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經典名人故事(精選13篇)
斯蒂芬·威廉·霍金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fā)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tǒng)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chuàng)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chuàng)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霍金經典名人故事(精選1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霍金經典名人故事 1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并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后在班級里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yè)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
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后,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并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
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fā)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霍金經典名人故事 2
霍金(英文名Stephen William Hawking) ,1942年1月8日在英國牛津出生,當天正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人稱宇宙之王。曾先后畢業(yè)于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并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之所以在輪椅上坐了39年,是因為他在21歲時就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癥,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他是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是本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為宇宙之王。
1942年1月8日生于英國牛津的霍金剛好出生于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紀念日之時。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即隨著時間的增加黑洞的面積不減。這很自然使人將黑洞的面積和熱力學的熵聯(lián)系在一起。1973年,他考慮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fā)現黑洞會像黑體一樣發(fā)出輻射,其輻射的溫度和黑洞質量成反比,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而溫度卻越變越高,它以最后一刻的爆炸而告終。黑洞輻射的發(fā)現具有極其基本的意義,它將引力、量子力學和統(tǒng)計力學統(tǒng)一在一起。
從童年時代起,運動從來就不是霍金的長項,幾乎所有的球類活動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變得更笨拙了,有一兩回沒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從樓梯上突然跌下來,當即昏迷,差一點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劍橋讀研究生后,他的母親才注意到兒子的異常狀況。剛過完21歲生日的霍金在醫(yī)院里住了兩個星期,經過各種各樣的檢查,他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癥,即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癥。大夫對他說,他的身體會越來越不聽使喚,只有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轉,到最后,心和肺也會失效;艚鸨恍兄皇赡甑纳D鞘窃1963年。 起初,這種病惡化得相當迅速。這對霍金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他幾乎放棄了一切學習和研究,因為他認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碩士論文的那一天。然而,一個女子出現了。
愛情不期而遇,1962年的夏天,簡通過朋友,認識了走路笨拙、腳步踉蹌的霍金,后來又發(fā)生了幾次偶遇。于是,他們碰到了愛情。 但是,他們的愛情卻多了一絲苦澀;艚饘ψ约旱牟「械綗o望,因此不打算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關系。他們之間總是存在著一個第三者———死神。然而,愛情的力量卻無法抗拒。第二年7月14日,簡和霍金結了婚。 多年之后,簡在自己的回憶錄《音樂移動群星》中寫道:我非常愛他,任何東西都不能阻止我和他結婚,我愿意為他做飯、洗衣、購物和收拾家務,放棄我自己以前的遠大志向。與簡的訂婚使霍金的生活發(fā)生了真正的變化。為了結婚,他需要一份工作,為了得到工作,就需要一個博士學位。因此,他開始了一生中的第一次用功。令他十分驚訝的是,他發(fā)現自己很喜歡研究。愛情有了圓滿的結局。然而,輪椅出現了。
霍金的病情漸漸加重。1970年,在學術上聲譽日隆的霍金已無法自己走動,他開始使用輪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沒離開它。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但48小時后,他又回到辦公室投入工作。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鄉(xiāng)間別墅,上坡時拐彎過急,輪椅向后傾倒,不料這位引力大師卻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叢中。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后,他仍然堅持用惟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沖直撞;在莫斯科的飯店中,他建議大家來跳舞,他在大廳里轉動輪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當然,霍金也嘗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1985年,霍金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從此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探索著宇宙的起源。
霍金取得巨大成功,但生活的現實取代了愛情的浪漫,他和簡的婚姻走到了盡頭。金的研究對象是宇宙,但他對觀測天文從不感興趣,只有幾次用望遠鏡觀測過。與傳統(tǒng)的實驗、觀測等科學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覺。黑洞不黑這一偉大成就就來源于一個閃念。
在1970年11月的一個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時開始思考黑洞的問題。他突然意識到,黑洞應該是有溫度的,這樣它就會釋放輻射。也就是說,黑洞其實并不那么黑。這一閃念在經過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論。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斷地輻射出X光、伽馬射線等,這就是有名的霍金輻射。而在此之前,人們認為黑洞只吞不吐。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霍金獲得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
霍金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銷量已經高達2500萬冊,從1988年出版以來一直雄踞暢銷書榜,創(chuàng)下了暢銷書的一個世界紀錄。在這本書里,霍金力圖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來講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運、黑洞和時間旅行等。 在《時間簡史》一書的開頭,霍金指出:有人告訴我,我在書中每寫一個方程式,都將使銷量減半。于是我決定不寫什么方程。不過在書的末尾,我還是寫進一個方程,愛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我希望此舉不致嚇跑一半我的潛在讀者,F在看來,霍金完全是多慮了。
霍金經典名人故事 3
科學陪伴著社會的發(fā)展,有些人虛度光陰,不努力工作,白活了一輩子,而有些人卻為了科學努力研究了一輩子,名垂青史。
有位偉大的科學家,他為了科學時而忘記了吃飯和睡覺,連外表都不美,是高度殘疾的漸凍癥患者。他剛剛去世不久,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對,他就是英國著名科學家霍金!
霍金是個樂觀聰明的人,他研究了科學一輩子,但是,他不幸在年少氣盛的20歲年華,患了漸凍癥,越來越嚴重,直到身體硬得成了一個石塊,可他的妻子很關愛,他不怕苦不怕累地照顧霍金。還有一次,霍金去醫(yī)院治漸凍癥,醫(yī)生嫌棄地看著他,對他說:“你哪也不會動,救好了也沒用!活個兩年就差不多了吧!”霍金含著淚水離開了。他默默地告訴自己要戰(zhàn)勝病魔,造福人類。所以不可思議的奇跡出現了,他忍著病痛多活了五十多年!還通過已經僵硬了的三個手指頭寫了一本《時間簡史》,解決了許多宇宙和黑洞的科學難題。
3月14日,霍金遺憾去世了,一個偉大的科學人物,從此消失在人世間,但是!他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永遠活在宇宙的無窮奧秘里!
通過這次的科學了解,我們要向霍金學習,做一個勇敢、對生活懷有自信的'人,另外,對別人的諷刺和嘲笑不要放在眼里,做自己應做的事,勇敢的跨出一步。
霍金經典名人故事 4
史蒂芬;艚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國的牛津,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現代科學的奠基人伽利略也正是逝世于300年前的同一天。
霍金在牛津大學畢業(yè)后就即到劍橋大學讀研究生,這時的他被診斷患了“盧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癱瘓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進行了穿氣管手術,此后,他完全不能說話,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一個小對話機和語言合成器與人進行交談;看書必須依賴一種翻書頁的機器,讀文獻時需要請人將每一頁都攤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驅動輪椅如蠶吃桑葉般地逐頁閱讀……
霍金正是在這一種一般人難以置信的艱難中,成為世界公認的引力物理科學巨人;艚鹪趧虼髮W任牛頓曾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講座教授之職,他的黑洞蒸發(fā)理論和量子宇宙論不僅震動了自然科學界,并且對哲學和宗教也有深遠影響。
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fā)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他的目標是解決從牛頓以來一直困擾人類的“第一推力”問題。他的宇宙模型是一個封閉的無邊界的有限的四維時空——不需要上帝的第一推力,宇宙的演化完全取決于物理定律。
耐人尋味的是,霍金的宇宙論事實上使上帝沒有存身之處,但梵蒂岡教廷仍對他表示了敬意。在承認了對伽利略審判的錯誤之后,教廷科學院又選舉霍金為該院院士。世俗的偏見和神學的權威,都不能阻擋科學的透射力。
霍金堅信,關于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的'基本思想可以不用數學來陳述,而且沒有受過專業(yè)訓練的人也能理解。他曾在通俗演講里,生動地向聽眾解釋“利用光速,從‘黑洞’進去,從‘白洞’到宇宙另一區(qū)域去作時空旅行”的設計,是有趣的科學幻想,而現實卻是難以做到的簡明道理。經過數年的辛勤寫作和修改,于1988年4月正式出版宇宙論科普著作《時間簡史》。書中引導讀者遨游外層空間奇異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大統(tǒng)一理論、“帶味”粒子和“自旋”的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探索。《時間簡史》,已用33種文字發(fā)行了550萬冊,如今在西方,自稱受過教育的人若沒有讀過這本書,會被人看不起。
醫(yī)生曾診斷身患絕癥的霍金只能活兩年,他之所以能支持到今天并取得卓越成就,最主要的是他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和極其堅強的意志;艚鸬囊簧侨祟愐庵玖Φ挠涗,是科學精神創(chuàng)造的奇跡。
霍金經典名人故事 5
2003年5月,當代科學大師霍金在北京科學會堂做學術報告,觀眾們都沉浸在閃爍思想火花的精彩絕倫的報告當中,一名年輕的女記者急切地走到這位科學大師面前,提出了一個十分不解的`困惑:“霍金先生,運動神經元癥已將您永遠地固定在輪椅上了,您難道沒有為自己已失去太多而悲傷過嗎?”
霍金臉上掛著微笑,緩緩地抬起手臂,用不大靈便的手指,艱難地敲擊著胸前的鍵盤,在寬大的投影屏上,緩慢而醒目地顯示出了下列幾行文字-- 我的手指還能夠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
最重要的是,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驟然間,肅穆的會場上再次響起如潮的掌聲,人們紛紛涌上臺,向這位坦然面對磨難、挑戰(zhàn)艱難并不斷鑄就輝煌的人生斗士,表達深深的敬意。
霍金經典名人故事 6
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剛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時代,所以小時候對模型特別著迷。他十幾歲時不但喜歡做 模型飛機和輪船,還和學友製作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戰(zhàn)爭游戲,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這種渴望驅使他攻讀博士學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論的研究上獲得重大 成就。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 業(yè)后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fā)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於醫(y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后 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xù)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不會隨時間減少。1973年,他發(fā)現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溫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fā)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出現問題,后來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使他從此再不能說話,F在他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 替雙腳,不但說話和寫字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忙,連閱讀也要別人替他把每頁紙攤平在桌上,讓他驅動著輪椅逐頁去看。
霍金一生貢獻 於理論物理學的研究,被譽為當今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時間簡史》及《黑洞與嬰兒宇宙以及相關文章》。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學 上的成就卻是在他在病發(fā)后獲得的。他憑著堅毅不屈的意志,戰(zhàn)勝了疾病,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蹟,也證明了殘疾并非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 是值得年輕一代學習的。
霍金經典名人故事 7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國牛津,獲得CH(英國榮譽勛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勛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xié)會會員)等榮譽。他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是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也是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他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盧伽雷式癥),全身癱瘓,不能言語。 他能動的地方只有一雙眼睛和三根手指,其他部位便不能動。
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他是英國最崇尚的教授,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fā)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tǒng)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chuàng)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chuàng)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經典名人故事 8
小霍金也像普通的小孩一樣,喜歡玩具,著迷于玩具火車,甚至自己花錢買來了電動火車。十幾歲時,霍金還喜歡制作飛機模型和輪船模型,甚至嘗試發(fā)明一些游戲,比如制作不同顏色零件的工廠、運送產品的公路和鐵路,以及股票市場。霍金和一個同學負責編制游戲的`規(guī)則,在編制這些游戲時,小霍金的目標是"建造我能控制的可以開動的模型","這些游戲及制作都來自于探究事物并且進行控制的要求"。這種要求一直驅動霍金去"探究事物",甚至在后來的宇宙學研究中仍在起作用。
上學期間,霍金分在一個很好的班,盡管他的成績名次從未進過前一半,但仍受到同學的尊敬,同學為他起了一個"外號"---愛因斯坦;艚鹪诎嗌嫌幸恍┮玫耐瑢W,他們喜歡聽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如莫扎特、貝多芬,也到音樂廳去聽音樂,他們還經常討論一些科學和宗教問題,例如宇宙的起源和宇宙的運行是否需要上帝的作用。
霍金經典名人故事 9
在中學時代的后兩年,班上來了一位數學教師。他的教學富于啟發(fā),這激發(fā)了霍金對數學和物理學的興趣。盡管父親也鼓勵他學習科學,但希望他攻讀與父親的專業(yè)相近的生物學,回憶起中學的學習,霍金談道:"在我幼年時,我對所有科學都一視同仁。十三、四歲后我知道自己要在物理學方面做研究,因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盡管我知道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所以太枯燥。化學就好玩得多了,不斷發(fā)生許多意料之外的事,如爆炸等等。但是物理學和天文學有望解決我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里的問題。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蘊。"由此可見,少年的霍金的志向雖算不上遠大,"想探索宇宙的底蘊"對他后來的研究肯定是有影響的。 中學畢業(yè),霍金考入牛津大學,并如父親的希望,取得了獎學金,學習物理學對霍金并不費力,后來他又考上劍橋大學理論物理專業(yè)的`博士研究生。為什么要選取理論物理專業(yè)呢?霍金后來說:"理論物理中有兩個領域是基本的,……一個是研究非常大尺度的,即宇宙學;另一個是研究非常小尺度的,既基本粒子。"這就是說,理論物理聯(lián)系著"至大"的宇宙和"至小"的基本粒子。最后,他確定要研究宇宙學,這是因為"在宇宙學方面已有一個定義完好的理論,即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是研究宇宙學的理論基礎。
霍金經典名人故事 10
在研究學習期間,霍金得了一種怪病,是一種運動神經細胞病。這種病使行為本來就不靈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這種病迅速惡化;艚鸱浅?鄲,以至于他認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并未放棄正常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他在這時結婚了,5年后他成了3個孩子的父親。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奮。他曾夢到自己被處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他認為,"我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其他人",要做點兒善事,以回報社會對他的恩惠。 勤奮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學界。黑洞是一種體積很小、質量很大的天體,也就是說,它的密度很大。這種天體是一種從理論上推測出來的天體。 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了黑洞的問題。他認為,滿足一定條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會吸住自身發(fā)出的光線,而使我們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團"。然而,這種科幻般的預言并未受到人們的重視。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時,一位德國科學家借助廣義相對論重新預言了黑洞的存在,他發(fā)現,質量等于太陽質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徑只有2.95千米;而相當于地球質量的黑洞,直徑只有0.9厘米了。到20世紀30年代末,一位美國科學家研究恒星演化時,再次研究黑洞問題。他認為,在恒星燃盡時,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會無休止地坍縮下去,最終就形成了黑洞。
霍金經典名人故事 11
1942年1月8日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紀念日,這天正是霍金出生的日期。而巧合的是霍金走的日子正是愛因斯坦誕生日。
霍金出生于一個典型的英國中產家庭,父母均為牛津大學畢業(yè)生,父親法蘭克是畢業(yè)于牛津大學的熱帶病專家,母親伊莎貝爾1930年代于牛津研究哲學、政治和經濟,霍金出生后母親也放棄了事業(yè)轉做了家庭主婦。
小時候的霍金從未表現過什么驚人的天賦,但他有個比較像小天才的癖好他喜歡玩具火車、輪船和飛機,尤其喜歡把它們拆開探究它們是怎樣運行的。
多年以后霍金在發(fā)表演說時說他自己認為:“自己的很多發(fā)現其實都來自我對探究事物和控制它們的渴望!
他感慨“從我開始攻讀博士之后,這種渴求才在宇宙學研究之中得到滿足!比欢麩o法否認的一點是,幼時的他只是經常把東西拆開以窮根究底,對再把它們組裝回去卻束手無策。
申請大學時,做醫(yī)生的父親希望霍金去學醫(yī),但他不喜歡生物學,因為那個學科不夠抽象,“過于敘述性并且不夠基礎!17歲那年雖然“考得很糟”,他還是拿到了獎學金,進了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
大學學院不設數學專業(yè),于是霍金申請了物理學,然而仍然沒有什么火花在霍金與物理的碰撞中產生。在牛津的歲月里,他仍然沒有顯現任何“成才”的跡象。
霍金想研究的是宇宙學,在理論物理中有兩個領域是最抽象也最基本的,一個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基本粒子,另一個就是龐大的宇宙,霍金覺得粒子物理不如宇宙學抽象前者更像生物學,“科學家們能做的只不過是和植物學一樣把各種粒子分門別類!彼曰艚鹑チ藙。
在劍橋霍金經歷了生死掙扎。
一次滑冰,母親發(fā)現自己兒子在摔倒后要爬起來非常艱難,于是霍金被送進了父親的醫(yī)院住了3周,做了各種檢查并且目睹了對面床上一個男孩死于肺炎。醫(yī)生告訴霍金,有一天他會死于呼吸肌喪失功能,而他的壽命也許只有兩年。
拿著醫(yī)生開的維生素片霍金回到學校,他覺得自己很倒霉,“也許已經活不到博士畢業(yè)了!彼鲐瑝,聽瓦格納,“因為他和我的末日黑暗興味相投”。渾渾噩噩中,霍金邂逅了一個叫簡·瓦格納的圓臉姑娘,并和她訂了婚。
婚后,他得拿到博士學位,在醫(yī)生宣判的`死期臨近時,霍金遇見了彭羅斯。
彭羅斯比霍金大11歲,他有相當好的數學功底,當其他人正在費盡心思猜測求解方程時,他引進了一種新方法,不需要具體的求解方程,就能看出解的一些性質。
從1965直到1970年,霍金和彭羅斯組成一個黑洞和嬰兒宇宙的研究小組,兩人一道將奇點的存在性證明推廣到更加一般的情況,包括早期宇宙。看上去他們成功了。
在那個年代,編寫“現代宇宙學編年史”時,克拉夫(HelgeKragh)寫道:“1960年代中期真是現代宇宙學的一個分水嶺,我們觀測到了大爆炸的遺跡——微波背景輻射(已獲1978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也給出了大爆炸這一現象的理論支持!
而他的病,看上去也忘了他,惡化的速度一天天慢了下來。
到1979年,霍金生育了3個子女,還獲得了盧卡斯教席——這是數學界最重要的一項教授名銜。
1985年,霍金第一次來到中國,到中國科技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訪問。在科大水上講演廳做天體物理的學術報告。
三年后,霍金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發(fā)行,從研究黑洞出發(fā),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該書被譯成40余種文字,出版逾1000余萬冊,但因書中內容極其艱深,在西方被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UnreadBestseller),有學者曾指這種書之所以仍可以如此暢銷,是因為書本嘗試解答過去只有神學才能觸及的題材:時間有沒有開端,空間有沒有邊界。
霍金經典名人故事 12
60年代,由于天文學的一系列新發(fā)現,激發(fā)了天體物理學的研究;艚鹫昶鋾r,黑洞研究使霍金初露頭角;艚饘釋W引入黑洞的研究,這大大加深了對黑洞的認識,這時,霍金認為,可能存在一種微型黑洞。這種黑洞很小,有的會小到像質子或中子那樣的大小。按照現代物理學的理論,當物體小到這樣的程度,它應服從量子力學的規(guī)律;艚鸬倪M一步研究表明:黑洞可以蒸發(fā);黑洞越小,它蒸發(fā)得越快。1個10億噸(個頭與質子大小相當)的黑洞要用100億年的時間才能蒸發(fā)干凈,而最后0.1秒內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100萬顆百萬噸級的氫彈爆炸。這就是說,大家是不是應該仔細地進行天文觀測,力圖在宇宙空間找到這種微型黑洞而加以利用呢?!
霍金對大爆炸理論研究有很大貢獻,霍金認為,宇宙起源于一個奇點,奇點處的爆炸產生了粒子和能量,粒子間的作用產生了星云,進而演化到大家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脹著,將來的宇宙可能將繼續(xù)膨脹下去,也可能在膨脹到極限時轉而收縮至當初形成宇宙的那個奇點?瓷先ミ@好像很有趣,然而,這就是今天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水平。 由于霍金在天體物理學研究上取得的成績,霍金獲得1978年的愛因斯坦獎,1980年霍金又當上了三一學院盧卡斯講座的`教授。牛頓曾經是該講座的教授,F在,霍金已快60歲了。盡管身體殘疾,霍金仍經常旅行、演講、著述,霍金的《時間簡史》已發(fā)行幾千萬冊,被譯成40多種語種。由于霍金那富于傳奇色彩的奮斗經歷,霍金的《時間簡史》還被搬上銀幕。人們看到了黑洞和基本粒子的畫面,聽著霍金敲打計算機鍵盤和計算機合成后的聲音,人們?yōu)楝F代物理和宇宙理論的深奧所震懾,為人類的智慧所感嘆,并且更加佩服霍金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時仍在攀登科學高峰所表現出的偉大精神。
大家常說,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艚鹩猩眢w上的缺陷,可霍金的頭腦卻很聰明!
霍金經典名人故事 13
霍金非?鄲,以至于霍金認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并未放棄正常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霍金在這時結婚了,5年后霍金成了3個孩子的父親。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奮,霍金曾夢到自己被處死了,由此霍金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霍金認為,我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其霍金人,要做點兒善事,以回報社會對霍金的恩惠。 勤奮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霍金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學界,黑洞是一種體積很小、質量很大的天體,也就是說,它的密度很大。這種天體是一種從理論上推測出來的天體。 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了黑洞的問題。霍金認為,滿足一定條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會吸住自身發(fā)出的光線,而使大家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團。然而,這種科幻般的預言并未受到人們的`重視。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時,一位德國科學家借助廣義相對論重新預言了黑洞的存在;艚鸢l(fā)現,質量等于太陽質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徑只有2.95千米;而相當于地球質量的黑洞,直徑只有0.9厘米了。到20世紀30年代末,一位美國科學家研究恒星演化時,再次研究黑洞問題;艚鹫J為,在恒星燃盡時,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會無休止地坍縮下去,最終就形成了黑洞。
【霍金經典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霍金讀書名人故事10-07
外國名人故事:輪椅上的霍金09-06
宇宙之王霍金的故事10-17
名人故事:巴頓的名人故事08-14
陶弘景名人故事_名人故事素材07-08
名人故事05-19
名人的故事05-24
名人的故事05-09
名人故事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