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视频在线观看,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手机版,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 <sup id="fgl9g"></sup>
      <legend id="fgl9g"><abbr id="fgl9g"><thead id="fgl9g"></thead></abbr></legen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時間:2023-03-11 09:44:04 三年級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15篇)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1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yǎng)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5、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yǎng)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重點難點:

        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學準備:

        課件。

        課前先學:

        1、根據(jù)老師預習常規(guī)要求預習課文;

        2、查找有關風箏的資料閱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畫下來,連詞多讀幾遍。

        (1)自讀,互讀。

        (2)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1)我來考考你。

        一學生拿著生字卡片,讓另外學生讀出讀音,然后再組詞(如有可能再說一句話)。

        (2)我來說你來猜。

        出示詞語

        精心憧憬依然蹤影似乎凌空飛起

        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垂頭喪氣半沉半浮翩翩飛舞

        一學生說出詞語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動作),其余學生根據(jù)他的話或動作,從上列詞語中找出該詞語。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1、選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

        2、讀后回答,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二、感悟課文,體會“我們”的心情變化

        (一)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二)找出“我最喜歡的部分”。

        1、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地方。

        2、說出你為什么喜歡這部分。

        (1)做風箏

        重點句子

        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風箏做好了,卻什么也不像了。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僬f一說為什么喜歡這部分。

       、诟星槔首x,讀出“快活”的心情,強調“依然”。

        指讀,挑戰(zhàn)讀,再指讀,齊讀。

       、劬毩暟选半m然……但是……”加進“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里去,進一步體會“我們”快活的心情。

        (2)放風箏。

        重點句子

        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僬f一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谀阏J為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反映出“我們”當時快活的心情?

       、鄹星槔首x,讀出“快活”的心情。

        指讀,挑戰(zhàn)讀,再指讀,齊讀。

        (3)找風箏。

        重點句子

        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我們都哭了,在田野里四處尋找,找了半個下午,還是沒有蹤影。

        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僮寣W生分別找出這幾句話,教師出示這幾句話。

       、趯W生連起來讀這幾句話,整體體會“我們”當時心情的變化過程。

       、壅页鲎钅鼙憩F(xiàn)當時心情的`詞語。

        指讀,挑戰(zhàn)讀,再指讀,齊讀

       、芫毩曈蒙厦鎺讉詞說幾句話,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學習中遇到困難、麻煩時的表現(xiàn)。

        三、拓展想象

        讀課文最后部分,思考“我們”找到“幸福鳥”了嗎?

        讓學生大膽想象,能說多少說多少,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

        如有時間可以讓學生寫下來。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

        2、四人一小組討論。

        3、每組選代表發(fā)言。

        四、感情朗讀課文,初步體會“我們”心情的變化

        自由讀課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與別人交流。

        板書設計:

        風箏

        真實的生活 真實的體驗{做風箏 高興

        放風箏 高興

        找風箏 難受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2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貝爾研究和發(fā)明電話的過程,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

        4、在閱讀中想像貝爾搞實驗研究的艱苦狀況,懂得科學探索之路是偉大而艱苦的。

        5、說一說電話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重難點、關鍵

        1、了解貝爾發(fā)明電話的過程。

        2、在學文中體會貝爾熱愛科學,刻苦鉆研,勇于實踐的精神。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觀看實物,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電話:同學們這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問答)

        3、教師:電話是亞歷山大?貝爾在1876年設計成功的。

        4、學生出示資料,介紹亞歷山大?貝爾。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教師導讀:那么電話是怎么發(fā)明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電話的發(fā)明》。

        2、教師出示有關閱讀要求。

        (1)畫出本課的生字詞。

        (2)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詞語。

        (3)課文中哪些自然段具體介紹的是電話的發(fā)明過程。

        3、檢查反饋生字學習的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讀一讀。

        (2)教師強調部分生字在讀音和書寫上的要點。

        (3)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4)用生字組詞練習。

        (5)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學生讀一讀。

        4、反饋不理解的詞語,聯(lián)系課文內容或是查詞典,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偶然、哭笑不得、頓時、喜不自禁)

        5、讀課文。

        三、弄清文章的條理

        1、指名反饋:哪些自然段具體介紹的是電話的發(fā)明過程。

        2、讓學生按起因、發(fā)展、結果把發(fā)明電話的過程分成三層。

        3、指名反饋。

        起因:產生發(fā)明電話的新奇設想。

        發(fā)展:具體寫貝爾經過艱苦的實驗、研究、發(fā)明電話的過程。

        結果:電話進入了人們的生活。

        四、感情朗讀課文,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鞏固舊知,導入新課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

        2、全班讀一讀。

        3、指名分段讀課文。

        4、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電話是貝爾在1876年成功發(fā)明的。他是怎么發(fā)明電話的.呢?

        二、提綱導讀,合作學習

        1、貝爾決定發(fā)明電話是受什么的啟發(fā)?

        2、課文講了貝爾發(fā)明電話的幾件事?

        3、互相討論,說一說貝爾是怎樣研究和發(fā)明電話的?

        4、說說貝爾是一個怎樣的人?

        5、學了這篇課文,你們的心里有什么感想?

        三、反饋交流,理解課文

        (一)了解起因,感悟發(fā)明在于大膽地設想。

        1、指名反饋:貝爾決定發(fā)明電話是受什么的啟發(fā)?

        2、指名讀課文第2自然段,其他思考:從中你們想到了什么?

        3、指名反饋。(引導學生體會一切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來自于生活,源于人類大膽的幻想。)

        (二)體會實驗的艱苦,貝爾的執(zhí)著。

        1、指名反饋:課文講了貝爾發(fā)明電話的幾件事?

        (1)一次實驗失敗,貝爾哭笑不得。

        (2)拆船板做音箱。

        (3)硫酸濺到人腿。

        2、從這幾件事情中,你覺得發(fā)明的過程是怎樣的?你們是從哪些具體的語句中體會到的?

        3、引導學生從關鍵的語句中體會實驗的艱苦,人物的精神。

        教學建議: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教師根據(jù)具體的句子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

        例如:“經過兩年的艱苦實驗,他們終于做好了一臺電話樣機”

        (1)引導抓關鍵詞語,說說自己的體會。

        (2)鼓勵想像,說說他們兩年中遇到的種.種困難。

        (3)感情朗讀。

        四、總結全文

        1、指名反饋:貝爾是怎樣研究和發(fā)明電話的?

        2、指名反饋:從發(fā)明的過程中你覺得貝爾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學生結合課文的內容自由發(fā)言:堅持不懈、熱愛科學、大膽想像、敢于實驗探索。)

        五、拓展延伸

        1、小組交流:說說電話給人們帶來了什么便利?

        2、集體交流、反饋。

        3、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移動電話的發(fā)展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從而鼓勵學生不斷地努力,爭取科學上的再進步。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品讀課文感悟老婆婆雖然貧窮但心里卻充滿陽光。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微笑能帶給人們快樂和幸福的道理,學會在生活中善待每一個人。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微笑的魅力,在生活中善待每一個人。

        2、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真誠的微笑能帶給人們快慰,讓人釋懷。

        三、教學方法:

      導學互動

        四、教學用具: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提綱導學

        1、直接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對《禮物》這一課的初步學習,我們已經掌握了本課的生字新詞。

        2、導學提綱

       。1)、人們常用“窮得揭不開鍋” “窮得家里開天窗”來形象家里窮,那老婆婆吃住條件怎樣呢?哪些詞語寫出了老婆婆的“窮”?

       。2)、老婆婆生活環(huán)境是如此艱苦,那她是怎樣面對生活的呢?

       。3)、生活貧窮、外表不美麗的老婆婆卻受到人們的尊敬,這是為什么呢?

        3、自學設疑

       。ǘ┖献骰

        相信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個人體會,讓我們來碰撞思維的`火花。

        4、小組交流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自己的體會,并與小組成員共享自己的讀書體會。

        5、展示評價

        對導學提綱中的問題,小組長匯報,組員補充,其他小組給予及時的評價,師給予及時的指導。

        預設一:面對家境如此窮困的老婆婆,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呢?

        預設二:從字里行間,我們能感受到老婆婆雖然窮,但她生活的怎樣?請用用幾個詞語概括。

        預設三:這禮物究竟“神奇”在什么地方呢?

        6、質疑解難

        同學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請大膽說說出來,讓我們來共同解決。

        (三)導學歸納

        7、學生歸納

        學習了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字詞句、寫作手法、情感體會)

        8、教師指導

        老師對同學們整體表現(xiàn)做出點評,提醒學生掌握好本節(jié)課的內容。

       。ㄋ模┩卣褂柧

        9、拓展運用

       。1)各式各樣的人,都有哪些人到過老婆婆那里?各式各樣的人接到老婆婆的禮物都產生了神奇的作用,他們當時是怎么想的?除了課文中提及的以外,還有哪些人?討論交流。

       。2)在學習與生活中,你有沒有神奇的禮物要送給別人呢?你收到過這樣的禮物嗎?說一說,寫一寫,做一做。

        10、編題自練

        同學們,請你們當一回小老師。根據(jù)這節(jié)課的知識,編一道試題考考同桌,加油哦!看看哪一位同學編的題比較好!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4

        教學目標:

        1、認識“良、受、贊”等14個生字,會正確認讀本課的多音字“扎、模、教”;

        會寫“良、使”等7個生字和以下詞語:咱倆、泥人、使勁。學習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固結合作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檢查作業(yè):

        1、課前老師給同學們講一個美國幼兒園的故事《孩子的第一本書》,讓學生從中懂得成為小作家其實并不難,要有讀書和寫作的興趣,這很重要。故事里邊還包含什么內容呢?這與我們本課學習的內容好像有一點聯(lián)系,學完今天的課文后請大家告訴我好不好?

        2、檢查同學們昨天的《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的寫話練習,師生互動評價,從中給學生寫作的信心。

        二、議題導課,激發(fā)興趣。

        從課題入手,課文可能會寫些什么內容?請大家圍繞題目猜想。

        師生交流課文大致要寫的內容,適時引導板書。

        三、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自讀。輕聲朗讀課文,畫出不容易讀準、不容易讀好的字、詞、句,在小隊里反復練習直到讀準讀通。

        2、師出示本課的生字卡片,采取開火車的方式或是搶讀的方式認字并組詞,檢查生字充分調動情況。

        2、同桌互讀,互相正音、評議,再互相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指生回答,師生評議并板書相關內容。

        師:課文里講的.這個故事,好像就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一樣,是那樣的近,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夠把這個我們很熟悉的故事讀好的,現(xiàn)在我們請同學直接選擇你最喜歡朗讀的段落來讀給大家聽,讀完后你要說一說為什么最喜歡這個地方,聽清楚了嗎?

        4、指生朗讀后全體評議,師提出建議。分析完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師適當點拔感情。

        四、細讀,理解課文內容

        1、小隊四人合作朗讀課文,讀后評議交流誰讀的最流利,誰讀得不太熟練?讀錯的地方是什么?

        2、質疑解疑,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請學生再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句,提出感到困惑的問題,同學之間互相合作解決。

        3、討論“王京為什么在燈籠下寫下‘合作真快樂’”這幾個字。

        4、說說自己和別人合作的事情,談談自己的體會。(指生交流)

        5、學了課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師同學互相交流。

        6、我們再來回到一開始付老師給大家講的那個美國幼兒園的故事好嗎?說一說那個故事現(xiàn)在讓你又明白了什么道理?

        老師小結:

        是!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我們總會有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一個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兩人智慧勝一人,三人行必有我?guī),我們應該從小學會合作,與他人一起合作共同分享,你才會真正感到快樂與幸福,嫦娥一號的成功飛行,正是上千位科學家努力合作的結果,所以我們更加應當學會合作,“合作真快樂”!

        五、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1、鞏固會認字。

        2、教師指導寫字,提醒學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點筆畫的書寫運筆方法。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5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識

        通過《我們的教室》和《三味書屋》的教學,學生對閱讀按方位順序寫的段已有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在教學本課中類似的段落時,在教師的指導下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本課敘述了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一座很大很美的城市。

        2.教材特點

        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第1然段指出北京是我國的首都。第2、3、4自然段選取了三個有代表性的內容來介紹北京的特色。第2自然段按方位順序介紹了天安門和天安門廣場。這是北京的象征。第3自然段介紹了北京的街道和立交橋。這是北京的市容,反映了北京近年來的建設成就。第4自然段簡單介紹了北京的名勝古跡和公園。第5自然段是對全文的,抒發(fā)了作者贊美和熱愛北京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23個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抄寫課文中帶頓號的句子,認識頓號。

        3.能按方位順序具體介紹天安門廣場及其周圍的建筑。

        4.能正確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5.了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初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首都北京的感情。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1.課文第2自然段按方位東、西、南、北、中具體介紹了天安門廣場及其周圍的建筑,是閱讀訓練的重點。

        2.第3自然段的理解及指導背誦。

        教學難點:1.本課中有些詞語要借助課文插圖進行理解。

        2.本課生字較多,有些句子較長,要注意朗讀指導,讀好長句子。

        四、教學準備

        投影片、天安門掛圖、小黑板、生字卡片、課文錄音。

        五、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借助課文插圖理解新詞。

        2.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學習第1、2自然段,并能按方位順序說說天安門廣場及其周圍的建筑。

       。ǘ┙虒W過程

        1.揭示課題。

       。1)打出北京天安門的投影。

       。2)你能說說這是什么地方嗎?

       。3)指名說,你還知道北京有那些美麗的景觀?

       。4)我國的首都北京有這么多美麗的`景觀,我們今天要學習24課,(揭題)我們要跟隨課文一起去看看美麗的北京城。

        2.聽課文錄音,學生劃生字新詞,并標好自然段序號。

        3.學生自學。

        讀課文,記字形,想詞義,主要內容。

        4.檢查自學情況。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導書寫:垂、穎。

       。3)借助課文插圖理解詞語。如:漢白玉、華表、立交橋……

       。4)指名分段朗讀,指導長句中的停頓。(長句中的停頓打“/”)

        5.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讀準多音字“都”。

        (2)理解“首都”。(中央、國務院所在地,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

        6.學習第2自然段。

       。1)回顧學法。(閱讀按方位順序寫的段:①劃出方位詞,看看寫了那幾個方位。②看看每個方位各寫了什么。)

       。2)默讀課文劃出方位詞。指名回答,師生訂正。

       。3)理清本段內容。

       、賴L試作業(yè)。(板書出現(xiàn),學生做在課堂作業(yè)本上。)反饋。

       、诳赐队罢f說廣場周圍有哪些建筑物。

       。4)讀課文看圖(或投影)欣賞各建筑物。

        ①讀1一5句。

        a.從插圖上指出:天安門城樓、金水河、漢白玉石橋、漢白玉華表。

        b.你能看插圖有順序他說說天安門城樓嗎?

        c.打出“天安門城樓”的投影,體會它的莊嚴和美麗。

        d.齊讀寫天安門城樓的句子,體會莊嚴和美麗。

       、谧x6、7句,打出“人民大會堂”的投影,說說自己的感覺。

       、圩x8、9句,打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投影,教師簡要介紹。

       、艽虺鐾队,指名比較具體地說說天安門廣場及其周圍的建筑物。

       。5)齊讀第二自然段,:本段按方位順序具體介紹了天安門廣場及其周圍的建筑物。

        7.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劃出方位詞,(《作業(yè)本》第5題)

        第2課時

       。ㄒ唬┙虒W目標

        1.學習課文3、4、5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背誦第3自然段。

        2.摘錄課文中帶頓號的句子,認識頓號。

        3.激發(fā)學生熱愛首都北京,熱愛祖國的感情。

        (二)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

       。1)抽讀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

       。3)按課文內容填空。(完成《作業(yè)本》第6題)

        2.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注意正音和指導長句中的停頓。

        (2)質疑。(利用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如:綠樹成蔭、川流不息等。)

        (3)利用投影來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僮x第1句。理解:這一句講了北京的什么?“許多”一詞說明北京什么很多?你能把這一句話改成用兩句話來說嗎,(“北京有許多又寬又長的大街”和“北京有許多造型新穎的立交橋”)再讀這一句進行體會理解。

       、诖虺霰本┦写蠼值耐队捌。說說大街是怎樣的?(引導:兩旁綠樹成蔭,鮮花盛開。)

       、鄞虺隽⒔粯虻耐队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什么地方有什么。(立交橋四周有……,立交橋上……)b.誰還能說說立交橋有什么作用?(對便利交通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c.齊讀課文4、5句。

       。4)小黑板出示課堂作業(yè)。(通過練習幫助學生理清句子間的關系。)

        課文第1句總的介紹了北京的()和(),第2句具體寫了(),第3、4句具體寫了()。

        (5)背誦指導。

        ①看投影讀句子,記住第1句講什么,第2句講什么,第3、4句講什么。

       、诳赐队,背誦有關句子。

       、劭赐队霸嚤。

        3.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

       。1)齊讀課文,注意長句中的停頓。

       。2)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想想第2句和第1句間是什么關系?(第2句是對第1句的補充說明或舉例說明。)

       。3)課文說北京有許多“名勝古跡”和“公園”,那么第2句中哪些是“名勝古跡”?哪些是“公園”?

       。4)借助投影或有關圖片,簡單介紹“名勝古跡”和“公園”。激發(fā)學生想去北京看看的欲望。

       。5)再讀這個自然段,劃出課文中帶頓號的句子,說說頓號的用法。(表示并列詞語間的停頓。)摘錄句子。

        4.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1)通過課文的學習,你覺得北京什么地方很美?

        (2)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3)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讀出心中愛首都北京的感情。也可配音樂增強感染力。)

        5.作業(yè)。

        完成《作業(yè)本》第3、4題。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課文。

        2、引導學生通過批注式閱讀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詞句。

        3、感受槐鄉(xiāng)五月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孩子的勤勞能干、熱情好客和淳樸可愛,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欣賞、品讀本文優(yōu)美詞句,感受槐鄉(xiāng)五月的美麗景色。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槐鄉(xiāng)“花美、人更美”,從而獲得美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地方出示:槐鄉(xiāng)。

        2、指名讀。讀得很正確,真了不起!盎薄笨墒且粋生字,看老師在黑板上寫。板書:槐(左邊木,右邊鬼)。描紅“槐”。什么樣的地方被稱為槐鄉(xiāng)呢?見過槐樹嗎?(出示投影)師介紹。

        3、五月,洋槐開花了。出示第一句:指名讀

        4、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槐鄉(xiāng)五月——補充課題,齊讀,一起認識槐花,感受槐鄉(xiāng)的魅力好嗎?

        二、初讀課文

        要求:自由朗讀課文,爭取把字音讀正確,句子讀通順,遇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多讀幾遍,并標上小節(jié)號。

        三、檢查朗讀,隨文識字

        都讀好了?你標出了幾個自然段。(4個)你想讀哪個小節(jié)?

       。ㄒ唬╊A設第一自然段(這小節(jié)可長了,建議和同學合作讀,怎么分工自己思考,也是學問)

        1、第一塊:指名讀第一塊。(你有什么要表揚或提醒他的嗎?)

        正音:披散多音字小辮兒兒化音

       。1)讀著讀著,你有什么詞語不太明白嗎?(生說)預設:(山山洼洼、坡坡崗崗)有誰懂?指名說。畫圖(點圖哪里山洼、坡崗)。讓我們讀好這兩個詞(齊讀)

        瑞雪初降:真的是下雪了嗎?

        出示“玉雕”

        出示“維吾爾族姑娘”(簡介齊讀詞語)

        指導書寫“肩”

        這部分告訴我們什么?

       。2)、不管是山頭還是洼地,山坡還是山崗,到處都盛開著雪白的槐花,想看嗎?

        2、第二塊:盛開的槐花引來了誰呢?朗讀,正音。

       。1)點擊出示“挎”:懂嗎?除了挎籃兒,還可以挎什么呢?(挎包)胳膊也能挎呢,師生表演:咱們手挎手,好朋友一起走!翱妗斑有很多兄弟姐妹呢,腳動作跨組詞。

        (2)文中帶“挎”的這句話誰來讀給大家聽?指名讀。這部分寫的什么?

        3、第三塊:指名讀,正音。這部分你讀懂了什么?

       。1)你聞到香味了嗎?哪些詞帶著香味?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你最喜歡那個詞,說說你的感覺?

       。2)有一個詞把這么多的香就包括其中了——香海,此時走在槐鄉(xiāng),不管在哪兒都能聞到陣陣香味。如果一個地方有數(shù)不清的花呢,我們就可以說——花海,圖書館的書很多——書海,有很多樹——不是樹海,是林海。還有什么海?(竹海、人海)

        4、現(xiàn)在讓你再來讀讀第一自然段,一定能讀得更準確更通順,誰有信心來挑戰(zhàn)?指名讀

        5、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這一小節(jié)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呢?你覺得有哪些詞可以送給槐花?(指名說)板書:槐花美香

        (二)預設第二自然段

        1、過渡:槐花的美,美在它的樣子,美在它的香味。在洋槐開花的季節(jié),如果你走進槐鄉(xiāng),一定會被香氣熏醉而不想回家。不過,別擔心,你一定不會餓肚子沒飯吃的,因為槐鄉(xiāng)的孩子特別好客,不信,讀讀第二自然段。

        2、出示,指名讀第二小節(jié)。你有什么要對他說。正音。

        3、槐鄉(xiāng)的特產可多啦。你找到了什么?有槐花干、槐花蜜、還有槐花飯!

        你最喜歡吃什么?(槐花飯)出示句子。

        4、幾種吃法?兩名學生分讀。

        5、這一句里的生字可真多!你覺得哪個比較難寫,有什么好辦法幫助大家記住它們呢?

       。1)咸:還有什么味兒?酸甜苦辣

       。2)蒜、芝:都帶著一頂小草帽呢。字謎記憶:二小二小,頭上長草。(指導書寫蒜)

       。3)炒、拌:都是烹調方式,“拌”是常用的,因為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你見過誰拌過什么?炒要用到火,所以它是“火字旁”。

        (4)還有想吃槐花飯的嗎?指名讀。

        (5)香嗎?當然啦,用香噴噴的槐花來做飯,怎么會不香呢?槐鄉(xiāng)的孩子這么熱情,怎么會不香呢?

        (6)讓我們一起嘗一嘗。引讀第二自然段。讀了這部分你知道了什么?板書:槐童好客

       。ㄈ╊A設第三自然段

        1、槐鄉(xiāng)的花美、飯香,看連孩子們也吸引來了。(看圖)他們都跑到我們的文中去了,找到了嗎?

        2、指名讀。正音。

        3、我們也來做一次槐鄉(xiāng)娃,參加到他們的.活動中好不好?女同學加入姑娘們的隊伍;小小子們,你們想有這口福嗎?那就挺起腰板別掉隊!老師讀第一句。出示句子。

        4、像甜絲絲、香噴噴這樣的詞課文里還有很多呢,你找到了嗎?(你還能再說幾個嗎)

        5、在這小節(jié)中你感受到最多的是什么——(生說。)板書:快樂

        (四)再讀課文

        1、通過讀課文,(看板書)我們在第一自然段里欣賞了槐花美、香,在第二自然段里感受了槐鄉(xiāng)孩子的熱情好客,第三段里了解了槐鄉(xiāng)孩子的快樂。

        2、槐鄉(xiāng)真是個充滿魅力的地方,課文里的許多語句讓我們讀了還想讀,請大家再去讀讀課文,和同桌合作,如果他讀得一個字也不錯,你就給他畫上一顆五角星好嗎?

       。ㄎ澹┑谒淖匀欢

        1、課文讀到這兒(出示)五月的槐鄉(xiāng),( ),你最想說——

        2、出示最后一段,齊讀。再讀。

        四、指導其他生字書寫

        五、作業(yè)布置

        板書設計:

        槐鄉(xiāng)五月

        槐花美香

        槐童好客快樂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7

        教學目標:

        1.學習有趣的漢字,讓學生體會,同一個字在不同詞語中有不同的含義。

        2.培養(yǎng)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積累成語,豐富自己的詞語庫。

        3.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討論,在討論中樂于表達,提高分析和說話的能力。

        4.指導學生寫好漢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5.在有趣的小故事中明白標點符號的作用,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6.培養(yǎng)學生說話大方、聽話認真的習慣,會使用文明禮貌用語進行口語交際。

        7.學習寫一件事。

        8.學寫毛筆字,學習寫“彎撇、豎撇”。

        教學重點:

        1.進一步了解漢字構成的特點,能夠正確地書寫漢字。

        2.積累成語。

        3.正確靈活運用標點符號。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把話說清楚,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2.習作練習。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生字卡、燈片。

        教學時數(shù):

        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經過了一個單元的學習,今天我們來放松一下,跟老師一塊兒去語文樂園玩玩吧!

        二、有趣的漢字。

        1.出示詞語,開火車認讀。

        2.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都是有“鬼”字的詞語;“鬼”字在各個詞語中的意思都不相同。)

        3.:有時候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詞里意思不完全一樣。

        4.小組交流,拓展: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漢字也是這樣,在不同的詞語里面有不同的意思?舉例說一說。

        三、詞語超市。

        1.現(xiàn)在我們快樂的小火車開到了詞語超市,進來看看吧,超市里都有些什么東西?自由認讀詞語超市中的詞語。

        2.你能發(fā)現(xiàn)這個超市中詞語的特點嗎?

        3.給這個超市命個名吧?說說你為什么取這個名字?

        4.游戲:我當老板開超市。

        提出規(guī)則:

        可以先確定一個字,以它為首開一個詞語超市。如:“百”——百年樹人百花齊放……

        可以選擇帶有動物名稱的成語,開一個詞語超市。如:對牛彈琴畫蛇添足……

        詞語寫得最多的小組被評為“優(yōu)秀超市”。

        四、有趣的標點。

        1.過渡:大家通過自己開超市又積累了不少詞語,為了獎勵大家,老師講一個故事。師講述《有趣的標點》的故事,出示小黑板:

        契約

        無米面也可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無銀錢也可

        2.想一想財主和長工各是怎么念的?指名試念。

        3.師標注:

        財主:“無米面也可,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無銀錢也可。”

        長工們:“無米,面也可;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無銀,錢也可!

        4.通過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5.你還遇到過或聽過哪些妙用標點的事?說聽聽。

        五、。

        第二課時

        一、寫字板。

        1.出示:要寫的字,認讀。

        2.小組學習。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討論:這幾個字怎樣寫才好看?

        3.輪流匯報討論結果,指名。

        4.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提醒學生觀察,注意間架結構和布局。

        5.學生練習描紅、仿影,細細體會。教師

        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

        6.反饋: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表揚優(yōu)秀字例和姿勢正確的學生。

        二、閱讀欣賞。

        1.讀《我給老師當“老師”》這個標題,你想到了什么?

        2.默讀短文,想想短文的主要意思。

        3.找到不懂的地方和同桌商量商量。

        4.理解內容后,指名讀短文。

        5.小組討論:這文章在寫法上,有哪些值得你學習?

        a.選材新穎。

        b.有概括,有事例。

        6.:閱讀短文的方法。

        三、推薦閱讀。

        第三、四課時

        一、談話示范,切入主題。

        1.教師講述最近發(fā)生的,大多數(shù)同學都知道的一則新聞或新鮮事,引起共鳴。你們有同學也聽說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報紙、廣播、電視)

        2.剛才老師是怎么介紹的?你們聽清楚了嗎?

        3.評一評老師剛才播報的新聞(或新鮮事)。(引導學生從表達的態(tài)度、聲音、表情到內容的選擇和事情的敘述順序進行。)

        4.:選材、聽、說要注意的問題。

        二、實際演練:新聞發(fā)布會。

        活動安排:

        1.熱身(初賽):四人為一小組,進行初賽。每個組員輪流將課前老師要求大家搜集的新聞或新鮮事,講述給組內成員聽。評選出一個代表參加“新聞發(fā)布會”。教師隨機參與到小組活動中指導。

        2.新聞發(fā)布會。每組初賽所選出的代表輪流做新聞發(fā)言人。其他同學則是小記者,在發(fā)言人發(fā)言之后,進行提問。

        3.活動評獎。

        A.優(yōu)秀“新聞發(fā)言人”:

        以“發(fā)言是否態(tài)度大方,有禮貌,信息正確,表達清楚,條理分明”等為依據(jù)進行評選。

        B.優(yōu)秀“記者”:根據(jù)“記者”提問“是否態(tài)度大方自然,有禮貌,表達清楚有條理,抓住問題關鍵和觀眾(讀者)興趣”進行評選。

        4.優(yōu)秀“記者”和優(yōu)秀“發(fā)言人”答“記者”問。(如:你認為該怎樣當“小記者”?你獲得優(yōu)秀“發(fā)言人”的經驗和體會是什么?)

        三、活動。

        1.在剛才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大家聽到了哪些新聞和有趣的新鮮事?

        2.指名回答,并說說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事情的經過是怎樣的?其實,把你剛才所說的寫下來就是一了。

        四、習作。

        1.理清思路,列出提綱。

        2.根據(jù)提綱完成,題目自擬。

        五、作業(yè)。

        第五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彎撇和豎撇的形態(tài)特征。

        2.掌握彎撇和豎撇的運筆方法。

        3.能區(qū)別彎撇和豎撇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4.正確書寫帶有彎撇和豎撇的例字。

        教學重點:

        區(qū)別彎撇和豎撇的運筆方法。

        教學難點:

        運筆的方法及例字的寫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掛圖、范字掛圖、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我的知識最牢固:激發(fā)興趣。

        1.復習出示:“十”“士”“工”,說說這些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復習橫和豎的運筆方法。

        2.出示課件:“廠”“斤”“井”三個字,并將這三個字中的`豎撇和彎撇,用紅色突出,并漸漸從文字中跳出來。

        教師介紹:這些淘氣的筆畫從生字家里面跳出來了,它說如果你能喊出它的名字,并且知道怎么書寫,它就乖乖地回家。你們愿意送這個調皮的寶寶回家嗎?

        板書:彎撇豎撇

        二、我的眼睛最亮:找出彎撇和豎撇的形態(tài)特征及異同。

        1.出示范寫的筆畫,小組合作交流:找出彎撇和豎撇的形態(tài)特點。(指名回答。:彎撇斜而彎,但比斜撇稍直帶彎;豎撇上段直,撇尾向左出尖,比彎更直一些,彎處沒有彎撇長。)

        2.教師邊范寫邊講解運筆方法,學生跟著書空。

        a.逆:逆鋒起筆。

        b.折:折筆右下斜頓,以寫出撇頭的方角。

        c.轉:稍轉向左下或下行筆。

        d.提:寫豎彎撇筆鋒離紙時,借下行之勢提筆,形成尖細的撇尾。

        把這些運筆的方法步驟說給同桌的聽一遍。

        3.剛才大家都看得非常仔細,現(xiàn)在老師還要考考大家,你們愿意接受老師的挑戰(zhàn)嗎?將彎撇和豎撇的幻燈片重疊。觀察一分鐘,指名回答:重疊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強調彎撇和豎撇的不同點。

        4.你們這些小朋友可真不錯,不僅把我的名字叫對了,還知道了我的寫法,現(xiàn)在我想回家了,你想知道我回家后跟其他筆畫寶寶是怎么住的嗎?(課件演示:彎撇和豎撇都回到“廠”“斤”“井”中。)如果你能把我住的位置大聲地說給所有的小朋友聽,我將會送你一張“智慧卡”。想得到它,就先睜大你的眼睛看清楚吧!

        交流:

        “廠”:由橫和彎撇組成。橫在上半米字格的中部起筆,彎撇起橫頭,在右下框的中部收筆。

        “斤”:由平撇、豎撇、橫和懸針豎組成。平撇在靠豎中線上段起筆,豎撇緊靠平撇尾,撇尖在左下格中部收筆,豎起橫畫中部。

        “井”:由兩橫豎撇和懸針豎組成。上橫短;下橫長,寫在橫中線上;豎撇起筆比懸針豎低。

        三、我的模仿能力最強:書寫漢字。

        1.復習寫字和握筆姿勢:“食拇捏筆一寸腰,兩指彎成小圈圈;筆桿斜靠虎口上,掌心空虛如握球!

        2.在田字格中書寫彎撇、斜撇及三個例字。

        3.播放柔和的音樂,教師巡視,根據(jù)實際情況指導。

        四、我是小小書法家:作品交流。

        1.投影上展示學生的“作品”:仔細看看,你喜歡哪一個字,喜歡哪一個筆畫?

        2.看看自己的字,有哪些地方很漂亮,和別人不一樣,哪些地方還需要改正?自己再寫一個滿意的。

        3.評選出字寫得最好的“小小書法家”和會評的“評論家”。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有觀察了解大自然知識、探究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難點:在讀中感悟課文的韻律美,了解課文告訴我們的知識。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二、釋疑探究。

        1.感知。

       。1)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小組內互相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交流。小組選出代表,匯報小組讀書的收獲。

        2.識字。

       。1)自己練讀生子。引導學生與同桌之間接龍讀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種方式指讀。

       。ㄗx的時候注意提醒學生注意應該注意的地方。)

       。3)全班交流識字方法。引導學生在交流過程中給生字找朋友,用詞語說話。

        3.賞讀。

       。1)小組合作讀課文,看誰讀得美。

       。2)選讀。選自己喜歡的一節(jié)練讀,再展示。

        (3)通讀全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

        三、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夏 暗 躲 藏 喳 案 就 猜

        2.學生觀察字的結構,交流書寫應注意的地方。

        3.老師示范,指導重點筆畫。

        4.學生練習,老師巡視。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挑蘋果游戲。(將生字卡片做成蘋果形寫上編號)

        你選擇第幾好蘋果,讀出上面的生字,再組詞造句。

        二、誦讀。

        1.教師示范,學生邊聽邊體會語氣。

        引導學生評一評老師哪里讀得好,哪里讀得不好。

        2.學生自由練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3.朗讀比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小節(jié),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三、演讀。

        1.老師引讀,學生嘗試背誦課文。

        2.學生自由練背。

        3.課文表演。邊背邊加上動作。

        四、討論。

        1.課文里提了多少“為什么”?

        2.“為什么,太多的為什么,一天到晚我都在心里猜”是什么意思?我心里猜出了些什么?

        五、拓展探究。

        你能回答課文中的哪些問題?你還能提出什么新的問題?

        六、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自由練寫,小組評議。

        3.老師小結,指導重點。

        板書設計:

        為什么

        為什么 不知道

        弄明白 想知道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9

        一、展示圖片,導入新課

        1、出示相關圖片,展示南極風光。

        2、簡介背景,導入課文。

        南極大陸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又使人向往的地方。1986年1月,北京大學附小的楊海藍和上海市蓬萊路第二小學的吳弘,于北京時間13日21時,順利到達南極喬治島長城站。當天下午,考察隊隊長高伯伯帶領他倆游覽了企鵝島,還同小企鵝合了影。(板書課題:登上企鵝島)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初讀課文,標出自然段,標出課文里的生字、新詞。

        聽老師范讀課文,注意課文里生字的讀音。

        3、出示詞卡:你能正確讀出下面這些詞語嗎?

        登上企鵝大陸盡管厘米魚鱗狀帽子捕食

        4、小組合作,記憶字形。

        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你對哪些字記憶最深刻?為什么?

        三、學寫生字

        1、出示教師在田字格里范寫的.8個字。

        2、提醒學生注意:

        “陸”字中右邊的一豎不能分開寫。

        “帽”字右上角不是“日”字。

        “陸、帽、嘴”等字要寫得左窄右寬。

        “鵝、所”兩個字要平均分在田字格的兩邊。

        3、學生學寫生字,每個字寫兩個。

        4、互評,看看誰寫得既正確又美觀。

        四、鞏固練習

        1、辨字組詞。

        狀()、境()、撓()、捕()、驢()

        壯()、鏡()、繞()、鋪()、驅()

        2、積累本課的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8、登上企鵝島

        鵝、所:左右相等

        陸、帽、嘴:左窄右寬

        帽:右上角不是“日”字

        陸:右邊的一豎不能分開寫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10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3個字。

        2、能區(qū)別指定的4組形近字并能組成詞語。

        3、了解山區(qū)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山區(qū)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教學難點:

        想像一年四季“我們”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3個字。

        2、能區(qū)別指定的4組形近字并能組成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的過程,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并能正確書寫。

        教學難點:

        區(qū)別形近字的形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第2課。

        二、朗讀課文

        朗讀課文,大家評議,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三、學習生字

        1、默讀課文,畫出文中生字連帶的詞語讀一讀。(困)

        2、根據(jù)生字構字特點兩個人一組識記,然后匯報。

        3、對于難寫的字教師指導書寫。(范寫)

        四、練習寫字

        1、認真觀察整個字,記住每一筆的位置,然后書寫,一氣呵成。

        2、寫后對照范字檢查不足,寫每一個字都要有進步。

        3、教師行間巡視,重點輔導。

        五、完成課后練習題

        六、作業(yè)

        抄寫本課生字生詞

        板書設計:

        上學一路歌

        溪滑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了解山區(qū)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教學重點:

        了解山區(qū)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教學難點:

        想像一年四季“我們”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就是山區(qū)的孩子,那么誰愿意說一說在你上學的路上都能看到些什么?(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

        1、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別的地方的山區(qū)小朋友們一年四季在上學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2、默讀思考:每個季節(jié)各有什么樂趣?

        看提示,口頭填空。

        春天上學,走一路,( )。

        夏天上學,走一路,( )。

        秋天上學,走一路,( )。

        冬天上學,走一路,( )。

        二、精讀課文

        1、你對那所山區(qū)的小學生在哪個季節(jié)上學的情景感興趣,介紹給同學聽,并說說你感興趣的`理由。(困)

        介紹春天

        a朗讀描寫春天上學情景的句子,并標畫好詞佳句。

        b說說感興趣的理由。

        c指導朗讀:邊讀邊想像。

        d指名朗讀,把你的感受讀給大家聽。

        介紹每個季節(jié)的方法大致相同,僅對重點問題做些提示。

        介紹夏天

        a邊讀邊想像:溪水、丁冬丁冬的水聲、濕鞋印。

        想像我們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

        b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

        介紹秋天

        a邊讀邊想像:砸核桃、摘酸棗。黑手指、紅酸棗。

        b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

        介紹冬天

        a指導朗讀:讀“小溪變成了長長的大滑梯”時,突出“變成了”,表現(xiàn)出驚奇;突出“長長的大滑梯”表現(xiàn)出多么神奇、有趣。

        b邊讀邊想像,再通過讀把感受到的表達出來。

        c思考:同學們到了學校,為什么“又都怪學校太近太近”?說說你的相法。

        2、分季節(jié)讀課文,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上學路上的景色,你就讀那個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你能用自己的口吻向城市小學生介紹一下你在一年四季上學路上看到的情景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山區(qū)孩子一年四季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并通過邊讀邊想像的方法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五、作業(yè)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2、上學一路歌

        春天野花

        夏天溪水

        秋天野果

        冬天冰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11

        教學目標:

        1、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初步懂得對人要有愛心,要相互尊重,善待他人。

        2、默讀課文,繼續(xù)學習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重點:

        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初步懂得對人要有愛心,要相互尊重,善待他人。

        教學難點:

        理解老師讓同學們都戴帽子的真正用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讀全文,回憶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上節(jié)課已經解決了一些問題,繼續(xù)學習。一起走進這個感人的故事。

        二、深入理解課文,解決問題

        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想汪霞為什么要戴著帽子去上學?

       。1)得了惡性腫瘤(解釋什么是惡性腫瘤)——不得不接受化療(用化學藥物治療惡性腫瘤)

       。2)“不得不”換詞理解——而必須接受化療的結果就是一頭烏黑發(fā)亮的頭發(fā)幾乎掉光。

       。3)曾經是一頭烏黑發(fā)亮的頭發(fā),現(xiàn)在卻因為病痛的折磨,幾乎掉光了,小汪霞的內心怎樣?(痛苦傷心等)

        那你應該怎么讀啊? 自己試一試,指名讀

        2、同學們,我們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汪霞,因為化療,那一頭曾經烏黑發(fā)亮的頭發(fā)幾乎掉光了,你將要每天頂著一顆光禿禿的腦袋去學校上課,這時你會怎么想?是什么心情? (很不安、害怕)

        你們能體會到汪霞的心情,能用自己的朗讀把汪霞這種不安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

        3、此時,你覺得汪霞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可憐,自尊心強,自卑)

        過渡:這個可憐的孩子當她回到熟悉的.校園時,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她擔心的事情發(fā)生了嗎?咱們應該讀哪個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汪霞的心情發(fā)生著怎樣的變化呢?(開始接著最后)

        1)師生共同找出關鍵詞句,簡單說一說

        2)讀到這,你有什么問題嗎?

        3)“為什么汪霞一開始遲遲不敢進去,到最后她大步走進教室”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

        4)她為什么遲遲沒敢進去?為什么戴著一頂帽子就遲遲沒敢進去?

        5)那么此時的汪霞會是什么心情呢? (害怕緊張擔心等) 怕什么?

        6)那你應該怎么讀呢?自己試試讀一讀這一句話。 指名讀——評讀

        7)同學們想象一下,遲遲沒敢進去應該是什么樣子的?你能用你的語言來形容一下嗎? (生自由回答) 再讀這句話,該怎么讀?練讀

        2、正在此時,她發(fā)現(xiàn)了什?

        (當他把目光投向教室的時候,發(fā)現(xiàn)每一個同學都戴著帽子)

        理解“意外”

        1)意外什么意思?她為什么會感到意外?讀這句體會她意外的心情

        2)大家想象一下:他們的帽子都有可能是什么顏色的呢?又有可能是什么樣式的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

        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 (生自由發(fā)言:五顏六色、各色各樣、形態(tài)各異、千姿百態(tài)、------)

        那么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來形容同學們的帽子呢? (五花八門)

        3、同學們都戴著五花八門的帽子,跟他們那些帽子比起來,汪霞覺得怎么樣? (自己的那頂帽子顯得那樣普通,幾乎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4、如果你就是汪霞,此刻你就站在教室門口,看到眼前的景象,還是遲遲沒敢進去嗎?還會擔心害怕嗎?會是什么樣的心情?為什么會是這樣的心情呢?(和大家一樣,不再覺得自卑、不安。)

        5、比較句子:她覺得自己和別人沒有什么兩樣。

        她一下子覺得自己和別人沒有什么兩樣。

        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多“一下子”好嗎?好在哪兒?(心情變化很大,立刻變輕松)這句話應該怎么讀?練習朗讀最后一句。

        6、師小節(jié):抓住汪霞的心理變化,細膩的寫出了汪霞由開始的不安,到現(xiàn)在能輕松地笑了這樣的變化。板書:不安----輕松

        7、自由讀全段,再次體會汪霞的心情變化。

        過渡:汪霞這么大的轉變首先要歸功于誰呢?我們來看看老師究竟說了些什么?

        第二自然段

        1、默讀畫出老師的話,想想對老師說的話有什么問題嗎?(訂正提問)

        預設:為什么要從下星期一開始?為什么所有的同學都要戴帽子?為什么帽子越新奇越漂亮越好?解決問題。

        2、老師是怎樣宣布這件事的?什么是和藹而鄭重?試著用和藹而鄭重的語氣宣布一下這件事。(出示句子)

        1)在什么情況會鄭重的說?聯(lián)系生活實際(升旗開幕式考試)

        2)讀到這,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3)老師為什么要嚴肅認真的說?(重視注意一定做到)

        3、討論:老師為什么讓所有的同學都戴著帽子?老師真正的用意是什么?

       。ù蛳粝己ε卤煌瑢W嘲笑的顧慮,化解了她因為頭發(fā)掉落后而產生的不安、自卑心理,讓她能和大家融洽的相處)

        師:從老師看似普通的兩句話里我們可以感受到老師是多么用心良苦!剛才的問題解決了嗎?指導朗讀兩句話

        4、老師為什么不直接告訴同學們汪霞的病情呢?(保護她的自尊心)

        師:正是因為老師巧妙、周到的安排,汪霞才能和大家輕松的相處,可見老師的愛心、善解人意。∥覀儾粌H要學會尊重,善待他人,而且還要講究方法使被關心的人樂于接受,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板書:尊重,善待)

        過渡:同學們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嗎?你是從哪知道的?

        第四自然段

        1、汪霞常常忘記了什么?真正忘了什么?

        2、什么是似乎?同學們似乎忘記了什么?還似乎忘記了什么?

        3、現(xiàn)在你覺得汪霞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三、師總結

        汪霞是不幸的,因為病魔不僅讓她身受痛苦,而且使她失去了一頭烏黑發(fā)亮的頭發(fā)。但是汪霞又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她擁有充滿愛心的老師和同學們。這位可親可敬的老師,不但保護了汪霞幼小的心靈,同時教會了同學們如何尊重他人。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更多的人和汪霞一樣等著我們伸出友愛之手,去幫助他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愛的世界吧!

        四、口語交際

        現(xiàn)在,你想對誰說什么?

        板書設計:

        9 帽子

        尊重 善待

        不安—————輕松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12

        教學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fā)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

        教學重難點

        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fā)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看圖導入,交流資料

        1.出示列寧照片,說說他是誰?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

        2.學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fā)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讀后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4.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課文的`具體寫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么。

        2.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借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4.巧妙結尾、設置懸念:第二天,那只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fā)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 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找一找、讀一讀。

        2.屏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a.學生交流。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b.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么?板書:愛。

        3.聰明的孩子,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教師運用手勢,指導學生加強語氣。

        b.讀后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為什么要捉走這只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發(fā)表看法,相互補充,匯報體會。

        5.相機小結: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的愛鳥!

        6.細細體會列寧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

        2.學習課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讀體會,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么要問鳥?鳥怎么會說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課后習題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大家一起來說說。

        2.收集列寧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開展講故事比賽

        板書

        灰雀

       。ㄈ侨讼矏郏

        列寧 男孩

        教育 知錯就改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13

        教學要求:

        1、理解文章主要內容,了解所說明的事理、順序

        2、領悟所說明的道理:不同領域的科學發(fā)現(xiàn),可以互相啟發(fā),從而發(fā)現(xiàn)新的論據(jù),得出新的結論。

        3、增強科學意識,培養(yǎng)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目標達成:

        1、領悟所說明的道理:不同領域的科學發(fā)現(xiàn),可以互相啟發(fā),從而發(fā)現(xiàn)新的'論據(jù),得出新的結論。

        2、增強科學意識,培養(yǎng)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恐龍的種類、形態(tài)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

        感知打比方、作比較、列數(shù)據(jù)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具準備:

        恐龍電影片、圖片、生字詞課件。

        教學流程:

        一、課前展示

        1、給下列紅字標拼音

        遺。 )蟾( )蜍( )

        褶( )皺鳥臀( )目兩棲( )

        追溯( )天衣無縫( )

        2、常識填空

        《恐龍無處不在》的作者是( ) ( )國的科普作家和( )小說家。

        3、說明的順序有( )( )( )

        4、說明文的類型有( )和( )

        二、創(chuàng)境激趣

        中國考古人員新近在甘肅省永靖縣發(fā)現(xiàn)的巨大恐龍足跡化石證明,這種一億年前的恐龍,兩步就可跨過一個籃球場,是日前世界上已發(fā)現(xiàn)的恐龍足印。

        三、自學導航

        1、課文開篇提出什么觀點?

        2、課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3、為了把對象說明清楚,作者首先列舉了什么事實?得出了什么結論?

        4、什么是板塊構造理論?

        5、什么是泛大陸?

        6、什么是大陸漂移學說?

        7、、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怎樣來說明的呢?

        8、課文內容涉及哪兩個學科?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四、合作探究

        1、為了把對象說明清楚,作者首先列舉了什么事實?得出了什么結論?

        2、什么是板塊構造理論?

        3、什么是泛大陸?

        4、什么是大陸漂移學說?

        5、、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怎樣來說明的呢?

        6、課文內容涉及哪兩個學科?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五、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知識遷移

        六、強化訓練

        由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式,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示?

        啟示一:看問題從多個角度去研究

        啟示二:敢于大膽想象和猜測

        啟示三:看問題不是簡單化和孤立化

        啟示四:學會舉一反三

        七、歸納總結

       。ㄒ唬┊斕糜柧

        填空:本文按照_________順序進行說明。首先,提出說明的主旨________總領全文。然后用恐龍化石在各地發(fā)現(xiàn)的事實,闡釋對________的證明,用具體事例證明開篇提出的主旨,最后總結恐龍化石的發(fā)現(xiàn)對________ 提供了證據(jù)。

        (二)說明方法的判斷

        1、位于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

        2、大約在2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 )

        3、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界幾個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 )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1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寫的方法,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4、樂意通過上網(wǎng)或查閱書刊搜集有關風箏的資料。

        二、教學重點。

        1、“村”、“喪”的字形,“磨”、“坊”的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三、教學難點。

        1、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2、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四、課前準備。

        1、尋找一篇細致描寫放風箏的文字片段,有條件地可制作相關的多媒體課件。

        2、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

        第一課時:

        (一)喚起情感,導入學習。

        1、喚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最大的快樂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嗎?

        2、導入學習: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板書并齊讀課題。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喜歡讀的可以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把自己喜歡的讀給同桌聽聽,請同桌評出讀得好的,給予表揚。(師巡視,了解學情)

        3、感知內容:說說課文講了什么事,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歸納板書: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復雜到簡單一步一步的歸納,切忌敷衍。)

        (三)讀中悟情,以情促讀。

        1、以讀代講學習第1自然段,請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聽、評。教師注意指導“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讀本段,邊讀邊把自己讀懂的和不懂的勾下來、寫下來。(估計學情:學生能讀懂做風箏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們做完風箏后的心情。對于“憧憬”、“依然”二詞,學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學生匯報。

        學生在說用什么做風箏時,教師可讓孩子結合自身經歷及收集的資料談談看法!般裤健币辉~可根據(jù)“泡泡”的提示引導學生查字典,或在具體的語境中解決!耙廊弧币辉~可用近義詞“仍然”,通過換詞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3)當學生在談到書中孩子的心情時,引導他們讀兩個句子:

        a、我們精心的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b、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教法:多種形式讀,體會作者高興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風箏,你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讓學生入情入境)

       。5)多種方式讀全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轉換: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干什么?

       。2)創(chuàng)設情境: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們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吧!播放多媒體課件,或者教師有感情地朗讀一篇細致描寫放風箏場面的文章,讓學生入情入境。

       。3)引導表達:剛才同學們欣賞了放風箏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與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轉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里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

       。5)品味課文:用心多遍朗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文中孩子和我們一樣的感受。

        需要精讀的句子:

        a、一個人用手托著,另一個人牽著線,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放”,那線一緊一松,風箏就凌空飛起,漸漸高過樹梢了。

        b、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喊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據(jù)課堂情況,分析寫法,如第一句中動詞“托”“牽”的用法。

       。6)深入賞讀: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再讀全段課文。

       。ㄋ模┬〗M自學生字,交流學法。

        1、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注:“拼”“村”“喪”的讀音需特別注意,磨的讀音:二聲(摩擦)、四聲(磨面);坊的讀音:一聲(牌坊)、二聲(作坊)。

        2、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注:“村”可與“材”進行比較記憶,“喪”的下面部分沒有一撇。

        3、練習書寫生字。

       。ㄎ澹┱n堂練習。

        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第二課時:

        (一)誦讀回味,表現(xiàn)情感。

        1、選擇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愛的一段話讀給大家聽,讀出感情。

        2、作者在做風箏,放風箏時的心情怎樣?用一個詞概括。

        (二)細讀深究體悟感情。

        1、學習第4自然段。

        a、讀一讀:用心讀讀第4自然段,能發(fā)現(xiàn)“我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b、說一說:說說你讀后的發(fā)現(xiàn)。

        c、試一試:能不能用讀表現(xiàn)出不同的心情來?(可采用多次讀的方式進行)

        重點讀好這個句子: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方式:讀、體會、“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可表演。

        d、評一評:你們覺得這些同學讀得怎么樣,從哪些語詞的朗讀上能感受到“我們”的快樂或難受。

        2、學習5、6、7、8自然段

        (1)師:假如你高高飛著的風箏斷了,飛了,你會怎樣呢!

       。2)師:我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們是怎么做的?請讀讀5、6、7、8自然段。

        重點讀好: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3)體驗: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難過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們向那房子跑去,繼續(xù)尋找我們的“幸福鳥”……為主要體會句。)

       。ㄈ┗仡櫿n文,暢談感受。

        1、放箏時,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孩子們很難過、著急,為什么還說放風箏是快樂的呢?你有過這種生活體驗嗎?

        2、一個提問下,幫助學生再次疏導出全文線索,板書: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并再次朗讀幾個描寫心情的重點句。

       。ㄋ模┱n堂練習。

        1、把自己玩耍、活動時候的心情告訴大家,寫一寫。

        2、寫幾個描寫心情的詞語,并在小組內交流。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15

        教學目標

        1.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交流時做到態(tài)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向課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學學習,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課余生活,且認真執(zhí)行計劃。

        2.習作介紹自己的課余生活,寫好后讀給父母聽,讓他們分享。

        3.發(fā)現(xiàn)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讀音,準確區(qū)別。

        4.讀“認”,發(fā)現(xiàn)和運用識字方法。

        5.熟讀背誦古詩《小兒垂釣》。

        6.積極參與展示活動,精心準備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課余生活。

        教學重點

        學習多音字,讀讀認認和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口語交際和習作。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安排:

        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完成口語交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口語交際 我們的課余生活

        1.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民族小學孩子的課間活動,與蘇聯(lián)小朋友一起發(fā)現(xiàn)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鄉(xiāng)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樹割槐花掙學費的情形;我們安排了自己的課余活動,認真執(zhí)行計劃,這一階段的課余生活充實而又有樂趣,許多同學都想把這樂趣與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在組內展示各自的課余生活記錄本,交流自己前一階段的課余生活:自己在課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獲和感受?

        a.可以講講課間課后同學間開展的游戲、娛樂活動;

        b.可以講講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的小制作、小發(fā)明、調查考察活動;

        c.可以講講自己讀了什么好書,完成了多少萬字的讀書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長的見識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講講自己在興趣愛好、個人特長項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長進;

        e.可以講講自己隨同學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覽、休閑獲得的.新發(fā)現(xiàn)、增長的新見識;

        3.全班交流。

        每組推選一位優(yōu)秀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4.共同評議。

        a.就剛才幾位同學們交流的來看,他們的課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們評比誰的課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誰的課余生活計劃安排得滿,誰的課余生活項目記錄得多?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后達成共識:看誰的課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誰的計劃安排得滿,誰的記錄本上記錄得多,而是要看誰的計劃安排得切實可行,課余生活計劃中的各項安排得到真正落實。

        b.評選出活動新穎、有趣,開展得認真深入,收獲豐富、感受深刻、對大家啟發(fā)大的同學,教師頒發(fā)“課余生活之星”獎章。

        c.談談了解了他人的課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課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