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精華)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1
一、活動背景:
由中宣部等聯合發(fā)出的《關于運用傳統節(jié)日弘揚民族文化優(yōu)秀傳統的實施意見》中指出:“中國傳統節(jié)日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寶貴源!褌鹘y節(jié)日教育納入學校教學活動之中,推動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進課堂、進教材!笨梢,開展傳統節(jié)日教育,是弘揚傳統美德、培育學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要到了,在這個傳統的節(jié)日里,最高興的莫過于天真活潑的孩子們了。每逢過節(jié),孩子們個個情緒高漲,喜氣洋洋,在節(jié)日當中也會有許多有趣、難忘、熱鬧的事情發(fā)生,同時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就隨之而來,例如: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我們?yōu)槭裁匆^端午節(jié)?當地有哪些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是怎樣形成的?……因此,學校在端午節(jié)來臨之際,根據學生實際,制定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端午節(jié)系列活動方案并組織實施,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對端午節(jié)認識與了解,用中華民族傳統節(jié)日文化哺育他們健康成長。
二、活動目的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顒樱^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開展這些活動,既能鍛煉和發(fā)展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少年兒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秋瑾等先輩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節(jié),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jié)日的意義所在,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義感和愛國情操,激發(fā)每位學生的探索創(chuàng)造精神。
三、活動主題
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四、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五、活動地點
教室、家庭
六、活動內容、形式、要求
(一)了解端午文化
1、集體晨會進行端午節(jié)知識的介紹,宣布端午節(jié)系列活動開始;
2、校廣播臺以“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為話題,制作一檔專題節(jié)目;
3、出一期以“端午文化”為主題的黑板報;
。ǘ└惺芏宋顼L俗
1、開展端午風俗小報設計大賽;(每班5份,6月3日完成)
2、5年級開展賽詩會活動,收集有關端午節(jié)的詩歌,并在年級中進行吟唱。
3、以“我向奶奶學一技”為主題,學習粽子的名種包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豆物作為佐料包粽子,并品償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三)體驗端午情懷
1、同學們將自己包好的粽子帶到學校來與朋友、同學一起分享,培養(yǎng)孩子之間的友情。
2、將端午風俗小報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覽,讓孩子們在參觀欣賞優(yōu)秀的小報設計的同時,更深入了解端午風俗。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jié)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于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
★指導語: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fā)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導語:
、偃藗?yōu)槭裁匆^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紀念屈原呢?
、谌藗兪怯媚男┓椒▉砑o念屈原的?
、奂偃缒闶乔瑖唤邮軇窀,你會怎么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jié)還有哪些習俗?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并了解端午節(jié)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意識。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活動介紹: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五月節(jié)、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嘗粽子,并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fā)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三、請小寶寶們表演朗讀端午節(jié)的兒歌。
。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3)"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4)五月節(jié),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了解端午節(jié)的民俗文化,能大膽運用不同顏色和線條裝飾鴨蛋。
能左右手配合,感受在球體上繪畫的技巧。
體驗制作彩蛋的樂趣,感受與朋友分享祝福的快樂。
重點:大膽運用不同顏色和線條表現彩蛋上的花紋。
難點:能左右兩手配合,感受在球體上繪畫的技巧。
活動準備:熟鴨蛋教師自制的彩繪鴨蛋成品下載各種線條的鴨蛋或雞蛋圖片水彩筆小瓶蓋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彩繪鴨蛋引導幼兒欣賞,豐富幼兒關于端午節(jié)的經驗。
教師:看看老師手里的是什么?過什么節(jié)的時候我們會吃鴨蛋呢?
教師: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大人喜歡把好吃的鴨蛋裝到我們小朋友的衣服兜里,祈禱我們健健康康,幸福長大!
教師:看看老師手里的這顆蛋上面,還有老師給小朋友準備的圖片上的蛋上面都有什么?(引導幼兒觀察上面的花紋、色彩、圖案)
2、引導幼兒討論用各種各樣的顏色和線條裝飾的鴨蛋。
幫助幼兒遷移關于線條的經驗。
教師:小朋友們,以前我們畫過什么樣的線條?
根據幼兒的`經驗,教師一一出示各種線條的范樣。
3、教師示范在鴨蛋上作畫的方法。
教師:我們要在鴨蛋上畫畫,那圓圓的鴨蛋上怎樣畫畫呢?
4、鼓勵幼兒積極探索在圓體上繪畫的方法,并演示自己的想法。
教師:這個圓的鴨蛋“站”不穩(wěn),還會滾到地上,小朋友能想到什么好方法固定它嗎?(幼兒自由討論)
方法一:左手食指、大拇指分別捏住蛋體上下兩端,右手握筆,在蛋體上畫出線條。
方法二:把蛋立在桌上(最好是放在小瓶蓋上),右手握筆,把筆尖點在蛋體上,轉動蛋,筆隨著蛋,畫出流暢的線條,可以嘗試從頂端開始畫,成螺旋狀,是一個有趣味的畫法。
5、教師示范左右手配合,一手拿著鴨蛋一手拿著水彩筆在鴨蛋上進行彩繪。
幼兒嘗試運用多種顏色和線條裝飾鴨蛋,鼓勵幼兒使用多種顏色和線條,幫助幼兒左右配合進行彩繪鴨蛋。
6、展示幼兒的彩繪鴨蛋,引導幼兒相互欣賞。
教師:請將我們裝飾好的鴨蛋放在一起,誰愿意告訴大家你用了什么線條裝飾的?
教師:你最喜歡誰的鴨蛋呢?
7、請幼兒將自己的彩繪鴨蛋贈送給好朋友,并說一下自己的節(jié)日祝福。
教師:請把你的彩繪鴨蛋送給你的好朋友,并對你的好朋友說一句節(jié)日的祝福語吧。
活動建議
區(qū)域活動:在區(qū)角里繼續(xù)提供一些彩紙、即時貼等材料讓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裝飾鴨蛋,或者添加捏塑材料,制作鴨蛋的“底座”,讓鴨蛋能“站立”,方便展示。
活動延伸:將彩蛋掛在教室內或室外,裝飾節(jié)日環(huán)境。
領域滲透:與幼兒一起繼續(xù)豐富關于端午節(jié)的民俗文化,知道端午節(jié)中國人喜歡吃粽子、咸鴨蛋等食品,還會舉行賽龍舟等民間活動。
家園共育:幫助幼兒豐富關于端午節(jié)的民俗文化。
活動分析
這是一次有趣的美術活動,幼兒第一次嘗試在圓圓的蛋上畫畫,特別有興趣!在繪畫的過程中,由于鴨蛋的特殊外形,不少幼兒會將鴨蛋落在地上,因此教師要提醒幼兒小心并用手抓牢蛋。
活動中幼兒彩繪鴨蛋的時候比較滿足于在于鴨蛋上繪畫的過程,對于他們描繪的圖案可能關注不夠,這是因他們的心理特點所致的,因此教師要鼓勵幼兒的創(chuàng)作過程,肯定他們的創(chuàng)作結果,這樣才能為幼兒今后的創(chuàng)作打下基礎。
活動評價
幼兒能大膽運用多種顏色和線條裝飾鴨蛋。
幼兒能左右手配合進行彩繪。
幼兒愿意將彩繪好的鴨蛋贈送給好朋友,并能說出祝福語。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4
繪畫“端午節(jié)”
一、活動要求:
根據幼兒自己已有的經驗,想象并表現端午節(jié)的快樂。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繪畫能力。
二、活動準備:
豐富有關端午節(jié)的民間習俗。
三、活動過程:
讓幼兒觀察粽子、蛋網、艾草、龍舟等物品,結合屈原等故事,畫出自己心目中的端午節(jié)。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鼓勵幼兒仔細觀察,發(fā)揮想象力。作品評析及展覽。引導幼兒相互評價作品,交流過節(jié)的感受。
端午節(jié)賽歌會
請各班的小朋友們表演朗讀端午節(jié)的兒歌。
小(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節(jié),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大班: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巧手媽媽大比拼―親子活動
第一組:與媽媽一起包粽子。
第二組:與媽媽一起做香囊
方法:給每位小選手分發(fā)一塊色彩鮮艷的絲布、一根可以掛在脖子上的細帶子、一張小紙條、一支筆、一些香藥、一付針線,若無香藥也可以綠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選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紙條上寫下祝福和許愿的話,縫于香囊內。要求針腳工整,外形美觀。香囊制作完畢后,可以自帶,也可以送給他人。
新意之處: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節(jié)的`習俗之一,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本方法的新意之處在于讓小孩自己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內放入祝;蛟S愿的小紙條,既滿足了小孩喜歡動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兒童天真爛漫的個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里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第三組:與媽媽一起編蛋網。
最后,幼兒相互贈送禮物,并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活動結束
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jié)日快樂,合家幸福!親子活動結束,各班組織幼兒與家長到班級分享美味的粽子。
在歡樂的氛圍中,我們的活動也該結束了。通過這次親子活動,感觸一定都很深。小朋友們展示了個人的魅力,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展示了良好的積極合作精神。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5
活動目的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jié)日——端午節(jié),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jié)日特有的韻味,初步了解節(jié)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jié)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我們商討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來了解端午節(jié)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之一。
2、嘗試包粽子,知道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jié)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活動準備
1、材料:幼兒用書《快樂的端午節(jié)》、故事磁帶《端午節(jié)的傳說》、《端午節(jié)的習俗》
2、準備:邀請會包粽子的家長做志愿者
3、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
“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jié)的時間。
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jié)是中國農歷的五月初五。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方案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風俗習慣。
3、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jié)的傳說》、《端午節(jié)的習俗》
“在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
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fā)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jié)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4、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5、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們包過粽子嗎?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請來了會包粽子的家長,我們一起學習粽子吧!”
幼兒分組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導幼兒為家長志愿者拿、放材料,邊看邊交流。
“包粽子的順序是什么?包粽子時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過程后有什么感受?”
6、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6
活動目標:
1. 通過分享、交流,初步了解體驗端午節(jié)的相關習俗,體驗和集體共同過端午節(jié)的樂趣。
2. 嘗試動手制作端午節(jié)的相關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繩、彩蛋。
活動準備:
1. 讓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jié)的各種資料。
2. 有關制作的各種材料:
粽子 粽葉、糯米、線等。
香包 各種形狀的`布片、訂書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 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
五彩繩 各色緞帶、絨線、縐紙。
3. 有關的圖片、艾草和菖蒲
活動過程:
講講看看:
要求:交流幼兒收集的有關端午節(jié)的內容。
指導語:
1.(在門上懸掛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么呀?(菖蒲)那為什么要掛菖蒲呢?(因為端午節(jié)要到了,掛菖蒲是端午節(jié)的習俗)
2.那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jié)還有哪些習俗呢?
(1) 懸鐘馗像:鐘馗捉鬼,是端午節(jié)習俗
每家人將鐘馗像懸掛在門上,可以鎮(zhèn)宅驅邪,保佑一家平安。
(2) 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huán)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3) 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4)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7
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交流,了解體驗端午節(jié)的相關習俗,體驗集體共度端午節(jié)的樂趣。
2、嘗試動手制作端午節(jié)的相關物品:香包、五彩繩、粽子。
活動準備
1、小班――香包、艾葉、青蒿、玫瑰花瓣、薄荷、花露水
2、中班――五彩線、平安鎖
3、大班――糯米、綠豆、紅豆、粽葉、白糖、棉線
具體活動方案及流程
一、活動目的
弘揚傳統文化,歡度端午佳節(jié)。陽光幼兒園根據各年齡段孩子的特點,通過小班《做香囊》,中班手工制作《五彩繩》,大班社會活動《包粽子》等,讓孩子們在了解傳統習俗的同時,體會著傳統節(jié)日的快樂。
二、活動內容
1、小班――《做香囊》
活動意義:端午節(jié)的核心是驅邪除瘟,保持健康。香囊指裝裹了具有辟邪作用的藥物或香料的袋子,小朋友們通過此次活動既了解了古人的手藝,又增強了幼兒動手能力。
材料準備:香包、艾葉、青蒿、玫瑰花瓣、薄荷、花露水
認識香囊:佩戴香囊的意義、制作香囊的材料、佩戴香囊
制作香囊的'步驟:縫制香包、放材料、縫合香囊
兒歌:
端午節(jié),艷陽照,家家門上插艾蒿。
掛絲線,戴香包,娃娃樂的蹦又跳。
制作流程:給小朋友分為4組(每組6-8個小朋友),每組投放各藥材一筐、每個小朋友一個小的空布袋、一盒水彩筆,教師引導幼兒聞一聞、選一選、放一放將挑選好的藥材放入布袋中扎好,最后讓小朋友畫上美麗的圖案。
2、中班――制作《五彩繩》
活動意義:端午節(jié)系五彩繩的習俗起源于漢代,至今不衰。民間把五彩繩看成”五彩龍”,端午節(jié)又稱”小兒節(jié)”,五月被古人稱為毒月,端午節(jié)拴五彩繩有保護兒童驅妖避邪之意。據悉,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以五色絲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jié)俗。漢代應助《風俗通義》有記:”五月五日,賜五色續(xù)命絲,俗說以益人命。”《荊楚歲時記》載:”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材料準備:五彩線、平安鎖
認識五彩繩:五彩繩的由來、佩戴五彩繩的意義
五彩繩多種多樣的編法:幼兒通過觀看視頻和圖片了解五彩繩多種多樣的編法、親身操作體驗、完成并展示
兒歌: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
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制作流程:小朋友分成4組(每組6-8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發(fā)2-3根五彩繩和一個平安鎖,一組小朋友以兩兩合作的方式完成。
3、大班――包粽子
活動意義: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大多與吃有關,吃粽子、包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材料準備:糯米、綠豆、紅豆、粽葉、白糖、棉線
認識粽子:粽子的由來、吃粽子的意義、粽子的外形和顏色、粽子的材料
制作粽子:準備材料及器具、處理材料、包粽子的方法(一折葉、二盛料、三壓實、四包緊、五扎繩)、煮粽子
品嘗粽子: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
古詩:《浣溪沙》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制作流程:每班級分4組(每組6-8人)進行比賽。將準備好的材料發(fā)給每組幼兒,聽到教師口令幼兒開始動手,在教師規(guī)定時間內,比一比哪一組小朋友包的粽子又多又好,評委包粽子大王。最后通過煮的過程,評一評最好吃的粽子。
活動后續(xù):
活動照片整理、收集、存檔。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8
活動目標:
1、知道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種習俗活動,感受龍舟競賽齊心協力、相互競爭的緊張、熱烈氛圍。
2、大膽地用語言講述賽龍舟的精彩場面,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活動準備:
1、幼兒觀看過賽龍舟的精彩場面。
2、賽龍舟活動的錄像。
活動過程:
1、自由結伴交流賽龍舟的情景。
★指導語:
你們看過賽龍舟嗎?請小朋友們互相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情景。
2、觀看賽龍舟的錄像,講述賽龍舟的精彩場面。
(1)觀看賽龍舟錄像,感受龍舟競賽齊心協力、相互競爭的緊張、熱烈氣氛。
★指導語:
看了這段錄像,你有什么感覺?
(2)觀看錄像片段,講述參加賽龍舟時人們的動作、表情。
★指導語:
人們是怎么賽龍舟的.?他們的姿勢、動作、表情是怎樣的?
(3)觀看錄像片段,講述兩岸觀眾吶喊助威的熱烈場面。
★指導語:
現場的觀眾是怎樣為選手們加油的?
(4)交流自己的心情與感受。
★指導語:
看到這樣的場面,你的心情怎么樣?
你覺得怎樣才能在賽龍舟中取得好成績?
3、拓展講述,了解賽龍舟已由傳統民俗活動逐步變成國際性的體育文化活動。
★指導語:
你還在哪里看到過賽龍舟?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喜歡賽龍舟?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9
一、活動目的:
為了能鍛煉和發(fā)展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豐富生活經驗。同時,可以借端午節(jié),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讓幼兒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jié)日的意義所在。
二、活動主題:
悠悠端午節(jié),濃濃粽香情
三、活動準備:
1、確定活動方案,通過班級校信通公布活動方案,保證活動順利開展。
2、征集擅長包粽子的家長和擅長主持的家長。
3、提前購買包粽子的材料、水果、獎狀等。
4、請有條件的家長帶上相機或攝像機,留下美好的記憶。
四、活動內容與安排:
了解端午文化
通過觀看端午節(jié)的系列短片,知道端午節(jié)的由來,了解端午節(jié)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
感受端午風俗
1、包粽子:
家長可到幼兒園,學習包粽子。老師把小朋友帶到小廣場,一起包粽子,體驗勞動和親子合作的樂趣。
2、評粽子:
請會包粽子的家長(提前來幫忙的)評出6位“包粽子能手”,并頒發(fā)獎狀。
3、吃粽子:
家長和孩子一起吃粽子,品嘗粽子的美味和分享的樂趣。
體驗端午情懷
1、喂粽子:
小朋友們喂家長吃粽子,表達對家人的愛,讓孩子學會感恩,感謝家長們平日為小朋友們的辛勤付出。(可以與吃粽子一同進行。)
2、匯報表演:
小朋友在老師的精心組織下,開展匯報表演,向家長展示本學期來所取得的點滴成績。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10
活動目標:
1、對民間活動有興趣,知道龍舟賽活動是中國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
2、樂意嘗試剪貼添畫的方式表現龍舟的細節(jié)特征。
3、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龍頭的圖像、淺藍色紙、剪刀、固體膠、PPT、視頻、放碎紙的小籃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
。ㄒ鈭D:觀察龍舟的特征,知道賽龍舟活動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活動。) 1、PPT:看看大人們在做什么?他們劃的船是一艘什么樣的船?哪里是船頭?
2、小結:大人們劃的船樣子像龍,抬著頭很神氣的龍頭,細細長長的身體,上面有鱗片裝扮,龍的尾巴向上翹。
二、師生演示
(意圖:重點學習剪貼“龍頭”圖像的方法。)
1、我們也來玩玩賽龍舟的游戲。
2、請你們和老師一起做龍舟。
三、幼兒創(chuàng)作
。ㄒ鈭D:有序的.使用工具材料表現龍舟的特征。)
1、龍舟我們自己做。
先用小剪刀(剪下圖片上的龍頭),用固體膠固定龍頭的位置,用記號筆從龍頭下方接住龍舟船身,讓尾巴向上翹,最后添上鱗片。
2、幼兒創(chuàng)作。
。1)提醒幼兒按步驟剪紙、添畫,完成龍舟。
一、教師出示幼兒用書中劃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嗎?什么節(jié)日人們會舉行劃龍舟比賽呢?(引導幼兒知道是端午節(jié)。)
二、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與習俗。
1、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嗎?
2、教師請幼兒說一說。
3、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了解端午節(jié)的由來。
4、教師: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劃龍舟呢?教師講述劃龍舟的來歷。
5、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初了吃粽子、劃龍舟之外,還有什么風格習慣嗎?教師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帶領幼兒學習簡單的端午節(jié)兒歌。(兒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劃龍舟呀真熱鬧。)
三、讓幼兒完整聽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為什么要跳江自殺呢?
3、人們?yōu)槭裁匆兆印⒊园雍蛣濤堉勰兀?/p>
教師小結:原來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我們國家古代的一位偉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一心為國家大事擔憂,眼看著國家就要面臨災難卻無法挽救,于是整天憂心忡忡,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跳江自殺了!但是他的尸體一直都沒有找到!他自殺的時候剛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們就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在端午節(jié)要賽龍舟、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趕跑河里的魚蝦,怕他們吃掉屈原的尸體,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飽魚蝦,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體!由此可見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與愛戴的人啊!
四、請幼兒說說自己過端午節(jié)的經歷。
教師:馬上就是端午節(jié)了,我們家里都已將開始包粽子了,你們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1、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準備呢?
教師小結: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葉和糯米,根據個人的口味,人們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豬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紅棗,做成甜粽子!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11
【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jié)日,樂于了解端午節(jié)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jié)日準備和慶;顒。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科學區(qū):
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區(qū):
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3、閱讀區(qū):
張貼有關端午節(jié)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表演區(qū):
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jié)風俗的、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jié)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鴨蛋等過節(jié)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jié)日慶;顒拥膱蟮馈
4、參加班級的包粽子活動。
【活動安排】
講述端午節(jié)的風俗和來歷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老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
活動介紹: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嘗粽子,并講述。
1、認識粽葉。
老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fā)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老師: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
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12
一、活動目的:
為了能鍛煉和發(fā)展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豐富生活經驗。同時,可以借端午節(jié),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讓幼兒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jié)日的意義所在。
二、活動主題:
悠悠端午節(jié),濃濃粽香情
二、活動準備:
1、確定活動方案,通過班級校信通公布活動方案,保證活動順利開展。
2、征集擅長包粽子的家長和擅長主持的家長。
3、提前購買包粽子的材料、水果、獎狀等。
4、請有條件的家長帶上相機或攝像機,留下美好的記憶。
三、活動內容與安排:
●了解端午文化
通過觀看端午節(jié)的系列短片,知道端午節(jié)的由來,了解端午節(jié)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
●感受端午風俗
1、包粽子:家長可到幼兒園,學習包粽子。老師把小朋友帶到小廣場,一起包粽子,體驗勞動和親子合作的樂趣。
2、評粽子:請會包粽子的家長(提前來幫忙的)評出6位“包粽子能手”,并頒發(fā)獎狀。
3、吃粽子:家長和孩子一起吃粽子,品嘗粽子的美味和分享的樂趣。
●體驗端午情懷
1、喂粽子:小朋友們喂家長吃粽子,表達對家人的愛,讓孩子學會感恩,感謝家長們平日為小朋友們的辛勤付出。(可以與吃粽子一同進行。)
2、匯報表演:小朋友在老師的精心組織下,開展匯報表演,向家長展示本學期來所取得的點滴成績。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13
活動目標:
1、在熟悉包粽子過程的基礎上,嘗試創(chuàng)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粽子動作,并隨音樂合拍地進行表演。
2、能根據音樂節(jié)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相應動作。
活動準備:
1、音樂。
2、幼兒觀察過包粽子,了解包粽子的`過程。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激發(fā)創(chuàng)編興趣。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
★指導語:
聽了這段音樂有什么感覺?
你想干什么?
(2)隨著音樂自由地表現包粽子的過程。
★指導語:
這段音樂表現了包粽子的過程,怎么包呢?
我們聽著音樂試著做一做。
2、遷移包粽子經驗,嘗試創(chuàng)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粽子動作。
★指導語:
包粽子要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
用什么動作表現洗葉?
用什么動作表現裝米?
3、嘗試隨音樂合拍地表演包粽子。
(1)聽音樂自由匹配動作。
(2)交流隨音樂表演時的經驗與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節(jié)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動作。)
(3)聽音樂,完整進行表演。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14
一、主題來源: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jié)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顒。這些活動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jié)又有著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fā)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jié),幼兒園會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jié)日,樂于了解端午節(jié)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于參與一些節(jié)日準備和慶;顒印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科學區(qū):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包。
2、美工區(qū):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
3、閱讀區(qū):張貼有關端午節(jié)的圖片和資料。
4、表演區(qū):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四、主題活動:
小班活動:我們一起過端午
。ㄒ唬┗顒幽繕耍
1、知道端午節(jié)的日期。
2、了解端午節(jié)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3、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jié)日的快樂。
。ǘ┗顒訙蕚洌
準備粽子、艾蒿等實物及端午的相關圖片和動畫。
。ㄈ┗顒舆^程:
1、學習童謠《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沾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2、通過區(qū)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端午主題給幼兒講端午習俗
(1)掛艾葉。
。2)賽龍舟。
。3)吃粽子。
(4)佩香包。
。5)五彩繩。
五、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jié)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于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六、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
指導語: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fā)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導語:
、偃藗?yōu)槭裁匆^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紀念屈原呢?
、谌藗兪怯媚男┓椒▉砑o念屈原的?
、奂偃缒闶乔,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么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jié)還有哪些習俗?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15
活動一:話說端午節(jié) 重點領域:(語言領域、社會性領域) 活動要求: 了解端午節(jié)的傳說及人們在節(jié)日中的習俗。 培養(yǎng)幼兒的言語表達力。 活動準備: 粽子、艾草、蒜頭、等。
一、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鮮肉粽子、咸肉粽子、 紅棗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 你喜歡吃哪種粽子? 為什么在這段時間里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兒討論后,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jié)的傳說)2、說說端午節(jié)的古老故事。
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還有哪些習俗? (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教師出示艾草、蒜頭,了解它們的特征,討論它們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談話范圍:為什么在端午節(jié)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教師小結:從端午節(jié)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fā)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活動延伸:請幼兒將自己的鴨蛋網帶到園,分組談論自己的.鴨蛋網的形狀、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活動二:繪畫"端午節(jié)"一、活動要求:
根據幼兒自己已有的經驗,想象并表現端午節(jié)的快樂。 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繪畫能力。
二、活動準備:
豐富有關端午節(jié)的民間習俗。
三、活動過程:
回憶端午節(jié)。
提問:端午節(jié)你過得快樂嗎? 你覺得端午節(jié)中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 (幼兒討論并講述)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精心構思。
提出要求: 把你在端午節(jié)中最快樂的一件事畫出來,注意選擇合適的底色表現節(jié)日的歡樂氛圍。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鼓勵幼兒將端午節(jié)時印象最深或最快樂的事畫下來。 作品評析及展覽。
引導幼兒相互評價作品,交流過節(jié)的感受。
四、自由活動 活動反饋:
幼兒對于端午節(jié)的生活經驗還是有的,但有的幼兒經驗較豐富,有的幼兒這方面經驗較少,例如,白塘鎮(zhèn)前兩天舉行了賽龍舟活動,劉曉舟、吳德鵬等幼兒也 參觀了賽龍舟,請他們來講述自己的見聞,他們講得有聲有色,其他的幼兒也聽得津津有味,由此可見利用同伴資源進行教育也是一種好方法,他們往往說的是自己 的親身體驗,語言又淺顯易懂。
活動三:美麗的龍舟(一)活動要求:
1.引導幼兒模擬構造龍舟,學習結構物體的基本特征與某些細微部分的建構方法。
2.引導幼兒欣賞和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1.準備花片、積塑、各種玩具。
2.組織幼兒參觀龍舟的畫展。
(三)活動過程:
1.結合端午節(jié)的劃龍舟比賽,引導幼兒根椐自己的已有經驗說一說龍舟的基本特征(幼兒也可自由討論)。
2.引導幼兒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龍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舟的三角形船頭、還有龍的形態(tài),特別是龍頭的建構。
3.幼兒分組制作龍舟,采用各種已學的技能進行拼插。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頭,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拼插龍舟的龍頭。
4.啟發(fā)幼兒可大膽設計不同的龍舟,裝飾龍舟的外形。
5.將幼兒自己制作的龍舟放在活動室的周圍,并讓幼兒互相參觀、交流、評評誰的龍舟最有特色、最有創(chuàng)新。
五.戶外體育活動:
見周計劃。
活動反饋:
1、幼兒對建構活動有濃厚興趣,他們喜歡各種結構材料,尤其是花片、積塑。在拼插物體造型時,在顏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2、幼兒在拼插龍舟時,特別是龍舟的龍頭拼插的比較難,所以在活動中我重點引導幼兒如何拼插龍頭或是引導幼兒用其它的辦法來解決如:用紙張畫出龍頭來,然后貼在積塑上等等。也有一部分幼兒拼插好龍舟后自己坐在龍舟上劃龍舟玩的很開心。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幼兒園主題活動方案02-06
幼兒園端午節(jié)活動主題方案02-24
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幼兒園11-15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09-01
幼兒園端午節(jié)主題的活動方案04-25
端午節(jié)活動主題方案06-08
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10-17
端午節(jié)活動主題方案12-09
端午節(jié)主題活動方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