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视频在线观看,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手机版,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 <sup id="fgl9g"></sup>
      <legend id="fgl9g"><abbr id="fgl9g"><thead id="fgl9g"></thead></abbr></legen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富國裕民的成語解釋

      時間:2021-01-10 14:33:47 成語 我要投稿

      富國裕民的成語解釋

        發(fā)音:fù guó yù mín

        簡拼:fgym

        類型:褒義成語

        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出處:《宋史·志·卷一百三十五》:“伏乞以通收四千萬貫之?dāng)?shù),宣付史館,以示富國裕民之政!

        解釋:使國家和人民富裕。

        示例:解決經(jīng)濟(jì)增長問題,實現(xiàn)富國裕民,是許多經(jīng)濟(jì)學(xué)家研究政治經(jīng)濟(jì)學(xué)的目標(biāo)。

        時有魏伯芻者,本省大胥,蔡京委信之,專主榷貨務(wù)。政和六年,鹽課通及四千萬緡,官吏皆進(jìn)秩。七年,又以課羨第賞。伯芻年除歲遷,積官通議大夫、徽猷閣待制,既而黨附王黼,京惡而黜之。伯芻非有心計,但與交引戶關(guān)通,凡商旅算請,率克留十分之四以充入納之?dāng)?shù),務(wù)入納數(shù)多,以昧人主而張?zhí)撟。初,政和再更鹽法,伯芻方為蔡京所倚信,建言:"朝廷所以開闔利柄,馳走商賈,不煩號令,億萬之錢輻湊而至。御府頒索,百司支費,歲用之外沛然有余,則榷鹽之入可謂厚矣。頃年,鹽法未有一定之制,隨時變革以便公私,防閑未定,奸弊百出。自政和立法之后,頓絕弊源,公私兼利。異時一日所收不過二萬緡,則已詫其太多,今日之納乃常及四五萬貫。以歲計之,有一郡而客鈔錢及五十余萬貫者,處州是也;有一州倉而客人請鹽及四十萬袋者,泰州是也。新法于今才二年,而所收已及四千萬貫,雖傳記所載貫朽錢流者,實未足為今日道也。伏乞以通收四千萬貫之?dāng)?shù),宣付史館,以示富國裕民之政。"小人得時騁志,無所顧忌,遂至于此。

      【富國裕民的成語解釋】相關(guān)文章:

      目亂精迷的成語解釋01-16

      涸思干慮的成語解釋01-14

      畫蛇著足的成語解釋01-14

      分而治之的成語解釋04-13

      鳳毛龍甲的成語解釋01-14

      觀往知來的成語解釋01-14

      不瞽不聾的成語解釋01-14

      狐兔之悲的成語解釋01-14

      狐朋狗友的成語解釋01-14

      買犢賣刀的成語解釋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