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葉桃根的成語典故
成語是我們從小到大學(xué)習(x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些成語的背后都有著一定的故事,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桃葉桃根的成語典故,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典源出處
晉·王獻之 《桃葉歌》:“桃葉映紅花,無風(fēng)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獨采我。桃葉復(fù)桃葉,桃樹連桃根。相憐兩樂事,獨使我殷勤。桃葉復(fù)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妝。”《樂府詩集》卷四十五引《古今樂錄》 曰:“桃葉歌者,晉王子敬之所作也。桃葉,子敬妾名,緣于篤愛,所以歌之!
釋義用法
桃葉是晉代王獻之 (字子敬) 所鐘愛的妾,桃根為桃葉之妹。后用此典代稱美妓、愛妾等。
用典形式
【桃葉】 唐·元。骸邦l頻聞動中門鎖,桃葉知嗔未敢迎!彼巍埾龋骸疤胰~淺聲雙唱,杏紅深色輕衣!彼巍だ钊R老:“妾情歌柳枝,郎意憐桃葉。”元·張翥:“同來桃葉堪惆悵,一舸載春先去!
【桃根】 唐·李益:“晚來香街經(jīng)柳市,行過倡舍宿桃根!彼巍ぶ馨顝骸皯{杖桃根,說與相思意。愁無際,舊時衣袂,猶有東風(fēng)淚!彼巍堁祝骸皦舫脸、知道不歸來,尚錯問桃根,醉魂醒來!
【詠桃根】 唐·李商隱:“終應(yīng)催竹葉,先擬詠桃根!
【桃葉女】 宋·李彌遜:“一醉鄰翁須記取,見說新妝桃葉女!
【桃葉句】 清·黃鷟來:“春水遙思桃葉句,秋風(fēng)遲把菊花枝!
【桃葉渡】 宋·辛棄疾:“寶釵分,桃花渡,煙柳暗南浦!彼巍堁祝骸安坏澜諝q晚,桃葉渡,還嘆飄零。”
【桃根曲】 宋·錢惟演:“歌翻南國桃根曲,馬過章臺杏葉蔫!
【桃根渡】 宋·吳文英:“漁燈分影春江宿,記當(dāng)時短楫桃根渡!
【桃葉桃根】 唐·李商隱:“當(dāng)時歡向掌中銷,桃葉桃根雙姊妹。”清·王士禛:“桃葉桃根最有情,瑯琊風(fēng)調(diào)舊知名!
【桃根桃葉】 宋·姜夔:“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桃根桃葉!彼巍俏挠ⅲ骸疤腋胰~當(dāng)時渡,嗚咽風(fēng)前柔櫓。”宋·趙彥端:“桃根桃葉,一樹芳相接。春到江南三二月,迷損東家蝴蝶!
【葉聞渡江唱】 明·高啟:“葉聞渡江唱,花憶映門題!
作品簡介
《齊天樂·煙波桃葉西陵路》是南宋著名詞人吳文英的作品。這首詞的內(nèi)容是憶戀小妾,上闋寫故地重游,昔日“江花”依舊,佳人不在,極盡哀愁。下闋第一句追憶離別情景!八毓恰、“柔蔥”,狀寫佳人的嫵媚;“分瓜深意”寫二人的親密無間!皦舨粷裥性啤睂懗鰧讶说臒o盡思念。最后以“秋宵”、“亂蛩疏雨”結(jié)束,凄涼景襯凄涼情,更增無限凄涼。
作品原文
齊天樂
煙波桃葉西陵路,十年斷魂潮尾。古柳重攀,輕鷗聚別,陳跡危亭獨倚。涼颼乍起,渺煙磧飛帆,暮山橫翠。但有江花,共臨秋鏡照憔悴。
華堂燭暗送客,眼波回盼處,芳艷流水。素骨凝冰,柔蔥蘸雪,猶憶分瓜深意。清尊未洗,夢不濕行云,漫沾殘淚?上锵瑏y蛩疏雨里。
作品注釋
、偬胰~:此典出于王獻之《桃葉歌》:“桃葉復(fù)桃葉,渡江不用楫!碧胰~,指王獻之的妾。此處借指吳文英所戀歌姬。
、谖髁辏河置髋d,渡口名,在今浙江蕭山縣西。
、凼陻嗷瓿蔽玻菏陙韺﹀X塘一往情深。十年,指與歌姬相識分別的時間。潮尾,指錢塘江潮減時。此句實際是說十年對歌姬的戀情不斷。
、軟鲲`(sōu):涼風(fēng)。
⑤磧(qì):淺水中的沙洲。
、耷镧R:秋水如鏡。
⑦素骨凝冰,柔蔥蘸雪:素骨,指歌姬的手。柔蔥,指歌姬的手指。冰和雪,形容手和手指的潔白。
⑧秋宵:秋天的夜晚。
、狎耍╭ióng):這里指蛩聲。蛩指蟋蟀、蝗蟲。
作品譯文
眼前煙波迷茫,我又來到與她分手的渡口西陵路上,當(dāng)時的情景讓我十年來夢繞魂牽。重新?lián)崦?dāng)年折枝相送的古柳,想起那時像鷗鳥分飛般的離別,我獨倚高亭欄桿,追尋昔日登臨時的陳跡。一陣涼風(fēng)颯然而至,浩渺的煙霧彌漫沙洲,船帆似鳥翼飛起,暮色中的遠山,橫亙著一片翠色。只有江邊的幾朵殘花,陪伴著我,在秋水如鏡的江面上,映照出一樣憔悴的面容。
想當(dāng)年,華堂燈暗,你送走賓客,卻獨留下我,你回眸顧盼,眼波如清澈馨香的秋水,情長意密。你天生麗質(zhì),你那手腕潔白如冰肌玉骨,你纖纖的手指柔細雪白,我怎能不記得那個神魂顛倒的夜晚,你我分瓜品嘗的深意,當(dāng)年用過的酒樽我至今未洗,我再也夢不見與你同赴陽臺,相思愛戀的云雨,只有漫灑零落的淚滴?蓱z這凄凄冷冷的秋夜里,只有蟋蟀的啼鳴和稀稀落落的雨水,伴我度過這孤獨的`長夜。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別后思念之情詞。上片寫白倚亭時的相思,下片寫夜間獨處時的懷念。撫今追昔,無限流連。
“煙波”二句,化用王獻之《桃葉歌》“桃葉復(fù)桃葉,渡江不用楫”,寫十年后重游與情人分手的渡口,不勝傷感!皵嗷瓿蔽病保粌H說明了別后懷念之殷,相思之苦,也為下片寫十年前相見的情形埋下伏筆,使上下片遙相映帶,兩兩相形。
“古柳”三句,傷今感昔。在亭上聚首,攀柳話別,是當(dāng)日情形!绑E”、“重”二字,寫出了當(dāng)年別離的匆匆和此時故地重游、獨倚危亭時的感慨。
“涼颸”以下五句,則寫倚亭時所見。先是遠眺:涼風(fēng)天末、急送輕舟掠過水中沙洲,黃昏時遠山翠影依稀!罢А敝竿蝗蛔兓懊臁敝笩煵ê泼,“煙磧”指朦朧的沙洲,“飛”指輕舟疾速遠逝!皺M”字見暮山突出之妙,令人想起李白《送友人》詩“青山橫北郭”一句中“橫”字的使用。遠處山光水色,一片迷蒙。再看近處,江面如鏡,映花照人。江水映出秋天的花影是憔悴的,人影也同樣憔悴。“但有”二句,憐花惜人,借花托人,更見相思憔悴之苦。
下片轉(zhuǎn)入回憶!叭A堂”是化用《史記·滑稽列傳》淳于髡(kūn)語:“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堂上,即此詞中的華堂。燭滅,即燭暗。乃追憶初見時的情景:送走別的客人,單獨留下自己;仡^顧盼,傳達出含蓄的柔情蜜意!胺计G流水”則是對回盼的眼波更為傳神的描繪:“流水”,描寫出回盼時眼波的流動,“芳艷”則是回盼時留下的美的感受!胺肌笔菑囊曈X引起嗅覺的能感,“艷”狀眼波的光采;隨眼波的傳情仿佛感到美人四溢的芳香。
“素骨”三句,寫玉腕纖指分瓜時的情景!八毓悄保瑥摹肚f子·逍遙游》“肌膚若冰雪”語意化出,亦即蘇軾《洞仙歌》所說“冰肌玉骨”,以狀手腕之潔白如玉:“柔蔥蘸雪”,即方干《采蓮》詩所說的“指剝春蔥”,用以描寫纖指的潔白,用字凝煉。
以下為秋宵的懷念。不洗清尊,是想留下殘酒消愁!皦舨粷裥性啤倍浠盟斡瘛陡咛瀑x》巫山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的話,而語言清雅,多情而不輕佻,表現(xiàn)夢中與情人幽會,未及歡會即風(fēng)流云散,醒來殘淚滿沾衣衫的情景。結(jié)句寫秋宵雨聲和窗下蛩聲,伴人度過孤獨無眠之夜。結(jié)句凄涼的景色與凄冷的心境融合而一,增強了懷人這一主題的感染力量。
這首詞脈絡(luò)細密,用意尤為綿密。“但有江花”二句、“清尊未洗”三句的煉句,“渺煙磧飛帆”三句、“素骨凝冰”二句的煉字,尤顯功力!把鄄ɑ嘏翁帯倍洹ⅰ翱上锵倍涞膶懬,既精煉,又空靈,于縝密中見疏放,在夢窗詞中為別調(diào)。
詞牌簡介
齊天樂,《詞譜》以周邦彥詞為正體。雙調(diào),一百零二字,上片十句,下片十一句,上下片各五十一字六仄韻。上下片起句亦有不用韻的。上片第七句、下片第八句,是一字豆句式。又名《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臺城路》。
作品格律
⊙平⊙仄平平仄(句或韻)
平平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句)
平平仄仄(句)
平仄平平平仄(韻)
平平仄仄(韻)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句)
仄平⊙仄仄平仄(韻)
平平⊙⊙仄仄(句或韻)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平仄(韻)
仄仄平平(句)
平平仄仄(句)
⊙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仄(韻)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仄(韻)
作者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宋史》無傳。一生未第,游幕終身。于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蘇州為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zhèn)江,蘇杭道中又歷經(jīng)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為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后“困躓以死”。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fēng)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桃葉桃根的成語典故】相關(guān)文章:
土偶桃梗典故04-18
二桃殺三士的成語典故04-24
帶有桃字的成語08-16
桃之夭夭成語01-18
桃葉作文(通用7篇)06-06
東方朔偷桃的典故04-30
土偶桃梗的詩詞典故04-30
虎皮鸚鵡桃桃05-16
虎皮鸚鵡桃桃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