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來之食寓言故事
【成語】:
嗟來之食
【拼音】:
[jiē lái zhī shí]
【解釋】:
原指憫人饑餓,呼其,“嗟,來食。”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和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潍@得的財(cái)富或食物。
【出處】:
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mào)貿(mào)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yáng)其目而視之,曰:“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舉例造句】:
不食嗟來之食是說為了表示做人的骨氣絕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別人的施舍,哪怕是餓死。
【成語典故】:
齊國發(fā)生了嚴(yán)重的饑荒。黔敖做好飯湯等食物擺在大路邊,等待把食物給饑餓的人來吃。
一天,有一個(gè)饑腸轆轆的人用衣袖遮住臉,拖著鞋子,昏昏沉沉地走了過來,黔敖左手端著食物,右手端著湯,對(duì)他吆說:“喂!來吃吧!”那人瞪大他的眼睛盯著黔敖,說:“我就是因?yàn)椴怀晕耆栉业腵尊嚴(yán)的食物,才餓成這個(gè)樣子的”。于是斷然謝絕黔敖的施舍,他最終因?yàn)椴怀詵|西而餓死了。
【嗟來之食寓言故事】相關(guān)文章:
中國寓言故事《不受嗟來之食》06-14
嗟來之食成語05-09
嗟來之食的故事05-28
嗟來之食的意思及造句01-14
嗟來之食的典故解析04-17
讀《嗟來之食》有感09-13
成語嗟來之食的故事03-02
不吃嗟來之食作文素材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