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视频在线观看,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手机版,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 <sup id="fgl9g"></sup>
      <legend id="fgl9g"><abbr id="fgl9g"><thead id="fgl9g"></thead></abbr></legend>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我國古代對密度的認識和運用介紹

      時間:2022-09-13 07:37:38 語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國古代對密度的認識和運用介紹

        物理學上,為了表示不同物質的性質上的差別,引入了密度(開始叫比重,即與水的密度之比)的概念。

        我國對密度(比重)概念的提出和應用是非常早的。在《孟子》一書中就有這樣的記載:“金重于羽者,豈謂一鉤金與一輿羽之謂哉?”意思是平時所說金子比羽重,是指相同體積時的金子和羽毛之比,而絕不是將一只金鉤子的重量與一車羽毛的重量去作比較的。

        在測定物質密度上,我國古代的制鹽工人創(chuàng)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液體比重計。宋代姚寬的《西溪叢話》中有這樣一段話:“予監(jiān)臺州,杜瀆鹽湯,日以蓮子試鹵。擇蓮子重者用之,鹵浮三蓮四蓮味重,五蓮尤重。蓮子取其浮則直。若二蓮直,或一直一橫,即味差。蝗酐u更薄,即蓮沉于底,而煎鹽不成。閩中之法,以雞子桃仁試之,鹵味重則正浮在上,咸淡相半,則二物俱沉,與此相類!边@里記載了我國古代制鹽工人測定鹽鹵密度的兩種方法:一種是用浮蓮法,即選重的蓮子數(shù)顆,放入鹽鹵中,鹽鹵浮蓮的數(shù)目越多,鹽味越重。另一種是用雞蛋或桃仁的沉浮情況來測定鹽鹵的密度。當鹽鹵的密度大,而雞蛋或桃仁的平均密度相對小時,則雞蛋或桃仁就浮出液面;如鹽鹵淡,其密度小于雞蛋或桃仁的平均密度時,則雞蛋或桃仁就下沉。這兩種方法與現(xiàn)代所用的浮子式比重(密度)計的原理是一致的。

        明代陸容在《菽園雜記》中也有一段記載:“(鹵水)以重三分蓮子試之,先將小竹筒裝鹵放蓮子于中,若浮而橫倒者,則鹵極咸,乃可煎燒;若立浮于面者,稍淡;若沉而不起者,俱棄不用!边@種與蓮子配合使用的小竹筒,已成了一只攜帶方便的液體比重(密度)計,其原理與現(xiàn)代所用的浮筆式比重(密度)計相同。

      【我國古代對密度的認識和運用介紹】相關文章:

      我國古代文人別號10-21

      我國部分古代文人別號08-20

      漫說我國古代的感恩文化05-12

      關于我國現(xiàn)存的最大古代鐵鍋11-03

      我國古代鐵器的社會地位及用途09-23

      古代五刑認識12-09

      古代服裝介紹08-21

      古代硯臺介紹08-31

      古代印章介紹10-04

      我國古代百姓對帝王的稱謂有哪些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