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阿長與山海經(jīng)》有感750字范文
魯迅的父親得了肺病,醫(yī)師給了不對的藥方,耽誤了醫(yī)療的時間。之后,魯迅去日本學醫(yī),想學好醫(yī)術(shù),救病治人。不過他發(fā)現(xiàn)群眾精神麻木,比身體上生病嚴重多了。從而他放棄了醫(yī)學,用筆來覺醒當時民眾的精神。
阿長與《山海經(jīng)》節(jié)選了魯迅很多文章,全是喚醒民眾的文章。
魯迅先生寫的《藥》讓我印象深刻。華小栓得了肺病,他的父親華老栓十分愛他,打聽了一個偏方:“吃人血饅頭”,想讓他不會死去。要知道這種肺病在當時是絕癥呀!得知這個消息后,華老栓喜出望外。正巧在這這時,夏家有人鬧了革命,政府殺他,華老栓就惦記著買華家人的沾血饅頭救兒子。真是愚昧無知!夏家的人鬧革命是為了挽救自己的祖國和民眾,但是被殺后,老百姓不但蜂擁而至地觀望,而且還買人血饅頭。華小栓最后還是死去了,這個藥是無效的?此剖侨A家、夏家的.悲哀,其實是華夏民族的悲哀。
而阿長與《山海經(jīng)》選登的《藤野先生》,寫的卻是魯迅先生從醫(yī)時期的事。藤野先生對孩子們教育的炙熱和寬容,對魯迅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他要魯迅抄講義,希望他的成績更好一點。魯迅抄的血管部分移了位置,藤野先生細致地圈出來,并且和藹地對他說:“這樣一移雖然美觀一些,但是血管是血管,它不可能因為這個,而改變本來的位置”。藤野先生對于魯迅熱心的希望,無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y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shù),就是希望新的醫(yī)學傳到中國去。魯迅就這樣,很認真地學醫(yī)術(shù)。直到有一天,還沒下課,就上完了課,老師給魯迅等學員看了一些短片:是日本人戰(zhàn)勝俄國人的情景,中間總夾雜著一些中國人,因為中國人時常做俄國人的勘察兵。最終做勘察兵的中國人要被槍斃,圍觀看著的,也是一群中國人,他們都拍掌歡呼:萬歲!萬歲!在我們的耳中,是不是聽了感覺十分刺耳?嗚呼,我無法想象!于是魯迅棄醫(yī)從文,決心來挽救這些麻木的中國人精神,而不是救治人民的肉體。
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藤野先生黑廋的面貌,似乎正想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魯迅突然增加了勇氣,繼續(xù)寫這些戰(zhàn)斗文字。
讀到這里,我知道了只要有了一顆精神富足的心,哪怕曾經(jīng)你多么弱小,你還是會發(fā)展起來,成為強者。魯迅就懷著這樣的心,用筆當武器來喚醒每一位青年的心。每一篇魯迅的文章,都是治療精神的靈藥,讓我們讀著受益匪淺。每一次讀它,都讓讓我深深震撼。
【讀《阿長與山海經(jīng)》有感750字范文】相關(guān)文章:
阿長與《山海經(jīng)》教案11-28
《阿長與山海經(jīng)》教學課件03-30
《阿長與山海經(jīng)》優(yōu)質(zhì)說課稿05-31
阿長與《山海經(jīng)》導學案設計06-09
阿長與《山海經(jīng)》導學案匯編05-10
阿長與《山海經(jīng)》教學判斷摘錄03-04
阿長與《山海經(jīng)》教學設計范本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