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视频在线观看,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手机版,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 <sup id="fgl9g"></sup>
      <legend id="fgl9g"><abbr id="fgl9g"><thead id="fgl9g"></thead></abbr></legen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看古代清官如何"吟詩拒禮"

      時(shí)間:2022-08-24 14:23:26 國學(xué)常識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看古代清官如何"吟詩拒禮"


        懸魚太守

        古往今來,大凡清官廉吏,都能嚴(yán)于自律,守持廉德,常常賦詩拒禮。

        況鐘為蘇州知府時(shí),人稱“況青天”。明正統(tǒng)五年,況鐘赴京述職,蘇州大小官員和百姓紛紛贈禮送行?蓻r鐘全部拒收,并作詩一首,傾吐心聲:

        “清風(fēng)兩袖朝天去,不帶江南一寸棉。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灑淚注如泉。”

        明人李汰任朝廷主考官時(shí),為政清廉,一身正氣。一次,他到福建主持科舉考試,有人暗中饋贈兩根金條,李汰厲聲斥責(zé),并在禮品盒上題詩回絕:

        “義利源頭識頗真,黃金難換腐儒貧。莫言暮夜無知者,須知乾坤有鬼神。”

        古代諸多清官“作詩拒禮”,并非“作秀”,而是口心一致、表里如一地“袪貪戒賄”。唐代詩人杜甫在成都為官時(shí),一天,太子舍人張某當(dāng)面送給他一條華貴的錦褥。杜甫吟詩曰:

        “開緘風(fēng)濤涌,中有掉尾鯨,透迄羅水族,瑣細(xì)不足名。”

        張某見杜甫不為所動(dòng),便說:“睡在這錦褥之上,定會神清氣爽,延年益壽……”杜甫見對方仍不想收回錦褥,又吟詩一首:

        “領(lǐng)客尊重意,顧我非公卿,留之俱不祥,施之混柴荊。”

        那人只好收起錦褥怏怏而去。

        還有一些清官更是高明,為了防患于未然,干脆“張貼告示,有言在先”。清代康熙年間,張伯行任福建巡撫。面對官吏臣民送禮,他或婉言謝絕,或拒之門外。盡管如此,拜謁者仍然絡(luò)繹不絕。于是,張伯行便寫了一則如詩如歌的檄文,張貼于巡撫衙門外:

        “一絲一粒,我之名節(jié),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云交際之常,廉恥實(shí)傷,倘未不義之財(cái),此物何來。”

        送禮者看罷檄文,一個(gè)個(gè)汗顏離去。

        送禮者與拒禮者“詩來詩往”的佳話,更有意思。北宋清官包拯六十大壽時(shí),皇上念其德高望重,勞苦功高,要給他做壽。包拯推辭不過,只好從命。但他再三聲明“拒收壽禮”。張奎是包拯的同鄉(xiāng)好友,又同殿為臣,心想,我的禮他總該收吧。于是前去送壽禮,并賦詩一首:“同窗同師同鄉(xiāng)人,同科同榜同殿臣。無話不談肝膽照,怎能拒禮在府門。”包拯看后提筆寫道:

        “我們本是知音人,肝膽相照心相印。壽日薄酒促膝談,勝似送禮染俗塵。”

        張奎看罷,只好把禮品帶了回去。正可謂:

        “古代清官世人頌,吟詩拒禮實(shí)高明。今日公仆明鏡鑒,反腐倡廉當(dāng)用功。”


      【看古代清官如何"吟詩拒禮"】相關(guān)文章:

      如何從郵票上看古代中國“龍”的發(fā)展09-13

      吟詩大賽10-10

      古代音樂是如何發(fā)展的09-14

      古代是如何練習(xí)外功的09-14

      古代如何練習(xí)外功09-14

      包拯是哪個(gè)朝代的清官04-18

      古代中國是如何釀酒的09-13

      古代中國是如何釀酒的09-13

      古代科考如何公平錄取05-14

      古代書籍是如何刊印的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