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劍買牛歷史典故
典源出處《漢書 ·龔遂傳》:“遂見齊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儉約,勸民務農(nóng)桑,……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春夏不得不趨田畝,秋冬課收斂,益畜果實菱芡。勞來循行,郡中皆有畜積,吏民皆富實。獄訟止息!
釋義用法漢宣帝時,渤海附近各郡饑荒,盜賊很多。龔遂任渤海太守,勸民從事農(nóng)桑生產(chǎn),見到有帶刀劍的'人,就讓他賣掉刀劍,去買耕牛,不要“帶牛佩犢”。后以此典指勸民務農(nóng),提倡生產(chǎn); 也用以頌揚地方官員的政績; 亦用以形容歸隱田間。
用典形式
【佩! 唐·張祜:“長聞為政古諸侯,使佩刀人盡佩牛。”宋·蘇軾:“明朝只恐兼烹鶴,此去還須卻佩牛!
【佩犢】 宋 ·蘇軾:“野無佩犢子,府有騎鶴仙!彼 ·曾鞏:“柳間自詫投壺樂,桑下方安佩犢行!
【帶牛】 宋·曾鞏:“四境帶牛無事日,兩衙封印自繇身。”
【龔! 宋 ·蘇軾:“公方占賈 , 我正買龔牛!
【犢佩】 宋 ·蘇軾:“歸心忘犢佩,生術寄羊鞭!
【刀買犢】 宋 ·陸游:“獨往何妨刀買犢,大烹?yún)s要鼎函牛!
【鑄農(nóng)器】 唐·杜甫:“兇兵鑄農(nóng)器,講殿辟書帷!
【腰無犢】 宋·蘇軾:“消兵漸覺腰無犢,種德方知福有田!
【令人買牛】 明 ·高啟:“但令人買牛,不受客饋魚。”
【勸買耕! 宋·蘇軾:“山棚盜散人安寢,勸買耕牛發(fā)陳廩!
【買犁賣劍】 宋·陳亮:“天下適安耕且老,看買犁賣劍平家鐵!
【賣刀買犢】 金·元好問:“賣刀買犢未厭早,腰金騎鶴非所望。”清 ·楊守知:“賣刀買犢勸耕鋤,女無遠嫁男不奴。”
【賣劍買! 宋·蘇軾:“賣劍買牛吾欲老,乞漿得酒更何求!彼 ·陸游:“惟有躬耕差可為,賣劍買;诓辉!
【賣劍買牲】 宋·孔武仲:“我當賣劍買牲牢,再掃靈宇陳肩宄!
【賣劍渤! 明 ·李夢陽:“屯田金城古不謬,賣劍渤海今其時。”
【賣腰間劍】 宋·黃庭堅:“民賣腰間劍,公寬柱后文!
【易牛以劍】 宋·王安石:“易牛以寶劍,擊壤勝彈鋏!
【憑劍換! 宋·陸游:“自蜀還吳會,先憑劍換牛。”
【佩刀買犢】 宋·黃庭堅:“佩刀買犢劍買牛,作民父母今得 職。”
【帶牛佩犢】 宋·蘇軾:“斬蛟刺虎老無力,帶牛佩犢吏所訶。”
【腰下牛閑】 宋·蘇軾:“腰下牛閑方解佩,洲中奴長足為生!
【解劍換牛】 宋·陸游:“歸臥已如狐首丘,不妨解劍換吳牛!
【戴牛佩犢】 清·嚴允肇:“戴牛佩犢經(jīng)營苦,畫井分疆部署勞!
【刀劍化耕蠶】 宋·辛棄疾:“文字起騷雅,刀劍化耕蠶!
【龍泉候買! 元 ·耶律楚材:“深藏鳳壁無投鼠,好蓄龍泉候買牛!
【買牛捐三尺】 宋 ·蘇軾:“買牛但自捐三尺,射鼠何勞挽六鈞!
【買牛捐寶劍】 宋 ·陸游:“買牛捐寶劍,取酒解金章!
【賣刀收繭栗】 宋·蘇軾:“前年持節(jié)發(fā)倉廩,到處賣刀收繭栗。”
【賣刀耕隴上】 清·吳偉業(yè):“賣刀耕隴上,執(zhí)靷犒軍中!
【佩劍博牛羊】 唐·白居易:“朝衣典杯酒,佩劍博牛羊。”
【持刀買黃犢】 金·元好問:“袖間一卷白猿書,未分持刀買黃犢!
【鋤犁化刀劍】 明 ·劉基:“耕牛剝皮作戰(zhàn)具,鋤犁化盡刀劍鋒!
【黃犢無人佩】 宋·蘇軾:“但令黃犢無人佩,布谷何勞也勸耕。”
【銷兵鑄農(nóng)器】 明 ·陶凱:“爾今還當太平世,人間銷兵鑄農(nóng) 器。”
【腰劍不換! 宋·陸游:“腰劍如今不換牛,固應萬事一時休!
【解刀謀黃犢】 宋·陸游:“解刀尚可謀黃犢,揮帖無由致白鵝。”
【賣劍買牛歷史典故】相關文章:
狗尾續(xù)貂歷史典故01-14
推心置腹歷史典故07-22
脫屣歷史典故09-30
杞人憂天歷史典故09-30
梅妻鶴子歷史典故01-15
成語歷史典故12-18
賣劍買牛的成語解釋10-07
歷史典故關于子產(chǎn)放生的典故07-22
歷史典故《賣狗嫁女的典故》07-22