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名字:
枯燥
詞典發(fā)音:
kū zào
近義詞:
反義詞:
詞語出處:
1.干枯,干燥。 漢 蔡邕 《蟬賦》:“聲嘶嗌以沮敗,體枯燥以冰凝。”《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華佗》:“死胎枯燥,埶不自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荏蓼》:“蓼……又長,更剪,常得嫩者”原注:“若待秋,子成而落,莖既堅硬,葉又枯燥也。” 宋 陸游 《跋火井碑》:“予昔在征西幕府,嘗得小校言 火山軍 地枯燥,不可耕! 清 龍啟瑞 《上梅伯言先生書》:“終日卒卒,唇吻枯燥,逮晚不得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