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视频在线观看,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手机版,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 <sup id="fgl9g"></sup>
      <legend id="fgl9g"><abbr id="fgl9g"><thead id="fgl9g"></thead></abbr></legen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1-06-28 13:22:3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合集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合集15篇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知10以內(nèi)物體數(shù)量并比較多少。

        2.能正確運用數(shù)字記錄每次所夾種子的數(shù)量。

        3.能大膽地講述自己操作的過程與結(jié)果。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找一找有多少

        2.自制記錄單,水筆;提供3種種子(蠶豆、花生、玉米),每組擺放1種種子;人手一雙筷子、1個小碗。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的形式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今天我們要玩什么游戲嗎?

       。ㄗ層變河^看筷子和花生米等。)

        2.教師:對,我們要玩“看誰夾得多”的游戲。

        用筷子夾哪些東西呢?這些東西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種子。

        二、感知10以內(nèi)數(shù)量

        幼兒第一次游戲。

        1.提出游戲要求。

        教師:今天我們不僅要看誰夾得多,還要看誰能準確地把自己夾了多少種子也記錄下來。

        2.教師出示記錄單,并介紹游戲規(guī)則。

        教師:你夾的是什么,就在記錄單上找到相應的標記,然后在其下面的空格里用數(shù)字記錄你一共夾了幾顆。

        聽到開始口令時才能夾,聽到停止口令時就要放下筷子。

        3.幼兒游戲。

        4.幼兒交流。

        教師:誰來介紹你夾了幾顆什么?

        你夾的種子和記錄的數(shù)字是一樣多嗎?誰比他夾的種子的數(shù)量多?

        5.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真能干,不僅數(shù)對了,而且也記對了。

        三、比較10以內(nèi)數(shù)量的多少

        幼兒第二次游戲。

        1.提出第二次游戲前的要求。

        2.幼兒游戲。

        3.幼兒交流。

        四、怎樣夾得多

        幼兒第三次游戲。

        教師:每人想一想,怎樣夾才能讓自己夾得更多?

        這次夾完后不但要記錄你夾了幾顆種子,還要比一比在自己的三次記錄中,哪一次夾得最多,

        請你在下面的格子中對最多的一次做上標記。

        五、趣味練習

        找一找有多少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2

        教材分析:

        《大大小小的圖形》是百科畫冊上“圓圓的世界”中一個教學活動。這個活動主要是利用自然物來進行測量。(如:回形針、筷子、腳步、小棍、繩子等)作為測量工具,僅局限于簡單工具的測量而不是標準工具的測量。

        《剛要》中明確指出:“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樂趣”。根據(jù)這一要求,利用測量活動將幼兒生活中的內(nèi)容數(shù)量化,不僅能夠使幼兒輕松積累測量的經(jīng)驗,而且能從中體驗到測量的樂趣。那么,為了激發(fā)幼兒測量的興趣,讓幼兒了解測量的知識,積累測量經(jīng)驗,學會做簡單的測量記錄。因此,本次活動我設計為一個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從測量孩子的圖形(正方形)開始,利用孩子常見的“回形針”為自然物,在活動中放手讓幼兒大膽進行嘗試,將幼兒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在動手操作中不僅獲得知識經(jīng)驗,而且還獲得了學習知識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物測量圖形的邊長,探索并初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會用圓圈、短線簡單的圖形記錄測量結(jié)果。

        3、能積極愉快的參與活動,體驗測量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各種圖示、照相機。

        學具:每人一個正方形、彩色回形針若干、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引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出示大小不等的正方形)今天,趙老師帶來了兩個正方形。正方形有幾條邊呀?大;考吧。幼,師網(wǎng)出處而且正方形的四條邊都是一樣長的。那小朋友看看,這兩個正方形一樣嗎?哪里不一樣?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四條邊,這兩個正方形不一樣,是用眼睛看的方法。

        師:用眼睛看是一種辦法,那還有什么辦法也可以知道他們的邊不一樣長呢?

        幼:用尺子量。

        二、探索怎樣來進行測量:

        師:對的,用尺子也可以來測量?墒,老師這里只有一把尺子,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的回形針,這個可以測量嗎?

        幼:可以、不可以……。

        師:好,現(xiàn)在桌子上為你們每人準備了一個正方形和回形針,你們自己去想一想、試一試吧。(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交流:誰來說說你是利用回形針怎樣來測量的?(請小朋友演示)

        三、幼兒嘗試測量正方形的邊長

        師:今天我們就用一個接一個的方法來測量這個正方形的邊幼多長?量好后你數(shù)一數(shù)用了幾個回形針就畫幾個圓圈記錄在回形針的上面。(拍照并提醒幼兒:測量時一定要把一條邊全部測量完)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交流:剛才小朋友在測量的時候,王老師幫你們拍了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熒黄鹩^察討論是否把正方形的一條邊全部測量完?用了幾個回形針?怎樣測量才正確呢?)根據(jù)孩子出現(xiàn)的情況出示圖示。

        師生共同小結(jié)測量方法:原來正確的測量,應該把回形針對齊一條邊的頂頭,然后沿著這條邊一個接一個排起來,一直排到邊的另一頭。(幼兒跟老師念兩邊測量的正確方法)

        四、幼兒再次嘗試測量正方形的邊長:

        師:那么,接下來,我們就用這個正確的方法再來量量其他的一條邊?纯矗降子昧藥讉回形針?但是,這次要用畫短線來進行記錄測量結(jié)果。

       。ㄓ變翰僮,教師指導。拍照)

        交流:剛才小朋友在測量的時候,王老師幫你們拍了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熒黄鹩^察討論是否把正方形的一條邊全部測量完?用了幾個回形針?怎樣測量才正確呢?)教師與幼兒一起測量求證。

        小結(jié):原來,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有七個回形針那么長。

        五、延伸活動:

        那趙老師這里還有一些棉簽、吸管,用它們來測量會用幾個呢?會發(fā)現(xiàn)什么秘密呢?我們回到教室去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試試看吧!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5添上1是6的規(guī)律,學習6的形成。

        2、運用數(shù)的形成規(guī)律,引導幼兒理解6的數(shù)量。

        【活動準備】

        1、塑料夾子每個幼兒6個。

        2、松鼠圖片6張、圓圈6個。

        3、數(shù)字卡片1~6,每個幼兒1套。

        【活動過程】

       。ㄒ唬┬∮螒颍骸皳u鈴夾夾子”。

        教師搖鈴,請幼兒往身上夾夾子,鈴聲停就停,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夾了幾個夾子,說出總數(shù),并舉出相應的形成。

       。ǘ⿲W習6的形成

        1.教師出示5張松鼠圖片,引導幼兒想想如何使松鼠圖片變成6張。

        2.引導幼兒理解5張松鼠圖片添上1張松鼠圖片是6張松鼠圖片,5添上1是6。

       。ㄈ┬∷墒螽媹A圈。

        1.教師出示圓圈,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如何使圓圈和松鼠一樣多。

        2.引導幼兒先數(shù)松鼠是幾個,再數(shù)出和松鼠一樣多的圓圈。

        3.松鼠和圓圈對應排列,請幼兒數(shù)出圓圈的總數(shù)。

        4.引導幼兒理解6個圓圈可以表示6只松鼠。

        (四)引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中的相應操作活動。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4

        中班數(shù)學游戲:我要找到他

        【活動目標】

        1、能描述人物的兩個以上特征,并根據(jù)特征找到相應人物。

        2、在游戲中發(fā)展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6張人物圖片;“西瓜”、“蘋果”、“香蕉”圖片;條紋和格子圖片各一張;自制小紅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吸引幼兒注意

        師:“小朋友們,你們都知道喜羊羊嗎?”(知道)

        師:“喜羊羊是我的好朋友,昨天,他來找了我,對我說聽說中二班的小朋友們又聰明又可愛,希望他們能夠幫他一個忙。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助喜羊羊嗎?”(愿意)

        師:“喜羊羊說,我在羊村里有一個最好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做懶羊羊,懶羊羊自從有了超能力之后就更懶了,大肥羊?qū)W校開學要大掃除,他不愿意干活,居然變成一個小男孩躲了起來!

        師:“喜羊羊他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知道,懶羊羊是變成了一個,穿著條紋上衣,正在做彎腰動作的小男孩。”

        師:“喜羊羊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幫忙把他給找出來!又聰明又可愛的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助他嗎?”(愿意)

        師:“好的,先請小朋友們把小凳子插進去,跟我一起做一下彎腰的動作。很棒!小朋友們看看,有誰認識我手上的圖案嗎?(教師出示條紋圖案)小朋友們看看今天誰穿了條紋的上衣呢?(某某穿了條紋的上衣)”

        師:“喜羊羊帶來了一些圖片,懶羊羊就是變成了其中一個小男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好嗎?(好)”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說他們的發(fā)現(xiàn)。

        師:“今天,我也想看看中二班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那么棒!老師把你們分成三個組:‘西瓜’、‘蘋果’、‘香蕉’組?纯茨膫組的小朋友能夠最快的回答我提出來的問題!你們敢不敢來比一比呢?(敢)”

        師:“那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找找看吧!先看這幾張圖片(出示三張圖片),誰能告訴我,這里有沒有那個小男孩呢?”(沒有)

        師:“為什么沒有?你們看看他們都一樣嗎?他們哪些地方不一樣?(有男孩子也有女孩子;衣服圖案不一樣;頭發(fā)顏色不一樣;有的是長頭發(fā)有的是短頭發(fā);有的穿短褲有的穿裙子……)

       。ń處熞龑в變簭纳系较逻M行觀察,讓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收獲知識和快樂,教師適時給予幼兒一些鼓勵,給說的好的小朋友所在的組添加小紅花。)

        師:“那誰能告訴我,這里有沒有那個小男孩呢?”(沒有)

        三、游戲:我要找到他

        師:“小朋友們,喜羊羊有他的好朋友,那你們有沒有自己的好朋友呢?(有),那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嗎?

        師:“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小朋友們先想一想你的好朋友和其他的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想好了的小朋友舉手告訴我!我會請他上來說,讓其他小朋友來猜,同樣,說的好的小朋友,他們的小組就能夠得到一朵小紅花!

        請3至4名幼兒描述特征,其他幼兒根據(jù)描述尋找“朋友”。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5

        一、活動目的:

        1、復習1-7的數(shù)字排序。

        2、正確感知7以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

        二、活動準備:

        數(shù)量1-7的實物;

        分別寫有1-7的動物頭飾7種;

        1-7的數(shù)字卡每人一套;

        地上畫有各種寫上數(shù)字的圖形。

        三、活動與指導:

        1、復習數(shù)數(shù)1-7和1-7的排序。

        (1)教師:今天圣誕老人帶來了七位客人,我們請他出來。

        (2)7位幼兒帶著動物頭飾出場,其他幼兒數(shù)出場的順序,按頭飾上的數(shù)字說出1-7的排序,復習認識1-7。

        (3)“圣誕老人”帶來了一袋的禮物,“圣誕老人”拿出一種禮物,幼兒說出有多少。請個別幼兒點數(shù)看。

        2、運用多種感官7感知以內(nèi)的數(shù)量。

        (1)、教師敲鈴幾下,幼兒說出相應的數(shù)字,并伸出相應的手指。

        (2)、教師舉起一個數(shù)卡,幼兒輕輕拍手幾下。

        3、游戲:站圖形音樂響起,幼兒按圖形里數(shù)字的數(shù)量多少站進圖形里。音樂停止,幼兒一起說出三角形里的是數(shù)字幾,有幾個人;正方形里的是數(shù)字幾,有幾人……。

        4、幼兒操作,復習點數(shù)1-7的物體。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每行數(shù)量是多少,再按數(shù)字涂色。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6

        一、活動背景:

        幼兒園數(shù)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結(jié)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jīng)驗來設計數(shù)學活動,這樣易引起幼兒的情緒體驗,為其理解的接受。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nèi)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想,作為教師,應根據(jù)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原有經(jīng)驗,引導幼兒走向最近發(fā)展區(qū)。由此產(chǎn)生了中班數(shù)學——《摘果子》。

        摘果子是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學的內(nèi)容,這一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在于教師不僅要幫助幼兒復習鞏固5、6、7這3個數(shù),而且要引導幼兒逐步能夠不受物體的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和判斷7以內(nèi)的數(shù)量。教師要引導幼兒逐步建立數(shù)的守恒的觀念。幼兒的思維有著直觀、形象性的特點,而數(shù)卻是抽象的概念,由于受幼兒心理特點和知識水平的限制,單一的圖片加上老師的講解等,往往不易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幼兒理解和掌握會比較困難。因此我們通過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制作了教學課件,優(yōu)美的動畫配以輕快的音樂,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的感官,使幼兒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積極的學習。

        二、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和判斷7以內(nèi)的數(shù)量。

        2、復習鞏固5、6、7這3個數(shù)。

        3、引導幼兒逐步建立數(shù)的守恒的觀念。

        三、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錄音機、磁帶、電視機、幼兒操作材料、筆。

        四、活動過程:

       。ㄒ唬┬『镎

        1、小猴家里有一個果園,他在果園里種了很多果樹。秋天到了,他種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園里去參觀,看一看果園里有些什么水果?你們想不想去?(幼兒:想)那我們就一起去吧。ǔ鍪緢D一)

        2、小朋友你們看梨樹上有幾只梨?蘋果樹上有幾只蘋果?柿子樹上有幾只柿子?

        幼:梨樹上有5只梨;蘋果樹上有6只蘋果;柿子樹上有7只柿子。

        (評析:這一部分主要是讓幼兒目測數(shù)群,能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的感知數(shù)群。)

       。ǘ┙o水果排隊

        1、果園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們一個一個摘下來,摘了三盆水果。(見圖二)

        師: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梨。第二盆是蘋果。第三盆是柿子。

        師:第一盆有幾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見圖三)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數(shù)字5來表示。

        師:第二盆有幾只蘋果?六只蘋果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見圖四)

        幼:第二盆有6只蘋果,六只蘋果可以用數(shù)字6來表示。

        師:第三盆有幾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見圖五)

        幼:第三盆有7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數(shù)字7來表示。

        2、小猴請小朋友幫他把這三盆水果按數(shù)量順序從少到多排好隊,應該怎么排呢?

        幼:這三盆水果應該5只梨排在第一、6只蘋果排在第二、7只柿子排在第三個。(見圖六)

       。ㄔu析:這一部分主要使幼兒能進行數(shù)物匹配,明白每個數(shù)可以表示相同數(shù)量的物體,并且能根據(jù)數(shù)量的多少把物體按順序排隊。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成讓幼兒說出來老師操作并在屏幕上出現(xiàn)相應的數(shù)字。)

        (三)分水果

        1、小猴非常高興,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這些水果分給他的好朋友吃,讓大家一起來嘗一嘗。

        看!小猴先來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兔吃。(見圖七)小朋友看看有幾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

        師:小猴請小朋友幫他想一想,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梨分給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據(jù)幼兒的回答,老師讓水果與動物匹配,讓幼兒逐步認識并感知數(shù)物匹配。)(見圖八)

        師:為什么把梨分給小兔呢?

        幼:因為正好梨和正好小兔一樣多,都是5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兔和小猴高興得跳了起來。(見圖九)

        2、看!小猴來到小貓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貓吃。(見圖十)小朋友看看有幾只小貓?

        幼:有6只小貓。

        師:小猴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貓,才是正好每只小貓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蘋果分給小貓吃,才是正好每只小貓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據(jù)幼兒的回答,老師讓水果與動物匹配,讓幼兒逐步認識并感知數(shù)物匹配。)(見圖十一)

        師:為什么把蘋果分給小貓?

        幼:因為蘋果正好和小貓一樣多,都是6。

        師: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貓和小猴高興得跳起了舞。(見圖十二)

        3、瞧!小猴又來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狗吃。(見圖十三)有幾只小狗?

        幼:有7只小狗。

        師:小猴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柿子分給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據(jù)幼兒的回答,老師讓水果與動物匹配,讓幼兒逐步認識并感知數(shù)物匹配。)(見圖十四)

        師:為什么把柿子分給小狗?

        幼:因為柿子正好和小狗一樣多,都是7。

        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狗和小猴也高興得跳起了舞。(見圖十五)

       。ㄔu析:這一部分讓幼兒在進一步正確的感知數(shù)群的基礎上,能將相同數(shù)量的物體一一對應起來。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成讓水果隨幼兒的回答進行移動的形式與動物一一匹配,使幼兒在選擇后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回答正確,小猴和小動物會隨歡快的音樂跳舞。)

       。ㄋ模┓纸M練習:

        1、小猴感謝小朋友幫他分水果,他還帶來一些練習題,考考小朋友。

        第一組:添、去點子。按照題目上給的數(shù)字添圓點或去圓點。

        第二組:按順序填空格。按照題目中圓點多少的順序在空格里印上相應的圓點。

        第三組:連線。按題目中給的數(shù)字和動物一一對應起來。

        小猴還說如果哪個小朋友全做對了,就邀請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兒操作,教師及家長巡回指導。

       。ㄔu析:這一部分繼續(xù)應用電腦動畫,依次展示以上題目的相應內(nèi)容,讓幼兒參與解題。這一部分可以使幼兒加深對7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

       。ㄎ澹┗顒咏Y(jié)束:

        師:小猴的果園里還有很多的果樹,果樹上有很多的水果,我們一起去幫它摘下來好嗎?幼:好。

        師幼一邊聽音樂一邊做摘水果狀跳出教室。(放音樂)

        五、活動評價:

        《摘果子》這一活動運用了我們自行設計制作的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這一課件以小猴與小朋友做游戲的形式展開并貫穿始終,讓孩子們在游戲的情境中進行思考和學習,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極佳的教學環(huán)境。

        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我發(fā)現(xiàn)多媒體系統(tǒng)的運用是幼兒園數(shù)學教學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解決難點的有效途徑且每一部分結(jié)構(gòu)緊湊,使幼兒在動眼、動手、動腦與動口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鞏固記憶,發(fā)揮了幼兒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中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硬幣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5角、1元的硬幣。

        2、能夠區(qū)分兩種硬幣。

        活動準備:

        5角、1元的硬幣每人一套,存錢罐1個,籃子20個,小盒子1個,教棍1根,幻燈片7張(5角、1元硬幣的正面、反面、正反面各一張,5角、1元在一張圖的圖片一張),捐物箱2個,玩具若干,長桌2張。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認識5角、1元的硬幣

        2、活動難點:區(qū)分兩種硬幣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出示存錢罐,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存錢罐)老師在里面存了好多硬幣,F(xiàn)在我把它請出來和小朋友交朋友。

        2、基本部分

       。1)幼兒找“朋友”,進行認識。

        硬幣朋友最喜歡和輕輕拿,輕輕放的人交朋友了,你們能做到嗎?請你們在籃子里找一個“朋友”。

        提問:

        a、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形狀的?

        b、它是什么顏色的?

        c、上面有些什么圖案?

       。2)幻燈片演示,教師逐一出示5角、1元的硬幣讓幼兒認識。

        現(xiàn)在,請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朋友”送回到籃子里,下面我們把這些硬幣放大了再來看一看。

        認識5角,用幻燈片向幼兒展示5角的硬幣。

        正面——提問:

        a、這是多少錢的硬幣?(5角)

        b、它的正面上有些什么?

        反面——提問:

        a、這是5角的正面還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有什么圖案?(荷花)

        正反面——這就是5角硬幣的正面和反面,請你們在籃子中找出相同的硬幣。(找到后)

        提問:

        a、請你們摸一摸,有什么感覺?(硬硬的、圓圓的、凹凸不平的)

        b、它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形狀的?(金色、圓形的)

        認識1元,用幻燈片向幼兒展示1元的硬幣。

        正面——提問:

        a、它是多大面值的硬幣?(1元)

        b、上面都有些什么?

        反面——提問:

        a、這是正面還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的是什么圖案?(菊花)

        正反面——這個就是1元硬幣的正面和反面,請你把它找出來,好嗎?(找到后)

        提問:

        a、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銀色、圓形的)

        b、數(shù)字是幾?(1)

        c、上面的漢字是什么?(元)

       。3)同時出示5角、1元的硬幣讓幼兒觀察、認識。

        老師把5角、1元的硬幣都放到了一起,我們一起來看看。

        提問:

        a、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結(jié):都是圓形的,都是硬硬的,凹凸不平的。5角和1元的硬幣,顏色不同,大小不同,數(shù)字不一樣,漢字也不一樣。

        (4)區(qū)分硬幣以鞏固硬幣的認識。

        我們認識了5角、1元的硬幣,現(xiàn)在我要考考旁邊的爸爸媽媽,看看他們認識嗎?這是多少錢?(5角)要考倒爸爸媽媽可真難,現(xiàn)在我來考小朋友,看你們認識這些錢嗎?這是多少錢的硬幣?(1元)這呢?(5角)真棒!現(xiàn)在老師換一換,請你們在籃子里面找出5角的硬幣讓老師看看,你們還能找出1元的硬幣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看看嗎?剛才小朋友說了5角和1元的大小不同,老師這里有一個小盒子,里面放了許多5角、1元的硬幣,我請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摸出一個5角的。

        3、結(jié)束部分

        教師小結(jié)并進行簡單的購物。

        今天,我們和硬幣交了朋友,都認識了5角、1元?矗蠋熣埩2個售貨員阿姨來,請阿姨們說說她們賣的是什么東西?(售貨員介紹:小朋友們好,我是5角店的售貨員阿姨,里面有…)你們想買玩具嗎?(想)那老師請小朋友拿一枚硬幣去買一樣自己喜歡的玩具,買到后玩一會兒就把它捐給災區(qū)的小朋友。請1、2組的小朋友拿硬幣買玩具,請3、4組的小朋友拿硬幣買玩具,…小朋友你們看,這是捐物箱,我們把買到的玩具捐給災區(qū)的小朋友。(甘紅梅)

        中班計算《小花園》活動設計

        《小花園》活動設計

        實驗幼兒園 曹麗娟

        活動目標:

        1、觀察物品的特征并進行計數(shù)。

        2、學習將物品的形狀、顏色和數(shù)量進行二次對應。

        活動重點:

        將物品的形狀、顏色和數(shù)量進行二次對應。

        活動準備:

        1、 小兔子、小熊、小山羊圖片各一張。

        2、 紅色、藍色、黃色的花園圖片各一張。

        3、 12張作業(yè)紙、圖卡和數(shù)字卡片。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活動主題: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請來三位小客人,我們一起來看看會是誰呢?(多媒體出示小兔子、小熊、小山羊)幼兒和三位小客人打招呼。

       。2)這三位小客人都非常喜歡種花,它們在自己的花園里種了好多漂亮的花,想請小朋友們?nèi)ニ鼈兊幕▓@里玩一玩,你們想去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欣賞小花園,認識形狀、顏色并進行計數(shù):

       。1)出示小花園圖片,小朋友們看它們的花園漂亮嗎?

       。2)創(chuàng)設情景,分別出示三個小花園圖片:

       、偾榫耙唬撼鍪拘⊥米踊▓@

       。ǘ嗝襟w播放)小兔子說:“我的花園最漂亮!來到我的花園,我可要考考你們哦!

        小兔子的問題:我的花是什么樣子的?我的花是什么顏色的?我的花園一共有幾朵花?

        幼兒自由回答,師給予適當?shù)囊龑,?幼兒說花的形狀時,師告訴孩子這種花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郁金香。說顏色和計數(shù)時,找幼兒找出相應的卡片,師貼在對應的表格里。最后,師強調(diào)幼兒看著表格,用完整的話描述小兔子的花園。如:小兔子的花園有6朵紅色的郁金香。

       、谇榫岸撼鍪拘⌒艿幕▓@

        小朋友們,你們聽誰在說話呢?(多媒體播放)小山羊:“不行,不行,我也要考考你們!”我們一起聽聽小熊的問題吧!

        小熊:“誰知道我的花像什么?我的花是什么顏色的?我一共有幾朵花?”

        方法同上

       、矍榫叭撼鍪拘∩窖虻幕▓@

        (多媒體播放)小山羊的哭聲,請幼兒認真聽,聽聽它是誰?它怎么了?為什么會這樣?引導幼兒看小山羊的花園。(方法同上 )

        4、 做練習:

        師給每個幼兒發(fā)一張表格和卡片。師講要求,幼兒動手貼一貼。

        5、 小結(jié):

        三位小客人看到小朋友們真能干,想請我們到校園做游戲,你們高興嗎?我們開上小火車出發(fā)吧。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聰明的玩家》

        幼兒園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嘗試將6以內(nèi)的物體按數(shù)量歸類,并用數(shù)字表示物體的數(shù)量。

        2.繼續(xù)學習正確目測6以內(nèi)的數(shù)群。

        3.樂意主動的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jié)果。

        活動準備

        教具:分類底版,6以內(nèi)的實物卡片,相應數(shù)量的數(shù)卡

        學具:聰明的玩家(分類底版,6以內(nèi)的各種實物卡片,相應數(shù)(點)卡等)

        給一樣多的發(fā)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實物操作卡,雪花片)

        一樣多的放一起(6以內(nèi)不同排列形式的實物卡片)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qū)?/p>

        了解游戲玩法。

        1.出示分層式分類底版,各種球類實物卡。

        教師:超市里有許多的球,讓我們看看有哪些球呢?它們各是幾個?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數(shù)數(shù),并能說一說自己數(shù)的方法。

        2.師幼共同討論整理“分層貨架”的規(guī)則:一樣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兒示范分球,師幼共同讀一讀,檢查分得對不對。

        4.出示3—5的數(shù)卡,

        教師:誰愿意來幫助球兒們找到運貨的小推車呢?

        幼兒討論得出:每層貨架上放的球兒數(shù)量是幾,就擺上數(shù)字幾的卡片,把數(shù)卡放在每層貨架的最后空格處。

        二、小組操作活動。

        1.介紹各組活動

        有重點的介紹“聰明的玩家”的規(guī)則

        2.小組活動與規(guī)則。

        (1)聰明的玩家

        能將6以內(nèi)的等量實物放在一起,并為各底版空格處擺上相應的數(shù)(點)卡

        (2)給一樣多的發(fā)花

        能用目測的方法進行6以內(nèi)實物的等量判斷。

       。3)一樣多的放一起

        能用目測接數(shù)的方法快速辨認實物卡上的數(shù)量。

        3.教師重點觀察指導“聰明的玩家”的活動。

        三、活動評價

        1.再出示房屋底版和小動物的實物卡片,幼兒完整的演示一次操作過程。

        2.引導幼兒知道:x數(shù)字的屋里放的全都是數(shù)量是x的小動物,數(shù)量是x的小動物都可以用數(shù)字x來表示等。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有趣的數(shù)字》

        幼兒園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數(shù)字的豐富變化,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字的興趣。

        2.體驗數(shù)字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與有趣。

        活動準備

        1.動畫片:有趣的數(shù)字

        2.圖片:在圖畫里找數(shù)字

        3.教具:電話

        動畫片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看圖找數(shù)字

        1.小朋友,這是一幅很有趣的圖畫,仔細看看,在這幅圖畫里,你能找到什么?

        2.幼兒觀察后,在圖畫里找出數(shù)字。

        二、感知數(shù)字的豐富變化。

        1.情景表演

        教師接聽電話:喂,您好,你找東東呀,東東沒有來幼兒園,你給東東打電話吧….

        2.教師:怎樣才能聯(lián)系到東東呢?給東東打電話,你需要知道什么?

       。娫捥柎a)

        電話號碼是用什么組成的?(數(shù)字)

        3.說電話號碼

       。1)教師:誰知道自己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2)思考:為什么電話號碼是不一樣的?

        討論后得出:數(shù)字的排列順序不同。

        三、交流有關(guān)電話方面的知識

        1.分別請幼兒 自己知道的電話號碼。

        了解電話號碼是多位數(shù)的。

        2.你們知道的電話是幾位數(shù)的?

       。ㄕ堄變焊鶕(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講述)

        小結(jié):固定電話是8位數(shù)的,手機是11位數(shù)的,常用的較特殊的電話是3位數(shù)的。

        四、動畫片,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字的興趣

        1.教師:請小朋友看一個動畫片:你最喜歡的數(shù)字是什么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數(shù)字。

        五、給小動物編電話號碼

        1.有許多小動物家還沒有電話,你們用喜歡的數(shù)字來幫它們編個電話號碼吧。

        提示:可以用貼數(shù)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筆寫。

        2.提示幼兒是否每個數(shù)字都用了,數(shù)一數(shù),

        你編的電話是幾位數(shù)的。

        中班數(shù)學:紐扣分類

        中班數(shù)學幼兒園數(shù)學中班數(shù)學幼兒園數(shù)學中班數(shù)學幼兒園數(shù)學中班數(shù)學幼兒園數(shù)學

        活動名稱:中班數(shù)學:紐扣分類活動目標:1、能按照一個以上的共同特征給紐扣分類,會記錄分類結(jié)果。2、復習點數(shù)6以內(nèi)數(shù)量的技能。3、樂于參與操作活動,感受發(fā)現(xiàn)的快樂;顒訙蕚洌捍笥涗浖堃粡;幼兒人手一份紐扣、二個盤子、一張記錄紙、鉛筆;投影設備;顒舆^程:一、導入:觀察老師衣服上的紐扣,數(shù)數(shù)有幾粒。二、觀察多樣的紐扣。1、師:小朋友,這些都是什么呀?(紐扣)數(shù)數(shù)一共有幾粒?這些紐扣是什么樣的?(幼兒相互交流)2、師:這些紐扣看上去不一樣,但他們也有一些相同的特點。請你說說這些紐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3、師:這些紐扣擠在一起,多難受呀,請小朋友按紐扣上的一個相同特點把紐扣分成兩份,還要在記錄紙上寫下來。4、觀察記錄紙,說說標記的意思,討論記錄方法。5、請一個幼兒表演分類方法并記錄。6、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分類與記錄。教師巡回指導。7、請個別幼兒展示記錄結(jié)果,表演并講述分類方法。三、紐扣拼畫。1、師:紐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還可以拼成漂亮的圖畫呢。你能用紐扣拼出什么呢?請你數(shù)數(shù)你拼了幾粒紐扣。2、展示幼兒拼畫作品,個別幼兒講述,其余互相欣賞。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學習10的形成與數(shù)數(shù)》

        幼兒園中班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課件進行自主學習,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運用知識遷移解決問題的能力。

        3.啟發(fā)幼兒用類推法學習10的形成,理解10 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1.課件幻燈片兩張

        2.數(shù)字卡片1--10每人一套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小猴今天來和小朋友比一比?比比誰是“聰明智慧星”你們有信心嗎?

        二、展開

        1.用類推法學習10的形成。

       。1)播放課件:

        教師:暖和的春天到了,花園里來了許多花,

        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花各9朵,幼兒點數(shù),啟發(fā)幼兒思考如何才能將它們的數(shù)量變成10?

        引導幼兒用個添上1朵的方法將三種顏色的花都變成10朵,

        (2)請幼兒將三種顏色的花都變成10朵

       。3)提問:

        9朵花添上1朵花是10朵花,9添1是幾?"

        請幼兒復述:9添1是10。

        2.理解10的實際意義,認讀數(shù)字10。

        (1)在幼兒點數(shù)三種顏色花并說出總數(shù)的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說出三種顏色的花都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1

        0朵花能用數(shù)字10來表示。

        引導幼兒認讀數(shù)字10,使幼兒能發(fā)準字音。

       。2)理解實際意義:

        尋找數(shù)量是10的物體,鞏固對10的含義的認識,引導幼兒找找自己身上什么器、器官可以用數(shù)字10來表示?

        想一想,數(shù)字10還能表示什么?

        小結(jié):10能表示所有數(shù)量是10的物體。

        3.游戲鞏固:舉卡片

        方法:教師在屏幕上出現(xiàn)數(shù)字1-10,讓幼兒記住。

        然后讓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取走1張,再請幼兒睜開眼睛看看缺了哪1張,

        并從自己的的卡片中尋找出來并舉起來,以舉卡片快又對的幼兒為勝利者,根據(jù)時間掌握游戲次數(shù),

        三、結(jié)束

        講評根據(jù)上課情況,評出“聰明智慧星”。

        活動結(jié)束!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4、5數(shù)的形成。

        2、在與操作材料積極互動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門票、磁卡、筆若干

        2、小花傘四把。

        3、ppt《熱鬧的公園》

        活動過程:

        一、逛公園導入

        1、 今天馮老師要帶小朋友們?nèi)ス珗@玩玩,坐小汽車哦!但是小汽車不能坐錯了,看看老師發(fā)給你的車票上面有幾個點點,就去找和它數(shù)量一樣的汽車朋友坐下來。

        2、 坐下來了嗎?坐下來就把你的車票放在你面前的桌子上,我要來看看小朋友們有沒有上對車。誰來告訴我,你上的是幾號車?(5號)。為什么上5號車?這組的其他小朋友把車票也舉起來給我看看,是不是5個點?

        二、學習4、5的形成

        1、 好,小朋友們都坐好了,趕快把你們的車票擺擺好,放在椅背后面吧。坐穩(wěn)了,小汽車要出發(fā)嘍(音樂——律動)。公園到了,公園真漂亮。

        2、 學習4的形成

        (1)看看公園里有什么?幾個?用數(shù)字幾表示?

       。2)把公園里的這些東西變成數(shù)量4,有什么好辦法?

        (3) 比一比,因為3比4少一,所以3添上1就是4。因為5比4多一,所以5去掉1就是4。

        (4)總結(jié):3添上1就是4,5去掉1就是4。

        3、 學習5的形成。

       。1)看看公園里有什么?幾個?用數(shù)字幾表示?

       。2)把公園里的這些東西變成數(shù)量5,有什么好辦法?

       。3)比一比,因為4比5少一,所以4添上1就是5。因為6比5多一,所以6去掉1就是5。

       。4)總結(jié):4添上1就是5,6去掉1就是5。

        三、操作

        1、 門票,復習5的形成。

       。1)咦!公園里還有一個游樂場呢,里面有好多的玩具,要想進去玩就要有一張上面有5個圓點的磁卡,不是5個圓點的卡不能使用,請每位小朋友拿一個磁卡看一看,你的磁卡是5個圓點嗎?如果不是想想怎么辦?

        (2)寫好了,把筆放進去,我來看看你們現(xiàn)在都是5個圓點的磁卡嗎?

       。3)哦(出示ppt)要變成5個點,是 的就要再添上 ,因為4添上1就是5,是 的就要再去掉 ,因為6去掉1就是5。

       。4)小朋友,你們都變對了嗎?變對了就把門票放進桌上的簍子里,我們進游樂場玩吧。

        2、 躲雨,復習2、3、4、5的形成。

       。1)啊呀!糟糕!下雨了,怎么辦呢?(在雨傘下避雨)嗯!是個好辦法,但是傘寶寶只讓和它顏色一樣、數(shù)量一樣的門票寶寶來避雨。小朋友們趕快想想辦法吧。

       。2)驗證小朋友們的對錯。

        四、結(jié)束活動

        天晴了,我們?nèi)ビ螛穲隼锩嫱姘伞?/p>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8

        活動目標:

        在布置菊花展覽會的過程中積累一二間隔、二一間隔等規(guī)律排列的經(jīng)驗,并感受秋天菊花的美。

        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1、ppt(菊花展覽會);菊花圖片若干;3個藝術(shù)花壇照片(其中2個花壇分別有abb/aab模式);與幼兒操作材料相同的菊花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以辦“菊花展覽會”導入

        教室里做了許多美麗的菊花,今天要開個菊花展覽會。

        說說自己對菊花的認識。

        2、每到秋天,菊花有各種顏色、有各種形狀、還有各種不同的大小,真美麗,所以要辦個菊花展覽會,讓大家欣賞菊花。

        3、(ppt)

        看看這些菊花有哪些不同?有些什么不一樣?

        這么多的菊花假如排成一排可以布置我們的菊花展覽會?

        還可以用其他排一排的方法來布置菊花展覽會嗎?

        說說有哪些排列的方法。(老師要突出一朵一朵排列是小班就會的太簡單了,還有什么辦法?)

        請幼兒示范。

        小結(jié):可按照菊花顏色或大小、形狀隔開來,從頭到尾一模一樣排一排也能把展覽會布置得很美。

        二、幼兒自主探索

        (一)提出要求

        排菊花,我們看看桌上準備了哪些菊花?試一試。

        (二)幼兒探索操作

        1、幼兒自由操作

        2、從頭到尾排下去一模一樣的。

        3、一邊排一邊說一說。

        4、排好后,找幼兒說說你排菊花的辦法和別人一樣嗎?

        三、分享交流

        自己排的菊花漂亮嗎?排好菊花開展覽會,讓我們把花送到花壇上。

        1、介紹abb模式花壇。

        花壇的花是怎么排的?誰是用這種方法布置菊花展的?請幼兒介紹

        小結(jié):雖然有的是按顏色,有的是按大小,還有的(按形狀),但排列的方式都是相同的,都是按照1個2個的方法布置花展的,非常美麗。

        2、第二個花壇是按照幾個幾個排列的方式來布置的?

        誰的菊花可以送到這個花壇?

        小結(jié):按照2個1個的方法布置花展的。

        3、還有其他方法布置花展的嗎?

        出示第三個花壇,把剩下不同排列方法的菊花放在一起。

        4、邀請其它班小朋友參觀“菊花展覽會”。

        活動反思:

        活動符合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能有效地激發(f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能喚起幼兒對生活數(shù)學的情感體驗,能很好地讓他們感受數(shù)學思想方法。真正體驗到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通過玩、想、比,充分地調(diào)動了幼兒們的積極性,使他們不知不覺地去感知了何謂排列。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認識圖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初步感知半圓形和圓形的轉(zhuǎn)換關(guān)系。

        2、在活動中,讓幼兒能按教師的要求進行數(shù)學操作活動。

        3、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圖片

        2、用各種幾何圖形拼成的小路;五角星。

        活動過程

        一、觀看情景表演

        小鴨子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提問:小鴨子你為什么摔跤。

        教師:請小朋友們幫助它把路鋪好。

        二、鋪小路

        1.觀察小路中土坑的形狀。

        提問:土坑有那些形狀的?

        教師:請你把和土坑相同形狀的石頭填進去,然后檢查是否填平,大小正好。

        2.教師指導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把圖形一一對應的填好,

        3.出示兩個半圓形討論該放在什么地方,歸納出兩個一樣的半圓合起來就是一個圓形,

        同時一個圓形可以分成兩個一樣的半圓形。

        三、游戲:踩石頭

        教師出示一個圖形,請幼兒迅速站到這種圖形的旁邊,看誰找得又對又快。

        四、游戲結(jié)束

        小朋友一起送小鴨子回家。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能正確的按數(shù)量卡片分類和按數(shù)量排序,進一步理解4以內(nèi)數(shù)的實際含義。

        2、了解小樹的生長過程,有初步的邏輯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認識數(shù)字1―4,有初步目測4以內(nèi)數(shù)的經(jīng)驗。

        2、學具:相冊模板16個,相應圖片16套;教具:相冊、照片范例。

        活動過程: 1、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師:樹媽媽給樹寶寶拍了許多照片,你們想看嗎?

        師:我們來看看,它都給小樹拍了哪些照片。

       。2)出示小樹相片,幼兒感受照片上小樹的不同數(shù)量和不同的生長階段。

       、俪鍪尽靶⊙俊钡恼掌

        師:這是樹寶寶的照片嗎?是樹寶寶什么時候的照片?

        師:小的時候它叫什么呢?

       。ㄒ龑в變赫f出小芽)

        師:這是小樹在小芽時候的照片,是幾個小芽?(目測小芽的數(shù)量)

       、诔鍪尽胺N子”的照片。

        師:這是樹寶寶什么時候的照片?

        師:它們還是樹寶寶很小很小的時候,躺在泥土里的時候的照片。有幾顆種子?

       、鄢鍪尽按髽洹钡恼掌。

        師:這是樹寶寶什么時候的照片?

        師:是幾顆大樹的照片?

        ④出示“小樹苗”的照片。

        師:那這個是什么時候的照片呢?叫什么?

        師:是幾顆小樹苗?

       、萦變耗繙y其余照片的數(shù)量。

        2、按數(shù)量分類整理相冊。

        (1)觀察相冊,準確認識數(shù)字1、2、3、4。

        師:樹寶寶拍了這么多的照片,大樹媽媽覺得有點亂,想請我們小朋友把這些照片一起整理到漂亮的小樹成長相冊里。你們想不想幫助大樹媽媽?

       。2)出示數(shù)字1―4,理解數(shù)物匹配。

        師:我們幫她整理到這樣一個成長相冊里。(出示成長相冊)

        師:我們看小樹苗有單人照,有雙人照(兩個小數(shù)寶寶的),還有更多小樹寶寶的,你們覺得可以用數(shù)字來表示么?怎么表示?

        師:那一顆小樹苗可以用幾來表示?幼:1。(出示數(shù)字1)

        師:兩個小數(shù)的合影呢?幼:2。(出示數(shù)字2)

        (同樣方法引出數(shù)字3)

        師:4怎么表示,表示幾個小樹寶寶的合影?幼:4個。(出示數(shù)字4)

       。3)鼓勵幼兒找出所有與數(shù)字1相同的照片。

        師:相冊里有了1、2、3、4,那后面呢還要插幾張相片。就要請你們動腦筋想一想,到底在1后面放哪些樹寶寶的照片更合適。

        師:待會匯給每個小朋友發(fā)一張小的成長相冊,請你們呢把1后面合適放哪些照片插 進去。

        (幼兒操作)

       。4)展示幼兒的成長相冊。

        師:請小朋友上來再大相冊上擺擺你是怎么排照片的?并且說說你為什么這樣排?

        師:還可以怎么排?你為什么這么排?

        師:她們誰排的更合適?為什么?

       。ń處煾鶕(jù)幼兒的操作情況展示講解幼兒的成長相冊)

        師:1顆種子、1顆嫩芽、1顆小樹苗,1顆大樹,那1還可以表示什么呢?(幼兒說一說)

        師:原來1可以表示許許多多都是1個的物體。

       。5)請一個幼兒嘗試排列數(shù)量2.

        師:她是按照什么順序放的。浚ǔ鍪緩男〉酱蟮臉擞洠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師:大樹媽媽覺得你們這樣放真好,她很高興!待會請你輕輕地到前面來把你的成長相冊拿回去,先把數(shù)字1后面的相冊調(diào)整好,再把它排完。整理好后把成長相冊給客人老師看一看,看看他們會不會滿意,如果有需要調(diào)整的地方請你再調(diào)整一下。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11

        目標:

        1、學會按物體的某一特征進行分類。

        2、初步學習按物體的二維特征進行分類,在觀察比較中,訓練幼兒思維的正確性、敏捷性。

        準備:

        1、紅、黃帽子各12頂,圍巾長短各12條。

        2、小貓、小狗、小鴨、小羊頭飾各1個,帶上帽子圍上圍巾的4種動物各1個。

        3、男、女、紅帽、黃帽,長圍巾、短圍巾標志各1個;紅帽-長圍,紅帽-短圍,黃帽-長圍,黃帽-短圍的小圖片各1張。1,2,3,4數(shù)字各1個,籃子4個

        過程:

        一、幼兒自選帽子圍巾帶上

        師:今天天氣真冷,這里有些帽子、圍巾,小朋友可以自己找一頂帽子帶上,找一塊圍巾圍上,帶以前請小朋友先看一下,你帶的是什么顏色的帽子,圍的是長圍巾還是短圍巾。

        二、按物體的特征分類:

        1.按物體的某一特征分類:

        師:哈,帶上帽子,圍上圍巾,可真暖和。小貓、小狗、小鴨、小羊也都來了,他們也想和我們一起去公園玩呢!(出示小狗頭飾)小狗說:我們要去公園,得先分一下,哪些小朋友坐1號車,哪些小朋友坐2號車。(出示男孩、女孩頭飾)那就請男孩子坐1號車,女孩子坐2號車。(幼兒分好后,小狗檢查有沒有坐對)小雞說,不行不行,我不喜歡這樣分,我看還是紅帽子小朋友坐1號車,黃帽子小朋友坐2號車(幼兒分好后,小雞檢查有沒有坐對)小鴨說,不行不行,我不喜歡這樣分,我看還是圍長圍巾小朋友坐1號車,圍短圍巾小朋友坐2號車(幼兒分好后,小鴨檢查有沒有坐對)

        2.按物體的二維特征分類:

        小貓說,不行不行,我不喜歡這樣分,我喜歡讓帶紅帽子圍長圍巾的小朋友坐1號車,帶黃帽子圍長圍巾的小朋友坐2號車。(幼兒坐好后說)咦、中間的小朋友為什么會站在這里呢?小貓這樣分,能讓所有的小朋友都去公園嗎?那怎么辦呢?(幼兒討論,引導幼兒可以分為3隊或4隊)

        三、進一步鞏固按二維特征的分類:

        現(xiàn)在,小朋友都已經(jīng)坐上車了,我們開車去公園吧。嘀嘀嘀,公園到了,公園里面真漂亮,今天天氣也不錯,小動物們想和我們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小狗想和紅帽子、長圍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們在哪里?(幼兒招招手),小羊想和紅帽子短圍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們在哪里?(幼兒招招手),小鴨想和黃帽子長圍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們在哪里?(幼兒招招手),小貓想和黃帽子短圍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們在哪里?(幼兒招招手)等一下哪個小動物出來,就請他的好朋友和他一起唱歌、跳舞。

        四、結(jié)束:今天,我們玩的`真開心,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那么快,一下子就很晚了,我們也該回家了,小朋友們,我們和小動物們再見吧。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12

        一、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動物圖片若干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部分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等有一定的了解。

        二、指導要點:

        1、活動重難點:自定分類標準

        2、指導要點:指導幼兒進行多角度的分類,老師做簡單的記錄。

        三、活動過程:

        1、游戲:我喜歡的小動物園。(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圖片,每人一張)

        反思:幼兒拿到動物圖片時都非常興奮,同時也有個別幼兒因為沒有拿到自己最喜歡的動物圖片有些沮喪,不過在老師的協(xié)調(diào)下,幼兒情緒穩(wěn)定。在今后的活動中我將做好調(diào)整,增加同類動物圖片的數(shù)量。

        2、請幼兒隨意把動物圖片貼在黑板上,說說動物的名稱和它們的外形特征。

       。1)教師可以先為幼兒做一次示范,例如:“我喜歡海豚,海豚生活在大海里,它會唱歌,是人類的朋友!

       。2)幼兒輪流進行講述,教師可以適當補充。

        反思:在圖片的選擇上我都是選擇幼兒比較常見的動物,例如:海豚、小貓、小鳥等。并且在課前鞏固過這些動物的生活形態(tài),幼兒講述時對動物的外形、生活環(huán)境以及喜好都描述到了,不過在語言的組織與流暢性上還稍微欠佳。

        3、引導幼兒自訂分類標準,把上述的動物分類。(可以有不同的分類結(jié)果,只要幼兒言之有理便可。例如:可以按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有沒有毛、會不會飛等特征來分類。)

        (1)教師小結(jié),將話題導向分類環(huán)節(jié)。例如:這么多動物能生活在一起嗎?為什么?該怎樣分類呢?

        反思:老師對幼兒在黑板上無規(guī)律貼出的動物進行提問,幼兒馬上回應所以的動物不能生活在一起,可是有個幼兒卻說“他們都生活在地球上。”我首先肯定這名幼兒的回答,同時也將幼兒的注意力引到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中來討論,例如:“海豚和小鳥能在一起生活嗎?它們有什么不同呢?”幼兒的注意力一下被問題拉了回來!拔覀儊硖嫠鼈兎诸惏桑梢栽趺捶帜?”幼兒首先提出按生活環(huán)境分起。這是幼兒比較熟悉的分法,分好后,我重新激發(fā)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還能怎么分呢?”引導幼兒進行討論。

        (2)幼兒討論分類標準。例如:可以按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有沒有毛、會不會飛等特征來分類。

        反思: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又從其它方面進行分類。剛開始還需要老師啟發(fā),后來孩子們的想法越來越多,有的幼兒提出可以按它們吃什么東西來分類,還有的幼兒提出按身上有沒有毛來分類等等。

       。3)請幼兒按討論后的標準進行分類,老師幫助幼兒劃分分類區(qū)域,并為幼兒示范記錄。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會8的形成,并認識數(shù)字“8”。

        2、初步掌握8的實際意義。

        3、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zhì)。

        5、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1、1——8數(shù)字卡片、圖片一幅、錄音機、歌曲磁帶、多媒體課件

        2、活動室周圍放置若干身上有1——8點子或數(shù)字的老鼠形狀。

        3、人手1份實物卡片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 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老師和你們做一個數(shù)字娃娃的游戲,你們想不想變個數(shù)字娃娃?你們想做個數(shù)學娃娃幾?你們就戴上幾的頭飾。

        2、現(xiàn)在你們都變成數(shù)字娃娃了,你告訴我,你是數(shù)字幾?這個數(shù)字是怎么來的,看誰說的又對又快,幼兒回答。

        3、孩子們,你們變的數(shù)字娃娃真可愛,我也想變成數(shù)字娃娃,老師想變成數(shù)字幾呢?看完老師變的魔術(shù)就知道了。

        4、操作課件:

        飛出7只蜜蜂,后來又飛出一只蜜蜂,現(xiàn)在一共是幾只蜜蜂?7只蜜蜂后來又飛來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8只蜜蜂是怎么來的(7添上1是8)老師肯定并請全體幼兒說一遍。依次播放花,蘋果,汽車,飛機等讓幼兒說。

        5、老師剛才變的蜜蜂是幾?老師想變成數(shù)字幾?(8)8像什么?

        6、8能表示8只蜜蜂、8只花籃、8還能表示8顆星星等,8能表示好多好多是8個的物品。

        7、闖關(guān)拜見黑貓警長,正確判斷“8”以內(nèi)的數(shù)量。

        (1)第一關(guān),請小朋友們從盒子里找出有8個禮物的卡片送給黑貓警長比一比,誰找得禮物又對又多。(幼兒操作實物卡片,教師觀察。)

        提問:你找到了什么禮物,它們的數(shù)量是幾,

       。2)第二關(guān),說出數(shù)字“8”像什么?請小朋友從數(shù)字卡片中找出數(shù)字“8”,念一念。

        (3)第三關(guān),考考你們的眼力,(出示圖片)。請根據(jù)老師的問題拿出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放在桌子上。

        8、游戲《捉老鼠》,鞏固對8數(shù)量的正確判斷。

        活動室里藏了許多老鼠,請大家去捉身上有8個圓點的或者有數(shù)字“8”的妖精,比一比,誰的本領(lǐng)大,捉的老鼠又對又多。幼兒游戲,教師觀察、指導。(播放歌曲《黑貓警長》)

        結(jié)束:小朋友們真能干,捉了這么多老鼠,現(xiàn)在我們和黑貓警長一起到外面去玩一回吧。

        教學反思:

        我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孩子們不僅能認識數(shù)字8,知道8所表示的意義,進一步感知數(shù)字與物體數(shù)量之間的關(guān)系。而且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激發(fā)他們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小百科:8的筆劃是1畫,8是7與9之間的自然數(shù)。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14

       。劢虒W目標]

       。、培養(yǎng)幼兒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字的興趣。

        2、引導幼兒認識時鐘,能區(qū)分時針、分針,學會看整點。

        3、引導幼兒講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并學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劢虒W準備]

       。、教具:大的鐘面一個(能撥動時針和分針),

        課件

       。、學具:幼兒自制的小時鐘、表現(xiàn)幼兒一日活動的圖片每人一套、1DD12的數(shù)字頭飾2套,分針時針各2根,每人一套作畫工具、廢舊材料、膠水、剪刀、黏土等。

        [教學方法]觀察法、探索法、操作法

        [教學時間]1課時

       。劢虒W過程]

       。、通過談話的形式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幫助老師修好了鐘表,老師可真高興,謝謝你們,現(xiàn)在我再也不會因為不知到時間而發(fā)愁了,只要看看表我就知道是幾點了,小朋友你們認識時間嗎?

        評析:通過談話,激發(fā)了幼兒認識鐘表的愿望

       。、了解鐘表的外部構(gòu)造。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時鐘有哪些小秘密嗎?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鐘表上有哪些數(shù)字?(1、2DD12)

        師:鐘表上還有什么?他們的長短一樣嗎?粗細一樣嗎?他們轉(zhuǎn)動的速度一樣嗎?誰轉(zhuǎn)得快?誰轉(zhuǎn)得慢?(教師通過課件演示讓幼兒了結(jié)時針和分針轉(zhuǎn)動的規(guī)律)請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時鐘指一指哪是時針哪是分針。

        師: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時鐘這么多的小秘密,你們可真了不起,看,連小叮當也在稱贊小朋友呢,來,大家和小叮當打個招呼吧。小叮當想?yún)⒂^我們的幼兒園,下面請小朋友帶小叮當一起出發(fā),看看小朋友在幼兒園一天的生活并參觀我們的幼兒園好嗎?

        3、學習看整點。

       。ǎ保⿴煟涸缟希柟冻隽思t紅的笑臉,小朋友們背著小書包高高興興的來上幼兒園,小朋友,告訴小叮當你是幾點來上幼兒園的?(課件演示)(引導幼兒自由發(fā)言)

        師:小朋友看看幼兒園的鐘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看看分針指在什么地方?時針指在哪里?

        教師小結(jié):看整點的時間有一個小竅門,分針指在12,時針指在幾,就是幾點整。小朋友現(xiàn)在你知道我們幼兒園的鐘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了嗎?

       。ǎ玻ㄕn件演示)上課時間到了,小朋友正在上課,小朋友聽得可真認真,看,連小鐘表都在夸大家呢。

        小朋友看看現(xiàn)在是幾點?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說出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

        評析:活動中通過讓幼兒做小主人,讓幼兒有一種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fā)了幼兒展示自我的愿望,讓幼兒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

       。、通過游戲《時針分針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復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

        師:小朋友,游戲的時間到了,讓我們和小叮當一起來做個游戲好嗎?我們這個游戲名稱是《時針分針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請12位小朋友分別代表鐘面上的12個數(shù)字,按照鐘表上數(shù)字的排列順序圍成一個大圓圈,請兩位小朋友分別代表時針、分針,站在圓圈的中間,聽小叮當?shù)目诹睿《.斦f什么時間,時針和分針就趕快把小叮當說的時間表示出來,游戲分成兩組,比比看那組的表針轉(zhuǎn)得又對又快。取勝的小隊小叮當會獎給他們一張小叮當圖片,小朋友有沒有取勝的信心?這里有1D12的數(shù)字頭飾,和時針、分針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頭飾帶好,我們的游戲馬上就要開始了。(教師指導幼兒游戲,時針、分針請小朋友輪換代替,通過游戲,讓幼兒鞏固有關(guān)整點的知識)

        評析: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復習鞏固所學知識,能充分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而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又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的競爭意識

       。怠(chuàng)作《我的一天》

        師:小朋友,拿起你的工具,把你在幼兒園中渡過的一天記下來好嗎?

        根據(jù)幼兒的設想的創(chuàng)作形式(繪畫的、泥工的、廢物制作的),讓他們自愿組合成小組。

        師:下面讓我們一邊欣賞著鐘表店里的美妙音樂,一邊設計小鐘表吧。

        幼兒開始制作。

        評析:多樣的作業(yè)形式,徹底打破了以往單一技能的訓練,充分考慮到了幼兒的個別差異,有利于幼兒個性的發(fā)展和協(xié)作精神的培養(yǎng)。背景音樂的播放讓幼兒有身臨其竟的感覺,并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樂曲中鐘表形象。

        6、活動結(jié)束

        幼兒互相欣賞同伴的作品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 學習用數(shù)字表示物體的數(shù)量。

        ● 用目測法正確判斷7以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

        活動準備:

        ● 教具:數(shù)量不等的動物卡(7以內(nèi)),3-7的數(shù)卡。

        ● 學具: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 游戲活動:選個數(shù)字做朋友。

        1. 教師出示幾張動物卡,引導幼兒目測數(shù)群,說出每張卡上的動物數(shù)量。請個別幼兒為動物卡選個數(shù)卡做朋友。

        2. 教師教給幼兒具體的目測方法,再反復的練習,最后請個別幼兒來說說自己是怎樣目測的,這樣幼兒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 幼兒操作練習。

       。1) 請幼兒目測數(shù)群,把圖中表示實物數(shù)量的數(shù)字圈畫出來。

       。2) 按小動物下面的數(shù)字,涂上相同數(shù)量的小方塊。

        ● 評議活動。

        請幼兒說說操作中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拓展:

        ● 在活動區(qū)時間讓幼兒看數(shù)字貼紙球、畫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