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鉆、跑、爬的能力以及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彈跳力。
2、指導幼兒遵守游戲中三項規(guī)則,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
活動準備:
桌子1張,平衡木1個,小盆一個,桃子圖片若干。
玩法:
1、熱身運動。(太陽公公起得早,我們一起做早操)
2、導入:
介紹新朋友——小猴子游戲
1、鉆山洞摘桃子介紹游戲規(guī)則:聽音樂,游戲開始,教師發(fā)出信號,第一個幼兒向前跑去,兩手兩膝著地爬過山洞,跑到樹下跳起摘桃子,轉(zhuǎn)身直接跑回,將桃子放進小盆拍第二個幼兒的手,站到隊尾,依次進行。游戲游戲
2、鉆山洞、走獨木橋摘桃子介紹游戲規(guī)則:聽音樂,游戲開始,教師發(fā)出信號,第一個幼兒向前跑去,兩手兩膝著地爬過山洞,走過上方有障礙物的獨木橋,跑到樹下跳起摘桃子,轉(zhuǎn)身直接跑回,將桃子放進小盆拍第二個幼兒的手,站到隊尾,依次進行。
游戲3:鉆山洞、走獨木橋、上樹摘桃子介紹游戲規(guī)則:聽音樂,游戲開始,教師發(fā)出信號,第一個幼兒向前跑去,兩手兩膝著地爬過山洞,走過上方有障礙物的獨木橋,爬到高高的梯子上(大樹上)摘桃子,轉(zhuǎn)身直接跑回,將桃子放進小盆拍第二個幼兒的手,站到隊尾,依次進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名稱:逛超市
活動目標:
1.在逛超市活動中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
2.并初步感知錢幣的換算關(guān)系。
3.能將自己的活動過程清楚正確地填寫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處。
4.會做文明顧客,愛惜商品,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
1.場景布置:①銀行,分有四個窗口,分別巾上1元、2元、5元、10元標志。
②超市:商品上分別貼上以1—9不同價格的標簽。
2.錢幣: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鉛筆、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取款
1.師:今天我們一起去逛超市,那買東西時需要什么?(錢)那去哪兒拿錢呢?(銀行)
2.(引導幼兒觀察銀行取款處)師:銀行開設(shè)了四個窗口,你發(fā)現(xiàn)窗口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這個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認識紀錄單,并學習填寫。
師:你去銀行拿錢先要填單子,你要拿多少錢,就填在單子上,在這張單子上,我們填在哪兒?(在工標記處)
師:否則這么多人取錢會把錢取光的,那后邊的人就沒有錢取了,所以銀行有規(guī)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錢。你想拿多少錢呢?
4.請幼兒示范填單子。
(1)請一幼兒把想取的錢數(shù)填在單子上,例:取9元錢。
(2)師:怎樣才能取到9元錢呢?該怎樣拿?請一幼兒示范,師生共同檢查。例:分別取了5元、2元、2元。
(3)學習記錄取的錢幣面額。
師:他是怎么取的呢?誰來幫他記下來?(請一幼兒示范記在啟示單上)。
5.引導幼兒相互檢查。
師:取好錢后可請朋友幫你看看取得錢和你想取的錢是否一樣。
6.幼兒取錢,教師注意幫助幼兒檢查。
(二)逛超市
師:拿了錢我們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購物要求。
師:這么多東西,每樣東西多少錢呢?我們可以看什么?(標簽)
今天我們每人只能買一樣東西。出門時,請在自動交款處按商品價格交款、找錢。
2.幼兒自由選購商品,并交款付錢。
3.提醒幼兒做文明顧客,輕拿輕放。
(三)記帳
1.師:今天我們都做了小主人,去超市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那你們記得今天你拿了多少錢?買了多少錢的東西?還剩下多少錢嗎?(請個別幼兒說說)可時間一長,就容易忘記,那怎么辦呢?(記下來)
2.引導幼兒學習在記錄單上記錄。
師:那我們記在哪兒呢?(記錄單上)。買多少錢的東西可記在哪一格?(“超市”格下)還剩多少錢記在哪兒?(“錢”下)邊上的“?”表示你是怎么算的?把方法寫下來,誰會記?(請一幼兒示范記錄,全班檢查)
3.幼兒當自己今日購物的賬記下來,教師巡回指導。
4.幼兒看記錄單相互介紹自己購物情況,請個別幼兒在集中介紹。
四.小結(jié)
師:今天我們會用加減運算本領(lǐng)取錢、購物,還會用記錄單記錄記下自己購物的情況,真能干,那你覺得用記錄單記錄這種方法好嗎?為什么(方便、不易忘、清楚)
今后我們還可以設(shè)計更多的更好的表格來幫助你,你也可以把你的好的方法介紹給爸爸媽媽或小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比較,知道生活中常見的導電材料。初步了解電池數(shù)量與電珠發(fā)亮程度的關(guān)系。
2、知道實驗驗證的重要性以及培養(yǎng)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jié)果。
活動準備:
干電池 電珠 鐵絲 鋼絲 鋁線 橡皮管 塑料管 紙棒 手電筒 記錄紙 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電筒,引導幼兒探究手電筒發(fā)光的基本原理。
目的.:通過手電筒的發(fā)亮現(xiàn)象,讓幼兒初步知道導電材料有什么作用,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通過教師的實驗示范,讓幼兒知道電珠發(fā)亮實驗是如何操作的。
(1)問題討論:手電筒怎么會發(fā)光?
(2)教師演示電珠發(fā)光的實驗,引出導電材料這一名詞。
二、實驗:尋找能通電的導線目的:讓幼兒通過電珠發(fā)光實驗的結(jié)果比較,找出一些常見的導電材料。初步感知在常態(tài)下金屬材料不是都能導電的現(xiàn)象。
出示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材料,激發(fā)幼兒探究哪些是導電材料的興趣。
幼兒進行尋找導電材料的實驗實驗結(jié)果分享與交流實驗結(jié)果總結(jié):金屬是可以導電的。
進一步驗證實驗結(jié)果:金屬材料是否都可以導電?
三、電池數(shù)量與電珠發(fā)亮程度的系列實驗目的:通過實驗設(shè)計與驗證,讓幼兒更深刻地知道了電珠發(fā)亮與電池的關(guān)系,更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了實驗驗證對實驗結(jié)論的重要性。
(1)引導幼兒觀察"相比較一節(jié)電池,兩節(jié)電池能使電珠更亮"的現(xiàn)象。
(2)驗證第一次結(jié)論: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驗證第二次結(jié)論:每節(jié)電池必須正負極相連擺放,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問題討論:為什么電池連接得那么多,電珠卻不亮了?
(引導幼兒感受燒壞的電珠的溫度,引出安全用電的知識。)
教學反思:
科學活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內(nèi)容之一,對于幼兒來說,既好奇有樂于參加 因此他們在活動中表現(xiàn)出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大膽操作的特點,同時作為參與到活動中的指導教師來說,既要及時給與指導又要幫助他們在活動中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對色彩的變化產(chǎn)生興趣。
2、能發(fā)現(xiàn)兩種顏色混合后產(chǎn)生的新變化。
【活動準備】
三原色色板,油畫棒、水彩筆、繪畫紙。
【活動過程】
1、猜猜會有什么變化。
。1)出示三種色板:紅、黃、藍。說說它們是什么顏色。
。2)猜一猜把其中兩種顏色合在一起會有什么新變化。
2、小實驗:顏色對對碰。
。1)水彩筆變色:幼兒將紅、黃、藍三種水彩筆中的任意兩種顏色畫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并記錄在紙上。
。2)顏料變色:用吸管將兩種水彩顏料吸到調(diào)色盤中,用棉簽調(diào)和,在記錄本上記錄發(fā)生的變化。
。3)油畫棒變化:幼兒將紅、黃、藍三種油畫棒中的任意兩種花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并記錄。
3、交流:我的發(fā)現(xiàn)。
。1)請幼兒介紹自己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
(2)對幼兒的實驗記錄進行總結(jié)。
(3)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紅和黃合起來是橙色,黃和藍合起來是綠色,紅和藍合起來是紫色。
(4)想一想其他顏色對對碰以后會有什么變化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初步會用采訪的形式獲取自己所要了解的事情,感受各國風俗文化、外貌等的不同。
2. 會用簡筆畫的形式較快的記錄采訪內(nèi)容。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1. t: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的國家叫什么?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了解了一些有關(guān)中國的事情,但也有一些小朋友,提出了地球上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哪些國家?這些國家是什么樣子的?等等很多問題。
2. 那么,今天我們的幼兒園來了幾位客人,我們看看他們是中國人嗎?(不是)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外貌、服飾等方面)你們猜猜他們是哪個國家的人呢?
二.介紹外國朋友
1.“對,我是日本人,我的國家在……(指地圖)四周是大海是一個島國”(貼上國旗標志)
……
3. 學習外國問候語
t:客人到我們這里來做客,我們首先該怎么樣?怎么說?我們問好時說什么話?(普通話、中國話、漢語)
集體向日本朋友問好?日本人用日語問好。集體學說
個別向肯尼亞朋友問好?肯尼亞人用肯尼亞語問好。學說
多個向美國朋友問好?美國人用英語問好。學說
小結(jié):中國人說的是漢語,日本人說的是日語,美國人說的是英語、肯尼亞、日本每個國家的語言都是不一樣的。
還有哪些不一樣呢?下面我們就帶著自己的采訪表格,去問問我們的客人,請他們來解答我們的問題,好嗎?
三、 訪外國朋友
1.介紹要求:你想了解哪個國家的事情就到他身邊,將你的問題大聲清楚地講給外國朋友,并把你了解到的事情用筆畫下來,記錄在采訪表格中。
2.幼兒自由采訪,記錄
四、 交流采訪結(jié)果
t:你采訪的是哪個國家的朋友?問了什么問題?了解到了些什么事情?
1.國旗 日本國旗是…誰了解到美國的國旗是什么樣的?肯尼亞…?小結(jié)每個國家的國旗都一樣,每面國旗都代表著自己的國家。
2.餐具
小結(jié):有些國家的餐具和我們中國是一樣的,用筷子吃飯,有些不一樣用刀叉吃飯。
3.文字
中文漢字、英文字母、日文
4.服飾、頭發(fā)、眼珠
五、 聯(lián)歡
1.唱《顛倒歌》,我們唱一首中國的歌給他們聽好嗎?
2.你們想聽外國朋友唱歌嗎?請外國朋友表演節(jié)目。
3.學唱日本歌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通過參觀幼兒園,培育幼兒的察看能力,以及多種物體組合搭建、鏤空搭建的能力。
2、培育幼兒分工與合作的能力。
活動籌備:
建構(gòu)區(qū):各式不同的積木、半成品紙盒數(shù)個、圈紙心數(shù)個等。
活動過程:
一、打算:
老師:今天蜻蜓家要實行一個大項目,就是要蓋一所幼兒園,現(xiàn)在請大家說說我們要蓋的幼兒園都應當有些什么呢?
1、請幼兒說己的想法及需要的材料,老師進行繪畫記錄。
2、人手的分工及合作。
二、操作:
按打算進行操作,老師重點幼兒互相合作,細心察看,注意安全進行合理搭建。
三、整頓:
整頓整頓材料,將作品展示。
四、回憶:
請建構(gòu)區(qū)的幼兒說說自己的操作過程,大家如何分工合作,完成打算。
五、:
搭建幼兒園的工作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全靠大家的相互合作。通過這活動闡明了人多力量大,大家一起努力能把一項很復雜的工作簡略化。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shè)計意圖:
“比贏”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自我的來源之一,而孩子往往在“比”的過程中只看到比較的某一向度,因此爭強好勝,產(chǎn)生爭執(zhí)。本活動借助繪本《阿比,比一比》的情節(jié)發(fā)展,讓孩子在看看、說說、比比的過程中體驗同一件物品如果比的內(nèi)容不同其結(jié)果也不同,從而了解每件物品、每個人都有自己長處的道理。
活動目標:
1、了解從不同的角度比較會產(chǎn)生不同的結(jié)果。
2、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比較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繪本PPT、實物李和梨、毛線球、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繪本導入,興趣激發(fā)
1、結(jié)合PPT1、2講述繪本:梨和李比多少,可以怎么比?梨和李除可以比多少還可以怎么比?
2、教師:原來,相同的東西,比的內(nèi)容不一樣結(jié)果也會不相同。
二、比比游戲,拓展體驗
1、出示PP3講述繪本提問:小貓和小兔還可以比什么?
2、游戲比一比。
你和朋友比什么可以贏?
介紹記錄要求:比什么?結(jié)果怎樣?
幼兒游戲,教師巡回指導。
分享:贏了嗎?你和朋友比了什么?
教師: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希望我們不僅能找到自己的長處,也要學會發(fā)現(xiàn)朋友的長處。
三、回歸繪本,感受情趣
1、閱讀繪本結(jié)局。
3、出示阿吉尾巴,好長好長……,感受繪本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