部分量的交換關(guān)系基礎(chǔ)上,學習加法的另外一種題型。

        師:兔媽媽看到小朋友學會了這么多的本領(lǐng),它想考考小朋友,你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

        (出示課件汽車和皮球,引導孩子學習題型:3+()=7,并運用減法算式或交換部分量的關(guān)系計算結(jié)果)

        三、復習10以內(nèi)的減法運算,理解兩個部分量交換的關(guān)系。學習另一種題型。

        1、師:猴子媽媽要小猴子去果園里摘些水果,小猴子很高興地出門了。

       。ǔ鍪菊n件)樹上原來有多少個桃子?小猴子摘了多少個?現(xiàn)在樹上還剩下多少個桃子?我們可以列一道什么算式?請幼兒口述并計算減法算式:10-3=7,算式中的10、3、7各表示什么意思?還能怎么列?10-7=3。

        2、出示課件,學習另外一種題型。

        師:回家路上,小猴在路邊摘了些花,原來路邊有幾朵花,小猴摘了幾朵?還剩下幾朵?我們可以列一道什么算式,請幼兒根據(jù)圖意列出兩道9的減法算式:9-()=2,9-()=8。

        四、通過游戲掌握10的加減法運算的各種題型。

        師:天黑了,兔媽媽、小兔、小猴子要回家啦,可是在回家的路上被大灰狼設(shè)下關(guān)卡。

        1、游戲《闖關(guān)》,出示地刺,讓幼兒快速計算出相應10的加減法運算題,就能通過。

        2、游戲《過河》,出示算術(shù)題,請幼兒看著計算題填上相應的得數(shù),就會出現(xiàn)木樁過河。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shè)計意圖:

        一次泥工活動,有的幼兒選的是沒用過的圓柱體的新橡皮泥,有的幼兒用的是用過的被團成球體的橡皮泥。很快孩子們之間就發(fā)生了爭執(zhí),有的說圓柱體的橡皮泥大,有的說球體的大。爭執(zhí)無果,孩子求助于我。最后在我的啟發(fā)引導下,孩子們把橡皮泥都團成了球體并進行了比較,發(fā)現(xiàn)原來大家的橡皮泥是一樣大的。雖然解決了爭執(zhí),但由此我意識到,幼兒由于年齡小,邏輯思維能力差,對體積守恒的概念認識不夠,因而在實際生活中會出現(xiàn)許多認識上的錯誤,所以我設(shè)計并組織了該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生活中的物體體積的大小不會因位置、方向或形態(tài)的變化而變化。

        2.嘗試用體積守恒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發(fā)展幼兒的判斷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1.座位擺成半圓形。

        2.在科學活動區(qū)擺放積木、橡皮泥、泥工板、泥工工具、水果、水果刀等以備操作。

        3.大蘋果、香蕉各一個,水果刀一把。

        4.圖片、筆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

        活動過程:

        一、老師與幼兒一起玩游戲“變變變”。

        在指定范圍內(nèi)大家邊走邊拍手說兒歌“我變我變,我變變變!碑斈畹阶詈笠粋“變”字時,幼兒根據(jù)想象做任意動作并保持不變。如小兔、小狗等動物,大山、小花等自然物體,看書、做操等動態(tài)姿勢等。老師拍手,幼兒恢復立正姿勢,重復游戲。

        二、每一遍游戲后請幼兒說說自己模仿的是什么

        并提問幼兒:雖然大家變成了大山、小兔子、房子……但還原后你覺得自己有變化嗎?有沒有長高、變矮?有沒有變胖、變瘦?你有沒有多個小腳丫?有沒有少個小耳朵呢?(每次提問孩子們都會邊哈哈大笑邊說“沒有”,還用動作證實)

        小結(jié):原來不管我們做什么樣的動作還原后都和原來一樣,沒有變化。

        三、再次和幼兒玩游戲“變變變”,一起變成小貓輕輕走回自己的座位。

        四、講故事《蘋果變多了》(故事附后)。

        教師邊講故事邊操作演示切蘋果。講完后根據(jù)故事提問:小熊的蘋果真的變多了嗎?根據(jù)幼兒的回答,老師把切開的蘋果多次合起來再分開,以幫助幼兒判斷分析。

        師幼一起討論、小結(jié):雖然蘋果被切成了四塊,但合起來后還是原來那個蘋果,沒有變多,也沒有變少。

        五、游戲“變了嗎”。

        1.先從正面觀察教室里鋼琴、電視機、桌椅等,再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最后回到正面,看看他們有無變化。

        2.教師用五塊大型積木先后搭建成房子、小橋、小汽車等,請幼兒判斷積木雖然搭成了不同的造型,但積木的數(shù)量、大小、多少有無變化。

        3.幼兒任意玩橡皮泥,塑好一個造型后就還原,看橡皮泥是否有變化,有沒有多或少。

        六、幼兒看圖玩游戲(圖示附后)。

        1.找相同?纯慈琶牢妒澄镏,哪兩個食物一樣大,在一樣大的后面打√。下面有五塊積木,看看哪兩座房子是用這五塊積木搭成的,把他們?nèi)ζ饋怼?/p>

        2.數(shù)方塊。下面是用許多同樣大小的積木搭成的造型,看看哪兩組用的積木一樣多,把積木數(shù)量相同的造型連起來。

        七、做完圖片游戲的幼兒到活動區(qū)游戲:玩橡皮泥、搭積木、切水果。在動手操作中鞏固對“體積守恒”的認識。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在家?guī)桶职謰寢尫值案、水果等,感知體積守恒。

        2.請家長引導幼兒在家里、戶外從不同角度觀察家具、建筑、花草樹木等,感知體積守恒。

        活動反思:

        1.本活動的組織來源于幼兒生活,解決的是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及實際需要。

        2.活動自始至終都是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進行的,充分體現(xiàn)了活動的游戲性,體現(xiàn)了“玩中學”的教育教學理念。

        3.活動中教師不是單純的教授,而是以啟發(fā)引導為主,引導幼兒主動探索、思考,尋求答案,使幼兒主動而非被動地參與活動。

        4.活動注重幼兒的動手操作,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自主思考,充分調(diào)動各種感官,達到活動目的。

        附1:故事:蘋果變多了

        小熊拿著一個紅蘋果和一個大香蕉,高高興興去找好朋友小鹿。路上遇到了饞嘴的狐貍,狐貍想把小熊的大香蕉騙來吃,他眼珠子一轉(zhuǎn)想出一個壞主意。

        狐貍對小熊說:“我能把你的蘋果變得更多!你信不信?”

        小熊說:“你也不是魔術(shù)師,怎么變?”

        “如果我能把你的蘋果變多,你就把香蕉送給我,怎么樣?”狐貍說。

        小熊點點頭答應了。

        只見狐貍從口袋里拿出一把水果刀,把蘋果一切兩半,問小熊:“你看現(xiàn)在有多少蘋果?”

        “兩塊!毙⌒艽鸬馈

        他又把兩塊蘋果各切了一刀,問道:“現(xiàn)在是幾塊了?”

        小熊說:“現(xiàn)在有四塊了!

        “原來是一個,現(xiàn)在是四個。我是不是把你的蘋果變多了?”狐貍又問道。

        “真的變多了!毙⌒荛_心地說。

        “那你是不是應該把香蕉送給我呀?”

        “好吧!”狐貍拿著小熊的大香蕉得意地走了。

        小熊來到小鹿家,把發(fā)生的事講了一遍,小鹿說:“小熊,你上當了! ”

        “我怎么會上當呢?明明多了嘛!”小熊不解地撓著頭說。

        小朋友,你們說小熊的蘋果變多了嗎?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七篇】相關(guān)文章:

      【必備】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七篇05-16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編七篇05-21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七篇05-20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總七篇05-19

      【必備】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合集七篇05-19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九篇05-13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三篇05-17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四篇05-12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范文合集6篇05-20

      【必備】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范文合集8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