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视频在线观看,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手机版,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 <sup id="fgl9g"></sup>
      <legend id="fgl9g"><abbr id="fgl9g"><thead id="fgl9g"></thead></abbr></legen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湯圓》教案

      時間:2022-12-07 13:30:0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湯圓》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湯圓》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湯圓》教案(精選11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湯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濕糯米粉搓元宵并能團得較圓。

        2.能感受到元宵節(jié)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湯圓和動手操作能力。

        4.讓幼兒了解元宵節(jié)的由來,感受節(jié)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jié)日。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花燈,布置活動室。

        2.用濕糯米粉適量,消毒過的盤子一組一個。

        3.幼兒用肥皂洗凈雙手。

        4.PPT。

        活動過程:

        一、觀賞花燈,感知元宵節(jié)。

        1、幼兒自由觀賞花燈,相互欣賞。

        2、引發(fā)幼兒討論:為什么現(xiàn)在要玩花燈?

        3、小結:元宵節(jié)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燈、玩花燈、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導幼兒搓元宵。

        1.老師介紹做元宵的材料,濕糯米粉。

        2.討論制作方法引導幼兒將濕糯米粉搓成長條,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后將每一段搓圓。

        三、幼兒操作。

        老師將濕糯米粉分給幼兒,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提醒幼兒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臟。然后將幼兒做好的元宵送到廚房請師傅幫助煮沸熟。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湯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jié)要吃湯圓

        2、了解湯圓的形狀,嘗試用紙漿制作湯圓。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KT板各組一塊,上面畫好“湯圓”的外輪廓,各色紙漿、棉簽、鑷子。

        活動過程:

        1、提問:元宵節(jié)的時候,我們吃什么?

        2、出示湯圓的圖片,說說湯圓的形狀,吃去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有什么?什么顏色的?

        3、教師示范用紙漿在KT板上制作湯圓。

        4、幼兒入座,選擇在就近的“湯圓”外輪廓上進行紙漿湯團的制作。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同時幫助幼兒用鑷子把選用的紙漿放在指定的湯圓輪廓中。

        6、作品展示、講評。

        活動反思:

        對此次的活動感觸頗多:

        1、來自孩子的感觸,曾記得班中孩子們第一次接觸紙漿,是在托班,對于他們第一次的操作場面只能用一個字——“亂”來形容,紙漿在桌子、地面隨處可見;而在這次的活動中,場面確是非常整潔、有序。

        2、作品 “特效”的感觸,此次的“湯圓”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個較長的待干過程,由于在室內一時沒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場地,我們靈機一動,把它臨時布置在了美工區(qū)內,美工區(qū)中美術的氛圍頓時增添了許多。這可謂是“弄巧成拙、一舉多得”呀!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湯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通過看看、講講了解過新年時的一些風俗習慣,引導幼兒嘗試自己動手做湯圓,體驗過新年的快樂氣氛。

        活動準備:

        1、《新年好》的音樂磁帶;

        2、《新年好》Flash;

        3、橡皮泥人手一盒;

        4、盤子每組一個;

        5、角色游戲房的娃娃家場景。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主題。

        教師播放歌曲《新年好》,告訴幼兒新年來到了。

        教師提問:寶寶,你們覺得過新年最開心的是什么事呀?

        幼兒交流討論。

        教師小結:你們過新年的時候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拿紅包……

        二、播放Flash。(過新年放鞭炮、吃湯圓。)

        1.教師播放Flash:我們來看看別人的新年是怎么過的?

        2.幼兒欣賞、交流。

        3.師小結:過新年是最重要的節(jié)日,在新年里很多人都會放鞭炮,一家人還會開開心心在一起吃湯圓,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的意思。

        三、操作探索。

        1.教師:寶寶,那我們也來試試做好吃的湯圓吧。

        2.教師示范做湯圓的步驟:先取一小塊橡皮泥放在手掌心,用另一個手掌蓋在橡皮泥上,來回團、做,一個小小的圓圓的湯圓就做好了。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配背景音樂《賣湯圓》)提醒幼兒將做好的湯圓放在桌上的小盤子里。

        四、延伸活動。

        帶幼兒去角色游戲房,把做好的湯圓放進娃娃家的鍋子里,模仿煮湯圓的場景,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湯圓》教案 篇4

        目標:

        1.幼兒能運用搓、團的方法嘗試學做湯圓。

        2.知道吃湯圓是親人團圓的意思,產生喜歡吃湯圓的情感。

        準備:紅、黃、綠橡皮泥若干、泥工板、小盆子。

        過程:

        一、了解湯圓

        1.你吃過湯圓嗎?湯圓是什么樣子的呢?

        2.你吃過的湯圓是什么味道的?

        小結:湯圓是圓圓的,有的甜、有的咸。

        過渡:“今天寶寶家有阿姨要來,媽媽說要燒湯圓給阿姨吃,可是家里沒有湯圓怎么辦?”

        二、制作湯圓

       。ㄒ唬┙處熓痉

        1.選取面泥:

        猜猜我要做一個什么口味的湯圓?

        2.看看我是怎么做成湯圓的?

        小結:先拿一點橡皮泥,然后捏捏軟,放在手心里,手心對手心,像劃圈圈一樣,搓一搓,團一團,圓圓的湯圓就完成嘍!

        (二)幼兒制作

        師:請你想一想,你要做一個什么口味的湯圓。

        幼兒做湯圓,師巡回觀察指導。

        三、送湯圓

        引導幼兒把湯圓送到娃娃家,并說一句囑咐的話:“祝你們團團圓圓。”

        小結:親人團聚在一起的時候可以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湯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5以內物體的數(shù)量并說出總數(shù)

        2、在游戲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3、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橡皮泥,盤子,賣湯圓的歌曲。

        2、幼兒準備:已有的風俗習慣,用橡皮泥搓圓的經驗。

        活動過程:

        1、游戲情景導入,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指導語:小朋友們,今天是元宵節(jié),我們要吃什么啊?那我們一起搓湯圓,好嗎?

        指導重點:引發(fā)幼兒對湯圓的關注并為下面的活動打下基礎引入活動。

        2、教師示范。

        (1)、指導語:今天,我和小妹妹在家,我要做兩個湯圓,要選擇幾個面團啊?我們放到手上搓一搓,一個湯圓出現(xiàn)了,然后放到鍋里,我們再搓一個面團,現(xiàn)在幾個湯圓出現(xiàn)了,小手要指著一個一個的數(shù),最后數(shù)到幾就是幾個湯圓。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數(shù),最后說出總數(shù)。

        (2)、指導語:這時,我的爸爸回來了,他告訴我,他很餓,我會怎么做啊?那我在搓一個吧。我們再來數(shù)數(shù)有幾個湯圓?還記得老師說的方法嗎?手要指著,嘴要數(shù)著,最后的數(shù)到幾就是有幾個湯圓。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逐一數(shù)數(shù),幼兒掌握點數(shù)的方法。

        (3)、指導語:我們現(xiàn)在要開火煮湯圓的時候,我的媽媽回來了,我會怎么做?那我又要搓一個湯圓,我們再來數(shù)數(shù)有幾個湯圓了。

        指導重點:鞏固幼兒點數(shù),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數(shù),說出總數(shù)。

        3、幼兒動手操作,老師放音樂指導語:請小朋友拿到盤子,盤子上有幾個點,你就要做幾個湯圓,然后你去告訴你的好朋友,你搓了幾個湯圓。

        指導重點:幼兒一邊搓湯圓,一邊數(shù),鞏固幼兒點數(shù)的方法。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shù)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shù)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shù)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湯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感知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點,體會故事的趣味性。

        2.在做湯團的過程中,自然學說故事中的對話,體驗湯圓一家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師幼圍裙、面粉團、抹布。

        2.PPT。

        3.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做游戲“變湯圓”,引起幼兒興趣。

        談話進入活動。

        ——教師:我們今天要來做什么呢?你想做什么樣的湯圓?大大的、圓圓的……我們來試一試!

        做游戲“變湯圓”。

        ——師幼用身體自由變化湯圓,體驗變化不同湯圓帶來的樂趣。

        ——教師:我們剛剛變了哪些不同的湯圓?原來我們是湯圓一家!

        2.閱讀故事《湯圓一家》,感知故事不同角色的特點。

        幼兒將家庭成員與湯圓一一對應。

        ——教師介紹涵涵的一家,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故事角色的特點:爺爺高高的、奶奶矮矮的、爸爸瘦瘦的、媽媽胖胖的、涵涵小小的。

        ——觀察不同的湯圓,根據(jù)形狀引導幼兒猜測并說明一一對應的理由。

        幼兒傾聽并理解故事,自然學說簡單重復的對話。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傾聽。教師:故事哪兒有趣?(引導幼兒感受故事的詼諧。)

        ——師幼嘗試講述故事,幼兒自然學說簡單重復的對話。

        3.制作湯圓,體驗“湯圓一家”的快樂。

        幼兒制作各種不同形狀的湯圓。

        ——幼兒做湯圓,教師巡回發(fā)現(xiàn)不同形狀的湯圓。

        ——教師:點名嘍!高湯圓,到!小湯圓,到!……(引導幼兒感受集體大家庭的快樂。)

        4.活動延伸。

        幼兒品嘗自己制作的湯圓,體驗和小伙伴吃湯圓的愉悅情緒。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湯圓》教案 篇7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在搓、吃湯圓等活動中學習感知1和許多。

        2、讓幼兒知道冬至節(jié)搓湯圓、吃湯圓是我們的一種習俗,并喜歡參與這一活動。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二、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把活動室布置溫馨的家庭的客廳、餐廳模樣(幼兒可圍坐在客廳、餐廳的大桌旁活動),在桌上鋪上漂亮、整潔的餐巾,擺上幾束花。

        2、材料的提供:

        搓湯圓用的米團若干,幼兒人手一份墊板、塑料小刀、碟子、濕手巾、小袖套和圍兜。

        3、生活經驗準備:

        活動前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冬至時節(jié)閩南的一些民俗;學習用橡皮泥搓圓。

        三、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一)以媽媽的身份談話:我們的家布置得多漂亮呀!冬至快到了,今天媽媽要和你們一起搓湯圓、煮湯圓和吃湯圓,好嗎?

        (二)檢查幼兒的小手是否洗干凈,并幫助幼兒套上袖筒、系好圍兜。

        二、搓湯圓

        (一)師操作示范

        1、出示大米團,告訴幼兒這是一塊米團,媽媽要變個魔術,把它變成許多小米團。

        2、示范將米團搓長、切成許多小米團。示范時結合語言提示,引導幼兒觀察米團的變化,并說出來。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團變成什么樣了?(變瘦了,變長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團變成許多小米團。

        3、示范、講解搓湯圓的方法,并啟發(fā)幼兒逐一點數(shù),看看媽媽搓了幾個湯圓,引導幼兒觀察一個一個湯圓合起來是許多湯圓。

        (二)幼兒動手操作

        1、提出活動要求:

        (1)媽媽這里有許多的米團,等會每個小朋友都可以自己來取一份。

        (2)搓湯圓時要注意衛(wèi)生,不可用小手抓頭發(fā)、挖鼻孔或抓其他東西,手臟了可用濕手巾擦一擦。

        (3)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看看誰搓的湯圓多。

        2、,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并進行適時的指導。

        (1)可以先把一塊大米團米團分成幾塊小米團,再把小米團搓成湯圓。

        (2)可以邊搓邊數(shù),看看自己搓了幾個湯圓。引導幼兒看看一個一個湯圓合起來就是許多湯圓。

        (3)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看看各自搓的湯圓有什么不一樣(如大小、形狀等),比一比誰搓的湯圓多。

        3、請幼兒把搓好的湯圓交給阿姨,并協(xié)助收拾工具和材料,洗洗手。

        4、煮湯圓

        組織幼兒在安全的地方觀看阿姨煮湯圓,并進行自由交談,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吃湯圓

        輕聲播放歌曲〈賣湯圓〉,師與幼兒一起圍坐在一起吃湯圓,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并適時向幼兒介紹閩南地區(qū)冬至節(jié)的一些習俗。

        教學反思:

        數(shù)學來源于現(xiàn)實,存在于現(xiàn)實,并且應用于現(xiàn)實,數(shù)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xiàn)實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湯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喜歡泥工。

        2、學會搓圓的技巧。

        3、了解湯圓的吉祥的意義。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會搓的技巧。

        活動難點:吃湯圓的意義。

        活動準備

        橡皮泥、泥工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吃過湯圓嗎?

        2、還記得湯圓是什么形狀嗎?(圓圓的,小小的)

        3、什么時候吃湯圓?為什么要吃湯圓?(一般是在元宵、冬至、春節(jié)吃,但是現(xiàn)在超市里天天都有,平時也可以吃。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

        (二)出示橡皮泥搓出來的湯圓

        1、你們看這像湯圓嗎?這是用橡皮泥搓的湯圓。

        2、你們看里的湯圓是什么樣的?它們的顏色是怎樣的?

        (三)示范搓湯圓的動作

        1、講解:先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搓出一下塊放在手掌心,用另一個手掌蓋在橡皮泥上,然后反復揉幾下,一個小小的圓圓的湯圓就做好了。

        2、現(xiàn)在你們空手跟老師做這個揉的動作。

        (四)注意事項

        1、搓好的湯圓放在蓋子上。

        2、別把泥掉到桌面上或地板上。

        (五)幼兒動手搓湯圓,教師指導

        (六)對作品進行評價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湯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搓湯圓,發(fā)展手部肌肉。

        2、在制作過程中感知多和少。

        3、樂于動手并與同伴合作制作湯圓,共享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

        糯米粉、水等原料,盆子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成品湯圓:

        1)這是什么?你吃過湯圓嗎?

        2)它是什么形狀的?

        3)圓圓的湯圓是怎么做出來的?

        2、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講怎樣搓湯圓。

        3、幼兒制作湯圓

        1)感知多和少;

        2)比一比拿一組的湯圓做得又圓又多?

        4、煮湯圓讓孩子觀察煮的過程

        5、吃湯圓,體驗勞動成果

       。ㄖ鬁珗A也可以讓食堂人員幫忙,吃湯圓可以放在下午點心時間)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湯圓》教案 篇10

        目標:

        1、學習做有禮貌的小客人。

        2、練習團的技能。

        準備:

        湯圓粉子,電飯鍋一個,盤子若干,涼的白糖開水。

        過程:

        1、帶幼兒到“兔阿姨”家做客,引導幼兒學做一個有禮貌的小客人;

        2、團湯圓

        (1)兔阿姨告訴幼兒招待大家吃湯圓,

        (2)教師啟發(fā)幼兒幫助兔阿姨團湯圓

        (3)教師示范團一次

        (4)幼兒洗手后團湯圓。

        3、請幼兒把團好的湯圓送給兔阿姨煮。

        4、共同分享吃湯圓。

        5、吃完湯圓,提醒愿意喝水的孩子取杯子喝水。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湯圓》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團的技能來塑造湯圓。(重點)

        2、通過情境化的泥塑環(huán)境讓幼兒對泥工活動感興趣。

        3、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jù)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各色面泥、盤子

        【活動過程】

        一、魔術魔術變變變教師出示面泥,

        師:"今天,我們要變魔術,一起來念口訣:魔術魔術變變變!"教師手藏身后,團出湯圓。激發(fā)幼兒一試身手的興趣。

        二、幼兒學習團湯圓

        1、幼兒自主"變"湯圓。老師會變出湯圓,你們想變魔術嗎?我們一人拿一塊彩色面泥,自己變變,看誰能變出湯圓。

        2、教師教幼兒團湯圓團湯圓是有秘訣的——

       。1)從面泥媽媽身上分出一個面泥娃娃

       。2)邊唱歌謠邊團:"手心轉呀轉,團團團湯圓,我團的湯圓圓又圓,你團的湯圓圓不圓?"

       。3)幼兒基本完成,大聲回答:"圓!"由此體驗團成湯圓帶來的成功體驗

        三、幼兒練習團湯圓

        1、教師邊引導幼兒唱兒歌,邊指導幼兒正確的團圓方法。

        2、提醒幼兒團好一個湯圓就放到盤子里,比比誰團得多,團得圓。

        四、送湯圓去展覽幼兒將一盤盤湯圓送到鄰居班,請他們參觀,欣賞。最后將湯圓送到娃娃家。

        活動反思:

        對此次的活動感觸頗多:

        1、來自孩子的感觸,曾記得班中孩子們第一次接觸紙漿,是在托班,對于他們第一次的操作場面只能用一個字——“亂”來形容,紙漿在桌子、地面隨處可見;而在這次的活動中,場面確是非常整潔、有序。

        2、作品“特效”的感觸,此次的“湯圓”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個較長的待干過程,由于在室內一時沒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場地,我們靈機一動,把它臨時布置在了美工區(qū)內,美工區(qū)中美術的氛圍頓時增添了許多。這可謂是“弄巧成拙、一舉多得”呀!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湯圓》教案】相關文章:

      搓湯圓幼兒園小班教案12-10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教案11-25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教案12-28

      上幼兒園了的小班社會活動教案02-21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做客》教案01-16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禮貌》教案07-08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上幼兒園04-21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教案15篇11-28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教案(15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