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视频在线观看,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手机版,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 <sup id="fgl9g"></sup>
      <legend id="fgl9g"><abbr id="fgl9g"><thead id="fgl9g"></thead></abbr></legen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古代有哪些第二人稱代詞

      時間:2022-03-03 18:44:57 國學常識 我要投稿

      古代有哪些第二人稱代詞

        代詞是指代名詞或一句話的一種詞類。大多數(shù)代詞具有名詞和形容詞的功能。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代第二人稱代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代有哪些第二人稱代詞

        古漢語中,第二人稱代詞主要有“汝、爾、而、乃、若、你”六個。其中以“汝、爾、若”等最為常見。

        語言文學“汝”在上古時寫做“女”,常做主語和賓語。如《詩經(jīng)·魏風·碩鼠》“三歲貫女,莫我肯顧!(多年來辛勤地侍奉你,你卻對我不照顧);《史記·平原君列傳》“汝何為者也”(你是干什么的)。

        “爾”常做定語,如《詩經(jīng)·衛(wèi)風·氓》“以爾車來,以我賄遷”(帶著你的車來,把我的嫁妝拉走)!盃枴焙髞硪矊懽觥澳恪。

        “若”主要用做主語、賓語,有時也做定語。如《史記·淮陰侯列傳》“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你雖然長得高大,又喜歡帶著刀劍,但內(nèi)心很膽怯);《史記·項羽本紀》“吾翁即若翁”(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

        “乃”和“而”常用做定語,表示“你的、你們的”。如《史記·項羽本紀》“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如果一定要煮了你父親,那么請分一碗肉湯給我喝)。

        古代有哪些第按人稱代詞

        古漢語的第三人稱代詞很不發(fā)達,常用“之”、“其”、“厥”、“彼”等指示代詞充當?shù)谌朔Q代詞,此外“伊、渠”也可做第三人稱代詞。

        “之”在古漢語中經(jīng)常做賓語,如《左傳·隱公元年》“愛共叔段,欲立之”(偏愛共叔段,想立他做世子);《觸龍說趙太后》“太后盛氣而揖之”(太后怒氣沖沖地等待他)。

        “其”經(jīng)常做定語,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我聽從了他的建議,幸而大王免了我的罪)。

        “厥”其實和“其”是異體字,它們的`用法是一樣的。

        “彼”在句中可做主語、賓語,不過指示性很強,多帶有“對方、那一方”的意思。如《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他們的或?qū)Ψ降能婈爠萘姶,我方軍隊力量單。?/p>

        “伊”原來是指示代詞,后來用做人稱代詞,如《世說新語》“汝兄自不如伊”(你哥哥本來比不上他)。

        “渠”是一江一左方言,也是“他”的意思。

      【古代有哪些第二人稱代詞】相關(guān)文章:

      古代形容女子的詞語有哪些?07-17

      古代田園詩人有哪些03-01

      山水田園古代詩人有哪些04-28

      古代人生哲理諺語有哪些06-05

      有金的字有哪些?06-28

      思組詞有哪些?11-18

      農(nóng)事諺語有哪些08-22

      氣象諺語有哪些09-18

      友誼諺語有哪些06-07

      炊具造句有哪些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